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胶液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沫胶带生产用胶液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192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圣保罗,理查
·
德鲁发明了透明胶带。胶带按它的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气缸带动减震组件贴合生产箱,以便于实现对生产箱的减震作用,但气缸直接裸露在外,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周边工作人员误触到气缸时,容易受到伤害;2、通过螺栓及螺纹筒的螺纹连接来将生产箱和底座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当螺栓与螺纹筒之间受到外界侵蚀作用发生锈蚀时,容易影响后续生产箱的拆卸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泡沫胶带生产用胶液加工装置,具有防护、润滑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沫胶带生产用胶液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生产箱,所述生产箱的侧壁上连接有l形板,所述底座的上方且位于l形板的下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和l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的上方且位于生产箱的两侧均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壁上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震组件,所述侧板的侧壁上且位于气缸的外围设置有防护组件;
6.所述防护组件包括u形框和吸热棉,所述侧板的侧壁上且位于气缸的外围设置有u形框,所述u形框靠近气缸的一侧连接有吸热棉。
7.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连接板、限位板、固定板和安装槽,所述侧板的侧壁上且对应u形框的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板,所述u形框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且对应连接板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固定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8.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插接柱和插接槽,所述连接板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连接有插接柱,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且对应插接柱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槽。
9.优选的,所述l形板的上方设置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安装板、油罐、滴油管、注油孔和导油孔,所述l形板的侧壁上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油罐,所述油罐靠近螺栓的一端连接有滴油管,所述螺栓的内部设置有注油孔,所述螺栓的内部且位于注油孔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导油孔。
10.优选的,所述导油孔呈倾斜状态设置。
11.优选的,所述油罐远离滴油管的一端连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远离油罐的一端
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设置u形框、吸热棉、连接板、限位板、固定板、插接柱、插接槽、安装槽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实现防护的功能,避免在气缸运行过程中,周边工作人员误触到气缸,进而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被气缸运行产生的热量烫伤,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
14.2、本实用新型设置安装板、油罐、滴油管、注油孔、导油孔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实现润滑的作用,当需要拆卸生产箱进行日常维护操作时,可以先对螺栓及螺纹筒进行润滑,方便后续工作人员对螺栓的拆卸操作,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对生产箱进行拆卸操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板和防护组件连接状态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u形框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栓与螺纹筒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20.图中:1、生产箱;2、侧板;3、气缸;4、防护组件;41、u形框;42、吸热棉;43、连接板;44、限位板;45、固定板;46、插接柱;47、插接槽;48、安装槽;5、底座;6、减震组件;7、润滑组件;71、安装板;72、油罐;73、滴油管;74、注油孔;75、导油孔;8、螺纹筒;9、螺栓;10、l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泡沫胶带生产用胶液加工装置,包括底座5,底座5的上方设置有生产箱1,生产箱1的侧壁上连接有l形板10,底座5的上方且位于l形板10的下方连接有螺纹筒8,螺纹筒8和l形板10之间通过螺栓9连接,底座5的上方且位于生产箱1的两侧均连接有侧板2,侧板2的侧壁上连接有气缸3,气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震组件6,侧板2的侧壁上且位于气缸3的外围设置有防护组件4;
24.防护组件4包括u形框41和吸热棉42,侧板2的侧壁上且位于气缸3的外围设置有u形框41,u形框41靠近气缸3的一侧连接有吸热棉42。
25.具体的,防护组件4还包括连接板43、限位板44、固定板45和安装槽48,侧板2的侧壁上且对应u形框41的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板45,u形框41靠近固定板45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43,固定板45的侧壁上且对应连接板43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48,连接板43的上方连接有限位板44,限位板44和固定板45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u形框41可拆卸连接到侧板2上。
27.具体的,防护组件4还包括插接柱46和插接槽47,连接板43远离限位板44的一端连接有插接柱46,安装槽48的侧壁上且对应插接柱46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槽47,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连接板43初步定位连接到安装槽48内部。
29.本实施例使用时,先将连接板43对准安装槽48的位置,然后向安装槽48内部移动连接板43,进而带动插接柱46向插接槽47内部移动,当插接柱46完全进入到插接槽47内部后,停止移动连接板43,然后利用第一螺栓将限位板44与固定板45固定连接,从而将连接板43固定在安装槽48内部,从而将u形框41固定到侧板2的侧壁上,然后再将生产箱1放置到底座5上,并通过螺栓9将l形板10与螺纹筒8固定连接,然后启动气缸3,气缸3运行带动减震组件6向生产箱1的方向移动,当减震组件6贴合生产箱1后停止气缸3,在气缸3运行过程中,u形框41可以避免周边操作人员误触到气缸3,吸热棉42可以吸收气缸3运行产生的热量,进而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误触到气缸3时,被气缸3运转产生的热量烫伤,然后再将胶液生产加工所需的原料通过生产箱1上的进料斗投入到生产箱1内部,以便于进行后续的生产加工操作,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减震组件6可以缓和生产箱1受到的振动,避免振动造成生产箱1受损;
30.实施例2
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l形板10的上方设置有润滑组件7,润滑组件7包括安装板71、油罐72、滴油管73、注油孔74和导油孔75,l形板10的侧壁上连接有安装板71,安装板71上连接有油罐72,油罐72靠近螺栓9的一端连接有滴油管73,螺栓9的内部设置有注油孔74,螺栓9的内部且位于注油孔74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导油孔75,
32.具体的,导油孔75呈倾斜状态设置,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注油孔74内的润滑油导入到螺栓9和螺纹筒8的螺纹连接处。
34.具体的,油罐72远离滴油管73的一端连接有注油管,注油管远离油罐7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向油罐72内部注入润滑油。
36.本实施例使用时,需要对生产箱1进行拆卸维护时,可以打开滴油管73上的阀门,使得油罐72内部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滴油管73滴落到注油孔74内部,然后再经由导油孔75进入到螺栓9与螺纹筒8的螺纹连接处,对螺栓9及螺纹筒8进行润滑,便于后续拧出螺栓9,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37.本实用新型中减震组件6的结构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2452962.4公开的一种多糖止血修复生物胶液生产装置中已经公开。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