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4  1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内饰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内饰的品质直接影响整辆车的档次,故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提高汽车内饰的品质。
3.如今汽车内饰常常会设计成带有缝纫线的皮革内饰,例如:门扶手,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包覆于骨架上的皮革进行固化操作,比如:利用真空环境对包覆件处进行固化处理。基于汽车内饰的结构较为复杂,在对包覆件进行固化的过程中需要将汽车内饰件的模具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放置于基板上,而汽车内饰件的模具一般质量较大,在将汽车内饰的模具以及包覆件进行搬运的过程中很容易对基板造成划伤,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该固化装置利用上料模组实现待包覆件的自动上料,避免利用人工上料对基板表面造成划伤,甚至损坏。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包括固化装置本体,所述固化装置本体包括:
6.箱式支撑组件;
7.基板,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基板上用于放置待包覆件;
8.真空模组,所述真空模组安装于所述箱式支撑组件上,所述真空模组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真空模组用于使得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待包覆件处于真空环境;
9.上料模组,所述上料模组包括固定支架、传送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箱式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传送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传送组件位于所述基板上方,所述传送组件用于传送待包覆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待包覆件进行升降运动,以使得所述待包覆件置于所述基板上或远离所述基板。
10.优选地,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滑轨、滑块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滑轨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滑块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跟随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
11.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收放组件、线性件和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与收放组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上,所述线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收放组件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待包覆件,所述收放组件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收紧或放松所述线性件,以使得所述待包覆件进行升降运动。
12.优选地,所述固化装置本体还包括翻转模组,所述翻转模组包括翻转件与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翻转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箱式支撑组件上;
13.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翻转件的两侧,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进行翻转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的所述待包覆件分别进行固化操作。
14.优选地,所述真空模组包括真空抽取组件与两个真空膜组件,两个所述真空膜组件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真空抽取组件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真空膜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翻转模组上,所述真空膜组件在所述真空抽取组件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形成所述真空环境。
15.优选地,所述真空膜组件包括真空膜、框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真空膜镶嵌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的第一侧边活动连接于所述箱式支撑组件上,所述真空膜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跟随所述框架绕所述第一侧边进行运动,以使得所述框架匹配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
16.优选地,所述固化装置本体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箱式支撑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翻转模组的下方,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放置的所述待包覆件进行加热。
17.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表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孔。
18.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表面上设有若干凸块,若干所述凸块排列形成所述凹槽。
19.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若干所述加热管,若干所述加热管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箱式支撑组件的底部。
20.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该固化装置利用上料模组实现待包覆件的自动上料,以代替人工对质量较大的待包覆件进行上料,避免了在人工对待包覆件进行上料的过程中对基板表面造成划伤,甚至损坏的现象发生;另外,该固化装置利用翻转模组使得第一基板上的待包覆件在固化的同时,第二基板上的待包覆件也同时在进行固化操作,提高待包覆件的固化效率;利用真空膜组件与真空抽取组件形成真空环境,将包覆件置于真空环境中使得真空膜紧贴于包覆件的外壁,包覆件的外壁受力均匀提高皮革与骨架之间的贴合度;此外,利用加热组件对胶水进行活化并配个真空抽取组件,使得皮革与骨架之间结合的更加牢固均匀,延长包覆件的使用寿命。
22.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中的翻转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中的翻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8.附图标记:100、固化装置本体;10、箱式支撑组件;20、翻转模组;210、第一驱动组件;220、翻转件;30、第一基板;310、凹槽;320、第一通孔; 410、第二驱动组件;420、框架;50、包覆件;610、加热管;70、上料模组; 710、固定支架;720、升降组件;721、线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0.在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件的制作是将皮革包覆于塑料材质的骨架件的表面,皮革与骨架件之间通过粘合剂进行固定。在对皮革与骨架件之间进行粘合的过程中,一般还需要对二者进行固化操作,以提高二者之间的粘合度。在进行固化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皮革、骨架件以及模具一起搬运至固化装置上,由于模具的质量较大,一般人工很难一次性将模具放置于固化装置的合适位置,而在二次搬运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固化装置中的基板表面划伤甚至损坏。
3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该固化装置利用上料模组实现待包覆件的自动上料,且一次性将待包覆件放置于基板上合适的位置,通过上料模组代替人工,避免待包覆件对基板表面造成划伤。本实用新型中的待包覆件指包括皮革、骨架件及其匹配的模具。
32.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固化装置,包括100,固化装置本体100包括箱式支撑组件10、基板、真空模组和上料模组70;其中,基板上设有第一通孔320,基板上用于放置待包覆件;真空模组安装于箱式支撑组件10上,真空模组的一端连通第一通孔320,真空模组用于使得基板上的待包覆件处于真空环境;上料模组70包括固定支架 710、传送组件和升降组件720,固定支架710与箱式支撑组件10固定连接,传送组件安装于固定支架710上,传送组件位于基板上方,传送组件用于传送待包覆件,升降组件720安装于传送组件上,升降组件720用于驱动待包覆件进行升降运动,以使得待包覆件50置于基板上或远离基板。
33.也就是说,利用传送组件将待包覆件传送至基板的上方,再利用升降组件720使得待包覆件向下运动,以使得待包覆件50移至基板的合适位置,合适位置应当理解为:位于基板上该位置的待包覆件在真空模组的作用下可以处于真空环境中。
34.在一实施例中,传送组件(图中未显示)包括滑轨、滑块和第二驱动组件,升降组件720安装于滑块上,第二驱动组件与滑轨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 710上,滑块与滑块滑动连接,升降组件720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跟随滑块沿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第二驱动组件优选为电机,当然并不仅限为电机。
35.也就是说,升降组件720跟随滑块沿滑轨向基板处滑动,以将待包覆件传送至基板
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的滑轨与滑块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如图1所示,升降组件720跟随滑块沿图1中箭头a方向将待包覆件50传送至基板上方,当包覆件完成固化操作后,升降组件将包覆件拾取并沿图1中箭头b方向将包覆件传送回来。
36.作为可替换的,传送组件将完成固化后的包覆件沿如图1中箭头a方向将包覆件从基板的另一侧进行传送。图1中未显示基板另一侧的固定支架以及固定支架上的导轨,当包覆件从基板的一侧进行上料,从基板的另一侧进行下料,节省完成固化后包覆件的下料时间,提高固化装置的固化效率。
37.进一步的,升降组件720包括收放组件(图中未显示)、线性件721和第三驱动组件(图中未显示),第三驱动组件与收放组件均固定安装于滑块上,线性件721的一端固定于收放组件上,另一端用于连接待包覆件50,收放组件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收紧或放松线性件721,以使得待包覆件50进行升降运动。第三驱动组件优选为电机,当然并不仅限为电机。线性件优选为钢丝绳,当然并不仅限为钢丝绳。
38.也就是说,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收放组件对线性件721进行收放操作,即实现线性件721的升降运动,将线性件721固定于待包覆件50上,利用第三驱动组件使得待包覆件50进行向上运动,再利用传送组件使得待包覆件运动至基板的上方,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收放组件放松线性件721,使得待包覆件50向下运动并放置于基板上。通过对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三驱动组件的设置,使得待包覆件一次性运动至基板上的合适位置,避免对包覆件的二次搬运造成基板表面划伤甚至损坏基板的现象发生。
39.在一实施例中,固化装置本体100还包括翻转模组20,翻转模组20包括翻转件220与第一驱动组件210,翻转件220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10,第一驱动组件210固定安装于箱式支撑组件10上;基板包括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分别固定安装于翻转件220的两侧,第一基板 30与第二基板在第一驱动组件210的驱动下进行翻转运动,以使得第一基板 30与第二基板上的待包覆件50分别进行固化操作。第一驱动组件210优选为翻转电机,当然并不仅于翻转电机。
40.也就是说,待包覆件50的固化即使得皮革与骨架件之间牢固结合并保证二者的贴合度。待包覆件50的固化包括多个操作步骤,利用翻转件220使得第一基板30上的待包覆件50进行其中一个固化操作时,第二基板上的另一个待包覆件50进行另一个固化操作,也就是说,第一基板30上的待包覆件 50与第二基板上的待包覆件50并行进行固化操作,降低了单个待包覆件50 的固化周期,进一步提高了待包覆件50的固化效率。
41.在一实施例中,真空模组(图中未显示)包括真空抽取组件与两个真空膜组件,两个真空膜组件分别对应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真空抽取组件连通第一通孔320,真空膜组件活动安装于翻转模组20上,真空膜组件在真空抽取组件的作用下与第一基板30或第二基板形成真空环境。
42.也就是说,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分别对应安装有真空膜组件,真空抽取组件对应两个真空膜组件,在真空抽取组件的作用下,第一基板30与真空膜组件形成真空环境或者第二基板与真空膜组件形成真空环境,以使得待包覆件50处于真空环境内。
43.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真空膜组件包括真空膜、框架420和第二驱动组件410,真空膜镶嵌于框架420上,框架420的第一侧边活动连接于箱式支撑组件10上,真空膜在第二驱动组件410的驱动力下跟随框架420绕第一侧边进行运动,以使得框架420匹配第一基板30
或第二基板。真空膜为耐高温具有一定弹性的膜,真空膜镶嵌于框架420上并延伸至框架420的外周边。框架420一方面为了固定真空膜,另一方面用于通过旋转接近或远离第一基板30或第二基板。框架420的第一侧边优选通过铰链的方式连接于箱式支撑组件10上,框架420在第二驱动组件410的驱动力下绕第一侧边旋转,第二驱动组件410优选为气缸模组,框架420匹配第一基板30或第二基板,应当理解为框架420的内侧壁匹配第一基板30或第二基板的外侧壁即框架420套装于第一基板30或第二基板上,并形成密闭空间。为了避免漏气等现象发生,在框架420套装于第一基板30或第二基板上以后,框架420与第一基板30 或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落差以使得真空膜紧贴于第一基板30或第二基板的侧边,提高密封效果。
44.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化装置本体100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固定安装于箱式支撑组件10上且位于翻转模组20的下方,加热组件用于对第一基板30或第二基板上放置的待包覆件50进行加热。加热以后的粘合剂活性加强,加热后的粘合剂形变也更容易,对活性较强的粘合剂进行固化不仅提高了皮革与骨架件之间的牢固性且提高了二者之间的贴合度。
45.将加热组件固定安装于箱式支撑组件10上并位于翻转模组20的下方,使得第一基板30上的待包覆件50在进行加热操作的时候同时第二基板上的待包覆件50在进行上料操作或下料操作等。一般的对待包覆件50进行加热需要几十秒左右的时间,在皮革加热的过程中同时对另一个基板上的待包覆件50进行其他操作,提高固化装置的固化效率。
46.进一步的,加热组件包括若干加热管610,若干加热管610可拆卸安装于箱式支撑组件10的底端。由于汽车内饰包覆件50的形状大多为异性结构,故在对包覆件50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可根据包覆件50具体的结构调整加热管 610与包覆件50不同部位之间的加热距离,以达到最优的活化效果。
4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表面上设有若干凹槽310(图中未显示),凹槽310的一端连通第一通孔320。在框架420 套装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上后,利用真空抽取组件进行抽真空动作,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上放置的包覆件50阻挡空气的流动,在包覆件50的下方的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上设有若干凹槽310并连通第一通孔320,可将该空间中的所有空气排尽,避免因包覆件50的阻挡而残留若干空气而造成包覆件50受力不均的现象出现。
48.在一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表面上设有若干凸块,若干凸块排列形成凹槽310。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作用相同,均是为了排尽真空膜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之间的空气避免出现残留。当然并不限定上述两种方式将空间中的空气排尽,比如在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上设有曲线型的凹槽310或者凸块等。
49.作为优选的,第一通孔320位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的中心位置,一般的包覆件50放置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的中心位置,当然第一通孔320 也可设置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的其他位置,另外第一通孔320的数量也可根据具体的需求以及基板的大小进行数量的选择,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5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的设有的第一通孔320的数量以及第一通孔320的直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比如根据第一基板30的面积等因素进行设定。
5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
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