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体叠放结构,特别是一种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需要进行钎焊的板体,如芯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夹芯层,夹芯层与两面板之间钎焊连接,通过将芯板置于钎焊炉内进行钎焊,从而实现夹芯层与面板之间的连接固定。在实际钎焊过程中,通过是将单个芯板送入钎焊炉内进行钎焊,但这种方式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3.若将板体上下叠放同时置于钎焊炉内钎焊,相邻板体之间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粘接,不便于后续操作中对相邻芯板进行分离。因此,这需要在相邻板体之间设置隔挡物。而对隔挡物的要求,既要耐高温,例如钎焊温度很高的话,如硬钎焊温度通常要不低于450℃,这就需要采用能够耐高温的材质作为格挡物,且成本不易过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铺设的难以程度,例如采用耐高温的薄状物,如石墨纸等,不仅成本高,且不易进行抓取和铺设,也不易在钎焊后取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抓取便利,成本低廉,防粘接的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叠放的板体,所述相邻板体之间铺设有网状隔层。
6.进一步,所述网状隔层为钢丝网。
7.进一步,所述网状隔层的耐温温度大于板体的钎焊温度。
8.进一步,所述网状隔层的网孔尺寸不大于5mm。
9.进一步,所述网状隔层的厚度不大于5mm。
10.进一步,所述网状隔层的熔点与板体的熔点不同。
11.进一步,所述叠放的板体的顶部设有配重体。
12.进一步,所述配重体与最上层的板体之间和/或最下层的板体下部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包括多个贯通的空腔。
13.进一步,所述配重体和/或格栅板为碳板、石墨板、碳化硅板或刚玉板。
14.进一步,所述板体为芯板,包括第一面板、夹芯层和第二面板,所述夹芯层和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之间钎焊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方面能够防止相互叠放的板体在钎焊过程中发生粘接,且采用网状隔层便于抓取和铺设,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叠放的板体之间具备平整性和稳定性,且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丝网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格栅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叠放的板体,相邻板体之间铺设有网状隔层。
21.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板体之间设置网状隔层,一方面,能够防止相邻板体在高温下发生粘接,当板体钎焊完毕后,可轻易取下网状隔层,省时省力;另一方面,采用网状结构,能够便于抓取和铺设,例如可采用针式吸盘将网状隔层抓起置于板体上,即针尖插入网孔内进行抓取铺设,且钎焊完成后,也方便取走。
22.本实施例中,网状隔层优选为钢丝网2,钢丝网2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碳钢等耐高温材质。而且钢丝网可选择现成的成品,无需另外设计,成本也较为低廉。本实施例的钢丝网与板体的熔点不同。其中板体优选为芯板1,包括第一面板、夹芯层和第二面板,夹芯层和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之间钎焊连接。其中钢丝网2的熔点与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的熔点不同,这样可防止芯板1在钎焊过程中,钢丝网2与芯板1粘在一起。
23.可以理解的是,钢丝网2与芯板1的熔点也可以相同,例如二者都采用不锈钢材质,即使在高温下粘在一起,钢丝网2由于重量轻,也可以轻易拔下,而如果相邻芯板1之间直接粘在一起,如果芯板1为大型尺寸,重量较大,很难将二者分离,而钢丝网为网状结构,与芯板之间通常为线粘接或者点粘接,较易取出。
24.本实施例中,钢丝网2的耐温温度大于板体的钎焊温度,防止钎焊过程中钢丝网产生融化。
25.本实施例中,钢丝网2的网孔尺寸不大于5mm,若网孔孔径较大,当采用针式吸盘抓取时,不易抓牢,这就需要将针尖尺寸做粗。因此,本实施例可将网孔选取的较小,以便于抓牢。网孔尺寸优选为1~3mm。
26.本实施例中,钢丝网2的厚度不大于5mm,通常为1~3mm左右,若太厚,一方面会占用钎焊炉内部空间,导致叠放的芯板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叠放的芯板之间不平整。
27.本实施例中,叠放的芯板的顶部设有配重体3。通过在顶部加入配重体3,能够防止叠放的芯板1在钎焊过程中因干扰(如振动)产生错位或晃动,进而提高钎焊质量,保证产品合格率。配重体3为框架结构,具有一定的重量,能够压住多个叠放的芯板1。配重体3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者碳、石墨等耐高温材质。
2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配重体3与最上层的芯板1之间设有格栅板4,格栅板4包括多个贯通的空腔41,一方面能够使炉体内的热气流或冷气流均匀流过格栅板的每个空腔,使板体均匀受热或冷却,尤其是顶部芯板容易受热不均匀,产生加热死角,而当气流通过每个格栅时,就能使顶部芯板加热更均匀。
29.本实施例中,还可将叠放的芯板1置于格栅板上,即最下层芯板的下部设置格栅板,能够保证芯板在钎焊炉内的平整性,进而提高芯板叠放后的稳定性。且底部的格栅板能
够保证底部的芯板受热均匀。
30.本实施例中,格栅板4优选为碳板,可耐高温,且具有一定的承载强度。
3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在相邻芯板1之间铺设钢丝网2,钢丝网2平整放置,确保相邻芯板1之间均铺设好钢丝网2后,将格栅板4压在顶部芯板上,并在格栅板上压入配重体3,然后将整体置于钎焊炉内,且钎焊炉内也设有格栅板,将整体置于格栅板上。或者顶部的格栅板4和配重体3在叠放的芯板1加入钎焊炉内再加入。然后开始钎焊,钎焊过程中通过加入钢丝网2能够防止相邻芯板1之间粘接,且通过配重体3能够保证多个芯板1之间的稳定性,不易发生移动。钎焊结束后,将叠放的芯板1从钎焊炉内取出,从将相邻芯板1之间的钢丝网2取出。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防止相互叠放的板体在钎焊过程中发生粘接,且采用网状隔层便于抓取和铺设,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叠放的板体之间具备平整性和稳定性,且受热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叠放的板体,所述相邻板体之间铺设有网状隔层;所述网状隔层为钢丝网;所述网状隔层的耐温温度大于板体的钎焊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隔层的网孔尺寸不大于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隔层的厚度不大于5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隔层的熔点与板体的熔点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放的板体的顶部设有配重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体与最上层的板体之间和/或最下层的板体下部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包括多个贯通的空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体和/或格栅板为碳板、碳化硅板或刚玉板。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芯板,包括第一面板、夹芯层和第二面板,所述夹芯层和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之间钎焊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待钎焊板体叠放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叠放的板体,所述相邻板体之间铺设有网状隔层。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防止相互叠放的板体在钎焊过程中发生粘接,且采用网状隔层便于抓取和铺设,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叠放的板体之间具备平整性和稳定性,且受热均匀。均匀。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 陈榆 徐国新 吴红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