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是有节水消雾要求的冷却塔。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的冷却塔中,在冷却塔本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空气混合部、收水捕雾部、喷淋部、热交换部、空气导入部和水收集部。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排气部,排气部包括风筒和设在风筒中的引风机。从喷淋部向热交换部喷淋水,热交换部由多片填料片层叠形成,喷淋的水从上至下流动,另一方面空气从冷却塔下部的空气导入部被吸入冷却塔,并从下至上流动,与喷淋的热水传热传质,从而使热水降温。
3.与水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冷却塔风筒排出。该排出的空气为饱和湿空气,与塔外冷空气混合后,温度降低,饱和含湿量下降,那么过饱和的水蒸气会凝析成雾。尤其在高纬度地区的冬季,冷却塔排气会形成浓雾,进而生成雨雪下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更严重的是在设备和地面上结冰,形成冻害。
4.中国专利cn106225507b公开了一种抽凝式消雾节水装置,包括主塔,所主塔两侧对称设有两组副塔,所述副塔位于主塔两侧的上部,每组副塔由若干台轴流风机和管束体紧贴主塔的侧墙并排布置而成,所述的副塔为双排多列布置或者为单排两列布置,所述副塔底部通过倾斜设置的副塔斜底与主塔侧壁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解决现有开式冷却塔除雾装置除雾不彻底、不节水、附加阻力大,对原开式冷却塔能力削弱严重等问题的优点。但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如下问题:
5.一方面,在主塔两侧设置副塔,且增加若干台风机,当需要副塔消雾时,推动空气穿过管束体需要花费更多的风机能量,从而导致冷却塔的运行成本显著地增加,且主塔风机势必会对副塔风机抽吸湿热气造成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副塔风机的能耗;另一方面,外界干冷风经横向通道吸热后进入主塔内部并向上流出形成干温风集团,湿热气从模块下方进入模块内,放热降温凝水后,出来的湿暖气继续向上流出汇集成湿暖气集团,为保证消雾效果,干温风和湿暖气需混合均匀后降低含湿量,成为不饱和状态。而干温风集团和湿暖气集团体量较大,若要混合均匀,就需要向上流动较长的距离才行,即要在模块之上给出一个较高的混合空间。所以,冷却塔就要显著增加高度,增加成本。然而老塔改造,高度是增加不了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消雾装置和冷却塔,与水热交换后的空气在消雾装置内与流入冷却塔内且未与空气热交换的外界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起到节水消雾的作用。
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雾装置,包括:层叠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对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进行热量交换;将从所述消雾装置宽度方向一侧流入的第一气流引入到所述第一流路的第一流入口;将从所述消雾装置底部流入的第
二气流引入到所述第二流路的第二流入口;将从所述第一流路流出的第一气流排出至所述消雾装置上方的第一流出口;将从所述第二流路流出的第二气流排出至所述消雾装置上方的第二流出口。
8.优选地,所述第一流出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交替层叠设置。
9.优选地,所述第一流出口的宽度和所述消雾装置的宽度大致相同,所述第二流出口的宽度和所述消雾装置的宽度大致相同。
10.优选地,所述消雾装置包括限制形成所述第一、第二流路的第一消雾片和第二消雾片,其中,所述第一消雾片和所述第二消雾片交替层叠设置。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流出口的厚度自所述消雾装置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向另一侧逐渐增大。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流入口的高度和所述消雾装置的高度大致相同,所述第二流入口的宽度和所述消雾装置的宽度大致相同。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流入口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流入口的厚度。
14.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流路内,所述消雾装置上形成有若干顺流连接部;若干所述顺流连接部将所述第二流路分为若干顺流通道,若干所述顺流通道占据所述消雾装置的大致全宽度。
15.优选地,所述消雾装置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的导入部。
16.优选地,所述导入部的流入口的厚度大于所述导入部流出口的厚度。
17.优选地,所述导入部和第一流路之间形成有过渡部。
18.优选地,所述过渡部的厚度自其流入口至流出口逐渐减小。
19.优选地,所述过渡部流入口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流路流入口的厚度,所述过渡部流出口的厚度小于所述导入部流出口的厚度。
20.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雾片和所述第二消雾片上形成有自所述导入部的流出口向彼此相对方向折起的连续部。
21.优选地,所述连续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折点,在所述过渡部内,所述第一消雾片上的弯折点和所述第二消雾片上相应的弯折点之间的厚度小于所述过渡部流入口的厚度,且大于所述过渡部流出口的厚度。
22.优选地,所述过渡部上的弯折点将所述连续部分为至少两部分,靠近所述过渡部流入口的部分与垂直面的夹角α1大于靠近过渡部流出口的部分与垂直面的夹角α2。
23.优选地,所述消雾装置具有将从所述消雾装置宽度一侧流入的第一气流疏导至所述消雾装置的大致全宽度范围内的导流结构。
24.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流路内形成的多个第一导流凸棱部,多个所述第一导流凸棱部断续设置,且自所述第一流入口向所述第一流路的下部区域延伸。
25.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流路内形成的多个第二导流凸棱部,所述第二导流凸棱部将所述消雾装置的上部分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导流腔。
26.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凸棱部在平行于所述消雾装置所在平面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形成为v形,且所述v形的开口背向所述第一流入口。
27.优选地,所述v形的内角β自靠近所述第一流入口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
28.优选地,所述导流腔的顶端形成有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过的导流槽,多个所述导
流槽的肋间距自靠近所述第一流入口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
29.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流路内形成的第三导流凸棱部,所述第三导流凸棱部与靠近所述第一流入口一侧的第二导流凸棱部之间形成气流的流通通道。
30.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流路内且位于所述第三导流凸棱部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分流凸棱部。
31.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流路内形成的第四导流凸棱部,所述第四导流凸棱部位于所述第一流路内远离所述第一流入口的一侧。
3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塔,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消雾装置。
33.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塔,包括:本体,包括形成于其下部并使外部空气流入的进气口,以及形成于其上部并排出气流的排气部;热交换部,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部之间;
34.空气混合部,位于所述排气部和所述热交换部之间;喷淋部,位于所述热交换部的上方,用于向所述热交换部喷洒介质;消雾部,位于所述喷淋部上方;所述消雾部包括消雾装置;所述消雾装置包括:层叠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对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进行热量交换;将从所述消雾装置宽度方向一侧流入的第一气流引入到所述第一流路的第一流入口;将从所述消雾装置底部流入的第二气流引入到所述第二流路的第二流入口;将从所述第一流路流出的第一气流排出至所述消雾装置上方的第一流出口;将从所述第二流路流出的第二气流排出至所述消雾装置上方的第二流出口;以及冷风导入部,形成于所述消雾部的侧方;所述冷风导入部与所述消雾装置中的第一流路连通;所述冷风导入部在水平方向延伸并贯穿冷却塔气室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外部空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由所述冷风导入部流入所述第一流路;第二气流由所述进气口依次流过所述热交换部、所述喷淋部,再流入所述第二流路。
35.优选地,所述冷风导入部包括第一阀门,所述冷风导入部通过所述第一阀门与外部空气连通。
36.优选地,所述消雾装置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消雾装置在水平方向排列构成所述冷却塔的消雾部;两组所述消雾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空气混合部通过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下侧的塔内空间连通。
37.优选地,所述冷风导入部包括第三阀门,所述冷风导入部通过所述第三阀门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空气混合部通过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下侧的塔内空间连通。
38.优选地,所述第三阀门包括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枢接于所述冷风导入部上;其中,所述第一、第二阀板的宽度与所述冷风导入部的高度相同或不相同。
39.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第二阀板的宽度与所述冷风导入部的高度相同时,所述第一、第二阀板同向翻转,以使所述第三阀门打开或关闭。
40.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第二阀板的宽度与所述冷风导入部的高度不相同时,所述第一、第二阀板的宽度各占据所述冷风导入部的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一、第二阀板背向或相向翻转,以使所述第三阀门打开或关闭。
41.优选地,所述冷风导入部处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部形成有模块移动空间,
至少部分所述消雾装置能够滑动至所述模块移动空间内。
42.优选地,所述延伸部背向所述冷却塔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冷风导入部通过所述第四阀门与外部空气连通。
43.优选地,所述冷风导入部处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部形成有模块移动空间,至少部分所述消雾装置能够滑动至所述模块移动空间内。
44.优选地,所述消雾装置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消雾装置在水平方向排列构成所述冷却塔的消雾部;两组所述消雾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空气混合部通过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下侧的塔内空间连通。
45.优选地,所述消雾装置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消雾装置在水平方向排列构成所述冷却塔的消雾部;两组所述消雾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空气混合部通过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下侧的塔内空间连通。
46.优选地,所述冷风导入部处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部形成有模块移动空间,至少部分所述消雾装置能够滑动至所述模块移动空间内。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48.在消雾装置的上侧形成有交替层叠设置的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使经由第一流出口流出的第一气流和经由第二流出口流出的第二气流能均匀地混合,增强了消雾的效果。
附图说明
4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
50.图2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消雾装置的一部分的拆分图;
51.图3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消雾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52.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53.图5为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中第一消雾片的主视图;
54.图6为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中第二消雾片的立体图;
55.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56.图8为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57.图9为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的过渡部的结构示意;
58.图10为第五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59.图11为第六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60.图12为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中第一消雾片的主视图;
61.图13为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中的第二消雾片的立体图;
62.图14为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中第一消雾片的背面视图;
63.图15为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中第二消雾片的主视图;
64.图16为第七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
65.图17为第八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
66.图18为第九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其中,第三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67.图19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其中,第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68.图20为第十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
69.图21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
70.图22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其中第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71.图23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
72.图24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其中消雾装置处于未拉出状态;
73.图25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塔的立剖面示意,其中消雾装置处于拉出状态。
74.附图标记说明
75.1000冷却塔;1010本体;1020排气部;1021风筒;1022引风机;1100空气混合部;1200喷淋部;1211喷头;1300热交换部;1400空气导入部;1500 水收集部;1600消雾部;1700冷风导入部;
76.1601、1602消雾装置;
77.1600a第一流路;1600b第二流路;1610第一流入口;1620第二流入口; 1630功能部;1640第一流出口;1650第二流出口;
78.a、a’第一消雾片;b、b’第二消雾片;zb1第一折边;zb2第二折边;zb3第三折边;
79.2601消雾装置;
80.2610第一流入口;2631a、2631b条形凸起;
81.a、a’第一消雾片;b、b’第二消雾片;a1、a2、b1、b2偏折部;
82.3601消雾装置;
83.3600a第一流路;3600b第二流路;3610第一流入口;3660导入部;3661 过渡部;3661a、3661b连续部;
84.a、a’第一消雾片;b、b’第二消雾片;pa、pb偏折部;wa1、wb1第一弯折部;wa2、wb2第二弯折部;
85.4601消雾装置;
86.4610第一流入口;4640第一流出口;a第一消雾片;b第二消雾片;fk1 第一封口部;fk2第二封口部;
87.5601消雾装置;
88.5610第一流入口;
89.5632a、5632b第一导流凸肋;5633a、5633b第二导流凸肋;5634a、5634b 第一导流段;5635a、5635b第二导流段;5636导流槽;5637a、5637b第三导流凸肋;5638a、5638b分流段;5639a、5639b第四导流凸肋;5670流通通道; a第一消雾片;b第二消雾片;
90.6000冷却塔;
91.6022引风机;6200喷淋部;6211喷头;6601、6602消雾装置;6700冷风导入部;6701第一阀门;6702第二阀门;c湿热气巷道;
92.7000冷却塔;7601、7602消雾装置;7700冷风导入部;7702第二阀门; 7703第三阀门;7703a第一阀板,7703b第二阀板;7704延伸部;7705第四阀门;
93.c湿热气巷道;d干冷风巷道;e湿热气巷道;g高效流通路径;f模块移动空间;
94.8000冷却塔;8601、8602消雾装置;8700冷风导入部;8702第二阀门;8704延伸部;8705第四阀门;
95.c湿热气巷道;f模块移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96.通过解释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97.【第一实施方式】
98.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塔1000中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其中,图2示出了x和y方向,其中x方向为消雾装置1601、1602的宽度方向,y方向为消雾片的层叠方向也即流出气幕和流出风幕的厚度方向,也是消雾装置1601、 1602的长度方向。
99.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塔1000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在冷却塔1000的本体1010内,从上至下设置有空气混合部1100、消雾部1600、喷淋部1200、热交换部1300、空气导入部1400和水收集部1500。在本体1010 的上部设置有排气部1020,排气部1020包括风筒1021和设在风筒1021中的引风机1022。本体1010的下部形成有用于使外部空气流入的进气口,外界冷空气通过进气口依次流过热交换部1300和喷淋部1200。
100.根据上述冷却塔1000,喷淋部1200上部的多组喷头1211向下方喷淋热水,热水在喷淋部1200内部空间下落而进入热交换部1300。在热交换部1300 中,热水与从热交换部1300底部流入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后从热交换部1300 的底部流出,经空气导入部1400后下落到水收集部1500而从冷却塔1000的本体1010底部被收集。上述热交换部1300可以采用常规填料片。空气导入部1400处可以设置有百叶窗,通过调节百叶窗的开合大小,对由空气导入部 1400流入的干冷风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进入消雾装置1601、1602的湿热气量,调节消雾效果。例如,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调小百叶窗的进风口,进而使冷风导入部1700的干冷风量相对较多,增强消雾效果。
101.由此,塔外的干冷风能通过冷却塔1000侧面进入消雾部1600,流经消雾装置1601、1602的第一流路1600a至空气混合部1100;由空气导入部1400流入的干冷风则流经喷淋热水的热交换部1300与热水接触并交换热量形成湿热气,湿热气也向上流动至消雾装置1601、1602的第二流路1600b至空气混合部1100与干冷风混合,混合后,湿热气由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状态,排出冷却塔1000也就没雾了,从而实现了消雾。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冷却塔1000的现有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未增加新的风机,进一步地降低了冷却塔1000 的能耗。
102.在消雾装置1601、1602中,第二流路1600b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1600a 的冷表面接触时,在第二流路1600b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这些水滴是湿热气冷凝的结果,这会导致湿热气中的水蒸气减少。冷凝水滴回落至水收集部 1500,实现节水。消雾部1600可以包括两个消雾装置1601、1602,两个消雾装置1601、1602在水平方向相对排列,干冷风的进风口背向设置。消雾装置 1601、1602内功能部1630中的干温风和湿暖气,密度都比环境空气的小,那么功能部1630中的干温风和湿暖气都会受到浮力作用,对干温风和湿暖气的上行有促进效应。干温风和湿暖气的流出方向与浮力方向一致,则浮力作用能充分发挥,引风机1022需要的抽引力就可相对减少,就有利于减小运行能耗。消雾装置1601、1602的侧边可取直边,充分利用空间。
103.下面,以消雾装置1601(消雾装置1601、1602中的任一个)为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1601。
104.图2和图3示出了消雾装置1601是由多个消雾片层叠而成的,增减消雾片的层叠数量也可改变消雾装置1601的长度。
105.消雾装置1601在整体上包括第一流入口1610、第二流入口1620、功能部 1630、第一流出口1640和第二流出口1650。其中,第一流入口1610与冷却塔 1000侧壁的进风口连通;第二流入口1620与塔内空间连通。第一流出口1640 和第二流出口1650均与空气混合部1100连通。第一流入口1610将从消雾装置 1601宽度方向一侧流入的第一气流引入到第一流路1600a,第一流出口1640 将从第一流路1600a流出的第一气流排出至消雾装置1601上方;第二流入口1620将从消雾装置1601底部流入的第二气流引入到第二流路1600b,第二流出口1650将从第二流路1600b流出的第二气流排出至消雾装置1601上方。
106.本实施方式中,在消雾装置1601的上侧形成有层叠设置的第一流出口 1640和第二流出口1650,第一流出口1640和第二流出口1650交替设置,且第一、第二流出口1640、1650在消雾片层叠方向的厚度均较薄,使经由第一流出口1640流出的第一气流和经由第二流出口1650流出的第二气流能快速且均匀地混合,增强了消雾的效果。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路1600a和第二流路1600b层叠设置,分别占据消雾装置1601的大致全宽度。干冷风进入消雾装置1601,吸热升温变成干温风。湿热气进入消雾装置1601,放热降温变成湿暖气。湿暖气与干温风出口流向一致;各通道出口截面形状是宽而薄,那么干温风出口形态为宽而薄的风幕,湿暖气出口形态为宽而薄的气幕。由射流理论得知,相同流向,相同宽度的风幕气幕混合容易,所需混合距离短,所需混合空间较矮,可降低塔高,节省费用。也能适应老塔改造,不增加高度,从而降低旧塔改造的难度。第一流路1600a的厚度和第二流路1600b的厚度可以一致或不一致,即第一流出口1640的厚度和第二流出口1650的厚度可以一致或不一致。例如,可使第一流路1600a的厚度大于第二流路31600b的厚度,进而使干冷风流量增多,提高消雾效果。
107.另,本实施方式中消雾装置1601的第一流入口161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流入口1620的厚度,以适应干冷风量和湿热气量。例如,在温度较低地区,消雾装置1601的第一流入口1610的厚度大于第二流入口1620的厚度,使干冷风进口厚一点,则冷风量就多一点,以增强消雾能力。
108.本实施方式中,在消雾装置1601的右侧设置有冷风导入部1700,冷风导入部1700与消雾装置1601中的第一流路1600a连通。冷风导入部1700在x方向延伸贯穿冷却塔1000的一个侧壁与外部空气连通。因此,塔外干冷空气能通过冷风导入部1700进入消雾装置1601的第一流路1600a中(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
109.另外,由空气导入部1400流入的空气从下至上依次经过热交换部1300、喷淋部1200成为湿热气,湿热气继续向上流动进入至消雾装置1601中的第二流路1600b(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
110.第一流路1600a内的干冷风与第二流路1600b内的湿热气由消雾片间隔,并经消雾片传递热量,从而第二流路1600b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1600a的冷表面接触,在第二流路1600b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
111.如图2所示,消雾装置1601包括交替层叠设置,分别限制形成第一流路 1600a、第二流路1600b的第一消雾片a、a’和第二消雾片b、b’。在图2中所示消雾装置1601中所见的最靠纸面外侧的消雾片为第一消雾片a。第一消雾片a宽度方向的左侧边朝层叠的第二消雾片b弯折形成第一折边zb1,覆盖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宽度方向左侧的缝隙,第一消雾片a的底边朝层叠的第二消雾片b弯折形成第二折边zb2,覆盖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
底部的缝隙。由此,在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之间形成第一流路1600a。第二消雾片b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朝向层叠方向的第一消雾片a’弯折形成第三折边zb3,覆盖第二消雾片b和层叠的第一消雾片a’宽度方向两侧的缝隙,在第一消雾片b和第二消雾片a’之间形成第二流路1600b。各个消雾片依次连接成型。
112.在消雾装置1601的功能部1630内,在第一消雾片a、a’和第二消雾片b、 b’的中部区域设有多个凸点,该凸点在第一消雾片a、a’和第二消雾片b、 b’之间起到定位粘接和支撑的作用。
113.【第二实施方式】
114.本实施方式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消雾装置进行了改进。
115.下面以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层叠为例进行说明。
116.如图4所示,在图4中所示消雾装置2601中所见的最靠纸面外侧的消雾片为第一消雾片a。
117.图5为第一消雾片a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第一消雾片a宽度方向的左侧边缘由基材所在平面向纸面内侧方向偏移形成偏折部a1,而底部边缘由基材所在平面向纸面内侧方向偏移形成偏折部a2。另外,在第一消雾片a上形成有多个向纸面外侧方向突出的凸筋,凸筋可以沿第一消雾片a的高度方向延伸。位于第一消雾片a宽度方向两侧边缘处的凸筋为连续的长条状,其他凸筋可以由断续设置的若干条形凸起2631a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
118.图6是第二消雾片b的立体图。第二消雾片b的宽度方向的左侧边缘由基材所在平面向纸面外侧方向方向偏移形成偏折部b1;而底部缘则由基材所在平面向纸面外侧方向偏移形成偏折部b2。另外,在第二消雾片b上形成有多个向纸面内侧方向突出的凸筋,凸筋可以沿第二消雾片b的高度纵向延伸。位于第二消雾片b宽度方向两侧边缘处的凸筋为连续的长条状,其他凸筋可以由断续设置的若干条形凸起2631b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
119.由此,在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之间形成第一流路;在第二消雾片 b和第一消雾片a’之间形成第二流路;在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之间再形成第一流路
……
。由此,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交替层叠设置。
120.以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之间形成的第一流路为例,第一消雾片a 的偏折部a1与第二消雾片b的偏折部b1密封连接形成密封连续部;第一消雾片a的偏折部a2与第二消雾片b的偏折部b2密封连接形成密封连续部。
121.再以第二消雾片b和第一消雾片a’之间形成的第二流路为例,第一消雾片a’的凸筋和第二消雾片b的凸筋密封连接形成顺流连续部。优选的,可将第一消雾片a’凸筋的筋顶与第二消雾片b凸筋的筋顶粘接。由此,在第二消雾片b和第一消雾片a’之间形成第二流路。
122.另,第二消雾片b边缘处的凸筋和第一消雾片a’边缘处的凸筋对应密封连接,起到封堵侧边、连接第二消雾片b和第一消雾片a’以形成第二流路的作用;第二消雾片b上其他的多个凸筋和第一消雾片a’上其他的多个凸筋对应密封连接,将第二流路分隔为多个顺流通道,避免第二气流在引风机 1022的作用力下偏移上行以致第二流路远离引风机1022的边缘处换热较少,使第二气流经顺流通道向上流动,增加了换热效率。
123.【第三实施方式】
124.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增大了第一流入口在消雾片层叠方向的厚度,进而增大了第一流入口的厚度,减小了流阻。
125.在层叠消雾装置时,按照第一消雾片a、第二消雾片b、第一消雾片a’、第二消雾片b
’……
的顺序进行层叠。
126.如图7所示,消雾装置3601的宽度方向的右侧形成有导入部3660,第一流入口3610形成在导入部3660的右侧边缘。在导入部3660内形成扩口结构,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消雾装置2601来说,增大了第一流入口3610的厚度,减小了流阻。
127.如图8所示,对于上述扩口结构的形成方式,以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消雾片a在其宽度方向的右侧背向层叠方向偏折形成偏折部pa。但第二消雾片b在其宽度方向的右侧的偏折部pb的偏折方向与第一消雾片a的偏折部pa的方向相反。由此,如图8所示,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之间形成第一流路3600a以及与第一流路3600a连通的导入部3660。导入部3660形成在消雾装置3601的宽度方向的右侧。第二消雾片b的偏折部 pb和层叠的第一消雾片a’的偏折部pa通过粘接等方式密封连接,以在第二消雾片b和层叠方向一侧的第一消雾片a’之间形成第二流路3600b。
12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入口3610的厚度也可以依据需要调整,例如改变偏折部pa、pb的偏折量,从而调整导入部3660的厚度。
129.【第四实施方式】
130.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进,改变了气流经导入部3660的过渡结构,进而降低了过渡处的流动阻力。
131.如图8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过渡部3661为在偏折部pa和偏折部pb偏折的过程中直接形成。该过渡部3661的顺流剖面大致呈进口厚、出口薄的梯形,过流阻力较大。
132.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过渡部3661内,气流流经的厚度逐渐减小,过流阻力可适当减小。
133.下面,以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之间形成的过渡部3661为例进行说明。
134.如图9所示,第一消雾片a的偏折部pa在偏折过程中形成连续部3661a,第二消雾片b的偏折部pb在偏折过程中形成连续部3661b,连续部3661a和连续部3661b之间形成过渡部3661。第一消雾片a上的连续部3661a形成为将基材至少一次折曲构成凹凸形状,第二消雾片b上的连续部3661b则形成与第一消雾片a上连续部3661a方向相反的将基材至少一次折曲的凹凸形状。
135.以连续部3661a将基材一次折曲构成凹凸形状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连续部3661a自其上一点(即弯折点)朝向连续部3661b一侧弯折,弯折点与连续部3661a上靠近导入部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弯折部wa1,弯折点与连续部3661a上靠近第一流路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弯折部wa2,将连续部3661a分为第一弯折部wa1和第二弯折部wa2。第一弯折部wa1与垂直面的夹角α1大于第二弯折部wa2与垂直面的夹角α2,使第二弯折部wa2的坡度减小,降低了气流通过的难度,减小了过流阻力。相应的,连续部3661b自其上一点(弯折点)朝向连续部3661a一侧弯折,弯折点与连续部3661b上靠近导入部3660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弯折部wb1,弯折点与连续部3661b上靠近第一流路3600a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弯折部wb2。沿着消雾装置3601的层叠方向,连续部3661a上的弯折点和连续部3661b上的弯折点之间的厚度应大于流路在层叠方向的厚度,而小于流入口在层叠方向的厚度。将连续部3661b分为第一弯折部wb1和第二弯折部wb2,配合连续部3661b,减小了气流通过过渡部 3661的流阻。连续部3661a也可以背向连续部3661b弯折或方向交替折曲,只需连续部3661a上的弯折点和
连续部3661b上的弯折点在层叠方向的厚度大于流路在层叠方向的厚度,而小于流入口在层叠方向的厚度。
13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弯折部wa1、wb1和第二弯折部wa2、wb2的长度可依据需要调整,例如连续部3661a朝向连续部3661b折曲时,使第一弯折部wa1、 wb1的长度小于相应的第二弯折部wa2、wb2的长度,气流自导入部3660通过过渡部3661更加平稳地进入流路,以降低流阻。
137.同样的,连续部3661a经n(n>1)次折曲形成时,在连续部3661a上形成n个弯折点,将连续部3661a分为n+1个部分,n+1个部分的坡度自气流的上游到下游逐渐减缓;相应的,在连续部3661b上形成n个弯折点,将连续部 3661b分为n+1个部分,该n+1个部分的折曲方向与连续部3661a相反,n+1个部分的坡度自气流的上游到下游也是逐渐减缓,配合连续部3661a,起到降低流阻的作用。连续部3661a上的每个弯折点与连续部3661b上相应的弯折点在层叠方向的厚度应大于流路在层叠方向的厚度,而小于流入口在层叠方向的厚度。
138.此外,连续部3661a、3661b的折曲次数不易过多,以免过渡区过长,导致第二流路3600b面积减少,进而导致消雾装置3601的换热面积减少。
139.【第五实施方式】
14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中,由于气流具有“走捷径”的特性,因此,气流容易在靠近第一流入口的位置直接短路上行,导致第一流路中远离第一流入口的位置气流流经较少,相对降低了第一流路内第一气流和第二流路内第二气流的热交换效率。
14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出口4640的厚度自消雾装置4601宽度方向一侧边缘向另一侧边缘逐渐增大,过流阻力逐渐减小。
142.具体的,以层叠的第一消雾片a和第二消雾片b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消雾片a的顶边由基材所在平面朝向层叠的第二消雾片b弯折形成第一封口部 fk1,第二消雾片b背向层叠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封口部fk2,第一流出口4640 形成于第一封口部fk1和第二封口部fk2之间。第一、第二封口部fk1、fk2上靠近第一流入口4610的弯折量较大,形成的第一流出口4640的厚度较小,流阻较大;第一、第二封口部fk1、fk2上远离第一流入口4610的弯折量较小,形成的第一流出口4640的厚度较大,由此,使经由第一流入口4610流入的干冷风在第一流路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消雾装置4601的热交换效率。第一、第二封口部fk1、fk2的截面形状可以大致呈三角形,也可以大致呈梯形。
143.【第六实施方式】
144.在第一~五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中,由于气流具有“走捷径”的特性,因此,气流容易在靠近第一流入口的位置直接短路上行,导致第一流路中远离第一流入口的位置和消雾装置下部分区域的气流流经较少,相对降低了第一流路内第一气流和第二流路内第二气流的热交换效率。
14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1~1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消雾装置5601 内形成有将第一气流引导至消雾装置5601的大致全宽度范围内的导流结构。
146.如图11所示,在第一流路5600a内形成有自第一流入口5610向第一流路 5600a的底部延伸的第一导流结构,第一导流结构由多个第一导流凸棱部组成,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流凸棱部之间形成气流的流动通道。
147.以下说明第一导流结构的组成结构。如图12和图13所示,若从第一消雾片a正面方
向看,在第一消雾片a表面形成有向层叠方向一侧突出的多个第一导流凸肋5632a,第一导流凸肋5632a的第一端朝向第一消雾片a的底部区域延伸、第二端倾斜向右上方延伸;多个第一导流凸肋5632a断续设置。优选地,第一导流凸肋5632形成为条形。从第二消雾片b的正面方向看,在第二消雾片b表面形成有向第一消雾片a一侧突出的多个第一导流凸肋5632b,第一导流凸肋5632b的第一端朝向第二消雾片b的底部区域延伸、第二端倾斜向右上方延伸;多个第一导流凸肋5632b断续设置。优选地,第一导流凸肋5632b 形成为条形。第一导流凸肋5632a和第一导流凸肋5632b一一对应设置,并且第一导流凸肋5632a的肋顶和第一导流凸肋5632b的肋顶密封相抵。优选地,可以将第一导流凸肋5632a的肋顶与第一导流凸肋5632b的肋顶粘接,组成第一导流凸棱部。由此,在第一流路内,多个断续的第一导流凸棱5632a、5632b 能够阻挡气流由第一流入口5610直接短路上行,而将气流疏导下行至第一流路5600a的底部区域,一方面增加了消雾装置5601下部分区域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避免气流全部短路上行而将气流向第一流路5600a内疏导。
148.另,如图11所示,在第一流路内形成有第二导流结构,第二导流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二导流凸棱部,第二导流凸棱部将消雾装置的上部分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导流腔,多个导流腔占据消雾装置的大致全宽度。第二导流凸棱部在平行于消雾装置所在平面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大致为v形,且该v形的开口背向第一流入口5610。该v形内夹角β自靠近第一流入口5610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阻力逐渐减小。靠近消雾装置5601右侧边的第二导流凸棱部的v形内夹角β小,流阻较大;远离消雾装置5601右侧边的第二导流凸棱部的v形内夹角β大,流阻较小。
149.以下对第二导流凸棱部进行说明。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第一消雾片a 上部区域的表面形成有向一侧突出的多个第二导流凸肋5633a。在第二消雾片b上部区域的表面形成有向一侧突出的与第二导流凸肋5633a相对应的第二导流凸肋5633b。第二导流凸肋5633a与第二导流凸肋5633b一一对应,并且两者的肋顶密封相抵。优选地,可以将第二导流凸肋5633a的肋顶与第二导流凸肋5633b的肋顶粘接,组成第二导流凸棱部,进而形成多个独立的导流腔。
150.具体地,如图14所示,若从第一消雾片a的背面方向看,第二导流凸肋 5633a向纸面外侧突出,多个第二导流凸肋5633a包括第一导流段5634a和第二导流段5635a,第一导流段5634a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流段5635a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向右上方延伸,直至延伸至第一消雾片a的上端边缘处;第二导流段5635a的第二端向右下方延伸。同样的,若从第二消雾片b的正面看,如图15所示,第二导流凸肋5633b向纸面外侧突出,多个第二导流凸肋5633b包括第一导流段5634b和第二导流段5635b,第一导流段5634b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流段5635b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向左上方延伸,直至延伸至第二消雾片b 的上端边缘处;第二导流段5635b的第二端向左下方延伸。第二导流凸肋 5633a中的第一导流段5634a和第二导流凸肋5633b中的第一导流段5634b相对应,并且两者的肋顶密封相抵;第二导流凸肋5633a中的第二导流段5635a 和第二导流凸肋5633b中的第二导流段5635b相对应,并且两者的肋顶密封相抵。优选的,可将第一导流段5634a和第一导流段5634b的肋顶粘接,将第二导流段5635a和第二导流段5635b的肋顶粘接,组成第二导流凸棱部,进而形成多个独立的导流腔。
151.多个第二导流凸棱部之间形成的导流腔的顶端形成有用于第一气流通过的导流槽5636,多个导流槽5636的肋间距自靠近第一流入口5610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靠近
消雾装置5601右侧边的导流槽5636肋间距较小,流阻较大;远离消雾装置5601右侧边的导流槽5636肋间距较大,流阻较小,由此,使经由多个导流槽5636流出的气流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消雾装置5601的消雾效果。
152.另,第一流路内形成有自第一流入口5610向第一流路内延伸的第三导流结构,第三导流结构形成为,在第一消雾片a靠近第一流入口5610的区域表面形成有向第二消雾片b一侧突出的第三导流凸肋5637a,在第二消雾片b表面形成有向第一消雾片a一侧突出的第三导流凸肋5637b,第三导流凸肋 5637a的肋顶和第三导流凸肋5637b的肋顶密封相抵,组成第三导流凸棱部。优选地,可以将第三导流凸肋5637a的肋顶与第三导流凸肋5637b的肋顶粘接,组成第三导流结构。第三导流结构形成于第一流路的右上角,其一端延伸至第一流入口5610,另一端与靠近第一流入口5610的第二导流凸棱部之间形成气流的流通通道5670。由此,第三导流结构能够阻挡第一气流由第一流入口5610直接短路上行,一方面将部分气流疏导通过上述的流通通道5670流至第一流路的右上角位置,从而延缓气流流出,增强了消雾装置5601边角处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配合第一导流结构将气流疏导下行至第一流路的底部区域,增加了消雾装置5601下部分区域的换热效率。优选地,第三导流凸肋 5637a、5637b形成为弧形,便于引导气流。在第三导流结构和靠近第一流入口5610的第二导流凸棱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分流凸棱部,该分流凸棱部形成为,第一消雾片a向层叠方向一侧突出形成有若干分流段5638a,第二消雾片 b背向层叠方向一侧突出形成有若干分流段5638b,第一消雾片a上的分流段 5638a和第二消雾片b上的分流段5638b的顶端密封相抵。优选的,将分流段 5638a的突出侧表面和分流段5638b的突出侧表面粘接,形成若干分流凸棱部,进而将通过上述流通通道5670进入的气流疏导至在消雾装置5601边角处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15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消雾装置中,在第一流路5600a中远离第一流入口 5610的边缘处设置有第四导流结构,第四导流结构形成为,在第一消雾片a 远离第一流入口5610的区域表面形成有向一侧突出的第四导流凸肋5639a,在第二消雾片b表面形成有向第一消雾片a一侧突出的第四导流凸肋5639b,第四导流凸肋5639a的肋顶和第四导流凸肋5639b的肋顶密封相抵,组成第四导流凸棱部。优选地,可以将第四导流凸肋5639a的肋顶与第四导流凸肋 5639b的肋顶粘接,组成第四导流结构。优选地,第四导流凸肋5639a、5639b 形成为弧形,便于疏导气流。
154.由此,第一气流经第一流入口5610流入,在第三导流结构的阻碍和第一导流结构的疏导下,气流下行,部分气流通过上述流通通道5670疏导至边角区域进行换热;第二导流结构中的第二导流凸棱部对气流产生阻碍,产生乱流,使气流经过弯曲路径均匀从流出口排出,有利于气流在消雾装置5601中均匀换热。
155.【第七实施方式】
156.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冷却塔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157.本实施方式中,喷淋部6200内的喷头6211全部打开,从而在节水消雾的同时,能使热交换部具有较高的换热面积。
158.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两组消雾装置6601、6602拼接紧密,相应的,冷风导入部6700包括两组,分设在两组消雾装置6601、6602的另一侧,消雾装置6601、6602紧贴连通,没有空白,换热面积大,空间利用率高。冷风导入部6700处设置有第一阀门6701,该第一阀
门6701可以为百叶窗,通过调整百叶窗的开合,能调整冷却塔6000的工作模式。
159.在冬季,冷却塔6000开启节水消雾模式即打开第一阀门6701,塔外干冷风由冷风导入部6700流入消雾装置6601、6602的第一流路,经喷淋后的湿热气从消雾装置6601、6602的底部进入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内的干冷风与第二流路内的湿热气由消雾片隔开,并经消雾片间壁换热,从而第二流路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的冷表面接触,在第二流路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实现节水;干冷风进入消雾装置6601、6602,吸热升温变成干温风,湿热气进入消雾装置6601、6602,放热降温变成湿暖气,干温风和湿暖气从消雾装置6601、6602 中流出至上方混合,实现消雾。
160.在夏季,冷却塔开启最大散热模式,不需消雾,即关闭第一阀门6701;在最大散热模式下,消雾装置6601、6602的第二流路用于流通湿热气,在引风机6022的同等能耗下,抽吸更多的气流量,提高了塔的冷却效率。
161.【第八实施方式】
162.本实施方式对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塔6000进一步改进,增大了冷却塔 6000在不需要消雾时湿热气的流通,减少了流阻。
163.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两组消雾装置6601、6602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6702,该第二阀门6702可以为百叶窗,安装于冷却塔6000的大致中心位置,通过调整百叶窗的开合,能调整冷却塔6000的工作模式。
164.在冬季,冷却塔6000开启节水消雾模式,即关闭第二阀门6702,打开第一阀门6701;塔外干冷风由冷风导入部6700流入消雾装置6601、6602的第一流路,经喷淋后的湿热气最大程度地从消雾装置6601、6602底部流入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内的干冷风与第二流路内的湿热气由消雾片隔开,并经消雾片间壁换热,从而第二流路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的冷表面接触,在第二流路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实现节水;干冷风进入消雾装置6601、6602,吸热升温变成干温风,湿热气进入消雾装置6601、6602,放热降温变成湿暖气,干温风和湿暖气从消雾装置6601、6602中流出至上方混合,实现消雾。
165.在夏季,冷却塔6000开启最大散热模式,即打开第二阀门6702,关闭第一阀门6701;在最大散热模式下,湿热气巷道c和消雾装置6601的第二流路都用于流通湿热气,从而减少消雾部的湿热气流通阻力,提高了塔的冷却效率。
166.【第九实施方式】
167.本实施方式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塔1000进一步改进,增大了冷却塔 1000在不需要消雾时湿热气的流通,减少了流阻。
168.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冷风导入部7700包括两组,分设在两组消雾装置7601、7602的左侧和右侧,冷风导入部7700包括第三阀门7703,通过调整第三阀门7703的开启/关闭状态,能够调整冷却塔7000的工作模式。
169.具体的,第三阀门7703可以设置在冷却塔7000的干冷空气的流入口,例如安装在冷却塔7000气室的侧壁上,通过第三阀门7703能够将冷风导入部 7700与外部空气连通或切断。其中,冷却塔7000的气室包括收水器以上至排气部以下的塔内空间。
170.在冬季,冷却塔7000开启节水消雾模式,即打开第三阀门7703,塔外干冷风由干冷风巷道d流入消雾装置7601、7602的第一流路,第一流路内的干冷风与第二流路内的湿热气由消雾片隔开,并经消雾片换热,从而第二流路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的冷表面接触,在第
二流路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实现节水;干冷风进入消雾装置7601、7602,吸热升温变成干温风,湿热气进入消雾装置7601、7602,放热降温变成湿暖气,干温风和湿暖气从消雾装置 7601、7602中流出至上方混合,实现消雾。
171.如图19所示,在夏季,冷却塔7000开启最大散热模式,即关闭第三阀门 7703,在最大散热模式下,消雾装置7601、7602的第二流路和湿热气巷道e 都用于流通湿热气,从而减小消雾部的湿热气流通阻力,提高了塔的冷却效率。
172.上述第三阀门7703包括第一阀板7703a和第二阀板7703b,第一阀板 7703a的固定端与冷风导入部7700的一个侧壁枢接,第二阀板7703b的固定端与冷风导入部7700的另一个侧壁枢接。当第三阀门7703打开时,第一阀板 7703a的自由端和第二阀板7703b的自由端与消雾装置7601连接,第一阀板 7703a和第二阀板7703b之间形成干冷风巷道d并关闭湿热气巷道e阻断第一、第二阀板7703a、7703b处的湿热气向上流动。当第三阀门7703关闭时,第一阀板7703a和第二阀板7703b之间的湿热气巷道e被连通,湿热气可以向上流动。
173.另,第一阀板7703a的宽度和第二阀板7703b的宽度相同,两者的宽度与冷风导入部7700的高度相同或不相同。当第一、第二阀板7703a、 7703b的宽度与冷风导入部7700的高度相同时,且初始状态为第一阀板7703a 封堵冷风导入部7700,将第一阀板7703a向上翻转,第二阀板7703b向上翻转即可打开第三阀门7703;再将第一阀板7703a向下翻转,第二阀板7703b向下翻转即可关闭第三阀门7703;当初始状态为第二阀板7703b封堵冷风导入部 7700时,将第二阀板7703b向下翻转,第一阀板7703a向下翻转即可打开第三阀门7703,再将第二阀板7703b向上翻转,第一阀板7703a向上翻转即可关闭第三阀门7703。当第一、第二阀板7703a、7703b的宽度与冷风导入部7700的高度不相同时,第一、第二阀板7703a、7703b的宽度各占据冷风导入部7700 高度的一半,将第一、第二阀板7703a、7703b相向翻转,即可关闭第三阀门 7703;将第一、第二阀板7703a、7703b背向翻转即可打开第三阀门7703。
174.【第十实施方式】
175.本实施方式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塔1000进一步改进,增大了冷却塔 1000在不需要消雾时湿热气的流通,减少了流阻。
176.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冷风导入部8700包括两组,分设在两组消雾装置8601、8602的左侧和右侧。
177.冷却塔8000的侧壁上位于冷风导入部8700处设置有延伸部8704,延伸部 8704内部中空且大致为矩形框;该延伸部8704内部形成有模块移动空间f,上述模块移动空间f延伸至整个消雾装置8601、8602的长度方向。延伸部8704 背向冷却塔8000塔内空间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阀门8705,通过调整第四阀门 8705的开启/关闭状态,能够调整冷却塔8000的工作模式。消雾装置8601、 8602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装置,使消雾装置8601、8602整体能够沿冷却塔8000 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上述滑动装置可以为滚轮滑轨配合或滑块滑轨配合的任何其他设备。
178.在冬季,冷却塔8000开启节水消雾模式,即打开第四阀门8705,塔外干冷风由模块移动空间f流入消雾装置8601、8602的第一流路,第一流路内的干冷风与第二流路内的湿热气由消雾片隔开,并经消雾片换热,从而第二流路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的冷表面接触,在第二流路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实现节水;干冷风进入消雾装置8601、8602,吸热升温变成干温风,湿热气进入消雾装置8601、8602,放热降温变成湿暖气,干温风和湿暖气从消雾装
置8601、8602中流出至上方混合,实现消雾。
179.在夏季,冷却塔8000开启最大散热模式,将消雾装置8601向右侧拉出至模块移动空间f内一段距离,和/或消雾装置8602向左侧拉出至模块移动空间 f内一段距离,即可扩大冷却塔8000中间部分即两组消雾装置8601、8602之间湿热气流通的通道,减少了流阻。将消雾装置8601、8602分别拉至两侧的模块移动空间f后,可关闭第四阀门8705,切断外界空气流入,在引风机的同等能耗下,抽吸更多的气流量,提高了塔的冷却效率。
180.具体的,上述第四阀门8705可以为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开合,能调整冷却塔的工作模式。
181.【第十一实施方式】
182.在第九实施方式中,两组消雾装置7601、7602的中间拼接,仅有两侧第三阀门7703处和消雾装置7601的第二流路流通湿热气。但由于空气流动具有“走捷径”的特性,图18示出了冷却塔内空气流场分布示意,虚线内区域的空气流速较高,风量较大,虚线内的区域为高效流通路径g,虚线以外区域为低效流通路径。图19中,关闭第三阀门7703时,湿热气流在低效流通路径内流动较少,相对降低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183.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冷却塔的侧壁位于冷风导入部7700处设置有延伸部7704,延伸部7704内部中空且大致为矩形框;该延伸部7704内部形成有模块移动空间f,上述模块移动空间f延伸至整个消雾装置7601、7602的长度方向。消雾装置7601、7602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装置,使消雾装置7601、 7602整体能够沿冷却塔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上述滑动装置可以为滚轮滑轨配合或滑块滑轨配合的任何其他设备。另,延伸部7704背向冷却塔塔内空间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阀门7705,第四阀门7705可以为百叶窗,通过调整百叶窗的开合,调整冷却塔的工作模式。
184.在冬季,冷却塔开启节水消雾模式,即打开第三阀门7703和第四阀门 7705,塔外干冷风由模块移动空间f、干冷风巷道d流入消雾装置7601、7602 的第一流路,第一流路内的干冷风与第二流路内的湿热气由消雾片隔开,并经消雾片换热,从而第二流路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的冷表面接触,在第二流路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实现节水;干冷风进入消雾装置7601、7602,吸热升温变成干温风,湿热气进入消雾装置7601、7602,放热降温变成湿暖气,干温风和湿暖气从消雾装置7601、7602中流出至上方混合,实现消雾。
185.在夏季,冷却塔开启最大散热模式,将消雾装置7601经干冷风巷道d向右侧拉出至模块移动空间f内一段距离,和/或消雾装置7602向左侧拉出模块移动空间f内一段距离,即可扩大冷却塔中间部分湿热气流通的通道,减少了流阻。同时,可将第一阀板7703a向上翻转,第二阀板7703b向下翻转,以打开湿热气巷道e,不妨碍消雾装置7601、7602的滑出并不阻挡位于湿热气巷道e内的消雾装置7601、7602的第二流路也能够流通湿热气,进一步扩大湿热气流通通道,提高塔的冷却效率。在将消雾装置7601、7602分别拉至两侧的模块移动空间f后,可关闭第四阀门7705,切断外界空气流入,在引风机的同等能耗下,抽吸更多的气流量,提高了塔的冷却效率。
186.【第十二实施方式】
187.在第九实施方式中,两组消雾装置7601、7602的中间拼接,仅有两侧第三阀门7703处和消雾装置7601、7602的第二流路流通湿热气。但由于空气流动具有“走捷径”的特性,图22示出了冷却塔内空气流场分布示意,虚线内区域的空气流速较高,风量较大,虚线内的区
域为高效流通路径g,虚线以外区域为低效流通路径。关闭第三阀门7703时,湿热气流在低效流通路径内流动较少,相对降低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18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两组消雾装置 7601、7602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7702,该第二阀门7702可以为百叶窗,安装于冷却塔的大致中心位置,通过调整百叶窗的开启/关闭状态,能调整冷却塔的工作模式。上述增加第二阀门7702需适应性调整消雾装置7601、7602的宽度以实现。
189.在冬季,冷却塔开启节水消雾模式,即关闭第二阀门7702,打开第三阀门7703;塔外干冷风由冷风导入部7700流入消雾装置7601的第一流路,经喷淋后的湿热气最大程度地从消雾装置7601、7602底部流入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内的干冷风与第二流路内的湿热气由消雾片隔开,并经消雾片换热,从而第二流路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的冷表面接触,在第二流路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实现节水;干冷风进入消雾装置7601、7602,吸热升温变成干温风,湿热气进入消雾装置7601、7602,放热降温变成湿暖气,干温风和湿暖气从消雾装置7601、7602中流出至上方混合,实现消雾。
190.在夏季,冷却塔开启最大散热模式,即打开第二阀门7702,关闭第三阀门7703;在最大散热模式下,湿热气巷道c、湿热气巷道e和消雾装置7601、 7602的第二流路都用于流通湿热气,同时提高了高效流通路径g和低效流通路径上的湿热气流通,减少消雾部的湿热气流通阻力,提高了塔的冷却效率。
191.【第十三实施方式】
192.本实施方式对第十实施方式中的冷却塔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增大了冷却塔在不需要消雾时冷却塔中间位置湿热气的流通,减少了流阻。
193.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两组消雾装置8601、8602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8702,该第二阀门8702可以为百叶窗,安装于冷却塔的大致中心位置,通过调整百叶窗的开合,能调整冷却塔的工作模式。
194.在冬季,冷却塔开启节水消雾模式,即关闭第二阀门8702,打开第四阀门8705;塔外干冷风由模块移动空间f流入消雾装置8601、8602的第一流路,经喷淋后的湿热气最大程度地从消雾装置8601、8602底部流入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内的干冷风与第二流路内的湿热气由消雾片隔开,并经消雾片换热,从而第二流路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的冷表面接触,在第二流路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实现节水;干冷风进入消雾装置8601、8602,吸热升温变成干温风,湿热气进入消雾装置8601、8602,放热降温变成湿暖气,干温风和湿暖气从消雾装置8601、8602中流出至上方混合,实现消雾。
195.在夏季,冷却塔开启最大散热模式,即打开第二阀门8702,将消雾装置 8601经向右侧拉出至模块移动空间f内一段距离,和/或消雾装置8602向左侧拉出至模块移动空间f内一段距离,即可扩大冷却塔中间部分湿热气巷道c,减少了流阻;在最大散热模式下,湿热气巷道c、消雾装置8601、8602的第二流路以及扩充的通道都用于流通湿热气,从而减少消雾部的湿热气流通阻力,提高了塔的冷却效率。另,也可以在将消雾装置8601、8602分别拉至两侧的模块移动空间f后关闭第四阀门8705,切断外界空气流入第一流路,在引风机同等能耗下,抽吸更多的气流量,提高塔的冷却效率。
196.【第十四实施方式】
197.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第三阀门7703的设置挤占了高效流通路径g的通径,在夏季
冷却塔处于散热模式时,高效流通路径g流过的湿热气减少,相对不利于冷却塔的冷却。
19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冷却塔的侧壁位于冷风导入部7700处设置有延伸部7704,延伸部7704内部中空且大致为矩形框;该延伸部7704内部形成有模块移动空间f,该模块移动空间f延伸至整个消雾装置7601、7602的长度方向。消雾装置7601、7602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装置,使消雾装置7601、7602整体能够沿冷却塔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上述滑动装置可以为滚轮滑轨配合或滑块滑轨配合的任何其他设备。另,延伸部 7704背向冷却塔塔内空间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阀门7705,第四阀门7705可以为百叶窗,通过调整百叶窗的开合,调整冷却塔的工作模式。
199.在冬季,冷却塔开启节水消雾模式,即关闭第二阀门7702,打开第三阀门7703和第四阀门7705,塔外干冷风由模块移动空间f、干冷风巷道d流入消雾装置7601、7602的第一流路,第一流路内的干冷风与第二流路内的湿热气由消雾片隔开,并经消雾片换热,从而第二流路中的湿热气与第一流路的冷表面接触,在第二流路表面上形成冷凝水滴,实现节水;干冷风进入消雾装置7601、7602,吸热升温变成干温风,湿热气进入消雾装置7601、7602,放热降温变成湿暖气,干温风和湿暖气从消雾装置7601、7602中流出至上方混合,实现消雾。
200.在夏季,如图25所示,冷却塔开启最大散热模式,将消雾装置7701经干冷风巷道d向右侧拉出至模块移动空间f内一段距离,和/或消雾装置7702向左侧拉出至模块移动空间f内一段距离,即可扩大冷却塔中间部分湿热气流通的通道,减少了流阻。同时,可将第一阀板7703a向上翻转,第二阀板7703b 向下翻转,以打开湿热气巷道e,不妨碍消雾装置7601、7602的滑出并不阻挡位于湿热气巷道e内的消雾装置7601、7602的第二流路也能够流通湿热气,进一步扩大湿热气流通通道,提高塔的冷却效率。
201.在将消雾装置7601、7602分别拉至两侧的模块移动空间f后,可关闭第四阀门7705,切断外界空气流入,在引风机的同等能耗下,抽吸更多的气流量,提高了塔的冷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