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板的墙体。
背景技术:
2.免拆复合保温模板是一种新型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具有保温防火性能好,质量安全可靠、设计施工简便、与建筑物同寿命、便于装配化等特点,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施工时,通过连接件穿过复合保温板后与混凝土浇筑腔内的钢筋网架固定,从而实现复合保温板在墙体上的定位和固定,连接件与钢筋网架通过缠绕、捆绑钢丝固定,操作繁琐,施工效率低,且固定不牢靠,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使复合保温板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板的墙体,能够快速、稳定的完成对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定位和固定。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板的墙体,包括由混凝土现浇形成的结构层,于结构层内置有钢筋架,于结构层的外侧复合有复合保温板,所述结构层与复合保温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横向设置,具有位于结构层内的第一连接段和位于复合保温板内的第二连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呈带外螺纹的螺杆状,于第二连接段上轴向活动的套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第二连接段间被旋转限位,于连接部上具有竖向的通孔,于通孔内穿设有钢筋挂钩,所述钢筋挂钩的钩部勾连在钢筋架上,于连接部内侧的第二连接段上螺纹连接有内锁母。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于连接部外侧的第二连接段上还螺纹连接有外锁母。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开设有轴向的滑槽,于连接部上具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复合保温板由多块单体拼接形成,每一单体相对的两端面分别具有榫槽和榫头,相邻两块单体的榫槽与榫头能够凹凸嵌合。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复合保温板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抗裂砂浆层、轻质不燃防护层、第一粘接层、保温层和第二粘接层。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抗裂砂浆层和/或第二粘接层内压入有耐碱玻纤网格布。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均包括覆于保温层上的界面增强剂层和砂浆粘接层。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段外固定有t形的塑料套件,所述塑料套件外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定位帽,所述定位帽贴合于复合保温板的外侧面,于塑料套件的外壁上具有倒刺,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倒刺形成大端朝外的锥面。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塑料套件上具有至少两段锥度不同的倒刺。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塑料套件的内端延伸至结构层内。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6.该墙体中,通过在连接件的内端安装连接部,从而将连接件和钢筋架通过钩状的钢筋勾连在一起,向外旋紧内锁母,挤压连接部外移,使钢筋挂钩拉紧钢筋,二者间产生预紧力,不仅实现了将连接件与钢筋架的快速固定,还能够有效的保持复合保温板位置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是本公开的墙体的截面示意图;
19.图2是本公开的复合保温板的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如图1和图2所示,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板的墙体,包括由混凝土现浇形成的结构层10,于结构层10内置有钢筋架101,于结构层10的外侧复合有复合保温板20。复合保温板20是预制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抗裂砂浆层21、轻质不燃防护层22、第一粘接层23、保温层24和第二粘接层25,抗裂砂浆层21和第二粘接层25内均压入有单层的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加模板的抗拉伸性能。第一粘接层23和第二粘接层25均包括覆于保温层24上的界面增强剂层和砂浆粘接层。
23.结构层10与复合保温板20通过连接件30连接,连接件30横向设置,具体的是在注浆前,连接件30穿过复合保温板20后与结构层10模腔内的钢筋架101固定,从而将连接件30的一端浇筑在结构层10内,因此连接件30具有位于结构层10内的第一连接段和位于复合保温板20内的第二连接段。为了保证连接强度,连接件30一般采用钢筋,而为了降低热量传导,在连接件30的第一连接段外固定有t形的塑料套件305,t形的塑料套件305可通过热熔的方式与钢筋固定。塑料套件305外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定位帽,所述定位帽贴合于复合保温板20的外侧面,定位帽限制了连接件30的内移。为了刚好的在墙体外侧铺设装饰层,在复合保温板20的外端面上可设置容纳定位帽的沉槽,使定位帽不凸出或少凸出于复合保温板20。
24.连接件30的第二连接段呈带外螺纹的螺杆状,于第二连接段上轴向活动的套设有连接部301,在第二连接段上开设有轴向的滑槽,于连接部301上具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通过滑槽与滑块的滑接配合,使连接部301与第二连接段间被旋转限位。在连接部301上具有竖向的通孔,于通孔内穿设有钢筋挂钩302,所述钢筋挂钩302的钩部勾连在钢筋架101上,
连接部301优选采用实体块,通孔的深度不小于1cm,可保证钢筋挂钩302在径向上不晃动,在连接部301内侧的第二连接段上螺纹连接有内锁母303,通过内锁母303限制连接部301向内移动。
25.该墙体在使用时,通过在连接件30的内端安装连接部301,从而将连接件30和钢筋架101通过钩状的钢筋勾连在一起,向外旋紧内锁母303,使钢筋挂钩302拉紧钢筋,二者间产生预紧力,不仅实现了将连接件30与钢筋架101的快速固定,还能够有效的保持复合保温板20位置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26.另外,为了进一步对连接部301进行固定,在连接部301外侧的第二连接段上还螺纹连接有外锁母304,外锁母304用于限制连接部301向外移动。
27.复合保温板20的面积较大,是由多块单体拼接形成,每一单体相对的两端面分别具有榫槽201和榫头202,相邻两块单体的榫槽201与榫头202能够凹凸嵌合,榫槽201优选为梯形或平行四边形,避免单体间拼接移位,从而保证复合保温板20整体的平整度及保温性能。
28.连接件30在塑料套件305的外壁上具有倒刺306,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倒刺306形成大端朝外的锥面,倒刺306的设置可避免连接件30横向移位。并且,将塑料套件305上具有至少两段锥度不同的倒刺306,防止移位,提高连接性能。塑料套件305的内端延伸至结构层10内,同样设置倒刺306,用于增加与结构层10的连接强度。
2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