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1  140


点胶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结构设计和制程工艺设计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复杂的点胶设备。点胶设备通常需要在点胶的过程中避开fpc(柔性电路板)的干涉,并且旋转一定的角度在非平面情况下实现点胶作业。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的4轴、5轴点胶设备。在现有技术中,所有点胶设备增加点胶作业过程的动作都是需要增加控制装置,例如增加旋转装置,通过旋转电机的角度控制来实现多轴协同工作。然而,点胶设备的不断升级导致设备成本上涨迅速,并且淘汰下来的点胶设备处于报废的状态。而普通点胶机则又无法实现fpc的翻折和平台旋转的功能。
3.因此,现有新技术的点胶设备的结构设计复杂,多轴操作需要协调不同的旋转电机同步工作,导致成本较高,并且无法兼容之前的老式平台,增加加工厂的设备投入资金。
4.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点胶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胶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点胶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在实现了工件翻转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同时可兼容老式平台。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胶装置,包括工作台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旋转气缸与点胶平台;所述点胶平台包括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旋转轴及固定于所述所述旋转轴上的台面;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活动端连接,从而使所述台面在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驱动下可绕着所述旋转轴按照预设的角度旋转;所述台面上固定有第二旋转气缸,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活动端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在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驱动下可按照预设的角度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转轴方向呈预定的夹角设置。
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面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旋转气缸间隔设置的盖板组件;所述第二旋转气缸与所述盖板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台面连接有所述旋转轴的两侧。
8.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压合板及均设于所述台面上的支撑块与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间隔设于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一侧;所述压合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块上,另一端可与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台面的一端贴合从而用于将所述工件远离所述夹具的一端进行固定。
9.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台面的一端的端面设有限位杆,所述压合板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从而使所述压合板压合在所述支撑块的预设位置。
1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当所述台面绕着所述旋转轴转动到预定角度时对所述台面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进行限
位。
11.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活动端垂直设有连接柄,所述夹具固定于所述连接柄远离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一侧。
1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面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当所述连接柄转动到预定角度时对所述连接柄靠近所述台面的一侧进行限位。
13.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转轴方向相垂直。
14.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电性连接的第一控制开关及与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电性连接的第二控制开关。
15.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气缸及所述第二旋转气缸进行复位的复位开关。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装置,在工作台上设置第一旋转气缸与点胶平台,从而实现了固定在点胶平台上的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的翻转功能,即实现了平台转动的效果;然后点胶平台上设置有第二旋转气缸,而第一旋转气缸的转轴方向与第二旋转气缸的转轴方向呈预定的夹角设置,从而实现了固定在夹具上的工件另一自由度的翻转功能,从而实现了低成本方案下的复杂工艺的可行性,即实现了工件的翻折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可兼容老式的点胶设备,节省了改造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装置的立体图;
19.图2为图1所示点胶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20.图中标号:100、点胶装置;1、工作台;101、第一控制开关;102、第二控制开关;103、复位开关;10、第一旋转气缸;11、第一限位块;20、点胶平台; 21、旋转轴;22、台面;30、第二旋转气缸;31、连接柄;32、第二限位块;40、夹具;50、盖板组件;51、压合板;52、支撑块;53、连接块;521、限位杆; 51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22.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23.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2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点胶装置100,用于对工件200进行翻折以及角度转动,从而实现自动化的点胶操作。其中,工件可以是fpc(柔性电路板)等具有一定弹性的软性部件。
25.如图1与图2所示,点胶装置100包括工作台1及设于工作台1上的第一旋转气缸10与点胶平台20。
26.点胶平台20包括架设于工作台上的旋转轴21及固定于旋转轴1上的台面 22。具体的,旋转轴21的两端通过垂直设于工作台1的支架(图中未示出)进行固定并与工作台1的表面形成间隔,然后旋转轴21的一端与第一旋转气缸10 的活动端连接,即旋转轴21的中轴线与第一旋转气缸10的转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台面22呈矩形,固定在旋转轴21上,从而使台面22在第一旋转气缸10的驱动下可绕着旋转轴21按照预设的角度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21固定于台面22的对称轴上,从而提升台面22的旋转角度范围,同时使得台面22在旋转轴21的两侧受力尽量平衡。
27.台面22上固定有第二旋转气缸30,第二旋转气缸30的活动端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40,夹具40用于夹持工件的一端,在第二旋转气缸30的驱动下可按照预设的角度旋转。第一旋转气缸10的转轴方向与第二旋转气缸20的转轴方向呈预定的夹角设置,从而实现不同转轴方向对工件的翻折与翻转,即实现了对于工件的翻折和平台旋转,进而实现了多轴协同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气缸10的固定端与第二旋转气缸30的固定端分别垂直设于台面22的相邻两侧,且第一旋转气缸10的转轴方向与第二旋转气缸30的转轴方向相垂直。从而实现夹持在夹具40上的工件的多轴翻转。
28.进一步的,工作台1上还设有与第一旋转气缸10电性连接的第一控制开关101及与第二旋转气缸30电性连接的第二控制开关102。第一控制开关101用于控制第一旋转气缸10的开闭,第二控制开关102用于控制第二旋转气缸30的开闭,便于提升自动化程度。更进一步的,工作台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旋转气缸10及第二旋转气缸30进行复位的复位开关103。复位开关103用于当本装置完成一个工件的点胶操作后,使第一旋转气缸10与第二旋转气缸30复位到初始状态,从而进入到下一个工件的点胶操作。
29.进一步的,工作台1上还设有第一限位块11,第一限位块11用于当台面22 绕着旋转轴21转动到预定角度时对台面22靠近工作台1的一侧进行限位,避免台面22被第一旋转气缸10驱动时转动角度超过预设角度,从而造成点胶精度不良。
30.进一步的,第二旋转气缸30的活动端垂直设有连接柄31,夹具40固定于连接柄31远离第二旋转气缸30的一侧,从而使得夹具40在连接柄31上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旋转气缸30的转轴方向平行但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增大了夹具40的转动半径,提升了工件的翻折范围。其中,台面22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32,第二限位块32用于当连接柄31转动到预定角度时对连接柄31靠近台面22的一侧进行限位,避免连接柄31被第二旋转气缸30驱动时转动角度超过预设角度,从而造成点胶精度不良。
31.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台面22上还设有与第二旋转气缸30间隔设置的盖板组件50,其中,第二旋转气缸30与盖板组件50分别设于台面22连接有旋转轴21的两侧,从而促进台面22的受力平衡。
32.具体的,盖板组件50包括压合板51及均设于台面22上的支撑块52与连接块53。连接块53间隔设于支撑块52远离第二旋转气缸3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气缸30、支撑块52与连接块53均间隔设置且几乎设于同一直线上。压合板51的一端铰接于连接块53远离台面22的一端,另一端可与支撑块 52远离台面22的一端贴合,从而用于将工件远离夹具40的一端进行固定。即,工件(例如fpc)的一端被夹具40所夹持,另一端则被压合板51压合在支撑块 52上从而固定,从而当第二旋转气缸30旋转时,由于工件的一端被压合板51 固定,从而带动工件被夹持于夹具40的一端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翻折效果,避免了工件对于点胶的干涉。
33.其中,支撑块52远离台面22的一端的端面设有限位杆521,压合板51开设有与限位杆521对应的限位孔511,限位孔511用于与限位杆521相配合从而使压合板51压合在支撑块52的预设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压合板51绕着连接块53转动的操作可通过连接于压合板51上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进行,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
3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为:
35.(1)将工件(例如fpc)的一端夹持在夹具40上,另一端由盖板组件50 进行固定;
36.(2)第二控制开关102控制第二旋转气缸30旋转,带动夹具40转动到预设位置,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翻折效果;
37.(3)第一控制开关101控制第一旋转气缸10旋转,带动台面22绕着旋转轴转21到到预定位置,以便对工件进行点胶操作;
38.(4)点胶完成后,复位开关103控制第一旋转气缸10与第二旋转气缸30 完成复位,进行下一个工件的点胶操作。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装置100,在工作台上设置第一旋转气缸10与点胶平台20,从而实现了固定在点胶平台20上的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的翻转功能,即实现了平台转动的效果;然后点胶平台20上设置有第二旋转气缸30,而第一旋转气缸10的转轴方向与第二旋转气缸30的转轴方向呈预定的夹角设置,从而实现了固定在夹具40上的工件另一自由度的翻转功能,即实现了工件的翻折效果,从而实现了低成本方案下的复杂工艺的可行性;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可兼容老式的点胶设备,节省了改造成本。
40.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