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及使用该屏蔽结构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7  127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屏蔽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及使用该屏蔽结构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对串扰的抑制是连接器产品设计的关键点。通过对高速连接器产品结构的多物理场分析,插头和插座配合的接触区域是产生串扰的重要位置之一。为解决接触区域串扰较大的问题,目前高速插座连接器产品配合端的屏蔽方式大量采用屏蔽片延伸的方式,如图1所示,在屏蔽片5延伸部分设置接触点6与插头连接器接触,以增强信号回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实现更好的屏蔽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回流路径,以提高插座连接器的串扰抑制性能的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及使用该屏蔽结构的插座连接器。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包括连接器传输模块,连接器传输模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和连接器传输模块的外侧共同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绝缘体部件,连接器传输模块中的信号接地端子引出有接触结构,且该接触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电接触。
5.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结构为插片式结构,该插片式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接触方式为在插片上设置弹出触点、在插片上设置冲压鼓包、在插片上设置凸起以及在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内侧设置卡点。
6.进一步的,所述插片式结构位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内侧。
7.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包括屏蔽结构,该屏蔽结构包括连接器传输模块,连接器传输模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和连接器传输模块的外侧共同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绝缘体部件,连接器传输模块中的信号接地端子引出有接触结构,且该接触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电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结构为插片式结构,该插片式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接触方式为在插片上设置弹出触点、在插片上设置冲压鼓包、在插片上设置凸起以及在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内侧设置卡点。
9.进一步的,所述插片式结构位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内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传输模块中的信号接地端子处引出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电接触的插片式结构,实现至少两个传输模块之间的接地连接,为信号传输提供更好的回流路径,提高插座连接器的串扰抑制性能。
附图说明
11.图1是现有高速插座连接器产品配合端的屏蔽方式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插片与连接器传输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4.图4是图3在另一个角度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5.图中标记:1、连接器传输模块,2、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3、连接器配合端绝缘体部件,4、接触结构,5、屏蔽片,6、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连接器传输模块1,连接器传输模块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2,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2和连接器传输模块1的外侧共同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绝缘体部件3,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器传输模块1中的信号接地端子引出有接触结构4,且该接触结构4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2电接触。
18.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结构4为插片式结构,该插片式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2的接触方式为在插片4上设置弹出触点、在插片上设置冲压鼓包、在插片上设置凸起以及在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内侧设置卡点。
19.为了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所述插片式结构位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2的内侧。
20.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包括上述连接器屏蔽结构。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传输模块中的信号接地端子处引出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2电接触的插片式结构,实现至少两个传输模块之间的接地连接,为信号传输提供更好的回流路径,提高插座连接器的串扰抑制性能。
2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包括连接器传输模块,连接器传输模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和连接器传输模块的外侧共同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绝缘体部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器传输模块中的信号接地端子引出有接触结构,且该接触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为插片式结构,该插片式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接触方式为在插片上设置弹出触点、在插片上设置冲压鼓包、在插片上设置凸起以及在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内侧设置卡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式结构位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内侧。4.插座连接器,包括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屏蔽结构包括连接器传输模块,连接器传输模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和连接器传输模块的外侧共同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绝缘体部件,连接器传输模块中的信号接地端子引出有接触结构,且该接触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电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为插片式结构,该插片式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接触方式为在插片上设置弹出触点、在插片上设置冲压鼓包、在插片上设置凸起以及在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内侧设置卡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为插片式结构,该插片式结构位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及使用该屏蔽结构的连接器,其中,插座连接器屏蔽结构包括连接器传输模块,连接器传输模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和连接器传输模块的外侧共同设置有连接器配合端绝缘体部件,连接器传输模块中的信号接地端子引出有接触结构,且该接触结构与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电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传输模块中的信号接地端子处引出与插座连接器配合端导电部件电接触的插片式结构,实现至少两个传输模块之间的接地连接,为信号传输提供更好的回流路径,提高插座连接器的串扰抑制性能。连接器的串扰抑制性能。连接器的串扰抑制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荫 底海洋 陈功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