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药品消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药品生产检查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2013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从2013年2月1日起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20类药品,400多个品种、7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5%,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达到20%。
3.在传统药品的生产加工中,通常需要对已经加工完成的药品进行消毒杀菌,以此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但是现有的药品消毒装置存在不足,在药品的在生产过程并不能全方位的对药品进行消毒,这其中引发的药品质量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需要一种药品生产检查用消毒装置解决以上问题,以此满足人们生活多方面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药品生产检查用消毒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药品生产检查用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组件与供料组件,所述供料组件包含上料箱,所述上料箱的顶部开设有上料口,所述上料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上料箱的外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上料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杆的外部设有上料辊,所述上料辊的外部等距设有输料块,所述上料箱的内璧且位于输料块的下方设有限位挡板,所述上料箱的一侧开设有输料口,所述输料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的内部转动连接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顶部设有药瓶本体,所述输送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消毒组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毒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内部设有储液槽,所述储存箱的内部且位于储液槽的下方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吸入端与储液槽之间通过输水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箱的顶部设有注液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内壁的顶部对称设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外侧均设有紫外线杀菌灯,两个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的下方设有固定罩,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与固定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固定罩之间通过伸缩软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罩的内部开设有输水槽,所述伸缩软管的底部穿过固定罩与输水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罩的内壁等距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一端均与输水槽的内部固定
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罩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两个喷头之间设有红外传感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架的底部对称设有固定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料口的内部且位于输送带的上方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料箱的内壁等距转动连接有限位辊。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外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伺服电机、输送带、气缸、紫外线杀菌灯与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药品生产检查用消毒装置,其目的在于,改善传统的药品消毒装置,仅限于消毒的功能得到优化,对药品检测过程进行杀毒的同时,实现自动供料一体化,全面杀毒的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力供料的成本,从而让其功能更加丰富,操作简单,极为实用。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图;
21.图中:1、控制面板;2、消毒组件;201、支撑架;202、储存箱;203、储液槽;204、注液口;3、药瓶本体;4、供料组件;401、上料箱;402、上料口;403、限位块;404、转动杆;405、上料辊;406、限位辊;407、输料块;408、限位挡板;5、输送架;6、输料口;7、限位架;8、进料口;9、出料口;10、固定架;11、水泵;12、输水管道;13、伺服电机;14、紫外线杀菌灯;15、红外传感器;16、喷头;17、气缸;18、伸缩软管;19、输送带;20、固定罩;21、输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品生产检查用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组件2与供料组件4,供料组件4包含上料箱401,用于存放未消毒的药瓶本体3,上料箱401的顶部开设有上料口402,用于将未消毒的药瓶本体3放入箱体内部,上料箱4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3,用于引导药瓶本体3有序下落,上料箱401的外部设有伺服电机13,方便带动上料辊405转动,上料箱4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04,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与转动杆404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块403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杆404的外部设有上料辊405,用于有序输送药
瓶本体3,上料辊405的外部等距设有输料块407,用于抓取药瓶本体3,上料箱401的内璧且位于输料块407的下方设有限位挡板408,用于限位药瓶本体3的位置,上料箱401的一侧开设有输料口6,输料口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架5,输送架5的内部转动连接连接有输送带19,用于输送药瓶本体3,输送带19的顶部设有药瓶本体3,用于装载药品,输送架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消毒组件2,用于对药瓶本体3进行消毒。
25.进一步的,消毒组件2包括支撑架201,用于支撑储存箱202,支撑架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箱202,储存箱202的内部设有储液槽203,用于存放消毒液,储存箱202的内部且位于储液槽203的下方设有水泵11,用于抽取和注入消毒液,水泵11的吸入端与储液槽203之间通过输水管道12固定连接,储存箱202的顶部设有注液口204,用于注射消毒液。
26.进一步的,支撑架201内壁的顶部对称设有气缸17,用于带动固定罩20上下移动,两个气缸17的外侧均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4,用于对药瓶本体3外部进行杀菌,两个紫外线杀菌灯14的下方设有固定罩20,用于对未消毒的药瓶本体3进行单个全方位消毒,两个气缸17的输出端均与固定罩20的顶部固定连接,水泵11的输出端与固定罩20之间通过伸缩软管18固定连接,固定罩20的内部开设有输水槽21,用于将消毒液输送至喷头16,伸缩软管18的底部穿过固定罩20与输水槽2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罩20的内壁等距设有喷头16,用于喷射消毒液对药瓶本体3进行消毒,喷头16的一端均与输水槽21的内部固定连接。
27.进一步的,固定罩20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两个喷头16之间设有红外传感器15,用于检测药瓶本体3的位置,方便驱动固定罩20工作。
28.进一步的,支撑架20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8,用于进料,支撑架20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9,用于输料。
29.进一步的,输送架5的底部对称设有固定架10,用于支撑装置,保持平稳。
30.进一步的,输料口6的内部且位于输送带19的上方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架7,便于保持药瓶本体3的输送位置,避免滑落或偏离输送带19。
31.进一步的,上料箱401的内壁等距转动连接有限位辊406,方便输送药瓶本体3。
32.进一步的,支撑架201的外部设有控制面板1,伺服电机13、输送带19、气缸17、紫外线杀菌灯14与红外传感器15均与控制面板1电性连接。
33.工作原理:使用前,先将未消毒的药瓶本体3沿上料箱401顶部的上料口402有序放入,然后,启动控制面板1,打开紫外线杀菌灯14,驱动伺服电机13带动转动杆404进行工作,转动杆404带动上料辊405进行工作,上料辊405带动输料块407将药瓶本体3有序取出,药瓶本体3经过限位辊406后,在限位挡板408的辅助下,垂直落入输送带19的顶部,驱动输送带19将药瓶本体3沿输料口6有序输出,在限位架7的引导下保持统一轨迹,再然后,药瓶本体3沿进料口8传送到支撑架201的内部,当药瓶本体3传送至红外传感器15的下方时,红外传感器15驱动气缸17工作,气缸17带动固定罩20将药瓶本体3单独罩住,驱动水泵11将储液槽203内部的消毒液沿输水管道12抽出,再经过伸缩软管18导入输水槽21,在水泵11的输送下沿喷头16输出,从而对药瓶本体3进行全方位杀毒,杀毒完成后,驱动红外传感器15带动气缸17将固定罩20上移,即可完成杀毒,最后,驱动输送带19将杀毒完成的药瓶本体3输出即可,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