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一种全隐藏式消防滑道,用于楼宇内部楼道内消防疏散用途。
背景技术:
2.办公楼宇中通常会配备有灭火箱,喷淋喷头,室内也会配备有灭火器,但住宅中配备的灭火设备有限,尤其是高层住宅,人员聚集,一旦发生火情,逃生困难。当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各种逃生设备或系统,如于楼宇内设置的专门防火滑道,从顶层至底层,且配备有防火包覆层,但此种方式需要占用楼宇日常空间。如201910195715.x公开的高层楼宇逃生装置及逃生方法,其公开了一种高层楼宇逃生装置,设置于楼房100的外侧,包括逃生筒200和缓降器600,最终通过滑道190至地面,逃生筒200通过抱箍101与楼房的阳台部分连接,筒节200朝向楼宇100的一侧对应每个楼层的位置开设有半圆形的逃生进口,对应每个逃生进口设置顺应逃生进口弧度并可将其封闭的弧形门500,弧形门500和筒节200之间挂有闭门拉簧800。逃生筒200由若干空心的筒节对插而成,缓降器600是沿空心逃生筒中自上之下运行的机构,其外围为耐磨层,结构复杂。该发明创造还设有碰锁机构、刹车机构和故障排除机构等,整个系统设备外露,复杂度高,成本高,可控性差。
3.楼宇消防系统是保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设备,其需要兼顾使用便利性,长久耐用性、安全系数高及外表美观不妨碍楼宇整体景观等多重功能为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坚固,美观便利,使用便捷的楼宇内全隐藏式消防滑道。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全隐藏式消防滑道,其中,其设置于楼宇楼道的顶部,其包含有固定螺栓、悬吊滑道、滑轮机构、可拆卸逃生辅助器具及滑道遮蔽装置;其中,所述悬吊滑道沿楼道顶部延伸设置,具有主体及自主体两侧延伸设置的滑道,所述悬吊滑道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的楼道顶部;其中,所述滑轮机构于悬吊滑道滑动,所述逃生辅助器具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滑轮机构上;其中,所述滑道遮蔽装置设置于所述悬吊滑道的外周,局部或全部遮挡悬吊滑道。
6.其中,所述悬吊滑道为双层布置,上层内容置所述滑轮机构,下层内容置至少一减速机构,所述上层滑道和下层滑道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减速机构自缝隙供伸出至上层滑道空间中与所述滑轮机构相抵靠,所述减速机构为弹性机构。
7.其中,所述减速机构包含设置于悬吊滑道底部的弹簧及与弹簧连接的滑块。
8.其中,所述固定螺栓自楼梯台阶向下贯穿楼板与所述悬吊滑道的主体相连接。
9.其中,所述滑道遮蔽装置沿悬吊滑道布置,其包含设置于悬吊滑道两侧的引导槽,以其中一侧为例:所述引导槽内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一端抵靠于引导槽壁,另一端连接一导引滑块,所述导引滑块一端贯穿引导槽延伸至所述悬吊滑道内,所述导引滑块
另一端连接一横向连杆,所述横向连杆设置于一滚轮上,所述横向连杆连接一纵向挡板,所述纵向挡板连接一遮挡悬吊滑道的盖板,两侧的盖板交接处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导引滑块具有与滑轮机构相配合的楔形面。
10.其中,所述悬吊滑道包含沿楼道顶部设置的主滑道及接泊各楼层口的支路滑道,所述主滑道和支路滑道设置一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通过一枢接轴设置于两滑道交汇处,所述导向滑道于所述滑轮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将导向滑道与主滑道连通。
11.其中,所述主滑道和支路滑道交汇处外侧包覆有加强板。
12.其中,所述固定螺栓自楼宇楼梯一端穿设至下层楼宇楼顶,依台阶间隔设置。
13.其中,所述楼道内设置有存放可拆卸逃生辅助器具的存储间。
14.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楼宇内楼道顶部设置本案全隐藏式消防滑道,不占用日常活动空间,通过遮蔽式设计,达到美观,且不影响楼宇整体外观的效果。
16.2、本案全隐藏式消防滑道通过自上层楼梯向下间隔设置固定螺栓的方式,使得悬吊滑道的设置异常坚固,可以有效利用楼宇自身结构。
17.3、本案中悬吊滑道内设置的弹性机构,可以根据速度控制需求,将其设置在拐弯,或底层降速区域,通过个数来调整其减速的效果。
18.4、本案中设置滑道遮蔽装置,设备闲置状态时,其可以遮挡滑道,仅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滑轮机构开启其通过位置的盖板,美观高效。
19.5、本案中主滑道和支路滑道通过导向滑道连接,通过滑轮机构的运行自动调整导向滑道与主滑道的接泊状态。
20.6、本案中主滑道和支路滑道交汇处设置有加固装置,保证轨道的坚固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隐藏式消防滑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隐藏式消防滑道的不具有减速机构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隐藏式消防滑道的具有减速机构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隐藏式消防滑道中导引滑块有与滑轮机构相配合的结构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隐藏式消防滑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隐藏式消防滑道中主滑道和支路滑道及相互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设置于楼宇外侧的高层楼宇逃生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28.图10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设置于楼宇外侧的高层楼宇逃生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中全隐藏式消防滑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全隐藏式消防滑道100设置于楼宇楼道的顶部,包含有固定螺栓1、悬吊滑道2、滑轮机构3、
可拆卸逃生辅助器具4及滑道遮蔽装置5,所述固定螺栓1贯穿上下楼板设置,自楼道上层的楼梯台阶向下贯穿楼板设置于楼梯下方的楼道顶部,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悬吊螺栓的坚固性,耐用性和稳定性。所述固定螺栓1贯穿悬吊滑道2的主体21设置,将悬吊滑道固定在楼道顶部。所述悬吊滑道2沿楼道顶部延伸设置,具有主体21及自主体两侧延伸设置的滑道22,滑道22开口向上设置,悬吊滑道2主体通过固定螺栓1固定的楼道顶部。所述滑轮机构3于悬吊滑道2滑动,所述逃生辅助器具4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滑轮机构3上,所述滑道遮蔽装置5设置于所述悬吊滑道2的外周,局部或全部遮挡悬吊滑道2。其中,逃生辅助器具4包含与滑轮机构3连接的连杆及连杆连接的逃生筐。所述楼道内设置有存放可拆卸逃生辅助器具4的存储间。所述悬吊滑道2为双层布置,上层内容置所述滑轮机构3,下层内容置至少一减速机构6,所述上层滑道和下层滑道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减速机构6自缝隙供伸出至上层滑道空间中与所述滑轮机构3相抵靠,所述减速机构6为弹性机构。所述减速机构6包含设置于悬吊滑道2底部的弹簧61及与弹簧61连接的滑块62。该减速机构6为减速装置,可以根据减速需求,于高层区域均匀设置,于拐弯处设置,于楼宇低层需要降落的区域密集设置,达到机械减速的需求。
30.其中,所述滑道遮蔽装置5沿悬吊滑道2布置,其包含设置于悬吊滑道2两侧的引导槽50,以其中一侧为例:所述引导槽50内设置有弹性机构52,所述弹性机构52一端抵靠于引导槽壁,另一端连接一导引滑块51,所述导引滑块51一端贯穿引导槽延伸至所述悬吊滑道2内,所述导引滑块51另一端连接一横向连杆53,所述横向连杆53设置于一滚轮54上,所述横向连杆53连接一纵向挡板55,所述纵向挡板55连接一遮挡悬吊滑道2的盖板56,两侧的盖板56交接处设置有插接结构57,如图4所示,所述导引滑块51具有与滑轮机构3相配合的楔形面。
31.于两侧设置的情况下,所测盖板和右侧盖板相互交错设置,其各自移动的距离,恰好将可拆卸逃生辅助器具4的移动空间敞开。
32.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悬吊滑道2包含沿楼道顶部设置的主滑道20及接泊各楼层口的支路滑道70,所述主滑道20和支路滑道70设置一导向滑道80,所述导向滑道80通过一枢接轴81设置于两滑道交汇处,所述导向滑道80于所述滑轮机构3的驱动作用下,将导向滑道80与主滑道20连通。所述主滑道20和支路滑道70交汇处外侧包覆有加强板83,保证交汇处的坚固及稳定性。
33.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34.1、楼宇内楼道顶部设置本案全隐藏式消防滑道,不占用日常活动空间,通过遮蔽式设计,达到美观,且不影响楼宇整体外观的效果。
35.2、本案全隐藏式消防滑道通过自上层楼梯向下间隔设置固定螺栓的方式,使得悬吊滑道的设置异常坚固,可以有效利用楼宇自身结构。
36.3、本案中悬吊滑道内设置的弹性机构,可以根据速度控制需求,将其设置在拐弯,或底层降速区域,通过个数来调整其减速的效果。
37.4、本案中设置滑道遮蔽装置,设备闲置状态时,其可以遮挡滑道,仅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滑轮机构开启其通过位置的盖板,美观高效。
38.5、本案中主滑道和支路滑道通过导向滑道连接,通过滑轮机构的运行自动调整导向滑道与主滑道的接泊状态。
39.6、本案中主滑道和支路滑道交汇处设置有加固装置,保证轨道的坚固性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