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易装配型钢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1  144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强度易装配型钢。


背景技术:

2.型钢是一种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条型钢材,是钢材四大品种(板、管、型、丝)之一。根据断面形状,型钢分简单断面型钢和复杂断面型钢(异型钢)。前者指方钢、圆钢、扁钢、角钢、六角钢等;后者指工字钢、槽钢、钢轨、窗框钢、弯曲型钢等。
3.型钢中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结构,如厂房、桥梁、船舶、农机车辆制造、输电铁塔,运输机械,往往配合使用。普通工字钢,轻型工字钢,由于截面尺寸均相对较高、较窄,强度不够,故对截面两个主轴的惯性矩相差较大,故仅能直接用于在其腹板平面内受弯的构件或将其组成格构式受力构件,且目前型钢主要采用焊接式装配,装配方式单一,安装不够方便,这就使其在应用范围上有着很大的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高强度易装配型钢,解决目前型钢中工字钢强度不够,安装不够方便,导致其应用范围有很大局限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易装配型钢,包括第一工型钢和第二工型钢,所述的第一工型钢和第二工型钢连接端两侧均设置有可调节加强装置,所述的可调节加强装置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工型钢和第二工型钢固定连接,所述的可调节加强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下表面中心位置具有向下凸起的一体结构第一调节板,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上表面位于第一调节板两侧均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二调节板,所述的第一调节板两侧和第二调节板连接面均具有相互啮合的限位齿面。
6.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支撑强度以及提高螺栓的安装稳定性,所述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夹角外侧面设置有用于提升支撑稳定性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外侧面开设有两个上置翻转收纳槽和两个下置翻转收纳槽,所述的上置翻转收纳槽和下置翻转收纳槽内部均设置有翻转限位板,所述翻转限位板外侧顶端开设有内六角限位通孔,所述的翻转限位板通过内六角限位通孔套在螺栓外侧与螺栓套接固定。
7.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多位置安装需求,所述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加强筋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条形装配调节口。
8.进一步地,为了连接紧密,所述的第一调节板两侧和第二调节板外侧连接面之间没有间隙。
9.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轻量化,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部夹角端和加强筋内侧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10.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固定,所述加强筋外侧面的上置翻转收纳槽和下置翻转收纳
槽错位排布。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易装配型钢,包括第一工型钢和第二工型钢,第一工型钢和第二工型钢连接端两侧均设置有可调节加强装置,可调节加强装置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工型钢和第二工型钢固定连接,无需焊接,便可将多个型钢连接,方便装配;
13.(2)可调节加强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调节板两侧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调节板连接面均具有相互啮合的限位齿面,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连接位置,可以调节可调节加强装置的高度,使其适用多种规格的型钢;
14.(3)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夹角外侧面设置有用于提升支撑稳定性的加强筋,加强筋外侧面开设有四个翻转收纳槽,翻转收纳槽内部均设置有翻转限位板,翻转限位板外侧顶端开设有内六角限位通孔,内六角限位通孔套在螺栓外侧与螺栓套接固定,提升了安装稳定性;
15.(4)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加强筋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条形装配调节口,使其适用多位置安装。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端的局部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面的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1.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高强度易装配型钢,包括第一工型钢1和第二工型钢2,第一工型钢1和第二工型钢2连接端两侧均设置有可调节加强装置3可调节加强装置3两端通过螺栓4分别与第一工型钢1和第二工型钢2固定连接,可调节加强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5下表面中心位置具有向下凸起的一体结构第一调节板7,第二支撑板6上表面位于第一调节板7两侧均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二调节板8,第一调节板7两侧和第二调节板8连接面均具有相互啮合的限位齿面9。
22.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支撑强度以及提高螺栓的安装稳定性,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夹角外侧面设置有用于提升支撑稳定性的加强筋10,加强筋10外侧面开设有两个上置翻转收纳槽11和两个下置翻转收纳槽12,上置翻转收纳槽11和下置翻转收纳槽12内部均设置有翻转限位板13,所述翻转限位板13外侧顶端开设有内六角限位通孔14,翻转限位板13通过内六角限位通孔14套在螺栓4外侧与螺栓4套接固定。
23.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多位置安装需求,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位于加强筋10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4的条形装配调节口15。
24.进一步地,为了连接紧密,第一调节板7两侧和第二调节板8外侧连接面之间没有间隙,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轻量化,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的内部夹角端和加强筋10内
侧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25.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固定,加强筋10外侧面的上置翻转收纳槽11和下置翻转收纳槽12错位排布。
26.实施例:装配时,将可调节加强装置3放入第一工型钢1与第二工型钢2的连接端,调节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的位置,使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的夹角对准工型钢的夹角,同时根据需要调整好可调节加强装置3在第一工型钢1与第二工型钢2之间的位置,用螺栓4固定,固定好后,将加强筋10上的翻转限位板13翻转下来,将翻转限位板13上的内六角限位通孔14套在螺栓4外侧与螺栓4套接固定,完成装配。后续可调节加强装置3在第一工型钢1与第二工型钢2之间的位置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27.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易装配型钢,包括第一工型钢1和第二工型钢2,第一工型钢1和第二工型钢2连接端两侧均设置有可调节加强装置3,可调节加强装置3两端通过螺栓4分别与第一工型钢1和第二工型钢2固定连接,无需焊接,便可将多个型钢连接,方便装配;可调节加强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5的第一调节板7两侧和第二支撑板6的第二调节板8连接面均具有相互啮合的限位齿面9,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板7和第二调节板8的连接位置,可以调节可调节加强装置3的高度,使其适用多种规格的型钢;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夹角外侧面设置有用于提升支撑稳定性的加强筋10,加强筋10外侧面开设有四个翻转收纳槽,翻转收纳槽内部均设置有翻转限位板13,翻转限位板13外侧顶端开设有内六角限位通孔14,内六角限位通孔14套在螺栓4外侧与螺栓4套接固定,提升了安装稳定性;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位于加强筋10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4的条形装配调节口15,使其适用多位置安装。
28.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