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光谱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


背景技术:

2.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分析的仪器。红外光谱仪属于精密测量仪器,在潮湿的环境中红外光谱仪内部元件容易受潮损坏,因此在实验室存放或平常试验时应经常保持干燥,以防止红外光谱仪受潮而影响使用寿命。
3.由于红外光谱仪是十分精密的电子仪器,当其受到潮气的侵蚀之后,会导致其内部电子器件发生故障,影响其正常使用,缩短其使用寿命,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其受到潮气的侵蚀,提供了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解决了现有的部分背景技术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包括滑动箱、保护壳、放置架以及保护盖,所述保护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箱的顶端,所述放置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壳的内腔,所述保护盖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护壳的顶端,所述滑动箱的内腔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保护壳的内腔设置有除湿机构。
6.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电机、旋转柱、滚筒、滑槽、滑道、导杆、限位块、滑块、连接杆以及湿度传感器
7.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箱的内腔右侧,所述旋转柱的右端通过联轴器锁紧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柱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动箱的内腔左侧,所述滚筒过盈配合在所述旋转柱的外壁,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滚筒的外壁,所述滑道开设在所述滑动箱的顶端,两个所述导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箱的内腔前后两侧,所述限位块可滑动的套接在两个所述导杆的外壁,所述滑块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滑槽的内腔,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块的底端,所述连接杆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滑道的内腔,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块的顶端,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延伸出所述滑道的内腔,所述湿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
8.优选的,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控制器、除湿箱、挡板、风扇、加热块、进风口、除湿块;
9.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壳的内腔底端右侧,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两个所述除湿箱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壳的内腔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除湿箱的内腔,两个所述风扇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挡板的外壁,两个所述加热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若干个所述进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保护壳的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除湿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壳的内腔前后两侧,所述控制器与风扇以及加热块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保护盖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棱。
11.优选的,所述滑槽呈环形,所述滑槽贯穿于所述滚筒的外壁。
12.优选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柱、滚筒和滑槽进行旋转,在滑槽和滑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当滑槽在旋转的时候,可使滑块在导杆和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下沿着滑道带动湿度传感器进行来回滑动,使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的监测保护壳内腔的湿度情况,当湿度过大的时候,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块加热空气,通过风扇将保护壳加热后的空气吹至放置架的内腔,实现对保护壳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实现了对红外光谱仪的除湿处理,避免存放红外光谱仪的保护壳内的湿度过大,导致红外光谱仪出现损坏,影响其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的主视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的右视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的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滑动箱;2、保护壳;3、放置架;4、保护盖;5、电机;6、旋转柱;7、滚筒;8、滑槽;9、滑道;10、导杆;11、限位块;12、滑块;13、连接杆;14、湿度传感器;15、控制器;16、除湿箱;17、挡板;18、风扇;19、加热块;20、进风口;21、除湿块;2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20.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红外光谱仪防潮箱,包括滑动箱1、保护壳2、放置架3以及保护盖4,保护壳2固定安装在滑动箱1的顶端,放置架3固定安装在保护壳2的内腔,保护盖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保护壳2的顶端,滑动箱1的内腔设置有滑动机构,保护壳2的内腔设置有除湿机构。
2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动机构包括:电机5、旋转柱6、滚筒7、滑槽8、滑道9、导杆10、限位块11、滑块12、连接杆13以及湿度传感器14
22.电机5固定安装在滑动箱1的内腔右侧,旋转柱6的右端通过联轴器锁紧连接在电机5的输出端,旋转柱6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动箱1的内腔左侧,滚筒7过盈配合在旋转柱6的外壁,滑槽8开设在滚筒7的外壁,滑道9开设在滑动箱1的顶端,两个导杆10分别
固定安装在滑动箱1的内腔前后两侧,限位块11可滑动的套接在两个导杆10的外壁,滑块12可滑动的内嵌在滑槽8的内腔,滑块1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11的底端,连接杆13可滑动的内嵌在滑道9的内腔,连接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11的顶端,连接杆13的顶端延伸出滑道9的内腔,湿度传感器14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3的顶端,优化好处是:通过电机5带动旋转柱6、滚筒7和滑槽8进行旋转,在滑槽8和滑块12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当滑槽8在旋转的时候,可使滑块12在导杆10和限位块11的限位作用下沿着滑道9带动湿度传感器14进行来回滑动,使湿度传感器14能够实时的监测保护壳2内腔的湿度情况。
2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除湿机构包括:控制器15、除湿箱16、挡板17、风扇18、加热块19、进风口20、除湿块21;
24.控制器15固定安装在保护壳2的内腔底端右侧,控制器15与湿度传感器14电性连接,两个除湿箱16分别固定安装在保护壳2的内腔左右两侧,两个挡板1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除湿箱16的内腔,两个风扇18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挡板17的外壁,两个加热块19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除湿箱16的内腔,若干个进风口20分别开设在保护壳2的外壁左右两侧,两个除湿块21分别固定安装在保护壳2的内腔前后两侧,控制器15与风扇18以及加热块19电性连接,优化好处是:通过控制器15控制加热块19加热空气,通过风扇18将保护壳2加热后的空气吹至放置架3的内腔,实现对保护壳2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实现了对红外光谱仪的除湿处理,避免存放红外光谱仪的保护壳2内的湿度过大,导致红外光谱仪出现损坏,影响其正常使用。
2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保护盖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把手22,把手22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棱,优化好处是:通过把手22的设置,可方便保护盖4的打开和关闭,通过防滑棱的设置,可防止在拉动把手22的时候出现脱手的情况。
2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槽8呈环形,滑槽8贯穿于滚筒7的外壁,优化好处是:可使滑槽8在旋转的时候,使滑块12在限位块11和导杆10的限位作用下进行来回滑动。
2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板17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优化好处是:可使风扇18能够通过通风口将加热块19加热之后的空气吹至放置架3的内腔,实现除湿操作。
2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红外光谱仪放置到放置架3的内腔,启动电机5,使电机5带动旋转柱6进行旋转,进而使旋转柱6带动滚筒7和滑槽8进行旋,在滑槽8和滑块12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当滑槽8在旋转的时候,可使滑块12在限位块11和导杆10的限位作用下带动通过连接杆13沿着滑道9带动湿度传感器14在保护壳2的内腔进行来回滑动,实现对保护壳2内腔的湿度情况来实时监测,并将实时的监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15,通过控制器15将实时监测的湿度情况与设定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当湿度过大的时候,控制器15会控制加热块19启动,通过加热块19将其附近空气进行加热处理,通过风扇18将加热块19后的空气吹至放置架3的内腔,进而实现了对保护壳2内的湿度进行处理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实现实时的监测保护壳2内腔的湿度情况,还可迅速的对保护壳2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干燥的空气吹至放置架3的内腔,实现防潮处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