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搅拌结构的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9  186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搅拌结构的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2.在传统的油墨印刷设备中,都是直接将油墨原来进行按比例调好,混合均匀后待用的,传统的油墨印刷设备中缺少油墨的流动性结构,而油墨的粘性较大,长时间停滞,在油墨盒中的液体极易出现硬结、粘附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印刷油墨的输出,进而严重影响印刷产品的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部分印刷设备中也出现了油墨搅拌结构,但是其结构复杂,维修难度高,且油墨搅拌效率不高,为此,我们需要一种带有搅拌结构的印刷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搅拌结构的印刷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拆卸安装和维修搅拌结构,提高了设备使用的流畅性,同时提高了油墨搅拌的均匀性和印刷实时同步性,提高了油墨输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带有搅拌结构的印刷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印刷辊,所述印刷辊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且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处还安装有轴承,在所述转轴右侧还通过联轴器连接安装有电机,在所述印刷辊的上方还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箱左右两侧的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上且处于所述搅拌箱内还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箱上端设置有进墨口、下端设置有出墨口,且在所述搅拌箱外侧还连接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弧形板外侧还设置有海绵层,且所述海绵层与所述印刷辊挤压接触,且在所述出墨口与所述弧形板之间还连接安装有喷墨管,在所述出墨口处还设置有油墨泵,所述喷墨管上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m个喷头,m≥2,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装置,在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印刷辊之间还设置有传动机构,在所述支撑板外侧还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油墨泵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搅拌箱、弧形板、海绵层的长度与所述印刷辊的长度一致。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上的通孔为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
8.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连接头、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端部的凹槽,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凹槽匹配安装。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外侧设置有导向杆、端部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凹槽内侧壁上设置有适配导向杆结构的导向槽、底部设置有适配所述固定凸起结构的固定槽。
10.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且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11.优选的,在所述出墨口处还设置有电磁流量调节阀,所述电磁流量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墨口输出端连接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端部与所述喷墨管垂直相连。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印刷辊的上方设置搅拌结构,提高了油墨添加和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还提高了印刷用油墨搅拌混合的均匀性和流动性,防止发生粘结的现象,通过设置连接杆和搅拌杆,加速了搅拌箱内油墨原料的混合性,同时保证了油墨在搅拌箱内的实时转动的流畅性,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与电机相连的转轴上,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与连接杆相连的支撑杆上,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提高了油墨搅拌的质量以及印刷搅拌混合的实时同步性,节省空间和资源,提高了利用率;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搅拌箱外侧设置开设有通孔的弧形板,便于实现油墨的均匀析出,通过在弧形板内设置喷墨管,喷墨管输入端与搅拌箱的出墨口相连,进而通过均匀开设在喷墨管上的喷头,实现了油墨的均匀喷出,通过电磁流量调节阀和油墨泵的作用,实现对油墨输出的合理控制和调节,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通过在弧形板外侧设置海绵层,喷墨管喷出的油墨经过通过进入海绵层内,均匀析出,首先实现油墨在海绵层内的均匀吸收,进而在海绵层与印刷辊的挤压接触下,实现油墨对印刷辊的均匀涂覆,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16.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拆卸安装和维修搅拌结构,提高了设备使用的流畅性和安全性,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杆上的连接头、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端部的凹槽,进而通过连接头与凹槽匹配安装,实现连接固定,进一步,连接头外侧设置有导向杆、端部设置有固定凸起,凹槽内侧壁上设置有适配导向杆结构的导向槽,底部设置有适配固定凸起结构的固定槽,进而通过定位导向和固紧作用实现搅拌箱与固定架的连接安装,提高了稳定性,便于拆卸安装维修和油墨清洗。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的正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的结构图。
22.图中标记:1-固定架,2-固定平台,3-支撑板,4-印刷辊,5-转轴,6-电机,7-搅拌结构,8-搅拌箱,9-连接杆,10-进墨口,11-出墨口,12-搅拌杆,13-弧形板,14-通孔,15-海绵层,16-喷墨管,17-油墨泵,18-喷头,19-连接装置,20-传动机构,21-控制开关,22-电磁流量调节阀,23-连接头,24-支撑杆,25-凹槽,26-导向杆,27-固定凸起,28-导向槽,29-固定槽,30-主动齿轮,31-从动齿轮,3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
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4.结合图1-图5所示;
25.一种带有搅拌结构的印刷设备,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包括固定平台2以及设置在固定平台2左右两侧的支撑板3,在两个支撑板3之间还设置有印刷辊4,印刷辊4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5,且转轴5与支撑板3的连接处还安装有轴承,在转轴5右侧还通过联轴器连接安装有电机6,在印刷辊4的上方还设置有搅拌结构7,搅拌结构7包括搅拌箱8以及设置在搅拌箱8内且延伸出两侧的连接杆9,连接杆与搅拌箱的连接处还连接安装有轴承和密封垫圈,防止液体渗漏,在连接杆9上且处于搅拌箱8内还设置有搅拌杆12,通过在印刷辊的上方设置搅拌结构,提高了油墨添加和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还提高了印刷用油墨搅拌混合的均匀性和流动性,防止发生粘结的现象,通过设置连接杆和搅拌杆,加速了搅拌箱内油墨原料的混合性,同时保证了油墨在搅拌箱内的实时转动的流畅性,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与电机相连的转轴上,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与连接杆相连的支撑杆上,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提高了油墨搅拌的质量以及印刷搅拌混合的实时同步性,节省空间和资源,提高了利用率。
26.搅拌箱8上端设置有进墨口10、下端设置有出墨口11,在出墨口11处还设置有电磁流量调节阀22,电磁流量调节阀22与控制开关21电性连接,且在搅拌箱8外侧还连接安装有弧形板13,弧形板13上开设有通孔14,弧形板13上的通孔14为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且弧形板13外侧还设置有海绵层15,且海绵层15与印刷辊4挤压接触,且在出墨口11与弧形板13之间还连接安装有喷墨管16,保证在出墨口11处还设置有油墨泵17,出墨口11输出端连接安装有出液管32,出液管32端部与喷墨管16垂直相连,喷墨管16上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m个喷头18,m≥2,喷头的覆盖面积充满整个弧形板,通过在搅拌箱外侧设置开设有通孔的弧形板,便于实现油墨的均匀析出,通过在弧形板内设置喷墨管,喷墨管输入端与搅拌箱的出墨口通过出液管相连,进而通过均匀开设在喷墨管上的喷头,实现了油墨的均匀喷出,通过电磁流量调节阀和油墨泵的作用,实现对油墨输出的合理控制和调节,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通过在弧形板外侧设置海绵层,喷墨管喷出的油墨经过通过进入海绵层内,均匀析出,首先实现油墨在海绵层内的均匀吸收,进而在海绵层与印刷辊的挤压接触下,实现油墨对印刷辊的均匀涂覆,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27.连接杆9与支撑板3之间还设置有连接装置19,连接装置19包括设置在连接杆9上的连接头23、设置在支撑板3上的支撑杆24以及设置在支撑杆24端部的凹槽25,连接头23与凹槽25匹配安装,连接头23外侧设置有导向杆26、端部设置有固定凸起27,凹槽25内侧壁上设置有适配导向杆26结构的导向槽28、底部设置有适配固定凸起27结构的固定槽29,在连接装置19与印刷辊4之间还设置有传动机构20,传动机构20包括主动齿轮30和从动齿轮31,主动齿轮30固定安装在转轴5上,从动齿轮31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4上,且主动齿轮30与从动齿轮31啮合传动,在支撑板3外侧还设置有控制开关21,控制开关21分别与电机6和油墨泵17电性连接,搅拌箱8、弧形板13、海绵层15的长度与印刷辊4的长度一致。
28.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拆卸安装和维修搅拌结构,提高了设备使用的流畅性和安全性,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杆上的连接头、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端部的凹槽,进而通过连接头与凹槽匹配安装,实现连接固定,进一步,连接头外侧设置有导向杆、端部设置有固定凸起,凹槽内侧壁上设置有适配导向杆结构的导向槽,底部设
置有适配固定凸起结构的固定槽,进而通过定位导向和固紧作用实现搅拌箱与固定架的连接安装,提高了稳定性,便于拆卸安装维修和油墨清洗,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实现了一个电机对印刷辊和搅拌结构的同步实时传动,不仅保证了良好的油墨混合均匀性和质量,同时还实现了节约资源和空间的目的。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