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31  15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其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无线产品在出厂之前都需要进行射频测试。在常规技术手段中,进行射频测试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芯片厂商提供的测试工具进行测试,不用的芯片方案使用不同的测试工具,但其需要通过处理器接口才能与其他设备通信,此时该测试工具无法直接控制通信模块进行射频测试,另一种是整机设备的通信模块采用信令方式连接综测仪进行测试,该测试方法需要通信模块完全启动并注网才能开始,用时较长,且无法实现通信模块的校准。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兼容不同整机设备芯片方案的测试工具进行通信模块的射频校准以及射频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测试系统,旨在解决如何兼容不同整机设备的芯片方案进行通信模块的射频测试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测试系统,所述射频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终端、接口转换装置、待测整机设备以及综测仪;所述测试终端分别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所述综测仪电连接,所述待测整机设备分别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所述综测仪电连接。
5.可选地,所述接口转换装置内部设置有输入模块和接口微控制器;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接口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接口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试终端、所述待测整机设备电连接。
6.可选地,所述输入模块包括按键。
7.可选地,所述待测整机设备内部设置有整机微控制器和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和所述整机微控制器、所述综测仪电连接。
8.可选地,所述整机微控制器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内部设置的接口微控制器电连接。
9.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中设置有射频端口,所述射频端口和所述综测仪电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射频测试系统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测试终端、所述接口转换装置、所述待测整机设备、所述综测仪电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接口转换装置中设置有接口,通过所述接口建立与所述测试终端、所述待测整机设备的电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接口为usb,网口或uart口中的至少一种。
13.可选地,所述射频测试系统包括多台备选待测整机设备;所述备选待测整机设备的设备状态设置为开机状态。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设置测试终端、接口转换装置、待测整机设备以及综测仪,
其中,测试终端分别与接口转换装置、综测仪电连接,待测整机设备分别与接口转换装置、综测仪电连接。其中,通过接口转换装置分别连接测试终端与待测整机设备,提高测试终端的兼容性,从而实现具有不同芯片方案的待测整机设备通信模块的射频测试。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射频测试系统的结构模块图;
17.图2位图1中接口转换装置的结构模块图;
18.图3为图1中待测整机设备的结构模块图;
19.图4位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射频测试系统的结构模块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2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射频测试系统30待测整机设备10测试终端31整机微控制器20接口转换装置32通信模块21输入模块40综测仪22接口微控制器50电源
2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射频测试系统1。
27.所述射频测试系统1包括:测试终端10、接口转换装置20、待测整机设备30、综测仪40;所述测试终端10分别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综测仪40电连接,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分
别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综测仪40电连接。所述测试终端10,用于发送测试指令至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用于接收所述测试终端10发送的测试指令,并将所述测试指令发送至待测整机设备30;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用于接收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发送的测试指令,并执行所述试指令对应的测试操作。
28.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测试终端10可以为电脑、平板、笔记本等终端设备,该测试终端10中包含有进行测试的测试工具。待测整机设备30是指被测试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4g/5g路由器、物联网网关等。测试指令是指用于控制待测设备执行相关测试操作的指令,通过测试指令可以使待测整机设备30确定需要执行的测试操作。测试指令可以为射频校准,例如,射频参数校准;还可以为射频测试,例如,射频功率测试,灵敏度测试。其中,测试操作是指进行测试的动作。测试终端10通过与接口转换装置20电连接,将测试指令发送至待测整机设备30。具体地,测试人员通过触发测试终端10中相关测试工具的运行,使测试终端10确定测试指令,并将该测试指令发送至与之电连接的接口转换装置20中,接口转换装置20与待测整机设备30电连接,在接收到测试终端10发出的测试指令后,将测试终端10发出的测试指令转发至待测整机设备30,待测整机设备30在接收到测试指令后,根据该测试指令执行相关的测试操作。
29.所述综测仪40分别与所述测试终端10、待测整机设备30电连接。综测仪40,用于将测试数据发送至与之电连接的测试终端10;所述测试终端10,还用于接收所述测试数据,并根据所述测试数据得出测试结果。
30.综测仪40与测试终端10电连接,用于将与待测整机设备30进行测试交互时分析产生的测试数据发送至测试终端10,以使测试终端10在接收到该测试数据后,依据该测试数据得出测试结果。例如,在进行射频校准时,需要对待测整机设备30中的参数进行调整,测试终端10通过与之电连接的接口转换装置20发送相关测试指令至待测整机设备30后,该待测整机设备30根据测试指令发送对应的参数测试信号至综测仪40,综测仪40分析该参数测试信号,以得出待测整机设备30的相关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即为测试数据,综测仪40将该参数信息发送至与之电连接的测试终端10,测试终端10在获取参数信息后,可根据当前参数信息对比标准值对待测整机设备30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对应调整。可以理解的是,在测试待测整机设备30的射频发射性能时,待测整机设备30发送信号至综测仪40;在测试待测整机设备30的射频接收性能时,综测仪40发送射频信号至待测整机设备30。
31.通过接口转换装置20转发测试指令,将与接口转换装置20电连接的测试终端10发出的测试指令转发至与接口转换装置20电连接的待测整机设备30,或者通过接口转换装置20转发从待测整机设备30发送至测试终端10的指令。避免由于待测整机设备30与测试终端10直接连接出现接口不兼容,而导致的需要根据待测整机设备30的芯片方案来更换测试终端10的情况出现,通过接口转换装置20实现待测整机设备30与测试终端10之间的接口转换,使测试终端10中的测试工具摆脱了对待测整机设备30中通信终端接口的依赖,提高了测试工具的兼容性以及利用率,从而实现具有不同芯片方案的待测整机设备30的射频测试。
32.具体地,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还用于生成通信指令,并将所述通信指令发送至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还用于接收所述通信指令,并根据所述通信指令进入透传模式,在所述透传模式下执行测试操作。
33.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通信指令是指控制待测整机设备30进入数据传输模式的指令,其中,数据传输模式为透传模式,即在通讯中不管传输的业务内容如何,只负责将传输的内容由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而不对业务数据内容做任何改变。该通信指令是指at指令(attention,贺氏指令),其中,at指令集是从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或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向终端适配器(terminal adapter,ta)或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ata circuit terminal equipment,dce)发送的。通过ta,te发送at指令来控制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的功能,与gsm网络业务进行交互。用户可以通过at指令进行呼叫、短信、电话本、数据业务、传真等方面的控制。本实施例中,接口转换装置20,生成通信指令后,将该通信指令发送到待测整机设备30,以使待测整机设备30根据接收到的通信指令进入透传模式,在该透传模式下,待测整机设备30进行测试操作。
34.通过接口转换装置20生成的通信指令控制待测整机设备30进入透传模式,从而实现从测试终端10到待测整机设备30以及从待测整机设备30到测试终端10的双向透传通信,进而实现测试指令的传输,提高测试系统的兼容性。
35.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内部设置有输入模块21和接口微控制器22;所述输入模块21与所述接口微控制器22电连接;所述接口微控制器22,分别与所述测试终端10、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电连接。
36.所述输入模块21,用于检测输入的触发信号,并在检测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将所述触发信号发送至所述接口微控制器22;所述接口微控制器22,用于接收所述输入模块21发送的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通信指令,并发送所述通信指令至与之电连接的待测整机设备30。
37.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触发信号为测试人员对接口转换装置20输入的相关信息,该触发信号为接口转换装置20工作的触发条件信息。接口转换装置20内部设置有输入模块21以及接口微控制器22,可以理解的是,输入模块21还可以是设置于接口转换装置20的外部,通过电连接至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输入模块21可以与接口微控制器22电连接,还可以是输入模块21可以与接口微控制器22通信连接;输入模块21可以为按键、触摸屏、远程遥控器等其他获取测试人员需求的输入模块21;接口微控制器22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21包括按键,接口转换装置20检测到按键(输入模块21)被测试人员按下,即检测到触发信号,输入模块21将该触发信号发送至与之连接的接口微控制器22,接口微控制器22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将生成通信指令,其中,该通信指令为预先设置的,用于控制待测整机设备30的指令,接口微控制器22将该通信指令发送至待测整机设备30。
38.通过设置独立的接口转换装置20,提升接口转换装置20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接口转换装置20设置输入模块21,获取测试人员测试意图,实现测试人员的测试需求。
39.具体地,所述接口微控制器22包括设备适配程序;所述设备适配程序为可编辑状态。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设备适配程序是指接口微控制器22中的程序,通过设备适配程序可以实现接口微控制器22对待测整机设备30简单指令控制自动化,具体的,通过该设备适配程序预先设置通信指令,在接口微控制器22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可自动发送该通信指令至待测整机设备30。该设备适配程序为可编辑状态,即可以根据待测整机设备30中的mcu模块的不同,修改接口微控制器22中的设备适配程序,以实现对不同待测整机设备30
的指令适配。从而提高接口转换装置20的兼容性;通过实现对待测整机设备30的简单指令自动化,节省了测试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40.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内部设置有整机微控制器31,通信模块32;所述通信模块32分别与所述整机微控制器31、所述综测仪40电连接。所述整机微控制器31,用于接收所述通信指令,并根据所述通信指令进入透传模式,在所述透传模式下,控制所述通信模块32执行测试操作。
41.具体地,所述整机微控制器31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内部设置的接口微控制器22电连接。
42.待测整机设备30包括整机微控制器31和通信模块32,整机微控制器31与接口转换装置20中的接口微控制器22连接,整机微控制器31接收该接口微控制器22发出的通信指令,并依据该通信指令进行透传模式。整机微控制器31为整机设备中的mcu,通信模块32为m2m(machine-to-machine/man,通信协议)模块。整机微控制器31与通信模块32连接,进入透传模式后,整机微控制器31将在透传模式下,控制通信模块32执行测试操作。
43.通过接口微控制器22控制整机微控制器31进入透传模式,实现接口微控制器22与整机微控制器31之间的双向透传通信,从而实现接口转化装置与待测整机设备30之间的双向透传通信,提升接口转换装置20对待测整机设备30的兼容能力。
44.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述射频测试系统1包括综测仪40,所述综测仪40与所述通信模块32电连接。
45.综测仪是专门用来测试gsm/tdscdma/cdma2000/wcdma/lte产品rf信号相关性能的,包括手机,平板、4g/5g路由器、物联网网关等,不仅仅适用于产品的设计开发,也能够很好地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rf性能校准及检测。每一台综测仪设备都包含一个vsg(vector signal generator,信号发生器)和一个vsa(vectorsignal analyzer,信号分析仪)。vsg可以作为信号源使用,配合设备预设的相关信号配置文件,可以选择产生特定模式的信号,用来测试产品的接收性能;而vsa则用来分析接收到的信号,并输出信号相关的各项指标参数以便考量此信号的优劣,适用于产品rf模块的发送性能测试。射频测试系统1包括的综测仪40用于在测试待测整机设备30的射频发射性能时,获取待测整机设备30发出的测试信号;综测仪40还用于在测试待测整机设备30的射频接收性能时,向待测整机设备30发射信号。其中,综测仪40与待测整机设备30中的通信模块32连接。综测仪40与待测整机设备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本实例中,使用非信令测试方式,因此,综测仪40无需支持信令功能。通信模块32在接收到接口转换装置20发送的测试指令后,依据该测试指令确定对应的测试信号,将该测试信号发送至综测仪40,以使综测仪40在接收到测试信号后生成测试数据。其中,测试信号是指通信模块32与综测仪40之间进行测试交互的相关信息;测试数据是指综测仪40对该测试信号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数据信息。例如,在进行射频校准时,需要对待测整机设备30中的参数进行调整,待测整机设备30中的通信模块32根据测试指令发送对应的参数测试信号至综测仪40,综测仪40分析该参数测试信号,以得出待测整机设备30的相关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即为测试数据。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测试项目更换射频测系统1中的综测仪40,例如,频谱分析仪等。
46.具体地,所述通信模块32中设置有射频端口;所述射频端口与所述综测仪40电连接。其中,通信模块32还可以通过射频连接器与综测仪40连接。
47.通过待测整机设备30中的通信模块32与综测仪40连接,使综测仪40准确获取待测整机设备30中的射频测试信息,从而确定对应的测试数据,提升射频测试的准确性;选用非信令测试方式,缩短测试时间,减少综测仪40投入成本,进而降低测试成本。
48.进一步的,所述射频测试系统1包括电源50,所述电源50分别与所述测试终端10、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所述综测仪40电连接。通过设置电源50为测试终端10、接口转换装置20、待测整机设备30、以及综测仪40提供电能。
49.进一步地,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中设置有接口,通过所述接口建立与所述测试终端10、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的电连接。
50.具体地,所述接口为usb,网口或uart口中的至少一种。
51.接口转换装置20中设置有多个不同的接口,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网口或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等接口方式的接口。接口转换装置20设置有与测试终端10连接的多个不同的接口,用以连接测试终端10;接口转换装置20设置有与待测整机设备30的多个不同的接口,用以连接待测整机设备30。
52.通过在接口转换装置20设置有多种不同的接口方式,提升接口转换装置20对测试终端10以及待测整机设备30的兼容性,进而提升测试终端10的利用率。
53.进一步地,所述射频测试系统1包括多台备选待测整机设备30;所述备选待测整机设备的设备状态设置为开机状态,用于在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测试完成后,替换所述待测整机设备30;所述备选待测整机设备,还用于执行所述备选待测整机设备30对应的测试操作。
54.射频测试系统1包括有多台备选待测整机设备,进行待测整机设备30的测试需要待测整机设备30处于开机上电状态,待测整机设备30完全启动,才可以开始进行测试。设置多台待测整机设备30作为备选待测整机设备,用于在当前进行测试的待测整机设备30测试完成之后,替换该待测整机设备30的位置,进行备选待测整机设备的测试操作。例如,在待测整机设备30的通信模块32进行测试操作时,将备选待测整机设备30上电,保证至少3台待测整机设备处于开机状态。
55.通过备选待测整机设备可预先开机上电,节省在每次测试之前需要等待待测整机设备30开机上电的时间,提升测试效率。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