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染色架。
背景技术:
2.染色架主要应用于冰冻组织切片的染色,冰冻切片用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通常要求在30分钟内能够发出诊断报告,故对冰冻染色的时间提出更高要求,需在3-5分钟内完成,自动染色设备在染色过程中沥液停留时间很短,为减少不同染剂间的携带污染保证染色效果就要求染架的染剂携带量尽量少。
3.现有的染色架,如图1所示,包括染架本体2,染架本体2上开设多对插槽21,每对插槽21在染架本体2上开设方向与宽度方向一致,染架本体2底部一体形成一个横杆,横杆用来托持载玻片;以往这种染色架下部有一部分需要和染剂接触,接触面积较大,携带的染剂较多,不利于沥液,且染色架整件均需要采用耐腐材质并保证表面尽量光洁,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染色架,解决目前染色架载的载玻片与染架本体之间接触面积较大,携带的染剂较多,不利于沥液,且染色架整件均需要采用耐腐材质并保证表面尽量光洁,增加了成本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染色架,包括
7.染架本体,所述染架本体中部开设用于放置载玻片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上下贯穿染架本体,所述放置腔两侧分别开设多对插槽,各对插槽沿放置腔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插槽适于插接载玻片、以限制载玻片在染色架宽度方向位移;
8.拖杆,所述拖杆两端分别与染架本体连接,所述拖杆位于放置腔下方,所述拖杆适于托持载玻片,以限制载玻片向下移动。
9.进一步的,各个插槽呈倾斜状开设,以使插入每对插槽内的载玻片在染架本体上呈倾斜状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拖杆为圆形杆。
11.进一步的,所述拖杆包括托持横杆、一对侧杆以及一对连接杆,所述托持横杆、侧杆以及连接杆形成一体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染架本体两侧开设插孔,所述连接杆插入插孔内,以使拖杆与染架本体之间形成转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染架本体呈一体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染架本体的宽度与载玻片宽度相同。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的染色架,采用拖杆来支撑载玻片,减少了与染剂接触的表面积,降低了携带,且染架本体不与染剂接触。
17.插槽呈倾斜状开设,可使载玻片采用斜插方式设置在染架本体上,可将染架宽度缩减至26mm,使所述染架本体的宽度与载玻片宽度相同,相应的,同步染缸宽度尺寸可缩小约15mm以上,进一步降低染色机的整机尺寸,减少了运动行程,提高了自动染色的效率。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图1是现有染色架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染色架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染色架(带有载玻片)立体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染色架(带有载玻片)俯视图;
23.图5是拖杆示意图;
24.其中,2、染架本体,21、插槽;
25.3、拖杆,31、托持横杆,32、侧杆,33、连接杆;
26.4、载玻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8.如图2至图5所示,一种染色架,包括染架本体2,所述染架本体2中部开设用于放置载玻片4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上下贯穿染架本体2,所述放置腔两侧分别开设多对插槽21,各对插槽21沿放置腔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插槽21适于插接载玻片4、以限制载玻片4在染色架宽度方向位移;
29.拖杆3,所述拖杆3两端分别与染架本体2连接,所述拖杆3位于放置腔下方,所述拖杆3适于托持载玻片4,以限制载玻片4向下移动。
30.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图4所示,各个插槽21呈倾斜状开设,以使插入每对插槽21内的载玻片4在染架本体2上呈倾斜状设置。
31.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拖杆3为圆形杆。
32.染架本体2不与载玻片4上的染剂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利于沥液,减少了携带和沥液等待时间,保证了染色效果,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33.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拖杆3包括托持横杆31、一对侧杆32以及一对连接杆33,所述托持横杆31、侧杆32以及连接杆33形成一体结构。
3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染架本体2两侧开设插孔,所述连接杆33插入插孔内,以使拖杆3与染架本体2之间形成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拖杆3采用圆形不锈钢杆。
35.染色架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向上转动拖杆3,实现染色架的收纳,再次需要使用的时候向下打开拖杆3即可,便于染色架收纳整理。
36.提供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连接杆33与染架本体2呈一体结构,此实施例中,可以确保载玻片4与拖杆3的接触面积,但是连接杆33不能在染架本体2做转动。此时,拖杆3的材质
与染架本体2的材质相同,均是采用工程塑料(如尼龙)制作。
37.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染架本体2的宽度与载玻片4宽度相同。以往载玻片4与染架本体2宽度方向一致,在载玻片4插在染架本体2的时候,染架本体2的宽度始终是大于载玻片4的宽度的;现在染架本体2内插槽21成倾斜状设置,因此可以将染架本体2宽度做小,由以往的宽度35mm减少到26mm,可使整机更加紧凑,减少了染色时的运动辅助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染色的效率。
38.本实用新型的染色架,有效的改进了染片时不同染剂间的携带污染,降低染剂消耗的同时提高了制片质量,整机结构紧凑,染片时间更短,更好的满足了快速病理诊断的实验室需求。
3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染色架,其特征是,包括染架本体,所述染架本体中部开设用于放置载玻片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上下贯穿染架本体,所述放置腔两侧分别开设多对插槽,各对插槽沿放置腔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插槽适于插接载玻片、以限制载玻片在染色架宽度方向位移;拖杆,所述拖杆两端分别与染架本体连接,所述拖杆位于放置腔下方,所述拖杆适于托持载玻片,以限制载玻片向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架,其特征是,各个插槽呈倾斜状开设,以使插入每对插槽内的载玻片在染架本体上呈倾斜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色架,其特征是,所述拖杆为圆形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架,其特征是,所述拖杆包括托持横杆、一对侧杆以及一对连接杆,所述托持横杆、侧杆以及连接杆形成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色架,其特征是,所述染架本体两侧开设插孔,所述连接杆插入插孔内,以使拖杆与染架本体之间形成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色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与染架本体呈一体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架,其特征是,所述染架本体的宽度与载玻片宽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染色架,包括染架本体,所述染架本体中部开设用于放置载玻片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上下贯穿染架本体,所述放置腔两侧分别开设多对插槽,各对插槽沿放置腔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插槽适于插接载玻片、以限制载玻片在染色架宽度方向位移;拖杆,所述拖杆两端分别与染架本体连接,所述拖杆位于放置腔下方,所述拖杆适于托持载玻片,以限制载玻片向下移动。采用拖杆来支撑载玻片,减少了与染剂接触的表面积,降低了携带,且染架本体不与染剂接触。染剂接触。染剂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葛永平 唐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派斯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