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安装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31  15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剪力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安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剪力墙又可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可以称之为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3.现有技术中叠合板式剪力墙的安装通常采用螺栓、螺母的方式但是,这种安装方式不仅存在安装不牢固的缺点,而且存在拆装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安装支撑结构,旨在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安装支撑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第一剪力墙以及安装在第一剪力墙两端的第二剪力墙;还包括:可拆卸安装机构,所述第二剪力墙通过所述可拆卸安装机构与所述第一剪力墙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安装机构包括多个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剪力墙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安装槽;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剪力墙相连,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的安装凸起;以及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用于对插设在安装槽内安装凸起进行固定。
6.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卡块,所述安装凸起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卡块活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安装槽内壁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推动所述卡块向靠近所述卡槽的方向运动以使卡块插设进卡槽内;以及解除模块,用于推动所述卡块向远离卡槽的方向运动以实现卡块与卡槽的分离。
7.优选地,所述卡块靠近卡槽的侧面为斜面。
8.优选地,所述解除模块包括推动块、推动杆以及同于连接所述推动块与所述卡槽的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推动杆在推动所述推动块在卡槽内滑动时,推动块推动卡块向远离卡槽的方向运动。
9.优选地,所述结构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对第二剪力墙相对第一剪力墙的安装方向进行导向,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滑块,所述第一剪力墙端面开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以及连接模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二剪力墙连接,所述第一剪力墙端面设有供连接模块滑动的侧槽。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安装支撑结构,在需要对第一剪力墙和第二剪力墙安装时,只需将第二剪力墙上第二固定块的安装凸起插设在第一剪力墙上的第一固定块的安装槽内即可,通过限位单元,可对安装凸起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的方式相比,该安装结构更加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安装支撑结构的结构图;
12.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图;
13.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14.图4为图1中第一剪力墙的侧视图;
15.图中:1-第一剪力墙、2-第二剪力墙、3-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5-安装槽、6-安装凸起、7-卡块、8-卡槽、9-凹槽、10-第一弹簧、11-推动块、12-推动杆、13-第二弹簧、14-按压板、15-滑块、16-滑槽、17-连接板、18-侧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18.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安装支撑结构的结构图,所述结构包括第一剪力墙1以及安装在第一剪力墙1两端的第二剪力墙2;
19.还包括:可拆卸安装机构,所述第二剪力墙2通过所述可拆卸安装机构与所述第一剪力墙1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安装机构包括多个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20.第一固定块3,与所述第一剪力墙1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块3上开设有安装槽5;
21.第二固定块4,与所述第二剪力墙2相连,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5相配合的安装凸起6;以及
22.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用于对插设在安装槽5内安装凸起6进行固定。
23.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4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上。
24.优选地,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4的形状为三角形,通过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链接的稳定性。
25.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在需要对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安装时,只需将第二剪力墙2上第二固定块4的安装凸起6插设在第一剪力墙1上的第一固定块3的安装槽5内即可,通过限位单元,可对安装凸起6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的方式相比,该安装结构更加快捷、方便。
26.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单元包括:
27.卡块7,所述安装凸起6侧面开设有凹槽9,所述卡块7活动设置在凹槽9内,所述安装槽5内壁开设有与卡块7相配合的卡槽8;
28.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推动所述卡块7向靠近所述卡槽8的方向运动以使卡块7插设进卡槽8内;以及
29.解除模块,用于推动所述卡块7向远离卡槽8的方向运动以实现卡块7与卡槽8的分离。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块7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凹槽9内,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为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与凹槽9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卡块7连接,当然第一
弹性连接件也可以选用橡胶柱、硅胶柱等弹性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31.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卡块7靠近卡槽8的侧面为斜面,通过设置斜面,在安装凸起6插设进安装槽5内的过程中,卡块7会自动卡设在卡槽8内,无需另外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32.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情况中,接触模块可以为设置在卡槽8内的气缸或者液压缸,只要能够推动卡块7向远离卡槽8的方向运动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33.优选地,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接触模块的具体结构,具体的来说,所述解除模块包括推动块11、推动杆12以及同于连接所述推动块11与所述卡槽8的第二弹性连接件;
34.所述推动杆12在推动所述推动块11在卡槽8内滑动时,推动块11推动卡块7向远离卡槽8的方向运动。
35.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块11滑动设置在卡槽8内,所述推动杆12的一端与推动块1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至第一固定块3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套设在推动杆12位于卡槽8内的杆体上,当然,第二弹性连接件也可以选用拉簧、硅胶柱等弹性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36.优选地,推动杆12位于第一固定块3外的杆体上还设置有按压板14,按压板14的设置,方便对推动杆12进行施压。
37.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需要对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拆卸时,只需按动按压板14,按压板14在被按压时,通过推动杆12和推动块11的作用,使得卡块7发生旋转,而卡块7卡设在卡槽8内得端面与卡槽8分离开,向上抬动第二剪力墙2,即可使得安装凸起6与安装槽5分离开,以此实现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得拆卸,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得优点。
38.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结构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对第二剪力墙2相对第一剪力墙1的安装方向进行导向,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
39.滑块15,所述第一剪力墙1端面开设有供滑块15滑动的滑槽16;以及
40.连接模块,所述滑块15通过所述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二剪力墙2连接,所述第一剪力墙1端面设有供连接模块滑动的侧槽18。
41.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单元与安装组件得数量相同,所述侧槽18与所述滑槽16连通,所述连接模块为连接板17,当然,连接模块也可以选用多个连接块,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42.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导向机构的设置,为第二剪力墙2的安装方向进行导向,使得第二剪力墙2的安装更加稳定,具体操作为,在对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的安装时,首先将第二剪力墙2上滑块15插设在滑槽16内,然后向下推动第二剪力墙2,在第二剪力墙2上第二固定块4的安装凸起6完全插设安装槽5内时,滑块15刚好滑动至滑槽16的极限位置。
43.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安装支撑结构,在需要对第一剪力墙1和第二剪力墙2安装时,只需将第二剪力墙2上第二固定块4的安装凸起6插设在第一剪力墙1上的第一固定块3的安装槽5内即可,通过限位单元,可对安装凸起6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的方式相比,该安装结构更加快捷、方便。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