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薄膜转移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8  79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转移印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薄膜转移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印刷工艺中,油墨直接在承印物表面干燥,由于纸张平整度、以及纸张表面吸收性的影响,不利于油墨的流平;采用opp或pet等复合纸张进行印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工艺的弊端在于塑料薄膜属非降解性材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保;随着印刷渡铝工艺的出现,如何在普通凹印或柔印油墨直接在膜上印刷并渡铝,缺乏成熟装备,为了改善克服高端印刷品成本高的问题,需要引入工艺应用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薄膜转移印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转移印刷装置,满足环保、经济型纸质材料的包装印刷工艺的要求,生产出的产品具有金属光泽的印刷效果。如不需要金属效果则在印刷后可以直接进行转移。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转移印刷装置,包括凹印机组,凹印机组包括薄膜放卷单元、张力控制装置、凹版印刷单元、干燥单元、收卷装置,所述的凹印机组的下道工序依次衔接有镀铝机和复合机;
5.所述的镀铝机包括泵、放卷装置、冷却辊筒、隔热掩膜、料源,收卷后的转移膜通过冷却辊筒、隔热掩膜,所述的料源设置在隔热掩膜的下方,所述的放卷装置和冷却辊筒衔接;
6.所述的复合机包括凹印版辊、干燥烘箱、放卷承印材料、承印材料收卷机构、薄膜收卷机构、压力辊,所述的印刷后的转移膜依次通过凹印版辊、压力辊、干燥烘箱、承印材料收卷机构、薄膜收卷机构,所述的凹印版辊的下方接触设置有水溶性转移胶的槽,所述的干燥烘箱设置凹印版辊、压力辊、干燥烘箱、承印材料收卷机构、薄膜收卷机构的上方,所述的放卷承印材料通过压力辊和印刷后的转移膜混合承印材料。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转移印刷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8.进一步,所述的干燥烘箱为有四个温区;第一温区控制在70℃—90℃;第二温区控制在100℃—120℃;第三温区控制在100℃—120℃;第四温区控制在90℃—110℃。
9.进一步,所述的凹版印刷单元至少为两个。
10.进一步,所述的干燥烘箱衔接有风冷机。
11.进一步,生产过程工艺为:使用聚酯薄膜材料pet薄膜为中间介质,其表面涂布一层离型材料,采用凹版或柔版印刷的方式,使用普通凹印或柔印油墨直接在膜上印刷,再用真空镀铝机对薄膜进行真空蒸镀后制成转移膜,通过水性转移胶水与纸质材料复合后剥离基膜,生产出的产品可以达到金属效果。如不需要金属效果则在印刷后可以直接进行转移;运用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承印材料的平整度、吸收性对印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在低
档纸张上印出精美印品;与直接在转移纸上印刷相比,采用该工艺生产的印品亮丽高雅,色泽更加光亮,金属质感更加强烈。
12.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工艺有如下特点:聚酯薄膜作为中间印刷转移载体,采用普通凹版或柔版印刷方式和普通凹印、柔印油墨在薄膜上印刷,然后再转移或模压、镀铝后转移到其它纸质材料上。详细工艺流程如下:
13.①
、聚酯薄膜pet材料上涂布离型层,也可连线印刷时涂布;
14.②
、采用普通的凹印或柔印油墨,利用凹印或柔印方式在薄膜上进行图文印刷;
15.③
、可对印刷好的薄膜进行镀铝处理;
16.④
、在薄膜上的印刷层或镀铝层涂布水性转移胶水,与纸质材料复合后剥离处理,印刷图文和铝层转移到纸质材料上。
17.进一步,先对薄膜材料进行普通的凹印或柔印生产,对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18.进一步,选用聚酯薄膜材料pet薄膜材料。
19.进一步,在步骤

之后对印刷好的图文表面进行喷铝处理。
20.进一步,使用水性转移胶水,印刷图文转移到纸质材料表面。
21.进一步,在薄膜上印刷好的图文,可以直接转移到其它纸质材料上,也可以直接镀铝处理。
22.进一步,可以用普通的凹印或柔印油墨进行印刷图文。
23.进一步,这种pet膜厚度控制在20-25um之间。
24.进一步,对pet膜一层涂布离型层材料,这种材料是以石蜡或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其ph值控制在6-8之间,固体含量在47
±
2%之间,粘度在15-20秒(涂4#杯)。
25.进一步,这种水性转移胶水以醋酸乙烯-乙烯乳液为主要成分,其ph值控制在8~10之间,固体含量在52
±
2%,粘度在35~70秒(涂4#杯)。
26.进一步,选用pet聚酯薄膜,其pet膜厚度控制在20-25um之间,其膜的伸缩性较稳定,能确保印刷和模压、转移过程中张力控制稳定,膜的拉伸变形对已印刷图文的影响很小,转移到纸质材料上的图文色彩艳丽,网点清晰度高,保持了薄膜印刷的特性。
27.进一步,离型层材料通过反复试验和上机测试,选用石蜡占30~40%、二氧化硅占40~50%等为主要成分,和5-10%的各种附加材料,其ph值控制在6~8之间,固体含量在47
±
2%,粘度在15~20秒(涂4#杯)。
28.进一步,水性转移胶水材料通过反复试验和上机测试,选用醋酸乙烯-乙烯乳液占40~45%、丙烯酸酯占20~25%等为主要成分,和10~15%的共聚单体等附加材料,其ph值控制在8~10之间,固体含量在52
±
2%,粘度在35~70秒(涂4#杯)。
2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合具体技术手段来说有如下几点:
30.1、本实用新型通过薄膜转移镀铝置入,打破了原有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局限性,使用聚酯薄膜材料pet塑料薄膜为中间介质,其表面涂布一层离型材料,采用凹版或柔版印刷的方式,使用普通凹印或柔印油墨直接在膜上印刷,再使用真空镀铝机对薄膜进行真空蒸镀后制成转移膜,通过水性转移胶水与纸质材料复合后剥离基膜,生产出的产品具有金属光泽的印刷效果。如不需要金属效果则在印刷后可以直接进行转移。
31.2、本实用新型涉的工艺流程为:使用聚酯薄膜材料pet薄膜为中间介质,其表面涂
布一层离型材料,采用凹版或柔版印刷的方式,使用普通凹印或柔印油墨直接在膜上印刷,再用真空镀铝机对薄膜进行真空蒸镀后制成转移膜,通过水性转移胶水与纸质材料复合后剥离基膜,生产出的产品可以达到金属效果。如不需要金属效果则在印刷后可以直接进行转移;运用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承印材料的平整度、吸收性对印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在低档纸张上印出精美印品;与直接在转移纸上印刷相比,采用该工艺生产的印品亮丽高雅,色泽更加光亮,金属质感更加强烈。
32.3、与直接在转移纸上印刷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印品亮丽高雅,色泽更加光亮,镭射效果或金属质感更加强烈;有利于薄膜材料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避免在印刷最初阶段即套印调色过程中对纸张材料的浪费,大大节约了成本;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承印纸张的平整度、吸收性对印品质量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适应范围广,可以利用多种工艺组合,形成各种印刷效果(如金、银卡纸效果以及各种镭射效果等)。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薄膜转移印刷装置的凹印机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薄膜转移印刷装置的薄膜移印装置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薄膜转移印刷装置的真空镀铝装置示意图;
36.图中:1、薄膜放卷单元
ꢀꢀ
2、张力控制装置
ꢀꢀ
3、凹版印刷单元
ꢀꢀ
4、干燥单元
ꢀꢀ
5、收卷装置
ꢀꢀ
6、印刷后的转移膜
ꢀꢀ
7、水溶性转移胶
ꢀꢀ
8、凹印版辊
ꢀꢀ
9、干燥烘箱
ꢀꢀ
10、放卷承印材料
ꢀꢀ
11、涂布有离型材料的涂布面
ꢀꢀ
12、承印材料收卷机构
ꢀꢀ
13、薄膜收卷机构
ꢀꢀ
14、压力辊
ꢀꢀ
15、泵
ꢀꢀ
16、放卷装置
ꢀꢀ
17、冷却辊筒
ꢀꢀ
18、隔热掩膜
ꢀꢀ
19、料源
ꢀꢀ
61、印刷面
ꢀꢀ
62、收卷后的转移膜 。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8.如图1-3所示的一种薄膜转移印刷装置,包括凹印机组,凹印机组包括薄膜放卷单元1、张力控制装置2、凹版印刷单元3、干燥单元4、收卷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印机组的下道工序依次衔接有镀铝机和复合机;
39.所述的镀铝机包括泵15、放卷装置16、冷却辊筒17、隔热掩膜18、料源19,收卷后的转移膜62通过冷却辊筒17、隔热掩膜18,所述的料源19设置在隔热掩膜18的下方,所述的放卷装置16和冷却辊筒17衔接;
40.所述的复合机包括凹印版辊8、干燥烘箱9、放卷承印材料10、承印材料收卷机构12、薄膜收卷机构13、压力辊14,所述的印刷后的转移膜6依次通过凹印版辊8、压力辊14、干燥烘箱9、承印材料收卷机构12、薄膜收卷机构13,所述的凹印版辊8的下方接触设置有水溶性转移胶7的槽,所述的干燥烘箱9设置凹印版辊8、压力辊14、干燥烘箱9、承印材料收卷机构12、薄膜收卷机构13的上方,所述的放卷承印材料10通过压力辊14和印刷后的转移膜6混合承印材料。
41.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实施要点如下:
42.1、本实用新型通过薄膜转移镀铝置入,打破了原有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局限
性,使用聚酯薄膜材料pet塑料薄膜为中间介质,其表面涂布一层离型材料,采用凹版或柔版印刷的方式,使用普通凹印或柔印油墨直接在膜上印刷,再使用真空镀铝机对薄膜进行真空蒸镀后制成转移膜,通过水性转移胶水与纸质材料复合后剥离基膜,生产出的产品具有金属光泽的印刷效果。如不需要金属效果则在印刷后可以直接进行转移。
43.2、本实用新型涉的工艺流程为:使用聚酯薄膜材料pet薄膜为中间介质,其表面涂布一层离型材料,采用凹版或柔版印刷的方式,使用普通凹印或柔印油墨直接在膜上印刷,再用真空镀铝机对薄膜进行真空蒸镀后制成转移膜,通过水性转移胶水与纸质材料复合后剥离基膜,生产出的产品可以达到金属效果。如不需要金属效果则在印刷后可以直接进行转移;运用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承印材料的平整度、吸收性对印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在低档纸张上印出精美印品;与直接在转移纸上印刷相比,采用该工艺生产的印品亮丽高雅,色泽更加光亮,金属质感更加强烈。
44.3、与直接在转移纸上印刷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印品亮丽高雅,色泽更加光亮,镭射效果或金属质感更加强烈;有利于薄膜材料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避免在印刷最初阶段即套印调色过程中对纸张材料的浪费,大大节约了成本;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承印纸张的平整度、吸收性对印品质量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适应范围广,可以利用多种工艺组合,形成各种印刷效果(如金、银卡纸效果以及各种镭射效果等)。
4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烘箱9为有四个温区;第一温区控制在70℃—90℃;第二温区控制在100℃—120℃;第三温区控制在100℃—120℃;第四温区控制在90℃—110℃。
4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凹版印刷单元3至少为两个,结构简单实用,效果好,成本低,方便改造实施。
4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烘箱9衔接有风冷机,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结实耐用。
4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普通效果的薄膜转移印刷工艺流程:
49.选用pet为基膜,先在薄膜的一面利用涂布机涂布一层离型材料(也可以利用凹印机组进行连线涂布);再如图1所示,将涂布好离型层的pet基膜装在凹印机上,其中涂布有离型材料的涂布面11为涂布面,后经多组凹版印刷单元3和干燥单元4将图案复制到薄膜上并实现干燥,最后由收卷装置5进行收卷,制成具有完整图文信息的印刷后的转移膜6。
50.如图2所示,将印刷好的转移膜6装上复合机(61为印刷面),经凹印版辊8涂布水溶性转移胶水;凹印版辊8的网线数为60—120线/cm,涂布好的薄膜与同机放卷的纸张和放卷承印材料10借助压力辊14粘合在一起;然后经过具有四个(或多个)温区的干燥烘箱9,干燥烘箱各温区的最佳温度:车速为100—125m/min,烘道第一温区控制在70℃—90℃;第二温区控制在100℃—120℃;第三温区控制在100℃—120℃;第四温区控制在90℃—110℃。经过干燥烘箱9后,再对纸面进行风冷,最后由承印材料收卷机构12和薄膜收卷机构13实现对纸张的复卷和膜的剥离。
5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光银效果的薄膜转移印刷工艺流程:
52.选用pet为基膜,pet膜控制在20-25um之间;先在所述薄膜的一面利用涂布机涂布一层离型材料(也可以利用凹印机组进行连线涂布);然后如图1所示,将涂布好离型层的pet基膜装在凹印机上,其中涂布有离型材料的涂布面11为涂布面,后经多组凹版印刷单元
3和干燥单元4将图案复制到薄膜上并实现干燥,最后由收卷装置5进行收卷,制成具有完整图文信息的印刷后的转移膜6;再将卷状的印刷后的转移膜6装入镀铝机,并在其上以9—14米/秒的速度镀上铝层;铝的纯度大于99.9%,形成包含完整图文信息的光银转移型的收卷后的转移膜62;
53.如图2所示,将印刷好的收卷后的转移膜62装上复合机(61为印刷面),经凹印版辊8涂布水溶性转移胶水;凹印版辊8的网线数为60—120线/cm,涂布好的薄膜与同机放卷的纸张和放卷承印材料10借助压力辊14粘合在一起;然后经过具有四个(或多个)温区的干燥烘箱9,干燥烘箱9的各温区的最佳温度:车速为100—125m/min,烘道第一温区控制在70℃—90℃;第二温区控制在100℃—120℃;第三温区控制在100℃—120℃;第四温区控制在90℃—110℃。经过干燥烘箱9后,再对纸面进行风冷,最后由承印材料收卷机构12和薄膜收卷机构13实现对纸张的复卷和膜的剥离。
5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