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7  115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


背景技术:

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
3.户外用配电箱一般安装在室外,由于室外环境较为多变,在遇到大风或者沙尘天气时,空气中会含有的灰尘,容易进入到配电箱的内部,导致配电箱内部的电器元件上积落较多的灰尘,容易导致电器元件接触不良,影响电器元件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在遇到雨雪天气时,空气中的湿度较大,水汽容易随着空气进入到配电箱的内部,导致配电箱的内部受潮,容易导致电器元件出现损坏的情况,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通气管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滤尘网,所述通气管的外部包覆有第一干燥剂,所述配电箱本体顶部内壁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多空支撑板,所述多空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二干燥剂,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6.可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条,所述配电箱本体正面的左侧铰接有配电箱门,所述配电箱门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与第一密封条过盈配合,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槽的配合使用,利用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槽对配电箱本体和配电箱门进行密封,提高了配电箱门闭合后的密封效果。
7.可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配电箱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当所述配电箱门闭合时,所述固定框卡接在配电箱本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框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与第一密封槽过盈配合,所述配电箱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玻璃观察窗,当配电箱门闭合时,第二密封条卡接到第一密封槽中,利用第二密封条和第一密封槽对配电箱本体和配电箱门进行进一步的密封,充分保证了配电箱
本体和配电箱门闭合后的密封效果。
8.可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围挡片,所述第一围挡片围绕在进气口的外部,所述进气口的数量有两个且关于配电箱本体左右对称分布,通过设置第一围挡片,能够避免雨水沿着配电箱本体底部流入到进气口中。
9.可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出气口开设在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干燥剂填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通气管的外部开设有干燥孔,所述通气管呈s形分布在第一干燥剂中,通过将通气管设计成s型,增加了通气管在第一干燥剂中的长度,能够使第一干燥剂更加充分的对通气管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
10.可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顶部内壁下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位于第二干燥剂和防尘网之间,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围挡片,所述第二围挡片围绕在防尘网的外部,所述第二围挡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棚,通过设置散热风机,有利于降低配电箱本体内部的温度,方便对配电箱本体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避免电器元件的温度过高,而第二围挡片和挡雨棚能够避免雨水从防尘网处进入到配电箱中。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条,在配电箱门闭合时,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会分别卡接到第二密封槽和第一密封槽中,利用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条对配电箱本体和配电箱门进行密封,能够避免外界的灰尘和水汽从两者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配电箱本体中,通过在通气管两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中分别设置滤尘网,能够对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到配电箱本体的内部,放置配电箱本体内部的电器元件上积灰。
13.2、该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通过在通气管的设置第一干燥剂,在空气从通气管中穿过时,利用第一干燥剂对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吸收,方便对空气进行干燥,避免配电箱本体内部的电器元件受潮,通过在配电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散热风机,利用散热风机将配电箱本体内部的热空气排出,有利于降低配电箱本体内部的温度,方便对配电箱本体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避免电器元件的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剖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立面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配电箱本体;2、第一密封条;3、第一密封槽;4、配电箱门;5、第二密封槽;6、固定框;7、第二密封条;8、玻璃观察窗;9、进气口;10、第一围挡片;11、通气管;12、干燥孔;13、第一干燥剂;14、壳体;15、出气口;16、多空支撑板;17、第二干燥剂;18、散热风机;19、防尘网;20、第二围挡片;21、挡雨棚。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配电箱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条2,配电箱本体1正面的左侧铰接有配电箱门4,配电箱门4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5,第二密封槽5与第一密封条2过盈配合,通过第一密封条2和第二密封槽5的配合使用,当配电箱门4闭合时,第一密封条2卡接到第二密封槽5中,利用第一密封条2和第二密封槽5对配电箱本体1和配电箱门4进行密封,提高了配电箱门4闭合后的密封效果,配电箱本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3,配电箱门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当配电箱门4闭合时,固定框6卡接在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固定框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条7,第二密封条7与第一密封槽3过盈配合,通过第二密封条7和第一密封槽3的配合使用,当配电箱门4闭合时,第二密封条7卡接到第一密封槽3中,利用第二密封条7和第一密封槽3对配电箱本体1和配电箱门4进行进一步的密封,充分保证了配电箱本体1和配电箱门4闭合后的密封效果,配电箱门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玻璃观察窗8,通过在配电箱门4的内部设置玻璃观察窗8,不需要打开配电箱门4即可观察到配电箱本体1内部的情况,方便对配电箱本体1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查看。
21.请参阅图1、图3和图4,配电箱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口9,配电箱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围挡片10,第一围挡片10围绕在进气口9的外部,进气口9的数量有两个且关于配电箱本体1左右对称分布,进气口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管11,通气管11的外部包覆有第一干燥剂13,通过在通气管11的设置第一干燥剂13,在空气从通气管11中穿过时,利用第一干燥剂13对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吸收,方便对空气进行干燥,避免配电箱本体1内部的电器元件受潮,配电箱本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4,出气口15开设在壳体14的顶部,第一干燥剂13填充在壳体14的内部,通气管11的外部开设有干燥孔12,通气管11呈s形分布在第一干燥剂13中,通过将通气管11设计成s型,增加了通气管11在第一干燥剂13中的长度,能够使第一干燥剂13更加充分的对通气管11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通气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口15,进气口9和通气管11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滤尘网,通过在通气管11两端的进气口9和出气口15中分别设置滤尘网,能够对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到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放置配电箱本体1内部的电器元件上积灰。
22.请参阅图4,配电箱本体1顶部内壁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多空支撑板16,多空支撑板16的顶部放置有第二干燥剂17,通过设置第二干燥剂17,第二干燥剂17能够对配电箱本体1顶部的进出气进行干燥,避免水汽从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进入到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9,配电箱本体1顶部内壁下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18,散热风机18的型号为sj-6015,通过在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散热风机18,利用散热风机18将配电箱本体1内部的热空气排出,有利于降低配电箱本体1内部的温度,方便对配电箱本体1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避免电器元件的温度过高,散热风机18位于第二干燥剂17和防尘网19之间,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围挡片20,第二围挡片20围绕在防尘网19的外部,第二围挡片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棚21,通过设置第二围挡片20和挡雨棚21,第二围挡片20和挡雨棚21能够避免外界的雨水从防尘网19处进入到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起到防水的效果。
23.综上,该可防尘除湿的户外用安全型配电箱,使用时,将配电箱门4关闭,使得第一密封条2卡接到第二密封槽5中,同时第二密封条7卡接到第一密封槽3中,对配电箱本体1和
配电箱门4进行密封,通过散热风机18将配电箱本体1内部的空气排出,对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进行降温,外界的空气从配电箱本体1底部的进气口9进入到通气管11中,利用进气口9内部的滤尘网将空气中灰尘过滤掉,通气管11中的空气被第一干燥剂13干燥,去除掉空气中的水分,避免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手操,配电箱本体1顶部第二围挡片20和挡雨棚21能够避免外界的雨水从防尘网19处进入到配电箱本体1的内部,起到防水的效果,即可。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