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装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7  142



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装刀装置。


背景技术:

2.机床加工用的刀具如外圆粗精刀、切槽刀、镗孔刀、麻花钻、铰刀等,在生产完成后都需要装入刀盒中,避免刀具与刀具之间的接触以及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得刀具损坏,由于包装过程比较简单,通常都是通过人工将刀具放入对应的刀盒中进行包装,但是人工作业的效率较低,这种作业方式费时费力且增加了相应的生产成本,在包装过程中容易发生刀具碰触的情况,并且刀具较为锋利,对工人的安全也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装刀装置,其能够自动装刀,有效提高装刀效率和安全性。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装刀装置,用于将刀具装入刀盒中,所述自动装刀装置包括:
5.复数个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刀具;
6.间距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复数个夹持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复数个夹持组件的间距;
7.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将所述刀具移动到承载盘的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装刀装置还包括:
9.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连接于所述间距移动组件,用于对所述复数个夹持组件的位置进行翻转。
10.进一步的,所述间距移动组件包括滚珠丝杆、丝杆固定座及活动板,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贯穿所述活动板,所述丝杆固定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所述丝杆固定座与所述复数个夹持组件连接且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间距移动组件通过调节所述丝杆固定座之间距来调节所述夹持组件的间距。
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12.夹刀部;
13.固定底座;
14.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丝杆固定座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上;
15.动力件,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动力件与所述夹刀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夹刀部的张开和闭合。
16.进一步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动杆与驱动气缸,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活动板并与所述驱动气缸连接,以旋转所述复数个夹持组件。
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若干橡胶固定座。
18.进一步的,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齿轮和直线齿条,所述齿轮装设于所述转动杆的两端,所述齿轮连接于所述直线齿条,所述直线齿条连接于所述驱动气缸。
1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组件、第二导轨组件及第三导轨组件,所述第二导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所述第三导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所述间距移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轨组件。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轨组件包括第二导轨主体、滑动底座及第一滑轨,所述第二导轨主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底座上,所述滑动底座装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21.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装刀装置还包括刀具载盘机构,所述刀具载盘机构包括载盘、滑动支撑架及第二滑轨,所述载盘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撑架上,所述滑动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上。
22.上述自动装刀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装刀,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性,通过设置间距移动组件,实现夹刀部之间的间距变化,适用于刀具载盘机构上不同的刀具间距以及对应的刀盒间距,提升自动装刀装置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装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夹刀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刀具载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8.[0029][00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4]
请参阅图1,图1所示自动装刀装置100用于自动包装刀具,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装刀装置100包括传动机构10、夹刀移动机构20以及刀具载盘机构30。所述夹刀移动机
构20移动装设于所述传动机构10上,所述刀具载盘机构30邻近所述传动机构10与夹刀移动机构20设置。
[0035]
请参阅图2,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第一导轨组件11、第二导轨组件12及第三导轨组件13,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1与第二导轨组件12连接,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被设置为可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1上移动,所述第三导轨组件13 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连接,所述第三导轨组件13被设置为可在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上移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1设置在y轴方向,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设置在x轴方向,所述第三导轨组件13设置在z轴方向。
[0036]
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1包括第一导轨主体111、驱动件112及若干支撑底座 113。所述支撑底座113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主体111的下方,用于稳固所述第一导轨主体111的位置。所述驱动件112装设在所述第一导轨主体111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在所述第一导轨主体111上移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112为丝杆与电机的组合,所述电机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连接,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在所述第一导轨主体111上沿y轴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件112的形式不限于上述的丝杆与电机的组合,还可以为电机与链条、齿轮或气缸的传动方式,只要能实现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在所述第一导轨主体111 上移动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导轨主体111上还设有限位装置(未标号),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的移动范围,使其保持在正常的位移区间内。
[0037]
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2包括第二导轨主体121、第二驱动件122、滑动底座 123及第一滑轨124。所述第二驱动件122设置于第二导轨主体121上,所述第二导轨主体12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驱动件112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底座123上,所述滑动底座123滑动设置与所述第一滑轨124上。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轨124大致与所述第一导轨主体11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轨主体 121的一端在所述驱动件112的带动下移动,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滑轨124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122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导轨组件13在所述第二导轨主体 121上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驱动件122与第一驱动件112相同,可以为丝杆与电机的组合,还可以为电机与链条、齿轮或气缸等多种传动方式。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导轨主体121同样设有限位装置(未标号),用于限制所述第三导轨组件13的移动范围,使其保持在正常的位移区间内。
[0038]
所述第三导轨组件13包括第三导轨主体131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导轨主体 131上的第三驱动件132。所述第三导轨主体131与所述第二驱动件122连接,所述第三导轨主体131在所述第二驱动件122的驱动下沿x轴方向移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驱动件132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夹刀移动机构20,通过所述第三驱动件132驱动所述夹刀移动机构20在所述第三导轨主体131上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驱动件132与第二驱动件122 以及第一驱动件112相同,可以为丝杆与电机的组合,还可以为电机与链条、齿轮或气缸等多种传动方式。
[0039]
请参阅图3,所述夹刀移动机构20包括主体21及设置于所述主体21上的间距移动组件22、夹持组件23及翻转组件2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21 包括主板211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板211两侧连接的侧板212,所述主体21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通过所述第三驱动件132驱动所述主体21在z轴方向移动。所述侧板212相对的两侧设有所述间距移动组件22,所
述侧板212相背的两侧设有所述翻转组件24。
[0040]
所述间距移动组件22包括滚珠丝杆221、丝杆固定座222及驱动装置223。所述滚珠丝杆221的两端固定于活动板224上,并且所述滚珠丝杆221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活动板224与所述侧板212连接,其中一端贯穿所述侧板212并与所述驱动装置223连接,所述丝杆固定座222装设于所述滚珠丝杆221上。通过所述驱动装置223带动所述滚珠丝杆22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丝杆固定座222 移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珠丝杆221为正反螺旋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221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丝杆固定座2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221的两端,所述驱动装置223为驱动马达,通过所述驱动马达带动所述正反螺旋滚珠丝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所述丝杆固定座222在正反螺旋滚珠丝杆相向或相背移动,进而调整两个所述丝杆固定座222之间的间距。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滚珠丝杆也可以为一般丝杆,通过调整其中一个所述丝杆固定座222的位置来实现两个所述丝杆固定座222之间间距的调整。所述间距移动组件22可根据刀盒中刀具之间的距离灵活调整两个所述丝杆固定座222之间的间距。
[0041]
所述夹持组件23包括连接部231、固定底座232、动力件233及夹刀部234。所述连接部231一端固定于所述丝杆固定座222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232上,所述动力件233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232远离所述连接部231的一侧,所述夹刀部234与所述动力件233连接。所述动力件233用于控制所述夹刀部234张开和闭合的状态,以夹持刀具或松开刀具。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23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丝杆固定座222上均依次连接有所述连接部231、固定底座232、动力件233及夹刀部23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231为橡胶固定座,在所述夹刀部234在所述刀具载盘机构30上夹持刀具时,可以吸收因所述刀具载盘机构30帶來的尺寸误差,夹持刀具完成时,所述第三导轨主体131在z轴抬起时,不会把所述刀具载盘机构30帶起。每一所述丝杆固定座222与固定底座232之间均设有四个所述橡胶固定座。两个所述夹刀部用于同时夹取两把刀具,提升效率。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件233为气缸,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动力件233不限于上述的气缸,还可以为电机与传动件的组合,如电机与丝杆、齿轮等结构,只要能满足控制所述夹刀部234的张开和闭合的状态即可。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刀部234为夹爪,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刀具,提升所述自动装刀装置100的通用性。
[0042]
所述翻转组件24包括转动杆241、齿轮242、直线齿条243及驱动气缸244。所述转动杆241设置于相对的所述侧板212上且所述转动杆241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侧板212以及活动板224,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齿轮242,所述齿轮242与所述直线齿条243连接,所述直线齿条243与所述驱动气缸244 连接,所述驱动气缸244固定于所述侧板212上。所述驱动气缸244带动所述直线齿条243移动,进而使所述齿轮24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杆241转动,所述转动杆241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活动板224,进而带动所述间距移动组件 22和夹持组件23翻转,通过直线运动转换旋转运动的的方式,使所述夹刀部 234翻转,进而使其夹持的刀具实现90
°
的翻转,便于装入刀盒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刀盒的放置位置或者刀盒中刀具的放置位置将所述夹刀部实现不同角度的翻转。例如,当所述刀具载盘机构30中的刀具为竖直放置,刀盒里面的刀具为水平放置,则可配置所述夹刀部234实现90
°
翻转;当所述刀具载盘机构30中的刀具为竖直放置,刀盒里面的刀具与水平面夹角为30
°
,则可配置所述夹刀部234实现60
°
翻转。
[0043]
请参阅图4,所述刀具载盘机构30包括载盘31、滑动支撑架32及第二滑轨33。所述载盘31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撑架32上,所述滑动支撑架32的两侧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33上。所述第二滑轨33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124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刀具载盘机构30还包括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撑架32在所述第二滑轨33上移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载盘 31的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载盘3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小。所述载盘31上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安装孔,用于放置刀具,以供所述夹持组件23夹持。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载盘31上的安装孔设有至少两种不同的孔径,用于放置不同直径的刀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载盘31上也可以设置刀盒,便于将刀具装入刀盒中,所述刀盒的位置不限于上述位置,只要所述通过所述传动机构10的移动能将刀具装入刀盒中即可。可理解的是,所述滑动支撑架32上设有标示条,用于确定所述载盘31的位置,当所述载盘31上的刀具包装完成后,便于更换所述载盘31后,快速确定所述载盘31的位置。
[0044]
所述自动装刀装置100在使用时,首先所述第三驱动件132驱动所述第三导轨主体131下降至合适位置,通过所述间距移动组件22调整所述夹刀部234 之间的间距,使其与所述载盘31上的刀具间距相同,通过所述夹刀部234竖直夹取所述载盘31上的刀具,所述第三驱动件132驱动所述第三导轨主体131 上升,所述翻转组件24调整被夹取刀具的位置,具体为使刀具逆时针转动90
°
,通过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1和第二导轨组件12,调整刀具在x轴以及y轴的位置至刀盒所在位置,通过所述间距移动组件22调整夹取的两把刀具之间的间距,使其与刀盒的间距相同,通过所述第三驱动件132驱动所述第三导轨主体 131下降,控制所述夹刀部234张开,将刀具装入刀盒中。
[0045]
上述自动装刀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装刀,只需人工将放有刀具的载盘放置在固定盘上即可实现在自动装刀,提升作业人员安全,并且设置两个夹刀部,提升效率,且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刀具,提升所述自动装刀装置的通用性,通过设置间距移动组件,实现夹刀部之间的间距变化,适用于不同的刀具载盘以及刀盒间距,通过设置连接部减小所述刀具载盘机构带來的尺寸误差,避免夹取刀具时将载盘带起移动,提升夹取准确性。
[0046]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技术要求公开的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