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式降液管立体传质塔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129



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式降液管立体传质塔盘。


背景技术:

2.化工行业的发展与生产离不开塔器及其内构件的不断发展进步,其中塔内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塔的分离效率,塔压降控制方面,因此塔内件的形式和结构也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3.目前塔的形式主要有填料塔和板式塔,板式塔形式主要有筛板塔板,帽罩塔板,浮阀塔板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塔板;板式塔形式的每一种形式的塔板都有适用的领域,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4.(1)筛板塔板结构简单,但是操作弹性小,对液气比较大的工艺传质效率低;(2)帽罩塔板操作弹性大,塔板不易堵塞,但是结构复杂,造价高,生产能力及板效率较低,由于齿缝开度是固定的,对蒸汽负荷变动的适应性能不好,汽速小时,气液接触不好,气速大时,又易使蒸汽吹开液体;(3)浮阀塔的操作弹性较大,能较好的适应进料量的变化,气液搅动较好,雾沫夹带小,接触时间长,传质效果好,但是蒸汽沿上升蒸汽气孔的周边喷出,仍然有液体的逆向混合,因而会降低传质效率。
5.但是,上述各类塔盘都有一个相同的不足之处,就是塔塔板的开孔率都不高,开孔率的限制降低了气液相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影响传质效率,限制了塔的处理能力,增加设备的整体投资。
6.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散式降液管立体传质塔盘,增大了塔板的开孔率,提高了气液相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传质效率,提高塔的处理能力。
8.一种分散式降液管立体传质塔盘,包括塔板,所述塔板上均匀的设有多个罩帽,所述相邻的两个罩帽之间设有降液管,所述降液管穿设过所述塔板,塔板的上部为上降液管,塔板的下部为下降液管,所述上降液管的高度与所述罩帽的高度相等,所述上降液管上设有进液口,所述下降液管的底板上设有液体流孔。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帽包括罩帽本体,所述罩帽本体的上部设有封板,所述封板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与罩帽本体的顶部连接,所述顶板的两侧设有与其垂直的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气孔一;所述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之间对称的设有安装板三和安装板四,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上设有气孔二;所述安装板一、安装二的高度小于安装板三、安装板四的高度,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三、安装板四之间,安装板二和安装板三、安装板四之间均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安装板一、安装板二的一侧。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一、安装板二为矩形,所述安装板三、安装板四为
梯形,安装板三、安装板四的梯形上底与所述顶板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降液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本体的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液体流孔;所述本体上设有进液口。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液口距离塔板的高度大于等于50mm。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为中空的长方体,所述长方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连接板四,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连接板四上均开设有进液口。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液口。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帽与降液管相邻的一侧设有气孔三,所述气孔三的高度高于进液口的高度。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散式降液管立体传质塔盘,上层液体下降到塔板上,气相从塔板下方上升,并通过罩帽与塔板上流动的液体进行鼓泡,实现气液接触传质,液体通过降液管下降到下层塔板上,进行下层的气、液传质。
17.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降液管结构,将降液管做成分散结构,对塔板优化,能有效提高塔板的开孔率,提高塔的操作上限,降液管分散,能有效减小板上液面梯度,使气液接触更加均匀,传质效果更好;降液管分散,能有效减少气、液相的返混,增加传质、传热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塔板的开孔率,提高了气液相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传质效率,提高塔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技术的帽罩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技术的降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的降液管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22.1、塔板2、罩帽3、降液管4、进液口
23.5、底板6、液体流孔7、封板8、顶板
24.9、侧板10、气孔一11、安装板一12、安装板三
25.13、安装板四14、气孔二15、进气通道16、本体
26.17、气孔三18、密封板19、溢流孔20、翻板
27.21、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9.实施例一:
30.本实施例一种分散式降液管立体传质塔盘,包括塔板1,所述塔板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塔板1即可,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任何改进,在此不做具体赘述;所述塔板1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板孔,优选地,所述板孔为矩形孔,所述板孔的宽为80mm,长度为200mm;所述板孔内安装有罩帽2,所述相邻的两个罩帽2之间设有降液管3,所述降液管3穿设过所述塔板1,
塔板1的上部为上降液管,塔板1的下部为下降液管,所述上降液管的高度与所述罩帽2的高度相等,所述上降液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4,优选地,所述进液口4距离塔板1的高度大于等于50mm;所述下降液管的底板5设有液体流孔6;所述进液口4、液体流孔6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键槽形、不规则形状等,具体不做赘述,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即可。
31.上层液体下降到塔板1上,气相从塔板1下方上升,并通过罩帽2与塔板1 上流动的液体进行鼓泡,实现气液接触传质,液体通过降液管3的进液口4进入到降液管3内,然后通过液体流孔6下降到下层塔板上,进行下层的气、液传质。
32.实施例二:
33.本实施例对罩帽2的结构进行描述,所述罩帽2包括罩帽本体,罩帽本体的尺寸与所述板孔的形状相适应,方便安装;所述罩帽本体的上部设有封板7,所述封板7包括顶板8,所述顶板8与本体的顶部连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粘结、焊接等方式进行密封固定;所述顶板8的两侧设有与其垂直的侧板9,所述侧板 9上开设有气孔一10,气孔一10可以采用圆形、方形、键槽形、不规则形状等任意形状,气体从气孔一10喷出;两侧板9和顶板8呈“u”型,所述侧板9 和顶板8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成型,也可以通过粘结、焊接等等方式进行密封固定;顶板8和侧板9的设置可以有效抑制雾沫夹带。
34.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安装板一11和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一 11和安装板二之间对称的设有安装板三12和安装板四13,所述安装板一11和安装板二的尺寸相等,所述安装板三12和安装板四13的尺寸相等;所述安装板一11、安装板二、安装板三12、安装板四13通过粘结、焊接、一体成型等方式进行密封成型,所述安装板一11和安装板二上设有气孔二14,气孔二14 可以采用圆形、方形、键槽形、不规则形状等任意形状,气体从气孔二14喷出;所述安装板一11、安装二的高度小于安装板三12、安装板四13的高度,所述安装板一11和安装板三12、安装板四13之间,安装板二和安装板三12、安装板四13之间均形成有进气通道15,气体从进气通道15进入到塔板1的上部与液体进行接触;所述侧板9分别设置在安装板一11、安装板二的一侧。
35.更优选地,为了使气液接触更加均匀,传质效果更好;所述安装板一11、安装板二为矩形,所述安装板三12、安装板四13为梯形,安装板三12、安装板四13的梯形上底与所述顶板8密封连接。
36.实施例三:
37.本实施例对降液管3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地,所述降液管3包括本体16,所述本体16与塔板1连接,通过塔板1将降液管3分为上降液管和下降液管,所述塔板1的上部为上降液管,塔板1的下部为下降液管,所述本体16的顶部连接有密封板18,所述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上设有液体流孔6;所述本体16上设有进液口4,作为降液管3的入口,进液口4距离塔板1 有一定高度的位置开孔,其高度根据气液负荷而定,优选地,所述进液口4距离塔板1的高度大于等于50mm;在下降液管的底板5上开设有液体流孔6,使液相能流入下层塔盘。
38.所述本体16可以为中空的长方体、中空的正方体、中空的多棱柱、中空的圆柱体、中空的不规则体等,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下面以本体为中空的长方体、中空的圆柱体进行简单描述。
39.优选地,所述本体16为中空的长方体,所述长方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板一、连接
板二、连接板三、连接板四,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连接板四通过粘结、焊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进行密封固定,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连接板四的顶部设有密封板18、所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连接板四的底部设有底板5;上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连接板四、密封板18、底板5通过粘结、焊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进行密封固定,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成型;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连接板四上均开设有进液口4;优选地,中空的长方体的长度为80mm,宽度为50mm。
40.优选地,所述本体16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上部设有密封板18,所述圆柱体的底部设有底板5,所述密封板18、底板5、圆柱体过粘结、焊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进行密封固定,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成型;所述圆柱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液口4。
41.更优选地,所述罩帽2与降液管3相邻的一侧设有气孔三17,即所述安装板三12、安装板四13上设有气孔三17,所述气孔三17的高度高于进液口4的高度;气孔三17可以采用圆形、方形、键槽形、不规则形状等任意形状,气体从气孔三17喷出;气孔三17增加了气相通道,减小雾沫夹带。
42.实施例四:
43.本实施例对降液管3进行优化,具体地,所述本体16上设有溢流孔19,所述溢流孔的外侧设有倾斜的翻板20,翻板20优选为矩形板,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如圆形、不规则形状等;翻板20与本体16可以通过焊接、粘结等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成型;溢流孔19和翻板20的设置使液体的流量较大时,可以通过溢流孔19流入到下一塔板进行气液传质。
44.更优选地,所述翻板20上设有锯齿21,通过锯齿21可以实现气相的破碎,更好的实现气液分离。
4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上层液体下降到塔板1上,气相从塔板1下方上升,并通过罩帽2的气孔一10、气孔二14、气孔三17、进气通道15进入到塔板1 的上部,气相与塔板1上流动的液体进行鼓泡,实现气液接触传质,液体通过降液管3的进液口4进入到降液管3内,通过底板5上的液体流孔6下降到下层塔板上,进行下层的气、液传质。
46.本实用新型的塔盘取消了传统的入口堰、出口堰,以及降液管,而是采用分散式降液管,降液管分散于塔盘上各帽罩之间,被塔板分为上降液管与下降液管两部分,上降液管的高度与帽罩高度一致,降液管上顶部设有密封板,在上降液管距离塔板一定高度的位置开孔,作为降液管的入口,其高度根据气液负荷而定,在下降液管的底板上有开液体流孔,使液相能流入下层塔盘。
4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降液管结构,将降液管做成分散结构,对塔板优化,能有效提高塔板的开孔率,提高塔的操作上限,降液管分散,能有效减小板上液面梯度,使气液接触更加均匀,传质效果更好;降液管分散,能有效减少气、液相的返混,增加传质、传热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塔板的开孔率,提高了气液相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传质效率,提高塔的处理能力,在该布置下,塔板的开孔率提到到25%,降液管最低开孔位置距离塔板50mm,相对于传统塔板的最高开孔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了气液相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传质效率,提高塔的处理能力。
48.上述未具体描述的装置、连接关系等均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
的赘述。
4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5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1.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申请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