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轨列车滑环的深沟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108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轨列车滑环的深沟球轴承。


背景技术:

2.单轨列车正在以其低碳、环保、经济、观光、安全、舒适的显著优势,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单轨列车具备上述优势的最主要特点是列车承载行走轮为橡胶轮胎,因此行走轮内压的监测报警尤为重要。单轨列车的行走轮内压检测装置主要由空气软管、压力表以及滑环组成,空气软管连接行走轮获取轮胎气源,压力表显示实时胎压值,内置触点开关,当气压低于设定值时开关闭合,接通线路,滑环采集并传输欠压报警电信号给上位机,实现欠压报警功能。其中,滑环通过内部相对旋转的轴承内、外圈采集并导通欠压报警信号(参考专利cn201333905y)。
3.单轨列车行走轮内压监测装置长期处于震动、离心、高温、高湿、高粉尘等复杂工况,对内压监测装置可靠性要求极为严苛,具备持续且良好的导通性能是滑环安全运行的首要前提。
4.深沟球轴承是单轨列车上使用的最具代表性的滚动轴承,与尺寸相同的其他类型轴承相比,该类轴承摩擦系数小,极限转速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精度高,无需经常维护,而且尺寸范围大、形式多,是应用最广的一类轴承,它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
5.现有滑环产品,其内部轴承多数为深沟球轴承,滑环导通的本质就是借助轴承内外圈进行导电,但是轴承内外圈本身存在间隙,轴承导通性差,且在长期运转过程中会造成磨损,导致轴承内外圈与钢球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导致导通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单轨列车滑环的深沟球轴承,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导通性差和因磨损导致的导通不畅的问题。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单轨列车滑环的深沟球轴承,其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之间的若干钢球,其中,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之间连接有弹性簧片,所述弹性簧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性段和第二弹性段;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内侧表面均开设有供所有所述钢球滑动的滑槽,所有所述钢球均与两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且两所述滑槽表面均覆盖有导电润滑脂层。
8.上述实施例中,弹性簧片将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连接在一起,轴承在长期运转过程中会造成磨损,使得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分别与钢球之间的间隙扩大,此时在弹性簧片张力的作用下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始终与钢球保持良好的接触,保障了轴承的导通性,在钢球与滑槽的接触界面覆盖导电润滑脂层,可以更好地提升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导通性。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段与所述轴承外圈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段的远离所述第一弹性段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轴承内圈上设置有供所述卡接部卡接的环形卡槽。
10.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两侧并将所有所述钢球覆盖的两环形防尘盖。
11.进一步地,两所述防尘盖均与所述轴承内圈螺纹连接,两所述防尘盖均与所述轴承外圈滑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有所述钢球表面均设置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包括左右两部分,其中所述保持架的左右两部分相互铆接。
13.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盖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段和所述第二弹性段下方。
14.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第二弹性段的部分逐渐变窄。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段和所述第二弹性段均为条状,且所述第一弹性段和所述第二弹性段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的方向凸起。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弹性簧片将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连接在一起,轴承在长期运转过程中会造成磨损,使得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分别与钢球之间的间隙扩大,此时在弹性簧片张力的作用下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始终与钢球保持良好的接触,保障了轴承的导通性,在钢球与滑槽的接触界面覆盖导电润滑脂层,可以更好地提升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导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部分示意图(未安装防尘板时);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簧片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尘盖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23.上述附图中:
24.1、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3、钢球;4、弹性簧片;5、第一弹性段;6、第二弹性段;7、第一螺杆;8、卡接部;9、防尘盖;10、环形卡槽;11、滑槽;12、保持架;13、第一螺帽;14、第二螺杆;15、第二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如图1、2、3、4、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单轨列车滑环的深沟球轴承,其包
括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2和位于所述轴承内、外圈之间的若干钢球3,其中,所述轴承内圈1和所述轴承外圈2之间连接有弹性簧片4,本实施例设置弹性簧片4数量为两个,弹性簧片4将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在长期运转过程中会造成磨损,使得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分别与钢球3之间的间隙扩大,此时在弹性簧片4张力的作用下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始终与钢球3保持良好的接触,保障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沟球轴承的导通性,所述弹性簧片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性段5和第二弹性段6,所述第一弹性段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螺杆7,在轴承外圈2上表面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第一弹性段5通过第一螺杆7和第一螺帽13与所述轴承外圈2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外圈2与所述轴承内圈1内侧表面均开设有供所有所述钢球3滑动的滑槽11,所有所述钢球3均与两所述滑槽11滑动连接,滑槽11内侧表面均为光滑曲面,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钢球3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的摩擦系数,两所述滑槽11表面均覆盖有导电润滑脂层,导电润滑脂层可以降低钢球3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的摩擦系数,还可以提高轴承内圈1与轴承外圈2之间的导通性。
28.如图1、2、3、5所示,所述第二弹性段6远离所述第一弹性段5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8,卡接部8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在旋转过程中弹性簧片4可以始终与轴承内圈1保持接触,所述轴承内圈1上设置有供所述卡接部8卡接的环形卡槽10,环形卡槽10可以方便弹性簧片4与轴承内圈1之间的连接,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在运转时弹性簧片4不会松动掉落,环形卡槽10内壁均为光滑曲面,在使用时在环形卡槽10内壁涂抹润滑油,方便卡接部8在环形卡槽10上滑动,最大程度地降低弹性簧片4地设置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摩擦系数的影响;卡接部8远离所述第二弹性段6的部分逐渐变窄,使得卡接部8与环形卡槽10之间的卡接更加方便且稳固。
29.如图1、2、4、5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位于所述轴承内圈1和所述轴承外圈2两侧并将所有所述钢球覆盖的两环形防尘盖9,且防尘盖9位于第一弹性段5和第二弹性段6下方,两防尘盖9可以有效的阻挡粉尘,防止粉尘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内部积聚,两所述防尘盖9上均安装有第二螺杆14,本实施例两防尘盖9上各安装有两个第二螺杆14,轴承内圈1上下表面各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所述防尘盖9均通过第二螺杆14和第二螺帽15与所述轴承内圈1螺纹连接,防尘盖9与轴承内圈1螺纹连接的设置可以方便对钢球3上润滑油并为后期的拆卸与维护提供便利,两所述防尘盖9均与所述轴承外圈2滑动连接,使得粉尘难以进入轴承内圈1与轴承外圈2之间的间隙。
30.如图1、2所示,所有所述钢球3表面均设置有保持架12,所述保持架12包括左右两部分,其中所述保持架12的左右两部分相互铆接,保持架12可以对钢球3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在运转时钢球3发生错位。
31.如图1、2、3、5所示,所述第一弹性段5和所述第二弹性段6均为条状,且所述第一弹性段5和所述第二弹性段6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轴承内圈1和所述轴承外圈2的方向凸起,凸起的结构设置可以提高弹性簧片4的稳定性及其弹力。
32.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1、弹性簧片4将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在长期运转过程中会造成磨损,使得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分别与钢球3之间的间隙扩大,此时在弹性簧片4张力的作用下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始终与钢球3保持良好的接触,保障
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的导通性;
34.2、导电润滑脂层可以降低钢球3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的摩擦系数,还可以提高轴承内圈1与轴承外圈2之间的导通性;
35.3、防尘盖9可以有效的阻挡粉尘,防止粉尘在轴承内部积聚,防尘盖9与轴承内圈1螺纹连接的设置可以方便对钢球3上润滑油并为后期的拆卸与维护提供便利;
36.4、环形卡槽10可以方便弹性簧片4与轴承内圈1之间的连接,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在运转时弹性簧片4不会松动掉落,环形卡槽10内壁均为光滑曲面,在使用时在环形卡槽10内壁涂抹润滑油,方便卡接部8在环形卡槽10上滑动,最大程度地降低弹性簧片4地设置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沟球轴承摩擦系数的影响;
37.5、保持架12可以对钢球3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在运转时钢球3发生错位。
3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