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裁剪刀的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7  137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裁剪机技术领域,具体为裁剪刀的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2.裁剪机,用电动机带刀运转、激光束、高压水喷射以及冲模冲裁的方式将缝料切割、冲裁成所需形状的加工设备,包括电动裁剪刀、冲裁机和自动裁剪机等。裁剪刀用电动替代手动(剪刀)裁剪面料的工具。根据刀片的形式可分为直刀、圆刀、角刀和带刀等。借助工作台,用手动的方式完成多层面料的裁剪。剪裁台带有裁剪装置的工作台。由于裁剪形式的多样化,裁剪台可分为冲裁机、油压裁断机、自动激光裁剪机、组合裁床和真空裁床等。将面料放置剪裁台上,用手动或自动的方式裁剪面料。布条裁剪机、裁切布条等装饰缝料的专用设备。削皮机、片削皮料的专用设备。
3.现有的裁剪刀校正装置校正效果较差,难以对裁剪刀进行有效校正,校正效果差容易造成裁剪刀偏刀,造成裁剪的布料出现偏差,使得裁剪的布料出现较多废品,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很不灵活。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裁剪刀的校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剪刀的校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裁剪刀的校正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右侧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壁前侧与安装板正面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槽口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形滑块,且第一凸形滑块与第一槽口和第一滑槽滑动连接设置,所述安装板左侧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内壁前侧与安装板正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槽口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形滑块,且第二凸形滑块与第二槽口和第二滑槽滑动连接设置,所述安装板左侧与右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凸形滑块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板滑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凸形滑块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与安装板滑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左侧与第二连接板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表面转动连接有校正轮,所述校正轮表面搭接有裁剪刀本体。
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板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的正面与背面。
7.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第一凸形滑块、第二弹簧和第二凸形滑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凸形滑块、两个第二弹簧和两个第二凸形滑块均以第一连接板底面的横向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体积相等,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9.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形滑块和第二凸形滑块的体积相等,且第一凸形滑块与第二凸形滑块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规格相同,所述凹形板采用合金材质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裁剪刀本体出现右侧偏刀时,使得裁剪刀本体推动校正轮、固定轴、凹形板和第一连接板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凸形滑块对第一弹簧进行拉伸,通过第一弹簧的回弹作用,带动第一凸形滑块和第一连接板向左侧移动,推动校正轮向左侧移动,将裁剪刀本体进行复位,当裁剪刀本体出现左侧偏刀时,使得裁剪刀本体推动校正轮、固定轴、凹形板和第二连接板向左侧移动,使得第二凸形滑块对第二弹簧进行拉伸,通过第二弹簧的回弹作用,带动第二凸形滑块和第二连接板向左侧移动,推动校正轮向右侧移动,将裁剪刀本体进行复位;实现了便于对裁剪刀进行有效校正的目标,避免了校正效果差造成裁剪刀偏刀的情况,避免了裁剪刀出现偏刀造成裁剪的布料出现偏差的情况,避免了裁剪的布料出现较多废品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等测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结构正剖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另一局部结构正剖图。
17.图中:1、安装板;2、第一槽口;3、第一滑槽;4、第一弹簧;5、第一凸形滑块;6、第二槽口;7、第二滑槽;8、第二弹簧;9、第二凸形滑块;10、挡板;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凹形板;14、固定轴;15、校正轮;16、裁剪刀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裁剪刀的校正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板1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正面与背面,安装板1右侧开设有第一槽口2,第一槽口2内壁前侧与安装板1正面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槽口2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第一凸形滑块5、第二弹簧8和第二凸形滑块9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弹簧4、两个第一凸形滑块5、两个第二弹簧8和两个第二凸形滑块9均以第一连接板11底面的横向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使得校正装置的校正效果更好,避免裁剪的布料出现较多废品,第一弹簧4与第二弹簧8的规格相同,第一弹簧4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形滑块5,第一凸形滑块5和第二凸形滑块9的体积相等,且第一凸形滑块5与第二凸形滑块9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且第一凸形滑块5与第一槽口2和第一滑槽3滑动连接设置,安装板1左侧开设有第二槽口6,第二槽口6内壁前侧与安装板1正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7,第二槽口6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
形滑块9,且第二凸形滑块9与第二槽口6和第二滑槽7滑动连接设置,安装板1左侧与右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挡板10,第一凸形滑块5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的体积相等,且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使得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更加耐用,不易出现形变或断裂,且第一连接板11与安装板1滑动连接设置,第二凸形滑块9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且第二连接板12与安装板1滑动连接设置,第一连接板11左侧与第二连接板12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凹形板13,凹形板13采用合金材质制成,使得凹形板13更加耐用,不易损坏,凹形板13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4,固定轴14表面转动连接有校正轮15,校正轮15表面搭接有裁剪刀本体16,当裁剪刀本体16出现右侧偏刀时,使得裁剪刀本体16推动校正轮15、固定轴14、凹形板13和第一连接板11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一凸形滑块5对第一弹簧4进行拉伸,通过第一弹簧4的回弹作用,带动第一凸形滑块5和第一连接板11向左侧移动,推动校正轮15向左侧移动,将裁剪刀本体16进行复位,当裁剪刀本体16出现左侧偏刀时,使得裁剪刀本体16推动校正轮15、固定轴14、凹形板13和第二连接板12向左侧移动,使得第二凸形滑块9对第二弹簧8进行拉伸,通过第二弹簧8的回弹作用,带动第二凸形滑块9和第二连接板12向左侧移动,推动校正轮15向右侧移动,将裁剪刀本体16进行复位,实现了便于对裁剪刀进行有效校正的目标,避免了校正效果差造成裁剪刀偏刀的情况,避免了裁剪刀出现偏刀造成裁剪的布料出现偏差的情况,避免了裁剪的布料出现较多废品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更加灵活。
20.工作原理:当裁剪刀本体16出现右侧偏刀时,使得裁剪刀本体16推动校正轮15、固定轴14和凹形板13进行移动,通过凹形板13推动第一连接板11向右侧移动,带动第一凸形滑块5在第一槽口2和第一滑槽3内向右侧滑动,使得第一凸形滑块5对第一弹簧4进行拉伸,通过第一弹簧4的回弹作用,带动第一凸形滑块5向左侧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板11向左侧移动,推动凹形板13、固定轴14和校正轮15向左侧移动,将裁剪刀本体16进行复位,当裁剪刀本体16出现左侧偏刀时,使得裁剪刀本体16推动校正轮15、固定轴14和凹形板13进行移动,通过凹形板13推动第二连接板12向左侧移动,带动第二凸形滑块9在第二槽口6和第二滑槽7内向左侧滑动,使得第二凸形滑块9对第二弹簧8进行拉伸,通过第二弹簧8的回弹作用,带动第二凸形滑块9向右侧移动,带动第二连接板12向左侧移动,推动凹形板13、固定轴14和校正轮15向右侧移动,将裁剪刀本体16进行复位,即可对裁剪刀本体16进行校正。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