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15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2.市场上休闲食品的产品类型越来越多,其包装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并且根据人们的需求,包装形式也一直在革新。铝箔易撕盖材是易撕盖膜即易撕包装材料的一种,在如今市场上应用相当广泛。铝箔是完全符合市场消费趋势的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包装效果的食品包装材料,作为铝箔易撕盖材的选材,用于盖膜包装可以达到安全卫士,印刷美观又易撕的效果,因此铝箔易撕盖材深受消费者及盖膜供应商的喜爱。铝箔易撕盖材作为复合包装材料的一种,能够起到保香、保湿、保鲜,避光,防渗透、防泄漏,延长产品货架期的作用,并使得产品外观精美,吸引消费者。
3.铝箔盖材上料设备用于铝箔盖材的输送,但是传统铝箔盖材上料设备在进行铝箔盖材输送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不能对铝箔盖材的张数进行检测,以防止双层或多层片料一起送进下一工艺环节;二是其输送系统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对发现的不符铝箔盖材进行转移存储,需要工人手动处理,影响上料效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包括扣盖成型柜和码垛上料柜,所述扣盖成型柜上安装有承压台、位于承压台上方的扣盖组件和位于承压台两侧的输送带框架,所述输送带框架上各自安装有第一循环输送带,两个所述输送带框架位于靠近码垛上料柜的之间区域处安装有第二循环输送带,所述第二循环输送带的输送面位置略高于第一循环输送带的输送面位置,所述码垛上料柜能够将铝箔盖材转移至第二循环输送带的输送面中部区域,所述第二循环输送带位于远离第一循环输送带的端部下方设置有第三循环输送带,所述第三循环输送带的侧端设有码垛收料机,所述码垛收料机能够将第三循环输送带上的不符铝箔盖材进行转移收纳,所述扣盖成型柜上安装有双层检测控制器本体,所述第一循环输送带的输送面上、下方各设有双层检测控制器探头,所述双层检测控制器本体、双层检测控制器探头共同构成能够对铝箔进行检测的双层检测控制器。
7.进一步地,上述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中,所述第一循环输送带、第二循环输送带、第三循环输送带各自的伺服电机或伺服电机控制器与双层检测控制器相连。
8.进一步地,上述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中,所述第二循环输送带能够正向或反向输送。
9.进一步地,上述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中,位于所述承压台两侧的第一循环输送带能够进行同步运动。
10.进一步地,上述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中,两个所述第一循环输送带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安装有若干组防偏组件。
11.进一步地,上述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中,所述防偏组件包括安装套、支撑杆、第一紧固件、安装头、第二紧固件和防偏板,所述安装套固定在输送带框架的外侧,所述安装套中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且通过径向螺接的第一紧固件将支撑杆的位置固定,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通过径向螺接的第二紧固件安装有防偏板,通过调节相对两个防偏板的外端部之间的隔距来实现防偏。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其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能够对铝箔盖材的张数进行检测,防止双层或多层片料一起送进下一工艺环节;另一方面其对输送系统进行优化改进,能够对发现的不符铝箔盖材进行转移存储,无需工人手动处理,保障上料效率。
14.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各循环输送带的分布位置俯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偏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扣盖成型柜,2-输送带框架,3-第一循环输送带,4-承压台,5-扣盖组件,6-码垛上料柜,7-第二循环输送带,8-码垛收料机,9-第三循环输送带,10-防偏组件,101-安装套,102-支撑杆,103-第一紧固件,104-安装头,105-第二紧固件,106-防偏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基于双层检测控制器的铝箔盖材上料设备,包括扣盖成型柜1和码垛上料柜6,扣盖成型柜1上安装有承压台4、位于承压台4上方的扣盖组件5和位于承压台4两侧的输送带框架2,扣盖组件5为现有常规机构,本实施例并未对其改进,扣盖操作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本实施例的主要改进点在于前侧输送系统的优化设计。
24.本实施例中,输送带框架2上各自安装有第一循环输送带3,两个输送带框架2位于靠近码垛上料柜6的之间区域处安装有第二循环输送带7,第二循环输送带7的输送面位置略高于第一循环输送带3的输送面位置,码垛上料柜6能够将铝箔盖材转移至第二循环输送带7的输送面中部区域。
25.本实施例中,第二循环输送带7位于远离第一循环输送带3的端部下方设置有第三循环输送带9,第三循环输送带9的侧端设有码垛收料机8,码垛收料机8能够将第三循环输送带9上的不符铝箔盖材进行转移收纳。
26.本实施例中,扣盖成型柜1上安装有双层检测控制器本体,第一循环输送带3的输送面上、下方各设有双层检测控制器探头,双层检测控制器本体、双层检测控制器探头共同构成能够对铝箔进行检测的双层检测控制器11。双层检测控制器11可选用sp-815金属单双片识别仪,片料厚度区别出0.01-2mm,高速检测度可达到450次/分钟,响应时间5毫秒,探头选用塑料pvc shell m12
×
30mm,可进行非接触式检测。
27.本实施例中,第一循环输送带3、第二循环输送带7、第三循环输送带9各自的伺服电机或伺服电机控制器与双层检测控制器11相连。第二循环输送带7能够正向或反向输送。位于承压台4两侧的第一循环输送带3能够进行同步运动,承压台4的承压面低于第一循环输送带3的输送面。
28.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循环输送带3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安装有若干组防偏组件10。防偏组件10包括安装套101、支撑杆102、第一紧固件103、安装头104、第二紧固件105和防偏板106,安装套101固定在输送带框架2的外侧,安装套101中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02,且通过径向螺接的第一紧固件103将支撑杆102的位置固定,支撑杆10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头104,安装头104通过径向螺接的第二紧固件105安装有防偏板106,通过调节相对两个防偏板的外端部之间的隔距(即图示的通过宽度限制)来实现防偏。两个防偏板的外端部还可根据需要加装滚轮,以避免对产品造成较大的磨损。
29.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码垛上料柜6将铝箔盖材转移至第二循环输送带7的输送面中部区域,第二循环输送带7将铝箔盖材部分转移至第一循环输送带3上,当双层检测控制器11检测产品张数ok时(张数=1),第二循环输送带7将铝箔盖材完全转移至第一循环输送带3上,再由第一循环输送带3完成后续输送工作;当双层检测控制器11检测产品张数ng时(张数》1),第二循环输送带7将铝箔盖材反向转移至第三循环输送带9上,再由码垛收料机进行自动存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发现的不符铝箔盖材进行转移存储,无需工人手动处理,保障上料效率。
30.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