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带动了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在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基础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内容。
3.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测量工具对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垂直度等多个参数进行测量,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与安全,现有的测量工具,在测量建筑物的垂直度时,需要使用大量器材才可得到建筑物的角度数据,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测量效率,同时,现有的测量工具,往往采用简单的钢尺等,测量误差大,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因此,设计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测量工具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测量工具,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在使用时,可以快速测量建筑物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角度,无需使用大量额外器材,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提高了测量效率,同时,可以快速得到建筑物的长度与高度等数据,减少了测量误差,满足了测量工作的使用需求。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测量工具,包括第一测量杆、第二测量杆、角度测量组件和长度测量组件,所述第一测量杆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测量杆,且第二测量杆的顶部端面设置有角度测量组件,所述第一测量杆的外壁一侧设置有长度测量组件;
7.所述角度测量组件包括角度测量板、t型滑块、角度刻度线、定位柱、连接块、调节块、紧固螺杆、环形夹块、定位槽和插槽,所述第二测量杆的顶部正上方设置有角度测量板,且角度测量板的外侧端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线,所述第一测量杆对应角度测量板的位置处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二测量杆的内侧一端通过焊接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之间插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外壁中部与第一测量杆的底部一端套接,所述紧固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调节块,所述紧固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夹块,且调节块一侧的环形夹块与紧固螺杆的外壁套接,远离所述调节块的环形夹块与紧固螺杆的外壁焊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度测量组件包括长度测量板、第一限位架、圆柱齿轮、安装架、第二限位架、转动盘、握把和转动轴,所述第一测量杆的一侧外壁顶部通过焊接安装有第一限位架,且第一限位架的内壁贴合安装有长度测量板,所述长度测量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长度刻度线,所述第一测量杆的一侧外壁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限位架,且长度测量板的外壁与第二限位架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一限位架的外壁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部插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中部通过焊接安装有圆
柱齿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度测量板的外侧端面中部开设有调节齿槽,且圆柱齿轮与调节齿槽啮合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的外侧一端通过焊接安装有转动盘,且转动盘的外侧端面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握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测量板的底部端面通过焊接安装有t型滑块,所述第二测量杆的顶部端面开设有t型滑动槽,且t型滑块的外壁与t型滑动槽的内壁贴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测量板底部端面内侧通过焊接安装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测量杆对应定位柱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深度与定位柱的半径一致。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管理用测量工具,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角度测量组件快速测量建筑物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角度,无需使用大量额外器材,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提高了测量效率,同时,可以通过长度测量组件快速得到建筑物的长度与高度等数据,减少了测量误差,满足了测量工作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角度测量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长度测量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1、第一测量杆;2、第二测量杆;3、角度测量组件;4、长度测量组件;31、角度测量板;32、t型滑块;33、角度刻度线;34、定位柱;35、连接块;36、调节块;37、紧固螺杆;38、环形夹块;39、定位槽;310、插槽;41、长度测量板;42、第一限位架;43、圆柱齿轮;44、安装架;45、第二限位架;46、转动盘;47、握把;48、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
21.如图1-3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测量工具,包括第一测量杆1、第二测量杆2、角度测量组件3和长度测量组件4,第一测量杆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测量杆2,且第二测量杆2的顶部端面设置有角度测量组件3,第一测量杆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长度测量组件4;
22.角度测量组件3包括角度测量板31、t型滑块32、角度刻度线33、定位柱34、连接块35、调节块36、紧固螺杆37、环形夹块38、定位槽39和插槽310,第二测量杆2的顶部正上方设置有角度测量板31,且角度测量板31的外侧端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线33,第一测量杆1对应角
度测量板31的位置处开设有插槽310,第二测量杆2的内侧一端通过焊接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块35,且两个连接块35之间插接有紧固螺杆37,紧固螺杆37的外壁中部与第一测量杆1的底部一端套接,紧固螺杆37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调节块36,紧固螺杆37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夹块38,且调节块36一侧的环形夹块38与紧固螺杆37的外壁套接,远离调节块36的环形夹块38与紧固螺杆37的外壁焊接,工作时,将第一测量杆1、第二测量杆2分别与建筑物的外壁和地面贴合,旋紧调节块36,调节块36一侧的环形夹块38压动连接块35,将第一测量杆1与第二测量杆2之间的角度固定,角度测量板31的内侧一端进入插槽310的内部,观察角度刻度线33得到角度数据,实现了对建筑物角度进行测量的功能;
23.角度测量板31的底部端面通过焊接安装有t型滑块32,第二测量杆2的顶部端面开设有t型滑动槽,且t型滑块32的外壁与t型滑动槽的内壁贴合,角度测量板31移动时,t型滑块32在t型滑动槽的内壁贴合滑动,达到了对角度测量板31的移动进行限位的效果;
24.角度测量板31底部端面内侧通过焊接安装有定位柱34,第一测量杆1对应定位柱34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39,且定位槽39的深度与定位柱34的半径一致,角度测量板31移动时,定位柱34的外壁与定位槽39的内壁贴合,将角度测量板31的位置固定,便于对角度刻度线33的观察。
25.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角度测量组件3快速测量建筑物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角度,将第一测量杆1、第二测量杆2分别与建筑物的外壁和地面贴合,旋紧调节块36,调节块36一侧的环形夹块38压动连接块35,将第一测量杆1与第二测量杆2之间的角度固定,控制角度测量板31进行移动,t型滑块32在t型滑动槽的内壁贴合滑动,对角度测量板31的移动进行限位,定位柱34的外壁与定位槽39的内壁贴合,将角度测量板31的位置固定,对角度刻度线33进行观察,得到角度数据,实现了对建筑物角度进行测量的功能,无需使用大量额外器材,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提高了测量效率。
26.如图4所示,长度测量组件4包括长度测量板41、第一限位架42、圆柱齿轮43、安装架44、第二限位架45、转动盘46、握把47和转动轴48,第一测量杆1的一侧外壁顶部通过焊接安装有第一限位架42,且第一限位架42的内壁贴合安装有长度测量板41,长度测量板4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长度刻度线,第一测量杆1的一侧外壁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限位架45,且长度测量板41的外壁与第二限位架45的内壁贴合,第一限位架42的外壁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安装架44,且安装架44的内部插接有转动轴48,转动轴48的外壁中部通过焊接安装有圆柱齿轮43,工作时,将第一测量杆1与建筑物的测量面贴合,长度测量板41在圆柱齿轮43的作用下进行移动,通过第一限位架42与第二限位架45对长度测量板41的移动进行限位,通过观察长度刻度线得到长度或高度数据,实现了对建筑物高度与长度进行测量的功能,满足了测量工作的使用需求;
27.长度测量板41的外侧端面中部开设有调节齿槽,且圆柱齿轮43与调节齿槽啮合连接,工作时,转动轴48带动圆柱齿轮43在调节齿槽内啮合旋转,对长度测量板41的移动提供动力;转动轴48的外侧一端通过焊接安装有转动盘46,且转动盘46的外侧端面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握把47,工作时,通过握把47带动转动盘46旋转,转动盘46带动转动轴48进行旋转,达到了带动转动轴48与圆柱齿轮43进行旋转的效果。
28.工作原理:可以通过长度测量组件4快速得到建筑物的长度与高度等数据,将第一测量杆1与建筑物的测量面贴合,通过握把47带动转动盘46旋转,转动盘46带动转动轴48进
行旋转,带动圆柱齿轮43在调节齿槽内啮合旋转,对长度测量板41的移动提供动力,通过第一限位架42与第二限位架45对长度测量板41的移动进行限位,通过观察长度刻度线得到长度或高度数据,实现了对建筑物高度与长度进行测量的功能,减少了测量误差,满足了测量工作的使用需求。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