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种子用拌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1  152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用种子拌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种子用拌药装置。


背景技术:

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来源,在农业种植时,需要对种子进行拌药,防止种子被病虫蚕食,影响种子种植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的拌药装置存在拌药结构单一,导致药液与种子混合的不均匀,拌药效率低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种子用拌药装置,通过设置加药装置,在搅拌轴的配合下,将药液箱内的药液定时定量的加入到搅拌箱内,提高了种子与药液混合拌药的均匀程度,提高了混合效率,节省了时间。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种子用拌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壁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设置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料斗,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的上侧设置有拨杆,所述搅拌箱的顶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的正面设置有加药管,所述药液箱的内部设置有加药装置,所述搅拌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下方设置有接料槽,所述接料槽设置在底座的顶部。
5.其中,所述加药装置包括按压块、支撑杆、活动块和弹簧,所述药液箱的底部开设有下药口,所述下药口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药液箱的顶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贯穿通孔并延伸至药液箱的上方,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底壁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药液箱的顶壁固定连接;向搅拌箱内加药时,打开电机,使搅拌轴转动,带动拨杆转动,在拨杆转动到药液箱的顶部时,挤压按压块向下移动,带动支撑杆向下移动,从而使活动块远离下药口,使药液从下药口与活动块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到搅拌箱中,从而达到在种子搅拌时,药液能够定时定量的加入到搅拌箱中。
6.其中,所述加药管为透明水管,所述加药管的形状为l型;通过将药液箱的加药管设置成l型的透明水管,能够观察到药液箱内药液的剩余量,从而方便向药液箱内加药。
7.其中,所述搅拌叶片为倾斜状;通过将搅拌叶片的形状设置成倾斜,便于将种子与药液混合的更均匀。
8.其中,所述药液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药液箱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左右两个药液箱,能够对搅拌箱内部左右两边的种子进行加药,极大地提高了种
子与药液混合拌药的均匀程度,提高了混合效率,节省了时间。
9.其中,所述按压块顶部为斜坡状的切面;在拨杆转动到按压块顶部时,能够将按压块按压下去的同时且能够顺利的通过按压块。
10.其中,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搅拌箱的中部;通过将出料口设置在搅拌箱的中部,能够便于将搅拌箱内部周围的种子从出料口沿着导料槽排出。
11.其中,所述接料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把手;通过扣住把手,能够便于将接料槽从底座和底板之间移出。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搅拌装置时,将种子从进料口沿着料斗倒入到搅拌箱内,通过打开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片转动,通过将搅拌叶片的形状设置成倾斜,便于将种子与药液混合的更均匀,使种子在搅拌箱内翻转,同时搅拌轴带动拨杆转动,在拨杆转动到药液箱的顶部时,拨杆的外端挤压按压块向下移动,将按压块的顶部设置成斜坡状的切面,在拨杆转动到按压块顶部时,能够将按压块按压下去的同时且能够顺利的通过按压块,按压块带动支撑杆向下移动,从而使活动块远离下药口,使药液从下药口与活动块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到搅拌箱中,从而达到在种子搅拌时,药液能够定时定量的加入到搅拌箱中,避免了人工倾倒药液时掌控不好药液的量,待药液箱内的药液用完后,通过l型加药管向药液箱内加药,通过将药液箱的加药管设置成l型的透明水管,能够观察到药液箱内药液的剩余量,从而方便向药液箱内加药,通过设置左右两个药液箱,能够对搅拌箱内部左右两边的种子进行加药,极大地提高了种子与药液混合拌药的均匀程度,提高了混合效率,节省了时间;
13.待种子完全、彻底的与药液混合均匀后,通过打开出料口,使种子沿着导料槽落入到接料槽内,通过将出料口设置在搅拌箱的中部,能够便于将搅拌箱内部周围的种子从出料口沿着导料槽排出,待接料槽接满种子后,通过握住弧形把手,将接料槽从底座与导料槽之间移出。
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底板;4、搅拌箱;5、料斗;6、搅拌轴;7、搅拌叶片;8、拨杆;9、支撑架;10、电机;11、药液箱;12、加药管;13、加药装置;14、导料槽;15、接料槽;16、按压块;17、支撑杆;18、活动块;19、弹簧;20、把手;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种子用拌药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壁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上部设置有搅拌箱4,所述搅拌箱4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料斗5,所述
搅拌箱4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叶片7,所述搅拌轴6的上侧设置有拨杆8,所述搅拌箱4的顶壁设置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中部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与搅拌轴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9上设置有药液箱11,所述药液箱11的正面设置有加药管12,所述药液箱11的内部设置有加药装置13,所述搅拌箱4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设置有导料槽14,所述导料槽14的下方设置有接料槽15,所述接料槽15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
22.所述加药装置13包括按压块16、支撑杆17、活动块18和弹簧19,所述药液箱11的底部开设有下药口,所述下药口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18,所述活动块18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药液箱11的顶壁开设有通孔21,所述支撑杆17贯穿通孔21并延伸至药液箱11的上方,所述支撑杆17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块16,所述按压块16的底壁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的底端与药液箱11的顶壁固定连接;向搅拌箱4内加药时,打开电机10,使搅拌轴6转动,带动拨杆8转动,在拨杆8转动到药液箱11的顶部时,挤压按压块16向下移动,带动支撑杆17向下移动,从而使活动块18远离下药口,使药液从下药口与活动块18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到搅拌箱4中,从而达到在种子搅拌时,药液能够定时定量的加入到搅拌箱4中。
23.所述加药管12为透明水管,所述加药管12的形状为l型;通过将药液箱11的加药管12设置成l型的透明水管,能够观察到药液箱11内药液的剩余量,从而方便向药液箱11内加药。
24.所述搅拌叶片7为倾斜状;通过将搅拌叶片7的形状设置成倾斜,便于将种子与药液混合的更均匀。
25.所述药液箱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药液箱11分别固定在支撑架9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左右两个药液箱11,能够对搅拌箱4内部左右两边的种子进行加药,极大地提高了种子与药液混合拌药的均匀程度,提高了混合效率,节省了时间。
26.所述按压块16的顶部为斜坡状的切面;在拨杆8转动到按压块16顶部时,能够将按压块16按压下去的同时且能够顺利的通过按压块16。
27.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搅拌箱4的中部;通过将出料口设置在搅拌箱4的中部,能够便于将搅拌箱4内部周围的种子从出料口沿着导料槽14排出。
28.所述接料槽15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把手20;通过扣住把手20,能够便于将接料槽15从底座1和底板3之间移出。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搅拌装置时,将种子从进料口沿着料斗5倒入到搅拌箱4内,通过打开电机10,带动搅拌轴6和搅拌叶片7转动,使种子在搅拌箱4内翻转,同时搅拌轴6带动拨杆8转动,在拨杆8转动到药液箱11的顶部时,拨杆8的外端挤压按压块16向下移动,带动支撑杆17向下移动,从而使活动块18远离下药口,使药液从下药口与活动块18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到搅拌箱4中,从而达到在种子搅拌时,药液能够定时定量的加入到搅拌箱4中,避免了人工倾倒药液时掌控不好药液的量,待药液箱11内的药液用完后,通过l型加药管12相药液箱11内加药,待种子完全、彻底的与药液混合均匀后,通过打开出料口,使种子沿着导料槽14落入到接料槽15内,待接料槽15接满种子后,通过握住把手20,将接料槽15从底座1与导料槽14之间移出。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