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自动识别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1  146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调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自动识别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器械包检查仪是对手术用医疗器械包进行完整性检查的设备。手术用医疗器械包中放置有手术用工具,是做手术前必备的工具包。通常情况下,一台手术做完后,需要的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手术用器械包中的所有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当消毒工作完成后,需要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手术用工具放置在医疗器械包中,以备下次手术的使用。由于不同医疗器械包的大小、重量和摆放位置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手术标准配置所需要的医疗器械包。由于手术器械包的材质一般均为不锈钢材质,其手术器械包尺寸和大小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因此手术医疗器械包针对不同的手术,其标准重量、形状大小和手术医疗工具的固定摆放位置是特定的。
3.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手术医疗器械包具有标准化的重量、形状大小和固定摆放位置特点,利用称重平台采集标准手术医疗器械包的重量信息,同时利用摄像机采集标准手术医疗器械包大小和图像信息,并将其标准手术医疗器械包的重量信息和大小图像信息,传输给智能一体机中,最后进行与标准手术医疗器械包的重量、大小、手术医疗工具摆放位置的参数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实现对手术用医疗器械包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工作。
4.医疗器械包检查仪通过调整摄像机的高度,来提高摄像机的摄像范围,以便提高医疗器械包检查仪对不同大小医疗器械包检查的适用性。现有技术中,在采用视觉图像识别的医疗器械配包检查台上,使用手工调节提高视野范围,使扫描获取医疗器械包图像更加完整,从而提高扫描准确度,但是操作较为繁琐,频繁更换不同大小尺寸的手术器械包时,极大影响配包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也有通过在手术器械包篮筐上标记物自动检测、自动识别的方案,可以免去所有的人工调节操作,可任意设置手术器械包的大小,但是需要对手术器械包篮筐进行改造,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每次视野范围识别,均需要从最大视野进行搜索,效率较低。发明人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研发了一种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自动识别调整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自动识别调整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根据手术器械包尺寸和大小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因此可以通过其重量较为准确地推测手术器械包的尺寸规格,本实用新型通过称重台所获得手术器械包的重量信息,利用数据控制处理器自动计算出手术器械包的大小(面积),数据控制处理器根据手术器械的大小(面积)最终计算出摄像机所调整的高度,以满足摄像机获取整个手术器械包图像信息所需的视野,最后通过电机
和丝杆机构进行自动调节,形成对识别范围的自动调整,对不同大小的医疗器械包进行自动适配。
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自动识别调整装置,包括支架、数据控制处理器和显示屏;支架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为中空的四方体,显示屏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前侧靠近上部位置;数据控制处理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部右侧位置;用于获得医疗器械包重量信息的称重台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中间位置;用于支撑摄像机的摄像机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箱体后侧中间位置,所述摄像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摄像机支撑杆的上部前端位置;条形开口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后侧中间位置,所述条形开口呈竖直设置;用于使摄像机支撑杆升降调整的升降调整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条形开口的前侧位置,所述升降调整机构与条形开口呈前后对应设置。
7.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柱,支撑柱设置有四根,支撑柱穿过底板的四角延伸至底板的上部和下部,四根支撑柱的上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中间位置与底板固定焊接,四根支撑柱的下部与地面接触,用于支撑所述箱体。
8.所述箱体包括箱本体,箱本体为上部开口内部中空的四方体,后盖板设置在箱本体的后侧位置,所述称重台固定设置在箱本体的上部开口上。
9.所述称重台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固定连接,称重台的传感器用于获得医疗器械包的重量信息,并将获得的重量信息传输给数据控制处理器。
10.所述显示屏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固定连接,显示屏用于显示通过数据控制处理器检查的医疗器械包是否完整的检查信息;摄像机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固定连接,摄像机用于将扫描获得的图像信息传输给数据控制处理器。
11.所述条形开口固定开设在后盖板的中间位置,条形开口用于使升降调整机构沿着条形开口实现其升降。
12.所述条形开口的长度小于升降调整机构的长度,升降调整机构与箱体的后盖板固定连接。
13.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座上,电机座与后盖板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连轴器固定设置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丝杆固定设置在连轴器的上部位置;丝杆固定体固定设置在后盖板的上部中间位置,丝杆穿过丝杆固定体的中心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轴承固定设置在丝杆固定体的上部中心位置;升降块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丝孔,升降块的丝孔套装在丝杆中间位置;连接块的前端与升降块的后侧面固定连接,连接块穿过所述条形开口与所述摄像机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14.所述电机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固定连接,电机通过连轴器用于驱动丝杆转动。
15.这种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自动识别调整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当需要检查的医疗器械包放置在称重台上,此时称重台的传感器获得医疗器械包的重量,并同时将获得的重量信息传输给数据控制处理器,然后数据控制处理器根据医疗器械包所扫描的图像,即医疗器械包的面积与医疗器械包的边长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医疗器械包的扫描面积为100平方厘米,其边长为10厘米;医疗器械包扫描面积为1600平方厘米,其边长为40厘米;上述两者间:其边长相差4倍,面积相差16倍,重量大约相差60倍),计算出摄像机所需要
调整的高度;最后数据控制处理器需要调整摄像机高度直接转换为电机的转动圈数,并将具体圈数指令传输给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连轴器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在丝杆转动过程中,利用丝杆与升降块的丝孔的啮合旋转,使升降块向上或向下移动调整,最终升降块带动连接块和摄像机支撑杆向上或向下移动调整,从而实现了摄像机摄像范围的自动识别调整。医疗器械包检查仪对医疗器械包完整检查完后,通过显示屏显示所检查的结果。
16.所述条形开口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后侧中间位置,所述条形开口呈竖直设置;条形开口固定开设在后盖板的中间位置,条形开口用于使升降调整机构沿着条形开口实现其升降;条形开口的长度小于升降调整机构的长度,升降调整机构与箱体的后盖板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条形开口的设置,为升降调整机构的升降提供了上下移动的位置空间,一方面,起到了为升降调整机构的上下移动提供了位移空间,另一方面,起到了对升降调整机构限位的作用。
17.所述称重台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固定连接,称重台的传感器用于获得医疗器械包的重量信息,并将获得的重量信息传输给数据控制处理器。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称重台的设置,为医疗器械包检查仪,提供的医疗器械包的重量信息,一方面,为医疗器械包检查仪提供了获得医疗器械包是否完整检查的重量信息;另一方面,为升降调整机构自动识别的调整高度,提供了准确计算处理的重量信息,通过数据控制处理器,获得了升降调整机构电机的转动圈数控制指令,为升降调整机构的自动识别升降提供自动化控制指令,实现了摄像机摄像范围的自动识别调整。
18.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座上,电机座与后盖板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连轴器固定设置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丝杆固定设置在连轴器的上部位置;丝杆固定体固定设置在后盖板的上部中间位置,丝杆穿过丝杆固定体的中心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轴承固定设置在丝杆固定体的上部中心位置;升降块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丝孔,升降块的丝孔套装在丝杆中间位置;连接块的前端与升降块的后侧面固定连接,连接块穿过所述条形开口与所述摄像机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当电机接收到数据控制处理器转动圈数的控制指令时,在电机的转动带动连轴器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在丝杆转动过程中,利用丝杆与升降块的丝孔的啮合旋转,使升降块向上或向下移动调整,最终升降块带动连接块和摄像机支撑杆向上或向下移动调整;为摄像机支撑杆的高度调整提供了自动升降的结构,从而实现了摄像机合适摄像范围的调整,为摄像机获得完整的图像信息提供支持。
19.所述数据控制处理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部右侧位置,称重台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固定连接,电机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医疗器械包的面积与医疗器械包的边长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数据控制处理器计算出摄像机所需要调整的高度。一方面,为升降调整机构提供了所需合适的升降高度;另一方面,为电机的转动提供了适配的转动圈数控制指令;最终实现了摄像机摄像范围的自动识别调整。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自动识别调整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对摄像范围的自动识别调整,提高了更换不同大小医疗器械包时配包的便捷性,从而提高了医疗器械包检查仪对不同大小医疗器械包的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与摄像机支撑杆固定连接的侧视图;
23.图中标记:1、支架,11、支撑柱,12、底板,2、数据控制处理器,3、显示屏,4、箱体,41、箱本体,42、后盖板,5、称重台,6、摄像机支撑杆,7、摄像机,8、条形开口,9、升降调整机构,91、电机,92、电机座,93、连轴器,94、丝杆,95、丝杆固定体,96、轴承,97、升降块,98、丝孔,99、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5.如图所示,一种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自动识别调整装置,包括支架1、数据控制处理器2和显示屏3;支架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箱体4,所述箱体4为中空的四方体,显示屏3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4的前侧靠近上部位置;数据控制处理器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上部右侧位置;用于获得医疗器械包重量信息的称重台5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4的上部中间位置;用于支撑摄像机7的摄像机支撑杆6设置在所述箱体4后侧中间位置,所述摄像机7固定设置在所述摄像机支撑杆6的上部前端位置;条形开口8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4的后侧中间位置,所述条形开口8呈竖直设置;用于使摄像机支撑杆6升降调整的升降调整机构9固定设置在所述条形开口8的前侧位置,所述升降调整机构9与条形开口8呈前后对应设置。
26.所述支架1包括支撑柱11,支撑柱11设置有四根,支撑柱11穿过底板12的四角延伸至底板12的上部和下部,四根支撑柱11的上部与所述箱体4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支撑柱11的中间位置与底板12固定焊接,四根支撑柱11的下部与地面接触,用于支撑所述箱体4。
27.所述箱体4包括箱本体41,箱本体41为上部开口内部中空的四方体,后盖板42设置在箱本体41的后侧位置,所述称重台5固定设置在箱本体41的上部开口上。
28.所述称重台5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2固定连接,称重台5的传感器用于获得医疗器械包的重量信息,并将获得的重量信息传输给数据控制处理器2。
29.所述显示屏3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2固定连接,显示屏3用于显示通过数据控制处理器2检查的医疗器械包是否完整的检查信息;摄像机7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2固定连接,摄像机7用于将扫描获得的图像信息传输给数据控制处理器2。
30.所述条形开口8固定开设在后盖板42的中间位置,条形开口8用于使升降调整机构9沿着条形开口8实现其升降。
31.所述条形开口8的长度小于升降调整机构9的长度,升降调整机构9与箱体4的后盖板42固定连接。
32.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电机91,电机91固定设置在电机座92上,电机座92与后盖板42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连轴器93固定设置在电机91的动力输出轴上,丝杆94固定设置在连轴器93的上部位置;丝杆固定体95固定设置在后盖板42的上部中间位置,丝杆94穿过丝杆固定体95的中心与轴承96的内圈固定连接,轴承96固定设置在丝杆固定体95的上部中心位置;升降块97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丝孔98,升降块97的丝孔98套装在丝杆94中间位置;连接块99的前端与升降块97的后侧面固定连接,连接块99穿过所述条形开口8与所述摄像机支撑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
33.所述电机91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控制处理器2固定连接,电机91通过连轴器93用于驱动丝杆94转动。
34.这种医疗器械包检查仪的摄像范围自动识别调整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当需要检查的医疗器械包放置在称重台5上,此时称重台5的传感器获得医疗器械包的重量,并同时将获得的重量信息传输给数据控制处理器2,然后数据控制处理器2根据医疗器械包所扫描的图像,即医疗器械包的面积与医疗器械包的边长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医疗器械包的扫描面积为100平方厘米,其边长为10厘米;医疗器械包扫描面积为1600平方厘米,其边长为40厘米;上述两者间:其边长相差4倍,面积相差16倍,重量大约相差60倍),计算出摄像机7所需要调整的高度;最后数据控制处理器2需要调整摄像机7高度直接转换为电机91的转动圈数,并将具体圈数指令传输给电机91,电机91的转动带动连轴器93转动,从而带动丝杆94转动,在丝杆94转动过程中,利用丝杆94与升降块97的丝孔98的啮合旋转,使升降块97向上或向下移动调整,最终升降块97带动连接块99和摄像机支撑杆6向上或向下移动调整,从而实现了摄像机7摄像范围的自动识别调整。医疗器械包检查仪对医疗器械包完整检查完后,通过显示屏3显示所检查的结果。
35.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