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菱形柱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2.传统钢管木方模板加固方式多用于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混凝土柱,并不适合菱形柱的施工。现有菱形柱大多采用钢管扣件的加固方式,此种加固方式经常会有混凝土胀模、跑模、漏浆等现象。
3.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多使用菱形柱夹持机构对菱形柱进行固定作业,来有效避免混凝土胀模、跑模、漏浆等现象发生,但现有的菱形柱夹持机构无法对支撑夹持的角度进行调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实用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菱形柱夹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支撑夹持角度无法调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度可调的菱形柱夹持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摇把,所述摇把的一侧设置有主锥齿轮,所述安装架的内壁顶端转动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底端设置有从锥形齿轮,所述主锥齿轮啮合连接从锥形齿轮,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有丝套,所述丝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夹持板。
6.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夹持板的内壁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夹持板的两面均设置有设备架,两个所述设备架上均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杠,两个所述调节丝杠上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夹持板的两面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内螺纹管穿出通孔的一端均设置有内夹板,两个所述调节丝杠的伸出端均设置有转盘。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两侧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固定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摇把带动主锥齿轮啮合连接从锥形齿轮,来带动丝杠转动,使丝套在丝杠上垂直移动,丝套带动调节杆推动夹持板以转动座为中心进行翻转,并挤压弹簧发生形变,来完成对夹持板夹持角度的调节,来适应对不同位置的菱形柱的夹持作业需求。
10.2、本实用新型在夹持板将菱形柱前后包围,并使得防护层抵住在菱形柱上,然后通过转动转盘带动调节丝杠转动,使内螺纹管在调节丝杠上水平移动,内螺纹管推动内夹板从前后两面抵住菱形柱,来完成多菱形柱的夹持固定作业。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主视剖切示意图;
13.图3为图1的a-a的俯视剖切示意图;
14.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15.图中:1、底座;2、安装架;3、摇把;4、主锥齿轮;5、丝杠;6、从锥形齿轮;7、丝套;8、调节杆;9、支撑板;10、转动座;11、夹持板;12、弹簧;13、防护层;14、设备架;15、调节丝杠;16、内螺纹管;17、通孔; 18、内夹板;19、转盘;20、支撑腿;21、固定板;2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菱形柱夹持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焊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为l形板结构,安装架2的右侧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内过盈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过盈连接有摇把3,摇把3的左侧焊接有主锥齿轮4,主锥齿轮4 的齿数为25,安装架2的内壁顶端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内过盈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过盈连接有丝杠5,丝杠5的底端焊接有从锥形齿轮6,从锥形齿轮6的齿数为37,主锥齿轮4啮合连接从锥形齿轮6,丝杠5上螺纹连有丝套7,丝套7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杆8,安装架2的上端面焊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左侧焊接有转动座10,转动座10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板11,调节杆8的顶端转动连接在夹持板11的右侧。
18.图1、图2、图3和图4,夹持板11的上部右侧焊接有弹簧12,弹簧12 的另一端焊接连接在支撑板9上,夹持板11的内壁右侧通过密封胶粘接连接有防护层13,防护层13为软塑材质,夹持板11的前后两面均焊接有设备架 14,设备架14为u形支架结构,两个设备架14上均开设有安装阶梯孔,安装阶梯孔内过盈连接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过盈连接调节丝杠15,两个调节丝杠15上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16,内螺纹管16为方形管结构,夹持板11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通孔17,通孔17为方形孔结构,两个内螺纹管 16穿出通孔17的一端均焊接有内夹板18,两个调节丝杠15的伸出端均焊接有转盘19,底座1的下端面左右两侧焊接有支撑腿20,支撑腿20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均设有固定孔22,将固定插钎穿出固定孔22的一端打入地面内,来完成对夹持机构的安装固定。
1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转动摇把3带动主锥齿轮4啮合连接从锥形齿轮6,来带动丝杠5转动,使丝套7在丝杠5上垂直移动,丝套7带动调节杆8推动夹持板11以转动座10为中心进行翻转,并挤压弹簧12发生形变,来完成对夹持板11夹持角度的调节,来适应对不同位置的菱形柱的夹持作业需求。在夹持板11将菱形柱前后包围,并使得防护层13抵住在菱形柱上,然后通过转动转盘19带动调节丝杠15转动,使内螺纹管16在调节丝杠 15上水平移动,内螺纹管16推动内夹板18从前后两面抵住菱形柱,来完成多菱形柱的夹持固定作业。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角度可调的菱形柱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摇把(3),所述摇把(3)的一侧设置有主锥齿轮(4),所述安装架(2)的内壁顶端转动设置有丝杠(5),所述丝杠(5)的底端设置有从锥形齿轮(6),所述主锥齿轮(4)啮合连接从锥形齿轮(6),所述丝杠(5)上螺纹连有丝套(7),所述丝套(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杆(8),所述安装架(2)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座(10),所述转动座(1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板(11),所述调节杆(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夹持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菱形柱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板(9)上,所述夹持板(11)的内壁一侧设置有防护层(13),所述夹持板(11)的两面均设置有设备架(14),两个所述设备架(14)上均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杠(15),两个所述调节丝杠(15)上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16),所述夹持板(11)的两面均开设有通孔(17),两个所述内螺纹管(16)穿出通孔(17)的一端均设置有内夹板(18),两个所述调节丝杠(15)的伸出端均设置有转盘(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菱形柱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两侧设置有支撑腿(20),所述支撑腿(20)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上均设有固定孔(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菱形柱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摇把,摇把的一侧设置有主锥齿轮,安装架的内壁顶端转动设置有丝杠,丝杠的底端设置有从锥形齿轮,主锥齿轮啮合连接从锥形齿轮,丝杠上螺纹连有丝套,丝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杆,安装架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板,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夹持板。通过转动摇把带动主锥齿轮啮合连接从锥形齿轮,来带动丝杠转动,使丝套在丝杠上垂直移动,丝套带动调节杆推动夹持板以转动座为中心进行翻转,来完成对夹持板夹持角度的调节来适应多样的夹持作业需求。来适应多样的夹持作业需求。来适应多样的夹持作业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赞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