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煮粉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6  9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装置,具体为一种自动煮粉机。


背景技术:

2.授权公告号为cn207854970u的《一体式榨粉煮粉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可以将新鲜大米搅拌成型经压榨后进入煮锅,无需添加任何添加剂就能迅速得到一份煮熟的米粉,其技术方案中,榨粉机电机与底座相连接,榨粉机电机通过皮带和带轮与榨粉机相连接,滚筒拨粉装置电机与底座相连接,燃气蒸炉与底座相连接,出水口与出粉口相连接,滚筒拨粉装置与滚筒拨粉装置电机相连接,切粉刀固定架与底座相连接,切粉刀通过滚筒拨粉装置齿条与切粉刀固定架相连接,出粉口与榨粉机相连接,螺旋搅杆与进料仓相连接,绞龙电机与进料仓相连接,榨粉机与底座相连接。
3.随着米粉制作工艺的发展,直接用大米搅拌成型的生榨榨粉机已被自熟式榨粉机所取代,自熟式榨粉机的进料为粉浆,粉浆在自熟式榨粉机的挤榨过程中逐渐被熟化,经挤出模头挤出的米粉条已达到95%的煮熟程度,挤出的米粉条需进一步煮熟至于100%的熟度才能食用。
4.进一步的煮粉可以采用《一体式榨粉煮粉机》的蒸煮锅,米粉蒸煮熟后被滚筒拨粉装置推送至锅体边缘,经人工捞起并配料后可直接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需人工捞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替代人工捞粉的自动煮粉机。
6.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自动煮粉机,其技术方案包括煮粉锅,所不同的是所述煮粉锅内设有存粉网碗旋转定位装置和存粉网碗夹持升降翻转装置,其中:
7.1、所述存粉网碗旋转定位装置包括转动轴带动的转盘,所述转动轴通过煮粉锅的锅底设置的轴承机构定位安装,转动轴向上穿过锅底伸入至煮粉锅内,转动轴向下连接分度转动机构,所述煮粉锅内的底部设有与转动轴套装的隔水筒,转动轴的顶部安装有盖在隔水筒上的防水罩;所述转盘为圆周均布开设有托碗口的托盘,所述托盘边缘开设有与对应托碗口连通的避让口,托盘套装在隔水筒上并与防水罩相连接,所述隔水筒的筒口高于各托碗口内搁置的存粉网碗的碗口。
8.2、所述存粉网碗夹持升降翻转装置包括于出粉装碗工位设置的升降机构和基于升降机构设置的夹持机构和翻转机构。
9.①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径向竖直设置的内齿条和外齿条,内、外齿条之间啮合有由升降传动机构带动的升降齿轮,内、外齿条分别滑动设于内、外齿条滑柱上。
10.②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铰装于内齿条顶部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的外端设有翻转按压滚轮,翻转架的内端设有向下回位架体于水平位置的拉伸弹簧,还包括设于外齿条顶部且向内上方悬伸于翻转按压滚轮上方的翻转导杆。
11.③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铰装于翻转架上的左夹座和右夹座,左、右夹座的内端分别设有向内伸至出粉装碗工位的左夹臂和右夹臂,左、右夹座之间设有控制左、右夹臂在提升翻装时夹紧存粉网碗、在回位时放开存粉网碗的开闭夹机构。
12.进一步,所述开闭夹机构的一种结构方案包括设于左、右夹座铰装位之间且相互啮合的左、右半圆齿,铰装啮合位外侧的左、右夹座之间压装有闭夹弹簧,左夹座或右夹座的外端设有侧压开夹滚轮,对应于翻转架向下回位的位置设有向左或向右作用在右侧或左侧压开夹滚轮上的挡杆。
13.进一步,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的一种结构方案包括设于升降齿轮左侧或右侧的锥齿轮传动副,所述锥齿轮传动副的从动锥齿轮与升降齿轮同轴,锥齿轮传动副的主动锥齿轮安装于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升降电机驱动的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
14.进一步,所述轴承机构的一种结构方案包括座架板和内设有轴承组件的轴承座,所述座架板和轴承座于锅底的内、外相对而置并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装于锅底上,所述座架板与锅底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座架板和锅底上均开设有供转动轴伸入锅内的穿设孔。
15.按常规,所述煮粉锅通过撑架安装于底架上,所述底架的四角处安装有万向滚轮,所述分度转动机构通过支架安装于煮粉锅的锅底与底架之间。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自动煮粉机可与自熟式榨粉机配套使用,自熟式榨粉机挤出的定量米粉轮流由多个浸泡于沸水中的存粉网碗盛装,分度转动机构带动托盘间歇转动而将存粉网碗逐步向出粉冷却工位运送,于出粉冷却工位,夹持升降翻转装置将存粉网碗内已煮熟的定量米粉提升翻转而倒入煮粉锅外对应于出粉冷却工位设置的冷却器中。
18.2、在本实用新型的连续运行过程中,可连续完成接粉、煮粉、出粉和冷却工序,自动化程度高,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实施方式中存粉网碗旋转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托盘的俯视图。
22.图4为图1实施方式中存粉网碗夹持升降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4中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和翻转机构的装配图。
25.图7为图4中存粉网碗夹持升降翻转装置的作业示意图,显示为提升翻转状态。
26.图8为图4中存粉网碗夹持升降翻转装置的作业示意图,显示为倒粉状态。
27.图号标识:1、煮粉锅;2、存粉网碗旋转定位装置;3、存粉网碗夹持升降翻转装置;4、转动轴;5、托盘;5-1、托碗口;5-2、避让口;6、轴承座; 7、分度转动机构;8、隔水筒;9、防水罩;10、内齿条;11、外齿条;12、升降齿轮;13、翻转架;14、翻转按压滚轮;15、拉伸弹簧;16、翻转导杆; 17、左夹座;18、右夹座;19、左夹臂;20、右夹臂;21、存粉网碗;21-1、夹持位;22、闭夹弹簧;23、侧压开夹滚轮;24、传动轴;25、升降电机; 26、减速器;27、座架板;28、机架;29、撑架;30、底架;31、万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9.本实用新型自动煮粉机,包括煮粉锅1,所述煮粉锅1内设有存粉网碗旋转定位装置2,对应于存粉网碗旋转定位装置2的出粉冷却工位a而于煮粉锅1内设有存粉网碗夹持升降翻转装置3,煮粉锅1通过撑架29安装于底架30上,所述底架30底部的四角处安装有万向滚轮31,如图1所示。
30.所述存粉网碗旋转定位装置2包括由分度转动机构7带动的转动轴4和由转动轴4带动的托盘5,所述托盘5的盘体中央有开设中心孔,中心孔外围的盘体上圆周均布开设有5个托碗口5-1,各托碗口5-1通过径向的避让口5-2通出托盘5边缘,所述分度转动机构7通过支架安装于煮粉锅1的锅底与底架30之间,所述转动轴4通过轴承机构安装于煮粉锅1的锅底,所述轴承机构包括内设有轴承组件的轴承座6和座架板27,所述轴承座6设于煮粉锅1的锅底,所述座架板27与轴承座6相对而于煮粉锅1的锅底顶部设置,轴承座6顶部的法兰端与座架板27之间通过圆周均布的螺栓螺母组件固定安装于煮粉锅1的锅底上,所述座架板27与煮粉锅1的锅底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座架板27与锅底上均开设有同轴的穿设孔;所述转动轴4通过轴承组件安装于轴承座6内,转动轴4向上穿过座架板27与锅底的穿设孔而伸入至煮粉锅1的锅体内,转动轴4向下与分度转动机构7连接,座架板27上同轴安装有套装于转动轴4上的隔水筒8,煮粉锅1锅体内的转动轴4顶部上用螺钉同轴安装有防水罩9,所述防水罩9向下罩盖在隔水筒8上,所述托盘5通过中心孔同轴套装于隔水筒8上并连接在防水罩9的罩体底部,如图 1、图2、图3所示。
31.上述结构中,所述托盘5的各托碗口5-1上均搁置承放有存粉网碗21,各存粉网碗9的碗口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各存粉网碗21碗底的夹持位21-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低于托盘5,所述隔水筒8的筒口高于各存粉网碗9的碗口,所述煮粉锅1内的沸水水面设于存粉网碗21的碗口(也可稍低于碗口)与隔水筒8的筒口之间;所述隔水筒8阻止了沸水的冒过而进入筒体内,所述密封垫圈阻隔了沸水通过螺栓孔的浸入,从而保证了轴承座6内的轴承组件免受沸水的浸湿,始终处于干燥的工作状态,分度转动机构7带动托盘5上的若干存粉网碗21于沸水中按顺时针转动,于托盘5的间歇停止位置,可任意选择一个搁置有存粉网碗21的托碗口5-1位置而将其设定为出粉冷却工位a,沿托盘5的顺时针转动方向,将与出粉冷却工位a相邻的托碗口5-1位置设定为与自熟式压榨机的出粉摸头对位的接粉煮粉工位b,如图2、图3所示。
32.所述存粉网碗夹持升降翻转装置3对应于出粉冷却工位a设置,包括设于机架28上的升降机构和基于升降机构设置的夹持机构和翻转机构。
33.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出粉装碗工位a的径向竖直设置的内齿条10和外齿条11,所述内齿条10滑动安装于内齿条滑柱上,所述外齿条11滑动安装于外齿条滑柱上,内、外齿条滑柱固装于机架28上,内齿条10的上部与外齿条11的下部之间啮合有由升降传动机构带动的升降齿轮12;所述升降传动机构设于升降齿轮12的右侧,包括于机架28上设置的锥齿轮传动副(下置) 和升降电机25驱动的减速器26(上置),所述锥齿轮传动副的从动锥齿轮与升降齿轮12同轴安装,锥齿轮传动副的主动锥齿轮与减速器26输出轴上的联轴器之间通过竖直的传动轴24连接,如图4所示。
34.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13和翻转导杆16,所述翻转架13铰装于内齿条10的顶
部,所述翻转架13的外端设有可在竖直面上转动的翻转按压滚轮 14,翻转架13的内端底部与下方机架28之间设有拉伸弹簧15,所述拉伸弹簧15向下回位翻转架13使其处于水平位置上;所述翻转导杆16设于外齿条 11的顶部且向内上方悬伸于翻转按压滚轮14上方,如图4所示。
35.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铰装于翻转架13上且对称于径向的左夹座17和右夹座18,铰装部位的左、右夹座17、18之间通过啮合的左、右半圆齿轮连接而实现同步的相对或相背的摆动,左夹座17和右夹座18的内端设有向内伸出且对称于径向的左夹臂19和右夹臂20,左、右夹臂19、20内端相对的半圆形夹头可形成对存粉网碗21底部的夹持位21-1的包夹;铰装啮合部位外侧的左、右夹座17、18之间压装有闭夹弹簧22,在闭夹弹簧22的作用下,左、右夹臂19、20内端的左、右夹头可夹紧存粉网碗21底部的夹持位21-1;右夹座18的后端设有可在水平面上转动的侧压开夹滚轮23,所述侧压开夹滚轮23右侧设有安装于机架28上的竖直挡杆,于翻转架13的回位位置(水平位置),挡杆作用在侧压开夹滚轮23上而向左侧推动右夹座18的外端,亦即带动右夹臂20的内端夹头向右摆动,左夹座17联动而带动左夹臂19的内端夹头向左摆动,左、右夹臂19、20的左、右夹头开夹而放开对存粉网碗 21底部的夹持位21-1的包夹,如图4、图5所示。
36.本实用新型运行的方案步骤为:
37.1、托盘5以步进方式分四步将于接粉煮粉工位b已盛装有熟化米粉的存粉网碗21顺时针转动而送达至出粉冷却工位a,于出粉冷却工位a,存粉网碗21底部的夹持位21-1处于左夹臂19和右夹臂20内端开夹的夹头上方,在由接粉煮粉工位b转送至出粉冷却工位a的过程中,存粉网碗21内的熟化米粉被沸水煮熟,如图4所示。
38.2、升降电机25启动,动力经减速器26、传动轴24、锥齿轮传动副传递到升降齿轮12,升降齿轮12顺时针旋转带动内齿条10上升并同步带动外齿条11下降,内齿条10上升带动左、右夹臂19、20的夹头到达存粉网碗21 底部的夹持位21-1位置时,侧压开夹滚轮23脱离挡杆,闭夹弹簧22的作用力将左、右夹臂19、20的夹头夹紧于存粉网碗21的夹持位21-1上,如图6 所示。
39.3、内齿条10带动左、右夹臂19、20继续上升(外齿条11带动翻转导杆16下降),左、右夹臂19、20的臂体穿过与存粉网碗21对应的托碗口5-1 的避让口5-2而举升存粉网碗21离开托盘5,如图6所示。
40.4、内齿条10继续举升存粉网碗21直到翻转架13上的翻转按压滚轮14 与翻转导杆16的外下端触碰,翻转架13带动存粉网碗21开始向外翻转,如图7所示。
41.5、随着内齿条10与外齿条11的错位量越来越大,翻转按压滚轮14沿翻转导杆16的底部向内上端滚动,翻转架13带动存粉网碗21向外翻转的角度越来越大,直至将存粉网碗21向外翻转至竖直的倒粉位置(高于煮粉锅1),于倒粉位置,存粉网碗21内的米粉通过滑斗下落于煮粉锅1外设置的冷却器 (撑架29上安装)的进粉口,如图7、图8所示。
42.6、通过机架28上设置的行程开关ⅰ监控内齿条10的上升高度,当存粉网碗21向外翻转至竖直位置时,行程开关ⅰ关停升降电机25。
43.7、升降电机25启动反转,升降齿轮12逆时针旋转带动内齿条10下降并同步带动外齿条11上升,在拉伸弹簧15的作用下,存粉网碗21向内翻转并下降而回位于水平位置,内齿条10继续下降,左、右夹臂19、20的臂体穿过托碗口5-1的避让口5-2下降至托盘5下方而将
存粉网碗21搁置于托盘 5的托碗口5-1上,此时的侧压开夹滚轮23与挡杆相互作用而使得左、右夹臂19、20的夹头放开对存粉网碗21底部的夹持位21-1的夹紧。
44.8、左、右夹臂19、20随内齿条10继续下降,当左、右夹臂19、20的左、右夹头离开存粉网碗21底部的夹持位21-1后,机架28上设置的行程开关ⅱ(监控内齿条1的下降高度)关停升降电机25,分度转动机构7带动托盘5顺时针转动72
°
(360
°
/5)带动下一个存粉网碗21(已盛有熟化米粉) 进入出粉冷却工位a,而倒空的存粉网碗21转动至接粉煮粉工位b。
45.9、重复方案步骤2~8而循环作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