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梯梁与预制楼梯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4  119



1.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梯梁与预制楼梯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中,根据结构设计先将部分预制构件通过工厂生产出来,然后再运送到现场进行施工搭建。预制楼梯和梁要实现可靠的连接,传统预制楼梯连接中,通常采用现浇梯梁和预制楼梯连接,梯梁为带挑耳l形梯梁,支模复杂,现浇工作量大,且l形挑耳影响楼梯净空,对楼梯间建筑设计造成很大的麻烦。挑耳节点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倾覆,造成结构安全问题。也有其它的改良方案是通过将预制楼梯的顶端和底端搁置在叠合梯梁的预制部分的顶面,且预制楼梯中伸出受力筋锚固在叠合梯梁的现浇部分的混凝土中。这种叠合梯梁和预制楼梯连接结构存在着以下技术问题:首先,预制楼梯的生产模具复杂,需要预留供受力筋伸出的孔洞,且不方便脱模;其次,由于预制楼梯两端伸出受力筋,降低运输效率,运输时容易造成受力筋折弯,在施工现场需要调直;再次,预制楼梯的受力筋需要与叠合梯梁的主筋进行绑扎固定,然后再进行现浇部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很难提升施工效率;而且预制楼梯和叠合梯梁的节点处无法实现铰接连接,抗震时无法有效分散地震冲击力。
3.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叠合梯梁与预制楼梯的连接结构,在保证二者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预制楼梯生产模具复杂、运输不便、施工效率较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叠合梯梁与预制楼梯的连接结构,在保证二者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预制楼梯生产模具复杂、运输不便、施工效率较低等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叠合梯梁与预制楼梯的连接结构,包括叠合梯梁、预制楼梯以及连接组件,所述叠合梯梁包括预制部和现浇部,所述预制部内预埋有多个箍筋,所述箍筋的顶端露出于所述预制部且锚固在所述现浇部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锚固筋,连接板的一端预埋在所述预制楼梯的端部的混凝土中,另一端搁置在所述预制部的顶面且锚固在所述现浇部中,所述锚固筋穿过所述连接板且与所述箍筋连接,所述锚固筋锚固在所述现浇部中。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端和锚固端,所述锚固端预埋在所述预制楼梯的端部,所述连接端露出于所述预制楼梯,所述锚固筋穿过所述连接端。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箍筋平行。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连接板垂直搁置在所述预制部。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锚固筋的长度大于相邻的两个
相邻所述箍筋之间的间距,所述锚固筋的两端卡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箍筋上。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锚固端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锚固端上穿设有锚固栓钉。
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预制楼梯与所述叠合梯梁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
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连接端上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锚固筋的外径的通孔,所述锚固筋插入所述通孔中。
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箍筋的顶端的内角处还设置有梁主筋,所述梁主筋锚固在所述现浇部中。
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叠合梯梁的竖向截面为矩形。
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8.(1)本方案中的楼梯梯梁为叠合梯梁,现浇工作量小;叠合梯梁的截面为矩形,无需设置挑耳,构造简单,且不影响楼梯净空;叠合梯梁无需开槽,可以避免叠合梯梁吊装和施工中容易开裂的情况。
19.(2)本方案中的预制楼梯和叠合梯梁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施工时连接组件的一端搁置在预制部的表面上,因此预制楼梯无需设置临时支撑;预制楼梯与叠合梯梁连接为铰接连接,受力明确,抗震性能好;预制楼梯端部在浇筑时可兼做现浇部的部分模板,减少了模板使用量。
20.(3)本方案中的预制楼梯无需对孔吊装,降低了吊装难度;连接组件的预埋端倾斜向下预埋在预制楼梯的梯板端部中,锚固性能好;连接端水平伸出于预制楼梯的梯板端部,连接端与叠合梯梁的箍筋方向平行,连接端垂直放置在叠合梯梁的预制部的上表面,无钢筋干涉问题;锚固筋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箍筋之间,限制了预制楼梯的水平位移,保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节点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梯梁与预制楼梯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隐藏现浇部和梁主筋);
23.图2为图1的局部剖示图(剖开预制楼梯的梯板,示意连接组件和叠合梯梁与预制楼梯的连接关系);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制楼梯与连接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板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叠合梯梁
ꢀꢀꢀꢀꢀꢀꢀꢀꢀꢀꢀ
2-预制楼梯
ꢀꢀꢀꢀꢀꢀꢀꢀꢀꢀꢀꢀꢀ
3-连接组件
29.4-预制部
ꢀꢀꢀꢀꢀꢀꢀꢀꢀꢀꢀꢀꢀ
5-箍筋
ꢀꢀꢀꢀꢀꢀꢀꢀꢀꢀꢀꢀꢀꢀꢀꢀꢀ
6-连接板
30.7-锚固筋
ꢀꢀꢀꢀꢀꢀꢀꢀꢀꢀꢀꢀꢀ
8-锚固栓钉
ꢀꢀꢀꢀꢀꢀꢀꢀꢀꢀꢀꢀꢀ
9-上平台板
31.10-通孔
ꢀꢀꢀꢀꢀꢀꢀꢀꢀꢀꢀꢀꢀꢀ
11-连接端11
ꢀꢀꢀꢀꢀꢀꢀꢀꢀꢀꢀꢀ
12-锚固端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33.参考附图1至附图2的示意,本实施例中的叠合梯梁1与预制楼梯2的连接结构,包括叠合梯梁1、预制楼梯2以及连接组件3,叠合梯梁1包括预制部4和现浇部,预制部4内预埋有多个箍筋5,箍筋5的顶端露出于预制部4且锚固在现浇部中,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板6和锚固筋7,连接板6的一端预埋在预制楼梯2的端部的混凝土中,另一端搁置在预制部4的顶面且锚固在现浇部中,锚固筋7穿过连接板6且与箍筋5连接,锚固筋7锚固在现浇部中。参见附图2的示意,本实施例中,连接板6的一端预埋在预制楼梯2的上平台板的端部。
34.本方案中,施工时连接组件3的一端搁置在预制部4的表面上,因此预制楼梯2无需设置临时支撑;锚固筋7与箍筋5连接实现预制楼梯2的定位;预制楼梯2的端部可以作为现浇部的部分模板,减少模板的搭设量;浇筑现浇部的混凝土后,连接组件3同时锚固在预制楼梯2和叠合梯梁1中,实现了二者的铰接,受力可靠。
35.参见附图1至附图3的示意,预制楼梯2两端分别与两个叠合梯梁1连接,也即预制楼梯2的顶部通过两个连接组件3与上一层的叠合梯梁1连接,预制楼梯2的底部通过两个连接组件3与下一层的叠合梯梁1连接。预制楼梯2的两端与两个叠合梯梁1的连接结构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
36.参见附图3至附图4的示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连接板6包括连接端11和锚固端12,锚固端12预埋在预制楼梯2的端部,连接端11露出于预制楼梯2,锚固筋7穿过连接端11。具体参见附图4的示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连接端11和锚固端12之间的角度为钝角。通过将连接端11搁置在预制部4上,锚固筋7穿过连接端11,锚固筋7卡在箍筋5中,从而将预制楼梯2的位置进行定位。
37.参见附图2的示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连接板6与箍筋5平行,且连接板6垂直搁置在预制部4上。连接板6与箍筋5平行且垂直搁置在预制部4上,不仅可以避免连接组件3和叠合梯梁1的箍筋5之间发生干涉,而且能实现将预制楼梯2搁置在预制部4上,在施工时通过预制梁承载预制楼梯2的荷载,减少或避免了预制楼梯2的竖向支撑。
38.参见附图2的示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锚固筋7的长度大于相邻的两个相邻箍筋5之间的间距,锚固筋7的两端卡在两个相邻的箍筋5上。
39.参见附图4的示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锚固端12上穿设有锚固栓钉8。
40.参见附图1的示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预制楼梯2与叠合梯梁1通过两个连接组件3连接在一起。
41.参见附图5的示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连接端11上开设有直径大于锚固筋7的外径的通孔10,锚固筋7插入通孔10中。
4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箍筋5的顶端的内角处还设置有
梁主筋,二者通过焊接或者绑扎连接,梁主筋锚固在现浇部中。
4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叠合梯梁1的竖向截面为矩形。
44.结合附图1至附图5,简要介绍一实施例中叠合梯梁1与预制楼梯2的连接结构的大致施工步骤:
45.首先,分别生产叠合梯梁1的预制部4和预制楼梯2,将连接组件3的锚固端12锚固在预制楼梯2的端部;
46.其次,吊装并定位预制部4,吊装并定位预制楼梯2,将连接组件3的连接端11搁置在预制部4的上表面,连接端11置于两个箍筋5之间;
47.接着,将锚固筋7插入连接板6并在相邻的两个箍筋5上,为提高连接可靠性可以采用钢丝对锚固筋7和箍筋5进行绑扎;放置梁主筋,将两根梁主筋插入并绑扎到箍筋5的内角处,梁主筋的长度等于预制部4的长度;
48.最后,浇筑现浇部的混凝土并养护成型。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