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助产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7  13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助产钳。


背景技术:

2.助产钳是一种可用于辅助产妇分娩婴儿的仪器,助产钳通常是在孕妇生孩子顺产出现困难时,医生会用到的一种帮助孕妇顺产的工具。在孕妇生孩子出现困难时,医生就会使用助产钳,让助产钳的两侧夹住孩子得到头部,将孩子从孕妇子宫中轻轻向外牵拉,帮助胎儿娩出。只要手法得当,放置助产钳的位置得当,对胎儿没有什么损伤。当子宫收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或产妇患有某些疾病,不宜在第二产程过度用力;或胎儿在宫内缺氧,医生建议用助产钳助产。
3.助产钳分为两叶,两叶之间形成胎儿头大小,与胎儿头形状类似的空间。将胎儿头环抱保护之中,以免胎儿头受挤压。现有的助产钳功能单一,其中两叶的开合角度调节不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控制,操作精度低,牵拉效果差,从而在操作过程中增加产妇的疼痛,因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效果好、操作精度高的可调节角度的助产钳。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助产钳,包括有固定座和一对分别与固定座铰接的钳臂,一对所述钳臂分别位于固定座的两侧对称设置;
6.还包括有调节一对钳臂开合角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座并与固定座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靠近钳臂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铰接设置有一对铰接杆,一对所述铰接杆分别与其同侧的钳臂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其表面外螺纹相适配的角度指示标尺;
7.所述固定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设置有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包括有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的接触杆,所述接触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与婴儿头部相抵触的抵触件。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充气件,所述钳臂上套设有气垫层,所述气垫层与充气件之间设置有导气管。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件为气囊。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供手部操作的操作部,操作部表面具有波纹状的防滑纹。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调节装置调节钳臂之间的间距,准确地调整钳臂之间的开合角度。当需要增大钳臂之间的开合角度时,手持固定座并正向转
动连接杆,使得连接杆在螺纹配合的固定座内向前运动,连接杆带动固定块上的各铰接杆摆动,使得与铰接杆相连的钳臂之间的距离变宽,达到增大钳臂开合角度的效果。直至两个铰接杆摆动至相对水平的状态,两个钳臂开合至最大角度状态。
12.当需要减小钳臂之间的开合角度时,反向转动连接杆,使得连接杆向后运动,连接杆带动固定块上的各铰接杆反向摆动,使得与铰接杆相连的钳臂之间的距离变窄,达到减小钳臂开合角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反馈装置和调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固定座;2、钳臂;3、调节装置;4、连接杆;5、固定块; 6、铰接杆;7、角度指示标尺;8、接触杆;9、抵触件;10、导气管;11、气囊;12、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照图1-3所示,
18.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助产钳,包括有固定座1和一对分别与固定座1铰接的钳臂2,一对钳臂2分别位于固定座1的两侧对称设置;
19.还包括有调节一对钳臂2开合角度的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包括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一端穿过固定座1并与固定座1螺纹连接,连接杆4靠近钳臂2的一端通过轴承(附图中未标出)转动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两侧分别铰接设置有一对铰接杆6,一对铰接杆6分别与其同侧的钳臂2相铰接,连接杆4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其表面外螺纹相适配的角度指示标尺7,且角度指示标尺7上的刻度与两个钳臂2的开合角度建立对应关系,角度指示标尺7上的两端分别对应钳臂2开合的最大角度状态和最小角度状态;
20.固定块5远离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设置有反馈装置,反馈装置包括有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的接触杆8,接触杆8远离固定块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与婴儿头部相抵触的抵触件9。
2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通过调节装置3调节钳臂2之间的间距,准确地调整钳臂2之间的开合角度。当需要增大钳臂2之间的开合角度时,手持固定座1并正向转动连接杆4,使得连接杆4在螺纹配合的固定座1内向前运动,连接杆4带动固定块5上的各铰接杆6摆动,使得与铰接杆6相连的钳臂2之间的距离变宽,达到增大钳臂2开合角度的效果。直至两个铰接杆6摆动至相对水平的状态,两个钳臂2开合至最大角度状态。
22.当需要减小钳臂2之间的开合角度时,反向转动连接杆4,使得连接杆4向后运动,连接杆4带动固定块5上的各铰接杆6反向摆动,使得与铰接杆6相连的钳臂2之间的距离变窄,达到减小钳臂2开合角度的效果。
23.通过设置连接杆4与固定座1螺纹连接,减小连接杆4移动时调节的幅度,提高调节装置3调节的精度,同时,螺纹连接的连接杆4和固定座1具备止退的作用,从而实现操作精度控制。通过观察固定座1对应角度指示标尺7的位置来判断钳臂2之间的开合角度,以使其开合角度能够适配阴道内壁宽度或者婴儿头部宽度,提高调节的准确度,防止伸入阴道时
对婴儿和孕妇造成损伤。
24.通过设置有反馈装置,在钳臂2张开的状态下持续伸入阴道时,反馈装置中的抵触件9与婴儿相接触以使得外部医护人员得以反馈,该抵触件9为医用硅胶材质制成且具备柔软性,因而不会对婴儿头部进行损伤。
25.进一步的,连接杆4远离固定块5的一端通过轴承(附图中未标出)转动连接有充气件,钳臂2上套设有气垫层(附图中未标出),气垫层与充气件之间设置有导气管10。在夹住婴儿头部时,将婴儿头部的对应位置固定在一对钳臂2之间,通过充气件将气体通过导气管10压缩至气垫层内,使得气垫层内的气体增加,气垫层逐渐膨胀从而慢慢接触到婴儿的头部进行夹持,减小夹持对婴儿的危害。
26.进一步的,充气件为气囊11,通过单手按压气囊11即可实现对气垫层的充气膨胀,便于手术时的快速操作,减少因时长拖长而带来的风险。
27.进一步的,连接杆4远离固定块5的一端设置有供手部操作的操作部,操作部表面具有波纹状的防滑纹12,增加操作部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力,便于连接杆4的转动操作。
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使用者先是一只手持有固定座1,另一只手握住操作部后持续施力转动连接杆4,使连接杆4相对固定座1向前滑移并使两个钳臂2 略微张开,在伸入阴道后通过观察固定座1对应角度指示标尺7的位置来判断钳臂2之间的开合角度,以使其开合角度能够适配阴道内壁宽度或者婴儿头部宽度。调整好钳臂2之间的开合角度后手持固定座1向前持续移动,接触杆8上的抵触件9与婴儿头部接触。随后使用者保持按压气囊11的状态4继续向前移动固定座1,钳臂2逐渐靠近闭合夹持婴儿的同时,气囊11内的气体通过导气管10移动至气垫层内,使气垫层逐渐膨胀对婴儿头部实现夹持,以便于对婴儿头部进行牵引,最终通过向后移动固定座1和连接杆4,带动婴儿从孕妇体内脱出。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