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观察水培植物根系的组合育苗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117



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水培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观察水培植物根系的组合育苗杯。


背景技术:

2.水培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以营养液对植物进行培育,其核心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浸润于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替代土壤,向植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
3.在实验室中,经常需要对植物进行水培实验,以观察水培过程中植株的根系形态、通气组织结构以及植株的生长情况等。其中植株根系的生长长度是体现植株生长情况的观测要素之一,相关技术中育苗杯一般为不透明的杯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时,需要将植株暂时取出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测量和记录。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频繁将植株取出后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测量和记录时,会对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不利于工作人员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实时观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育苗杯不利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实时观测,且使用过程中容易对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观察水培植物根系的组合育苗杯。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观察水培植物根系的组合育苗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观察水培植物根系的组合育苗杯,包括透明的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第二杯体嵌入放置在第一杯体的开口位置处,第二杯体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孔,第一杯体的杯壁上设置有高度方向的刻度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植株进行水培实验时,可以通过透明的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进行观察,并通过第一杯体上的刻度线对植株根系的长度进行实时地测量和记录,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育苗杯不利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实时观测,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对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刻度线以第二杯体的底壁表面高度为零刻线高度向下布设。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植株根系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人员对植株根系的长度进行观测和记录时更加方便。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杯体进行定位的定位件,定位件的上表面与第二杯体的下表面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对第二杯体的位置进行了限定,尽可能使得安装后的第二杯体的底壁与零刻线平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人员对根系长度进行测量时的误差。
13.可选的,所述定位件的上表面与第二杯体的下表面均水平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进行生产时,更容易使定位件与第二杯体相互朝向的一面紧密相贴。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杯体包括承托部与观测部,第二杯体安装在承托部内,观测部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且观测部整体为倒圆台状,观测部的侧壁呈多层阶梯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杯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折叠,节省了第一杯体在限制时多占用的空间,也使得工作人员携带组合育苗杯时更加方便。
17.可选的,所述观测部不同层级的阶梯状侧壁之间开设有结构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观测部进行压缩折叠时受到的阻力,使得工作人员将观测部展开或折叠时更加方便。
19.可选的,所述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减少了第二杯体脱离第一杯体的情况。
21.可选的,所述第二杯体上端设置有连接环和套环,连接环同轴固接在第二杯体的顶部,套环同轴固接在连接环的下表面,套环上开设有内螺纹,第一杯体上设置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环,将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稳定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携带组合育苗杯进行转移的过程中,第二杯体掉落甚至丢失的情况。
23.可选的,所述第二杯体上固接有多根用于限制植株位置的限位杆。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能够对植株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减少了由于植株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工作人员对植株根系长度的测量数据出现的误差。
25.可选的,所述刻度线有两组,且两组刻度线以第一杯体的轴线对称布设。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第一杯体上两侧刻度线看齐的方式尽可能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准确测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组合育苗杯对植株根系测量的精确度。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选用透明材质制成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并在第一杯体上设置刻度线,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第一杯体上的刻度线对植株的根系长度和变化程度进行直接观测,避免了对植株根系长度进行观测与记录时需要将植株取出的情况,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育苗杯不利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实时观测,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对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29.2.通过将第一杯体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使得工作人员在携带组合育苗杯进行转移时更方便;
30.3.通过在第二杯体内设置限位杆,使得植株在组合育苗杯内的位置更加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使用组合育苗杯对植株根系进行观测时数据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组合育苗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2.图2 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组合育苗杯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根系生长孔在第二杯体上的一种布设方式。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根系生长孔在第二杯体上的另一种布设方式。
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组合育苗杯的配合结构剖视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杯体;11、承托部;12、观测部;13、刻度线;14、定位件;15、结构槽;2、第二杯体;21、根系生长孔;22、连接环;23、套环;24、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观察水培植物根系的组合育苗杯。参照图1,组合育苗杯包括第一杯体1和第二杯体2,第一杯体1包括一体设置的承托部11与观测部12,承托部11同轴设置在观测部12的正上方。第二杯体2为倒圆台状结构,且第二杯体2与承托部11的内腔相适配。第二杯体2从第一杯体1的杯口位置处嵌入放置在承托部11内。
39.第二杯体2的底壁上开设于多个用于供植株根系通过的根系生长孔21,根系生长孔21将第二杯体2的内腔与观测部12的内腔连通。
40.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植株的根系进行实施观测,第一杯体1和第二杯体2均选用透明的材质。
41.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测量,观测部12的杯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3,刻度线13以第二杯体2底壁表面所在的高度为零刻线高度向下等间距布设。
42.植株在组合育苗杯内进行水培实验时,工作人员将营养液与清水盛放在组合育苗杯中,植株被放置在第二杯体2内,植株的根部通过根系生长孔21伸入到观测部12的内腔中。
43.随着观测时间的变化,植株的根系长度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杯体1上的刻度线13对植株的根系长度和变化程度进行直接观测,避免了对植株根系长度进行观测与记录时,需要将植株取出的情况,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育苗杯不利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实时观测,且容易对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44.为了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第一杯体1上的刻度线13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测量时的准确度,第一杯体1上对称布设两组刻度线13。工作人员将两侧相对应的刻度看齐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对植株的根系长度进行读数,从而把控植株的根系长度。
45.参照图2,在使用组合育苗杯对植株进行水培实验时,为了确定第一杯体1与第二杯体2的相对位置,以保证工作人员对根系进行记录时的测量精度,第一杯体1的内壁上固接有定位件14,第二杯体2的下端与定位件14抵接。
46.定位件14可以为同轴设置在第一杯体1内壁上的环状结构,定位件14也可以包括多块固接在第一杯体1内壁上的定位突块。本实施例中选用三块定位突块进行说明。
47.三块定位突块围绕第一杯体1的轴线均匀布设在第一杯体1的内壁上,且当第二杯体2的下表面与定位突起抵接时,第二杯体2的底壁与第一杯体1上的零刻线对应。
48.为了保证定位件14与第二杯体2的稳定承托,定位件14朝向第二杯体2的一面完全贴合在第二杯体2的下表面上,为了使第二杯体2的底壁与零刻线更好地对应,定位件14的上表面与第二杯体2的下表面均设置为水平面。在此基础上,定位件14的截面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在不影响组合育苗杯本身功能的前提下不做具体限制。
49.为了提高组合育苗杯的便携性能,第一杯体1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具体来说,第一杯体1的观测部12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软体材质,例如透明硅胶材质或者透明弹性塑料材质。
50.参照图1和图2,观测部12整体呈中空的倒圆台形多层阶梯状的结构,当工作人员对观测部12进行压缩折叠时,多层阶梯状的侧壁结构会发生翻转并相互嵌套最终蜷缩成盘状。
51.当工作人员需要携带较多组合育苗杯进行转移时,可以将观测部12进行压缩折叠,使观测部12呈盘状蜷缩在承托部11的正下方,再将第二杯体2放置在承托部11内腔中,从而尽可能减少了组合育苗杯在转移时所占据的空间。
52.为了使观测部12在压缩折叠时更加方便,不同层级的阶梯状侧壁之间开设有结构槽15,结构槽15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同层级的部分在连接位置处的壁厚,从而降低了观测部12不同层级的部分在压缩折叠过程中侧壁发生翻转时的难度。
53.参照图3和图4,根系生长孔21在第二杯体2的底壁上呈放射状布设。且为了适应不同粗细或不同根系结构的水培植株根系,根系生长孔21的布设方式不同,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制。
54.实施例1:
55.参照图1和图2,第二杯体2的上边沿与第一杯体1的上边沿平齐,第二杯体2滑移连接在第一杯体1内,且第一杯体1与第二杯体2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
56.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观察水培植物根系的组合育苗杯的实施原理为:
57.工作人员先将第二杯体2嵌入到第一杯体1的承托部11内腔中,然后将水与营养液调配后加入第一杯体1,在将准备水培实验的植株放置在第二杯体2内,并使植株的根部通过根系生长孔21伸入到观测部12的内腔中。
58.当植株的根系长度发生变化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刻度线13对组合育苗杯内的植株根系进行观测记录,从而更方便地得到实验结果。
59.当工作人员需要前往现场进行水培实验时,可以将观测部12进行压缩折叠,并将第二杯体2安装在承托部11内,从而尽可能减少了组合育苗杯所占据的空间,使得工作人员携带组合育苗杯时更加方便。
60.实施例2:
61.参照图5,第二杯体2与第一杯体1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一杯体1与第二杯体2的连接稳定性,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携带组合育苗杯进行转移时,第二杯体2从第一杯体1内脱离的情况。
62.具体来说,第二杯体2上端一体设置有连接环22和套环23,连接环22同轴固接在第二杯体2的上表面,套环23同轴固接在连接环22远离第二杯体2位置处的下表面。套环23上开设有内螺纹,第一杯体1上设置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第二杯体2的通过套环23与第一杯体1螺纹连接,且连接环22与第一杯体1不发生接触。
63.为了尽可能使植株在第二杯体2内部的位置更加稳定,第二杯体2的内壁上固接有多根用于限制植株移动的限位杆24。
64.多根限位杆24可以水平固接在第二杯体2的内侧壁上,也可以竖直固接于第二杯体2的底壁上。本实施例中采用竖直固接在第二杯体2底壁上的结构进行说明。
65.多根限位杆24呈环形布设,当植株放置在第二杯体2内进行水培时,会对植株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限制,尽可能减少了由于植株位置发生变化对观测结果造成影响的情况。
66.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用于观察水培植物根系的组合育苗杯的实施原理为:
67.工作人员先将第二杯体2嵌入到第一杯体1的承托部11内腔中,然后将水与营养液调配后加入第一杯体1,在将准备水培实验的植株放置在第二杯体2内,使多根限位杆24对植株的位置进行支撑和限制,并使植株的根部通过根系生长孔21伸入到观测部12的内腔中。
68.当植株的根系长度发生变化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刻度线13对组合育苗杯内的植株根系进行观测记录,从而更方便地得到实验结果。
69.当工作人员需要前往现场进行水培实验时,可以将观测部12进行压缩折叠,并将第二杯体2螺纹连接在第一杯体1上,从而尽可能减少了组合育苗杯所占据的空间,使得工作人员携带组合育苗杯进行转移时更加方便。
7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