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肥料微灌系统

专利查询2022-5-31  153


一种液体肥料微灌系统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肥料微灌系统。
3.

背景技术:

4.在农林作物、树木及园林景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为充分利用水肥条件,改善小气候,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全面疏通灌溉渠,合理利用水源,采用喷灌、滴灌方式进行灌溉。目前市场上的微灌设备于初始设计或配套肥料的匹配性等原因,导致肥料混合操作不够便捷,使得微灌效率较低,且维护成本较高。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肥料微灌系统,不仅设计合理,而且提高效率。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肥料微灌系统,包括混合管、自吸水泵以及肥料罐,所述混合管的一端与水源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料管相连接,所述肥料罐通过出肥管与混合管相连接,所述自吸水泵安装在混合管上且位于水源与肥料罐之间,所述肥料罐与混合管之间还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自吸水泵与肥料罐之间;所述混合管上于进水管与出肥管之间安装有调控阀。
8.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连接在肥料罐的一侧壁中下端;所述出肥管连接在肥料罐的另一侧壁中上端。
9.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所述出肥管上安装有肥料控制阀。
1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管上于自吸水泵与进水管之间安装有第一流量表。
1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肥料微灌系统,包括混合管、自吸水泵以及肥料罐,所述混合管的一端与水源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料管相连接,所述肥料罐通过出肥管与混合管相连接,所述自吸水泵安装在混合管上且位于肥料罐与出料管之间。
12.进一步的,所述自吸水泵的后侧设有安装在混合管的施肥控制阀。
13.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表。
14.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过滤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快速将水与肥料进行混合,节省劳动力,提高微灌效率,并且方便维护。
16.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构造示意图。
19.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肥料微灌系统,包括混合管1、自吸水泵2以及肥料罐3,所述混合管1的一端与水源4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料管5相连接,出料管5用于与各末级管道(图中未画出)相连接,所述肥料罐3的一侧壁通过出肥管6与混合管1相连接,肥料罐3的另一侧壁与混合管1之间连接有进水管7,以利混合管1内的水流入肥料罐3中;所述自吸水泵2安装在混合管1上且位于水源4与肥料罐3之间,所述进水管7位于自吸水泵2与肥料罐3之间;所述混合管1上于进水管7与出肥管6之间安装有调控阀8。使用时,肥料加入到肥料罐3中,把调控阀8调小流量,水源4处的水经自吸水泵2吸入后通过进水管7进入到肥料罐3内,水在肥料罐3内进行配比、混合后,通过出肥管6输送至混合管1,再通过出料管5输出至各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
23.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7连接在肥料罐3的一侧壁中下端;所述出肥管6连接在肥料罐3的另一侧壁中上端,使水流从肥料罐的低口进入肥料罐,将肥料溶解后从肥料罐的高口流出。
24.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方便,所述进水管7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9;所述出肥管6上安装有肥料控制阀10。
25.本实施例中,为了检测水流量,所述混合管1上于自吸水泵2与进水管7之间安装有第一流量表11。
26.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过滤掉水肥中的部分杂质,所述出料管5上安装有过滤器12,过滤器12的排污口设有排污阀。
27.本实施例中,自吸水泵2位于肥料罐3的前侧,用于朝肥料罐3中输入水进行混合,形成水肥,而调控阀8与肥料罐3是形成并联式结构的,通过控制调控阀8,即可调节输入肥料罐3内部的水量;经自吸水泵2输送而来的水源一部分流过调控阀8,一部分通过进水管7进入到肥料罐3中,从出肥管6输出的水肥进入混合管1中并与流经调控阀8的水相混合,最后经过滤器12过滤后从出料管5输出。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将水与肥料进行混合,可节水,节省劳动力,提高微灌效率,并且方便维护,适用于各种农林作物、树木及园林景观植物的施肥作业。
28.应说明的是,调控阀、进水控制阀、肥料控制阀、排污阀均为现有技术,可采用现有的手动阀,也可以是电动阀门;第一流量表和过滤器也均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对其构造做过多重复赘述。
29.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肥料微灌系统,包括混合管1、自吸水泵2以及肥料罐3,所述混合管1的一端与水源4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料管5相连接,出料管5用于与各末级管道相连接,所述肥料罐3通过出肥管6与混合管1相连接,以将肥料罐3内的肥料输送至混合管1中;所述自吸水泵2安装在混合管1上且位于肥料罐3与出料管5之间,即肥料罐3位于自吸水泵2的前侧。使用时,自吸水泵2工作,自吸水泵2同时吸收位于其前部的水源4和肥料,水和肥料进入混合管1后自动配合、混合形成水肥,之后水肥通过出料管5输出至各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
30.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控制施肥,所述自吸水泵2的后侧设有安装在混合管的施肥控制阀13。
31.本实施例中,为了检测水肥的流量,所述出料管5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表14。
32.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过滤掉水肥中的部分杂质,所述出料管5上安装有过滤器12。
33.本实施例中,仅依靠自吸水泵2即可完成水与肥料的输送和混合,而水肥依次经第二流量表25和过滤器23后从出料管5输出,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将水与肥料进行混合,可节水,节省劳动力,提高微灌效率,并且方便维护,适用于各种农林作物、树木及园林景观植物的施肥作业。
34.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35.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3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