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闭合的气动阀门。
背景技术:
2.气动阀门就是借助压缩空气驱动的阀门。气动阀采购时只明确规格、类别、工压就满足采购要求的作法,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里是不完善的。因为气动阀制造厂家为了产品的竞争,各自均在气动阀统一设计的构思下,进行不同的创新,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标准及产品个性。因此在气动阀采购时较详尽的提出技术要求,与厂家协调取得共识,作为气动阀采购合同的附件是十分必要的。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
3.现有的气动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动隔膜与缸体之间存在摩擦,进而会导致其磨损,而这一现象不便于被工作人员了解,导致其不能及时维修,影响阀杆动作时的灵敏性,降低装置实用性,此外,现有的气动阀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流速的大小来自动实现阀门开启角度的调节以及自动闭合,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降低装置功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能够自动闭合的气动阀门,解决现有的气动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动隔膜与缸体之间存在摩擦,进而会导致其磨损,而这一现象不便于被工作人员了解,导致其不能及时维修,影响阀杆动作时的灵敏性,降低装置实用性,以及现有的气动阀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流速的大小来自动实现阀门开启角度的调节以及自动闭合,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降低装置功能性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自动闭合的气动阀门,包括阀体、缸体、气动隔膜和阀杆,所述阀体上端设置有所述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所述气动隔膜,所述气动隔膜上端设置有弹簧,所述气动隔膜底端设置有所述阀杆,所述缸体一侧壁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上设置有三通,所述三通一侧设置有气管一,所述气管一上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三通另一侧设置有气管二,所述气管二上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缸体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一,所述排气管一上设置有电磁阀三,所述排气管一下方设置有排气管二,所述排气管二上设置有电磁阀四,所述阀杆底端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上设置有流速传感器,所述缸体上端设置有执行器,所述执行器一侧设置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一侧设置有警报器。
8.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与所述阀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气动隔膜与所述缸体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与所述气动隔膜以及所述缸体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阀杆与所述气动隔膜通过螺栓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动隔膜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在所述缸体内移动,
进而带动所述阀杆移动。
10.进一步的,所述气泵与所述缸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三通与所述气泵插接,所述气管一与所述三通插接,所述电磁阀一与所述气管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气管二与所述三通插接,所述电磁阀二与所述气管二通过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泵产生的压缩气体经所述三通进行分流,当需要所述阀杆向下移动时,所述电磁阀一动作,所述电磁阀二关闭,此时压缩气体经所述气管一推动所述气动隔膜移动,当需要所述阀杆向上移动时,所述电磁阀一关闭,所述电磁阀二动作,此时压缩气体经所述气管二推动所述气动隔膜移动。
12.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一与所述缸体插接,所述电磁阀三与所述排气管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排气管二与所述缸体插接,所述电磁阀四与所述排气管二通过螺纹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阀杆向下移动过程中,所述电磁阀三关闭,所述电磁阀四动作,进而将所述气动隔膜下方的气体排出,在所述阀杆向上移动过程中,所述电磁阀三动作,所述电磁阀四关闭,进而将所述气动隔膜上方的气体排出。
14.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与所述阀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流速传感器与所述阀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流速传感器与所述执行器电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所述流速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所述阀体内液体的流速,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所述执行器中,所述执行器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情况,进而对所述阀杆的位置进行自动调节以及自动闭合,提高装置功能性。
16.进一步的,所述气压表与所述缸体插接,所述警报器与所述气压表电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所述气压表可实时检测所述缸体内所述气动隔膜上方的气压,当检测到气压发生变化时,便说明所述气动隔膜与所述缸体之间存在缝隙,并通过所述警报器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使其及时维修,保证所述阀杆后续动作的灵敏性,提高装置实用性。
18.(三)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为解决现有的气动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动隔膜与缸体之间存在摩擦,进而会导致其磨损,而这一现象不便于被工作人员了解,导致其不能及时维修,影响阀杆动作时的灵敏性,降低装置实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压表和警报器,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气压表可实时检测缸体内气动隔膜上方的气压,当检测到气压发生变化时,便说明气动隔膜与缸体之间存在缝隙,并通过警报器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使其及时维修,保证阀杆后续动作的灵敏性,提高装置实用性;
21.2、为解决现有的气动阀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流速的大小来自动实现阀门开启角度的调节以及自动闭合,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降低装置功能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流速传感器和阀芯,在装置使用过程中,阀芯内的流速传感器可实时检测阀体内液体的流速,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执行器中,执行器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情况,进而对阀杆的位置进行自动调节以及自动闭合,提高装置功能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能够自动闭合的气动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能够自动闭合的气动阀门中阀体的剖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能够自动闭合的气动阀门中缸体的剖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6.1、阀体;2、电磁阀二;3、气管二;4、气泵;5、三通;6、气管一;7、电磁阀一;8、执行器;9、气压表;10、警报器;11、缸体;12、阀杆;13、阀芯;14、流速传感器;15、气动隔膜;16、弹簧;17、电磁阀三;18、排气管一;19、电磁阀四;20、排气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能够自动闭合的气动阀门,包括阀体1、缸体11、气动隔膜15和阀杆12,阀体1上端设置有缸体11,缸体11内设置有气动隔膜15,气动隔膜15上端设置有弹簧16,气动隔膜15底端设置有阀杆12,气动隔膜15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在缸体11内移动,进而带动阀杆12移动,缸体11一侧壁上设置有气泵4,气泵4上设置有三通5,三通5一侧设置有气管一6,气管一6上设置有电磁阀一7,三通5另一侧设置有气管二3,气管二3上设置有电磁阀二2,气泵4产生的压缩气体经三通5进行分流,当需要阀杆12向下移动时,电磁阀一7动作,电磁阀二2关闭,此时压缩气体经气管一6推动气动隔膜15移动,当需要阀杆12向上移动时,电磁阀一7关闭,电磁阀二2动作,此时压缩气体经气管二3推动气动隔膜15移动,缸体11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一18,排气管一18上设置有电磁阀三17,排气管一18下方设置有排气管二20,排气管二20上设置有电磁阀四19,在阀杆12向下移动过程中,电磁阀三17关闭,电磁阀四19动作,进而将气动隔膜15下方的气体排出,在阀杆12向上移动过程中,电磁阀三17动作,电磁阀四19关闭,进而将气动隔膜15上方的气体排出,阀杆12底端设置有阀芯13,阀芯13上设置有流速传感器14,缸体11上端设置有执行器8,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流速传感器14可实时检测阀体1内液体的流速,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执行器8中,执行器8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情况,进而对阀杆12的位置进行自动调节以及自动闭合,提高装置功能性,执行器8一侧设置有气压表9,气压表9一侧设置有警报器10,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气压表9可实时检测缸体11内气动隔膜15上方的气压,当检测到气压发生变化时,便说明气动隔膜15与缸体11之间存在缝隙,并通过警报器10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使其及时维修,保证阀杆12后续动作的灵敏性,提高装置实用性。
29.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缸体11与阀体1通过螺栓连接,气动隔膜15与缸体11滑动连接,弹簧16与气动隔膜15以及缸体11均通过螺钉连接,阀杆12与气动隔膜15通过螺栓连接,气泵4与缸体11通过螺钉连接,三通5与气泵4插接,气管一6与三通5插接,电磁阀一7与气管一6通过螺纹连接,气管二3与三通5插接,电磁阀二2与气管二3通过螺纹连接,排气管一18与缸体11插接,电磁阀三17与排气管一18通过螺纹连接,排气管二20与缸体11插接,电磁阀四19与排气管二20通过螺纹连接。
3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阀芯13与阀杆12通过螺钉连接,流速传感器14与阀芯13通过螺钉连接,流速传感器14与执行器8电连接,气压表9与缸体11插接,警报器10与气压表9电连接。
31.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阀体1与管道相连,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气泵4产生的压缩气体经三通5进行分流,当需要阀杆12向下移动时,电磁阀一7动作,电磁阀二2关闭,此时压缩气体经气管一6推动气动隔膜15移动,同时在阀杆12向下移动过程中,电磁阀三17关闭,电磁阀四19动作,进而将气动隔膜15下方的气体排出,当需要阀杆12向上移动时,电磁阀一7关闭,电磁阀二2动作,此时压缩气体经气管二3推动气动隔膜15移动,在阀杆12向上移动过程中,电磁阀三17动作,电磁阀四19关闭,进而将气动隔膜15上方的气体排出,当调节好之后,流速传感器14可实时检测阀体1内液体的流速,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执行器8中,执行器8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情况,进而对阀杆12的位置进行自动调节以及自动闭合,提高装置功能性,并且气压表9可实时检测缸体11内气动隔膜15上方的气压,当检测到气压发生变化时,便说明气动隔膜15与缸体11之间存在缝隙,并通过警报器10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使其及时维修,保证阀杆12后续动作的灵敏性,提高装置实用性。
32.上面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