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15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热流道结构领域中,为了防止熔融塑料在热咀中固化,一般热咀的外侧或者咀芯外侧均会设置发热装置,利用发热装置保证热咀的温度,避免熔融塑胶过早地固化。
3.目前,大多数的发热装置都是采用铜套加热装置,在铜套的外侧绕设加热丝或者直接在热咀的外侧绕设加热丝,从而对热咀进行加热。但由于热咀一般都是安装在模板中,热咀自身的热量或者发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很容易传导至模具,从而造成热效率低下,令热咀的温度无法精确地控制,造成热量的散失,而模具温度升高后,对于产品的成型造成冷却速率变低、产品部分形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热量散失的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申请提供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包括u型护套、上热咀本体和与上热咀本体可拆卸地连接的下热咀本体,下热咀本体固定安装在u型护套内,下热咀本体外周侧面与u型护套的内周侧面间隔设置;上热咀本体内设有主流道,下热咀本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主流道连通且斜向下设置的斜流道,下热咀本体的底端设有至少两个沿下热咀本体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安装槽,各个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横向放置的咀芯,各个咀芯的始端对应与一个斜流道连通;u型护套开设有至少两个沿下热咀本体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横向设置的通孔,各个通孔对应与一个咀芯密封连通。
6.其中,还包括限位销和垫块,下热咀本体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u型护套的内底面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对准的第二限位孔,垫块放置在下热咀本体的底面和u型护套的内底面之间,限位销的一端插入第一限位孔中,限位销的另外一端穿过垫块插入第二限位孔中。
7.其中,上热咀本体的外侧套设有铜套,铜套绕设有第一加热丝,下热咀本体的外周侧面绕设有第二加热丝,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彼此独立控制。
8.其中,下热咀本体的顶端面开设有卡接孔,上热咀本体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浇口套,浇口套的底端插入卡接孔中。
9.其中,各个咀芯的外周侧均套设有咀芯套,各个咀芯套的外周侧面均通过螺纹结构与对应的安装槽连接。
10.其中,各个咀芯套朝向u型护套的端面均与u型护套的内侧面紧密贴合。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下热咀本体的外侧设置u型护套,避免了下热咀本体的热量过快流失,保证了热咀的温度,提高温控精度,另外,u型护套还能够隔绝下热咀本体直接与外部的模板接触,避免热量
被模板吸走,防止模板温度升高而影响产品外观;咀芯的位置固定,在加热时热膨胀前定位,进而使得咀芯和进胶口同心度更好。
附图说明
12.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施例中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5.附图标记:上热咀本体1,主流道11,下热咀本体2,斜流道3,通孔31,咀芯4,咀芯套5,铜套6,第一加热丝61,第二加热丝62,垫块7,限位销8,浇口套9。
具体实施方式
16.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请见图1至图2,包括u 型护套、上热咀本体1和与上热咀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的下热咀本体2。在本实施例中,下热咀本体2的顶端面开设有卡接孔,上热咀本体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浇口套9,浇口套9的底端插入卡接孔中,这种可拆卸连接结构能够方便热咀组件的拆装,使维护和检修时更快捷方便。
18.在本实施例中,下热咀本体2固定安装在u型护套内,下热咀本体2外周侧面与u型护套的内周侧面间隔设置。具体的,侧进胶结构还包括限位销8和垫块7,下热咀本体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u型护套的内底面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对准的第二限位孔,垫块7放置在下热咀本体2的底面和u型护套的内底面之间,限位销8的一端插入第一限位孔中,限位销8的另外一端穿过垫块7插入第二限位孔中。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更换不同厚度的垫块7,从而调整下热咀本体2的安装高度,使u型护套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热咀组件进行安装,另外,下热咀本体2外周侧面与u型护套的内周侧面间隔设置,能够避免u 型护套直接与下热咀本体2直接接触发生热传递,进一步避免了热量的散失,进一步提高温控精度。
19.在本实施例中,上热咀本体1内设有主流道11,下热咀本体2内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主流道11连通且斜向下设置的斜流道3,下热咀本体2的底端设有至少两个沿下热咀本体2 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安装槽,各个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横向放置的咀芯4,各个咀芯4的始端对应与一个斜流道3连通。同理的,u型护套开设有至少两个沿下热咀本体2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横向设置的通孔31,各个通孔31对应与一个咀芯4密封连通。
20.为了防止咀芯4与u型护套之间出现漏胶的问题,各个咀芯4的外周侧均套设有咀芯4 套,各个咀芯4套的外周侧面均通过螺纹结构与对应的安装槽连接,各个咀芯4套朝向u型护套的端面均与u型护套的内侧面紧密贴合。
21.在本实施例中,上热咀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铜套6,铜套6绕设有第一加热丝61,下热咀本体2的外周侧面绕设有第二加热丝62,第一加热丝61和第二加热丝62彼此独立控制。通过设置第一加热丝61和第二加热丝62分别对上热咀本体1的温度和下热咀本体2的温度
进行控制,提高温控精度,提高产品的适用性,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22.本实施例的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下热咀本体2的外侧设置u型护套,避免了下热咀本体2的热量过快流失,保证了热咀的温度,提高温控精度,另外,u型护套还能够隔绝下热咀本体2直接与外部的模板接触,避免热量被模板吸走,防止模板温度升高而影响产品外观。
2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护套、上热咀本体和与所述上热咀本体可拆卸地连接的下热咀本体,所述下热咀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护套内,所述下热咀本体外周侧面与所述u型护套的内周侧面间隔设置;所述上热咀本体内设有主流道,所述下热咀本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且斜向下设置的斜流道,所述下热咀本体的底端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下热咀本体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安装槽,各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横向放置的咀芯,各个咀芯的始端对应与一个所述斜流道连通;所述u型护套开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下热咀本体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横向设置的通孔,各个所述通孔对应与一个所述咀芯密封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销和垫块,所述下热咀本体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u型护套的内底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对准的第二限位孔,所述垫块放置在所述下热咀本体的底面和u型护套的内底面之间,所述限位销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中,所述限位销的另外一端穿过所述垫块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咀本体的外侧套设有铜套,所述铜套绕设有第一加热丝,所述下热咀本体的外周侧面绕设有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彼此独立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热咀本体的顶端面开设有卡接孔,所述上热咀本体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浇口套,所述浇口套的底端插入所述卡接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咀芯的外周侧均套设有咀芯套,各个所述咀芯套的外周侧面均通过螺纹结构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咀芯套朝向所述u型护套的端面均与所述u型护套的内侧面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殊固定方式侧进胶结构,包括U型护套、上热咀本体和与上热咀本体可拆卸地连接的下热咀本体,下热咀本体固定安装在U型护套内,下热咀本体外周侧面与U型护套的内周侧面间隔设置;U型护套开设有至少两个沿下热咀本体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横向设置的通孔,各个通孔对应与一个咀芯密封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下热咀本体的外侧设置U型护套,避免了下热咀本体的热量过快流失,保证了热咀的温度,提高温控精度,另外,U型护套还能够隔绝下热咀本体直接与外部的模板接触,避免热量被模板吸走,防止模板温度升高而影响产品外观。板温度升高而影响产品外观。板温度升高而影响产品外观。


技术研发人员:梁鹰堂 季传武 曹昌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贝斯特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