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保护袖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9  208



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保护袖套结构。


背景技术:

2.袖套,也称套袖。是戴在袖管外的套子,旨在保护衣服的袖管。通常戴时松垂于另外一只衣袖外面的袖子。
3.一般的外科手术衣无防水性,容易被体液弄湿,增加患者手术感染机率,同时增加手术医生感染机率,而一次性无菌手术衣的透气性较差,易出汗,使用舒适度差,成本高。袖套可解决一般外科手术衣不防水的问题,同时可解决一次性无菌手术衣的舒适度差成本高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保护袖套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保护袖套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外科手术衣无防水性,容易被体液弄湿,增加手术时的感染机率,手术衣的透气性较差使用不便,袖套使用时限位效果不理想容易产生移位,且袖套使用时松紧度不易调节,袖套连接处密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保护袖套结构,包括袖套本体、限位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袖套本体左端固接有第二固定圈;
6.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圈、第一弹性带和限位圈,所述第一固定圈固接在第二固定圈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圈内部套接有第一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两端均与第二固定圈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圈固接在袖套本体右端,所述限位圈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圈;
7.所述密封机构安装在第二固定圈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圈上设置有粘合区,所述粘合区的宽度大于限位圈。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圈内部嵌合有两个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二弹性带为环形,且所述第二弹性带的长度大于第一弹性带。
9.进一步地,所述袖套本体纵截面为梯形,所述袖套本体由防水透气层、袖套基层和吸湿内衬层组成,所述防水透气层底部复合有第一抑菌层,所述第一抑菌层的厚度大于防水透气层。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抑菌层底部依次复合有袖套基层和第二抑菌层,所述袖套基层的厚度大于第二抑菌层,所述第二抑菌层位于袖套基层和吸湿内衬层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吸湿内衬层的厚度小于第二抑菌层,所述吸湿内衬层远离第二抑菌层的一侧设置有吸湿块。
12.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条、透明敷贴和第二卡合块,所述固定条固接在第二固定圈底部,所述固定条上固接有第二卡合块,所述第二卡合块与第一卡合块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卡合块嵌合在固定条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内部嵌合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固接有透明敷贴,所述
固定块的尺寸大于透明敷贴,所述透明敷贴远离固定块的一侧粘合有隔离纸,所述隔离纸的厚度小于固定块。
14.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纸的宽度与固定条相同,所述隔离纸的长度大于透明敷贴,且所述隔离纸位于第一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块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区与透明敷贴之间粘合连接,所述粘合区的尺寸大于透明敷贴。
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的厚度大于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的半径与第一固定圈相同。
17.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限位机构和密封机构,解决了袖套使用时限位效果不理想容易产生移位,且袖套使用时松紧度不易调节,袖套连接处密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取得了袖套佩戴时便于限位,不易移动,袖套的松紧度可调节,提高袖套连接处密封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袖套基层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隔离纸结构安装示意图。
23.图中:1、袖套本体,101、防水透气层,102、第一抑菌层,103、袖套基层,104、第二抑菌层,105、吸湿内衬层,2、第一固定圈,3、第一弹性带,4、固定条,5、第一卡合块,6、透明敷贴,7、第二卡合块,8、第二弹性带,9、限位圈,10、第二固定圈,11、固定块,12、隔离纸,13、粘合区。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6.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7.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0.本实施例中的袖套可以适用于各种外科手术衣,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外科手术衣,本实施例中的袖套可以用来套接如下外科手术衣上。
31.该外科手术衣,包括由sms无纺布制成的手术衣本体,手术衣本体为后开襟式结构,手术衣本体背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拉链,拉链表面设置有条状包边;手术衣本体前面下方设置有顶部带有开口支撑的储水袋,储水袋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开口支撑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条和后支撑条,前支撑条和后支撑条之间通过间隔设置有的回位支撑杆相连接,在前支撑条和后支撑条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扣;位于储水袋上方的手术衣本体前面设置有插兜,位于插兜与储水袋之间的手术衣本体腰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弹性收紧带,弹性收紧带上设置有调节扣;靠近左开襟和右开襟边沿处的手术衣本体背面的内表面自上而下设置有多排柔性凸起,柔性凸起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向外延伸至手术衣本体外表面,防止透气孔内表面直接贴附在人体身上,透气性好;在手术衣本体前面的领口处向上延伸设置前护帘,在手术衣本体后面的领口处向上延伸设置有后护帘,前护帘和后护帘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前护帘上端部和后护帘上端部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黏胶条,黏胶条上贴设有覆膜条。
32.穿衣时,首先对手臂和双手消毒,然后一手抓住手术衣本体中部并将其拿起,用双手分别提起手术衣本体的两肩部,轻轻抖动手术衣本体使其展开,并略向上抛弃,双手顺势同时插入两衣袖并分别伸向前伸出袖口,巡回护士在后面协助收紧拉链,通过魔术贴将颈部护帘和后护帘连为一体,通过黏胶条将后护帘紧贴医护人员脖颈部位,并将前护帘与口罩底边粘连为一体,保护医护人员颈部,防止细菌从颈部进入医护人员口鼻,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然后通过调节扣调节弹性收紧带松紧程度,以方便活动为宜;最后打开储水袋顶部的开口支撑,以便于收集手术中的血液、组织液及冲洗液等液体,防止液体浸湿手术衣或流至手术鞋子上,避免交叉感染。
33.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套接在其他结构的外科手术衣上。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袖套进行介绍。
34.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保护袖套结构,包括袖套本体1、限位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袖套本体1左端固接有第二固定圈10,便于袖套的佩戴;
35.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圈2、第一弹性带3和限位圈9,所述第一固定圈2固接
在第二固定圈10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圈2内部套接有第一弹性带3,所述第一弹性带3两端均与第二固定圈10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圈9固接在袖套本体1右端,所述限位圈9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圈10,便于袖套佩戴后的限位;
36.所述密封机构安装在第二固定圈10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圈10上设置有粘合区13,所述粘合区13的宽度大于限位圈9,便于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圈10连接。
37.所述限位圈9内部嵌合有两个第二弹性带8,所述第二弹性带8为环形,且所述第二弹性带8的长度大于第一弹性带3,便于袖套两端的佩戴;所述袖套本体1纵截面为梯形,所述袖套本体1由防水透气层101、袖套基层103和吸湿内衬层105组成,所述防水透气层101底部复合有第一抑菌层102,所述第一抑菌层102的厚度大于防水透气层101,便于提高袖套防水透气效果;所述第一抑菌层102底部依次复合有袖套基层103和第二抑菌层104,所述袖套基层103的厚度大于第二抑菌层104,所述第二抑菌层104位于袖套基层103和吸湿内衬层105之间,便于袖套的抑菌;所述吸湿内衬层105的厚度小于第二抑菌层104,所述吸湿内衬层105远离第二抑菌层104的一侧设置有吸湿块,便于袖套吸收汗液;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条4、透明敷贴6和第二卡合块7,所述固定条4固接在第二固定圈10底部,所述固定条4上固接有第二卡合块7,所述第二卡合块7与第一卡合块5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卡合块5嵌合在固定条4内,便于对透明敷贴6进行保护;所述固定条4内部嵌合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一侧固接有透明敷贴6,所述固定块11的尺寸大于透明敷贴6,所述透明敷贴6远离固定块11的一侧粘合有隔离纸12,所述隔离纸12的厚度小于固定块11,便于透明敷贴6的使用;所述隔离纸12的宽度与固定条4相同,所述隔离纸12的长度大于透明敷贴6,且所述隔离纸12位于第一卡合块5和第二卡合块7之间,便于隔离纸12对透明敷贴6进行保护;所述粘合区13与透明敷贴6之间粘合连接,所述粘合区13的尺寸大于透明敷贴6,便于透明敷贴6与粘合取13粘接;所述固定条4的厚度大于第二固定圈10,所述第二固定圈10的半径与第一固定圈2相同,便于第二固定圈10对手套末端包裹。
3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限位圈9套在上臂上,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10套接在佩戴有手套的手腕处,将第二卡合块7与第一卡合块5分离,拉动固定条4,取下隔离纸12,将固定条4绕接在第二固定圈10上,透明敷贴6与粘合区13粘合,实现对第二固定圈10的束紧,保证袖套与手套连接处的密封性,透明敷贴6采用聚氨酯薄膜制成的突破性高透气pu膜,防水透气效果好,防水透气层101为高分子防水透气膜,可提高袖套本体1的防水效果,第一抑菌层102和第二抑菌层104内部分别含有甲壳素纤维和聚壳糖纤维,抑菌效果好,袖套基层103为无纺布材质,吸湿内衬层105内部含有维纶和竹原纤维,吸湿效果好,可减少手臂出汗,并对汗液进行吸收。
3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40.1.本技术操作简单,防水透气层101可对袖套本体1表层进行防水保护,第一抑菌层102和第二抑菌层104可提升袖套本体1的抑菌效果,减少体液接触感染的机率,袖套本体1的透气效果较好,提高袖套佩戴的舒适性;
41.2.本技术结构合理,第二弹性带8和第一弹性带3可分别对袖套本体1的两端进行限位,避免袖套佩戴时产生移位,使用较为方便,对手套末端进行包裹,提高对医生的保护效果;
42.3.第一卡合块5和第二卡合块7卡合时可对隔离纸12进行保护,避免透明敷贴6误
触,透明敷贴6与粘合区13连接,可调节袖套末端的松紧程度,增强袖套与手术衣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4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