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鉴别痴呆症淡漠程度的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相关,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鉴别痴呆症淡漠程度的设备。
背景技术:
2.当前医生在对痴呆症进行判断时,往往通过对被检者的动机、情绪反应和参与度的变换作为判断的标准,所以医生在对被检者进行痴呆症检测时,通常是测试判断被检者对于目标物体的兴趣以及关心程度,从而确定被检者是否患了痴呆症以及患病的程度。但在测试判断的过程中,周边的环境以及目标物体单一都会影响被检者的主观态度,从而导致检测结果误差较大,同时也缺乏其他参照数据,从而造成判断不准确的情况发生,进而需要进行多次检查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从而致使医生在对痴呆症的判断过程消耗时间较长,并且在检测过程中,被检者及其容易被某个场景刺激从而发生状态失控的情况,从而不能及时发现致使被检者受伤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鉴别痴呆症淡漠程度的设备,通对营造多个被检者熟悉的环境进而减少在检测时单一环境带来的信息干扰,从而通过场景的移动变换刺激被检者的注意力,从而通过眼部监测器对被检者的眼睛变换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对被检者的淡漠程度进行监测,为避免在检测过程中被检者情绪被某个场景刺激从而出现失控的情形,进而通过脉搏测量仪对被检者进行状态监测,避免发生危险。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鉴别痴呆症淡漠程度的设备,包括半球形箱体,所述半球形箱体内设有开口贯穿所述半球形箱体箱体的vr腔,所述vr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两个用于对患者眼球聚光检查的眼部监测器,所述半球形箱体上还连接设有用于与被检者的脖颈进行贴合监测被检者的身体特征的脉搏测量仪。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r腔包括放置端和伸入端,所述半球形箱体靠近所述vr腔开口方向的一侧连接设有脑电波监测器,所述脑电波监测器靠近所述半球形箱体的一侧连接设有若干用于脑电波采集的测量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形箱体在与所述脑电波监测器相对的一端固定设有用于调整脑电波监测器位置的伸缩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r腔的伸入端一侧连接设有用于放置被检者下巴的抵触板,所述抵触板的一端与所述半球形箱体的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抵触板上沿高度方向贯穿设有用于放置被检者脖子u型口,所述u型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脑电波监测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形箱体的箱体上还转动设有两个用于与
脑电波监测器相互连接的约束件,两个所述约束件分别位于vr腔放置端开口方向的两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形箱体的箱体上还固定设有用于控制vr腔场景变换的控制中枢,所述控制中枢在半球形箱体上位于远离所述vr腔放置端开口方向的一侧,所述眼部监测器收集的数据能传输至所述控制中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r腔内还固定设有用于确保被检者头部位置准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u型口的贯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抵触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半球形箱体上,且连接位置靠近所述vr腔的放置端。
11.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1、通过对vr腔营造多个被检者熟悉的场景,且往复切换,进而通过眼部监测器对被检者的眼球变换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对被检者的淡漠程度进行评测,并且通过vr腔与眼部监测器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确保痴呆症症状检测过程中数据多样性。
12.2、通过脉搏测量仪对被检者在检测过程中的状态体征进行测量,从而避免在检测过程中被刺激从而导致状态失控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被检者受伤的情况发生。
13.3、通过脑电波监测器和脉搏测量仪分别对检测过程中被检者的脑电波以及脉搏进行数据收集,从而作为眼部监测器收集的数据对比数据,进而通过多组数据确保痴呆症判断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出现的可能。
【附图说明】
14.附图1是一种用于鉴别痴呆症淡漠程度的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附图2是附图1中的整体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附图3是附图1中半球形箱体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脑电波监测器、11-测量器、12-伸缩杆、2-半球形箱体、21-限位板、22-眼部监测器、23-vr腔、3-约束件、4-抵触板、41-脉搏测量仪、42-u型口、5-控制中枢。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19.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鉴别痴呆症淡漠程度的设备,具体是通过对vr腔内的虚拟场景切换至被检者熟悉的场景,从而通过眼部监测器对被检者的眼睛注意力变换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对被检者的淡漠程度进行监测,为避免在检测过程中被检者情绪被某个场景刺激从而出现失控的情形,进而通过脉搏测量仪对被检者进行状态监测,避免发生危险,同时采用多组数据进行参照对比,保证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21.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鉴别痴呆症淡漠程度的设备,一种用于鉴别痴呆症淡漠程度的设备,包括半球形箱体2,所述半球形箱体2内设有开口贯穿所述半球形箱体2箱体的vr腔23,所述vr腔2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两个用于对患者眼球聚光检查的眼部监测器22,所述半球形箱体2上还连接设有用于与被检者的脖颈进行贴合监测被检者的身体特征的脉搏测量仪41,所述脉搏测量仪41能与被检者的脖颈进行贴合从而实现对脉搏的监测;
22.通过所述vr腔23依次模拟出多组被检者熟悉的场景,以通过场景变换吸引被检者的注意,眼部监测器22对被检者的眼睛进行扫描监测,通过对眼部监测器22收集的数据进
行痴呆症的判断,通过脉搏测量仪41对被检者的身体特征进行全程监测,避免被检者被vr腔23所模拟的某个场景刺激,导致被检者失控损坏装置的情况发生。
23.被检者通过通过将头部沿vr腔23的伸入端伸入至vr腔23的放置端内,此时使眼部监测器22能够对被检者的眼球进行扫描监测。从而通过vr腔23内用于构造虚拟环境的装置构造出被检者所熟悉的环境,进而使患者不会被周边陌生的环境所干扰,进而通过在环境的转换过程中被检者的注意力的变换,即通过眼部监测器22对被检者的眼球变换进行扫描记录,从而鉴别被检者的情绪反应。为了使被检者在检测过程中的状态体征进行持续检测,进而通过脉搏检测器51与被检者的脖颈相互连接,从而通过对被检者的脉搏频率实现对被检者的情绪监测,进而避免被检者出现受伤的情况。
24.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的,vr腔23包括放置端和伸入端,半球形箱体2靠近vr腔23开口方向的一侧连接设有脑电波监测器1,脑电波监测器1靠近半球形箱体2的一侧连接设有若干用于脑电波采集的测量器11。
25.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痴呆症判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而通过测量器11与被检者的头部抵触,进而在vr腔23工作时,通过测量器11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脑电波监测器1内,进而在测定结束以后,通过脑电波监测器1收集到的数据与眼部监测器22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参照,从而进一步的确保眼部监测器22采集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同时通过脑电波监测器1与半球形箱体2相连接,进而确保脑电波监测器1能与半球形箱体2保持同步工作。
26.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的,半球形箱体2在与脑电波监测器1相对的一端固定设有用于调整脑电波监测器1位置的伸缩杆12。
27.为了确保被检者在检查的过程中,为保证半球形箱体2与脑电波监测器1之间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和脱落,进而通过伸缩杆12连接半球形箱体2与脑电波监测器1,进而通过伸缩杆12的长度调节,从而实现脑电波监测器1与半球形箱体2之间的距离调节,从而使半球形箱体2在工作时,脑电波监测器1能随半球形箱体2同步工作。并且通过伸缩杆12调节脑电波监测器1与半球形箱体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被检者在使用该装置时避免装置脱落偏移,同时也方便被检者与该装置的脱离,方便拆卸。
28.如图2-图3所示,进一步的,vr腔23的伸入端一侧还连接设有用于放置被检者下巴的抵触板4,抵触板4的一端与半球形箱体2的箱体固定连接,抵触板4上沿高度方向贯穿设有用于放置被检者脖子u型口42,u型口42的开口方向朝向脑电波监测器1。
29.为了保证被检者在使用时装置不会因出现晃动,从而对被检者的心理造成负担,致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发生,进而设置的抵触板4,使被检者的脖颈对装置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也能使被检者的头部各种在抵触板4上,同时设置的u型口42可以对被检者的脖颈处进行约束,从而实现对被检者头部位置限制,从而使眼部监测器22能够准确的对被检者的眼部进行识别判断。
30.如图2-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半球形箱体2的箱体上还转动设有两个用于与脑电波监测器1相互连接的约束件3,两个所述约束件3分别位于vr腔23放置端开口方向的两侧。
31.通过约束件3与伸缩杆12配合,使半球形箱体2与脑电波监测器1进行进一步的连接,进而避免被检者在使用时,因束缚位置与头部契合不紧密造成半球形箱体2与脑电波监
测器1不规则晃动的情况,进而通过约束件3与伸缩杆12相互配合。从而通过对半球形箱体2与脑电波监测器1之间稳定连接,确保在监测过程中眼部监测器22的数据准确。
32.上述技术方案的实质是:通过vr腔23场景的变换,进而对被检者的视线造成刺激,进而通过眼部监测器22对眼睛的变换情况进行扫描收集,通过脑电波监测器1对被检者在检测过程中的脑电波进行数据收集,同时通过脉搏测量仪41对被检者的脉搏频率进行收集分析,从而通过三组不同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减少干扰因素的同时提高判断是否为痴呆症的准确性。
33.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的,半球形箱体2的箱体上还固定设有用于控制vr腔23场景变换的控制中枢5,控制中枢5在半球形箱体2上位于远离vr腔23放置端开口方向的一侧,眼部监测器22收集的数据能传输至控制中枢5。
34.通过控制中枢5将被检者所熟知的环境的虚拟信息进行录入储藏以及针对普通人在该装置上的监测数据进行收录,从而眼部监测器22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中枢5内,进而通过控制中枢5进行数据转换,进而将被检者的检查数据与普通人的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判断,从而当被检者的检查数据低于普通人的检查数据时,即可判断为痴呆症患者或其患痴呆症的几率较大;当被检者的数据与普通人的数据相同或者更高的话,则可判断被检者处于健康水平。
35.如图2-图3所示,进一步的,vr腔23内还固定设有用于确保被检者头部位置准确的限位板21,限位板21与u型口42的贯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限位板21远离抵触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半球形箱体2上,且连接位置靠近vr腔23的放置端。
36.为了避免被检者的头部直接与vr腔23的内壁接触,进而设置了限位板21,同时通过限位板21对被检者的眼部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从而使眼部监测器22收集的数据更加精准。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