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多功能模块化充电充气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  144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多功能模块化充电充气桩。


背景技术:

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3.室外的充电桩在使用时,由于外界环境多变,现有的室外充电桩缺乏一定的防护装置,在高温、大雨等恶劣天气下可能会对充电桩造成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多功能模块化充电充气桩,通过遮阳防雨棚和防护框的配合,在遇到大雨和高温天气时,避免雨水冲刷桩体以及阳光直射桩体,可以对桩体进行保护。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多功能模块化充电充气桩,包括有充电桩模块和防护模块,所述充电桩模块包括有预埋基座、桩体、智能触控屏、充电线、充电枪和固定卡口,所述预埋基座预埋在地下,所述桩体安装在预埋基座上部,所述智能触控屏安装在桩体侧面中心偏上位置,所述充电枪通过充电线和桩体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卡口开设在桩体侧面配合固定充电枪,所述防护模块包括有立杆、遮阳防雨棚、防护框、开口、矩槽、滑槽、滑块、保护盖板、磁铁和铁盘,所述立杆固定在桩体顶端,所述遮阳防雨棚安装在立杆顶端,所述防护框套接在桩体外部,所述开口开设在防护框侧面且正对智能触控屏设置,所述矩槽配合充电线和充电枪开设在防护框侧面,所述滑槽对称开设在开口两侧面,所述滑块滑动在滑槽上,所述保护盖板固定在滑块上,所述磁铁嵌设在滑块侧面,所述铁盘嵌设在滑槽一端;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时,通过遮阳防雨棚和防护框的配合,在遇到大雨和高温天气时,避免雨水冲刷桩体以及阳光直射桩体,可以对桩体进行保护,同时当车主需要充电时,可以利用滑槽和滑块的配合,将保护盖板滑开,在铁盘和磁铁的配合下,固定保护盖板,漏出智能触控屏,通过智能触控屏进行桩体的控制,当不使用时,可以将保护盖板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其对智能触控屏进行覆盖保护。
6.其中,所述桩体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立杆底端中心配合固定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和安装槽之间螺纹配合有安装螺钉,所述遮阳防雨棚螺纹安装在立杆顶端;利用安装螺钉和安装盘以及安装槽的螺纹配合,便于将立杆固定在桩体顶端,同时遮阳防雨棚螺纹固定在立杆顶端,便于其装卸。
7.其中,所述遮阳防雨棚包括有水平部和斜面部,所述斜面部和水平部的交界线与桩体顶端的边缘线位于同一竖直面;水平部边缘斜面部的设置便于雨水的滑落。
8.其中,所述防护框内部开设有水腔,所述水腔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水腔侧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斜面部顶端配合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和螺纹孔内配合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侧壁上开设有配合螺纹;利用配合螺纹和螺纹孔的螺纹配合,将连接管穿过贯穿孔和水腔连通设置,当遇到大雨天气时,顺着斜面部滑落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水腔内,进行雨水的收集,在遇到高温天气时,防护框内部的水腔中的雨水层可以进行吸热,对桩体进一步的保护。
9.其中,所述开口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和智能触控屏的底端和顶端平齐,所述开口侧面开设有隐藏槽,所述滑槽底端和开口底端平齐,所述滑槽顶端和隐藏槽顶端平齐;在需要使用智能触控屏时,滑动保护盖板进入隐藏槽内,漏出智能触控屏进行操作。
10.其中,所述保护盖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开口的长度和宽度,所述保护盖板为透明板,所述隐藏槽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保护盖板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隐藏槽的厚度大于保护盖板的厚度;确保保护盖板可以进入隐藏槽内同时在保护盖板通过铁盘和磁铁固定时部分位于开口中,便于其移动。
11.其中,所述桩体在充电枪所在侧面内部安装有车用打气泵,所述车用打气泵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为硬管,所述出气管为软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贯穿桩体设置,所述桩体侧面安装有挂钩,所述出气管挂设在挂钩上且端部连接有充气头。
12.其中,所述桩体侧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车用打气泵安装在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开口处螺纹安装有封闭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活动贯穿封闭盖;当汽车轮胎气量不足时,可以利用车用打气泵,利用进气管抽入气体,在出气管和充气头的配合下,可以对汽车轮胎进行充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防护框套接在桩体外壁,利用安装螺钉和安装盘以及安装槽的螺纹配合,便于将立杆固定在桩体顶端,同时遮阳防雨棚螺纹固定在立杆顶端,利用配合螺纹和螺纹孔的螺纹配合,将连接管穿过贯穿孔和水腔连通设置,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时,通过遮阳防雨棚和防护框的配合,在遇到大雨和高温天气时,避免雨水冲刷桩体以及阳光直射桩体,可以对桩体进行保护,而且,当遇到大雨天气时,顺着斜面部滑落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水腔内,进行雨水的收集,在遇到高温天气时,防护框内部的水腔中的雨水层可以进行吸热,对桩体进一步的保护,同时当车主需要充电时,可以利用滑槽和滑块的配合,将保护盖板滑开,滑动保护盖板进入隐藏槽内,在铁盘和磁铁的配合下,固定保护盖板,漏出智能触控屏,通过智能触控屏进行桩体的控制,当不使用时,可以将保护盖板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其对智能触控屏进行覆盖保护,当汽车轮胎气量不足时,可以利用车用打气泵,利用进气管抽入气体,在出气管和充气头的配合下,可以对汽车轮胎进行充气,便于使用。
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遮阳防雨棚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框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盖板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框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预埋基座;2、桩体;3、智能触控屏;4、充电线;5、充电枪;6、固定卡口;7、立杆;8、遮阳防雨棚;9、防护框;10、开口;11、矩槽;12、滑槽;13、滑块;14、保护盖板;15、磁铁;16、铁盘;17、安装槽;18、安装盘;19、安装螺钉;20、水平部;21、斜面部;22、水腔;23、螺纹孔;24、出水口;25、贯穿孔;26、连接管;27、配合螺纹;28、隐藏槽;29、车用打气泵;30、进气管;31、出气管;32、挂钩;33、充气头;34、定位槽;35、封闭盖。
具体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1-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多功能模块化充电充气桩,包括有充电桩模块和防护模块,所述充电桩模块包括有预埋基座1、桩体2、智能触控屏3、充电线4、充电枪5和固定卡口6,所述预埋基座1预埋在地下,所述桩体2安装在预埋基座1上部,所述智能触控屏3安装在桩体2侧面中心偏上位置,所述充电枪5通过充电线4和桩体2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卡口6开设在桩体2侧面配合固定充电枪5,所述防护模块包括有立杆7、遮阳防雨棚8、防护框9、开口10、矩槽11、滑槽12、滑块13、保护盖板14、磁铁15和铁盘16,所述立杆7固定在桩体2顶端,所述遮阳防雨棚8安装在立杆7顶端,所述防护框9套接在桩体2外部,所述开口10开设在防护框9侧面且正对智能触控屏3设置,所述矩槽11配合充电线4和充电枪5开设在防护框9侧面,所述滑槽12对称开设在开口10两侧面,所述滑块13滑动在滑槽12上,所述保护盖板14固定在滑块13上,所述磁铁15嵌设在滑块13侧面,所述铁盘16嵌设在滑槽12一端;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时,通过遮阳防雨棚8和防护框9的配合,在遇到大雨和高温天气时,避免雨水冲刷桩体2以及阳光直射桩体2,可以对桩体2进行保护,同时当车主需要充电时,可以利用滑槽12和滑块13的配合,将保护盖板14滑开,在铁盘16和磁铁15的配合下,固定保护盖板14,漏出智能触控屏3,通过智能触控屏3进行桩体2的控制,当不使用时,可以将保护盖板14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其对智能触控屏3进行覆盖保护;
27.所述桩体2顶端开设有安装槽17,所述立杆7底端中心配合固定有安装盘18,所述安装盘18和安装槽17之间螺纹配合有安装螺钉19,所述遮阳防雨棚8螺纹安装在立杆7顶端;利用安装螺钉19和安装盘18以及安装槽17的螺纹配合,便于将立杆7固定在桩体2顶端,同时遮阳防雨棚8螺纹固定在立杆7顶端,便于其装卸;
28.所述遮阳防雨棚8包括有水平部20和斜面部21,所述斜面部21和水平部20的交界线与桩体2顶端的边缘线位于同一竖直面;水平部20边缘斜面部21的设置便于雨水的滑落;
29.所述防护框9内部开设有水腔22,所述水腔22顶端开设有螺纹孔23,所述水腔22侧面开设有出水口24,所述斜面部21顶端配合开设有贯穿孔25,所述贯穿孔25和螺纹孔23内
配合有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侧壁上开设有配合螺纹27;利用配合螺纹27和螺纹孔23的螺纹配合,将连接管26穿过贯穿孔25和水腔22连通设置,当遇到大雨天气时,顺着斜面部21滑落的水通过连接管26进入水腔22内,进行雨水的收集,在遇到高温天气时,防护框9内部的水腔22中的雨水层可以进行吸热,对桩体2进一步的保护;
30.所述开口10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和智能触控屏3的底端和顶端平齐,所述开口10侧面开设有隐藏槽28,所述滑槽12底端和开口10底端平齐,所述滑槽12顶端和隐藏槽28顶端平齐;在需要使用智能触控屏3时,滑动保护盖板14进入隐藏槽28内,漏出智能触控屏3进行操作;
31.所述保护盖板14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开口10的长度和宽度,所述保护盖板14为透明板,所述隐藏槽28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保护盖板14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隐藏槽28的厚度大于保护盖板14的厚度;确保保护盖板14可以进入隐藏槽28内同时在保护盖板14通过铁盘16和磁铁15固定时部分位于开口10中,便于其移动;
32.所述桩体2在充电枪5所在侧面内部安装有车用打气泵29,所述车用打气泵29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气管30和出气管31,所述进气管30为硬管,所述出气管31为软管,所述进气管30和出气管31贯穿桩体2设置,所述桩体2侧面安装有挂钩32,所述出气管31挂设在挂钩32上且端部连接有充气头33;
33.所述桩体2侧面开设有定位槽34,所述车用打气泵29安装在定位槽34内,所述定位槽34开口处螺纹安装有封闭盖35,所述进气管30和出气管31活动贯穿封闭盖35;当汽车轮胎气量不足时,可以利用车用打气泵29,利用进气管30抽入气体,在出气管31和充气头33的配合下,可以对汽车轮胎进行充气;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35.使用时,首先将防护框9套接在桩体2外壁,利用安装螺钉19和安装盘18以及安装槽17的螺纹配合,便于将立杆7固定在桩体2顶端,同时遮阳防雨棚8螺纹固定在立杆7顶端,利用配合螺纹27和螺纹孔23的螺纹配合,将连接管26穿过贯穿孔25和水腔22连通设置,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时,通过遮阳防雨棚8和防护框9的配合,在遇到大雨和高温天气时,避免雨水冲刷桩体2以及阳光直射桩体2,可以对桩体2进行保护,而且,当遇到大雨天气时,顺着斜面部21滑落的水通过连接管26进入水腔22内,进行雨水的收集,在遇到高温天气时,防护框9内部的水腔22中的雨水层可以进行吸热,对桩体2进一步的保护,同时当车主需要充电时,可以利用滑槽12和滑块13的配合,将保护盖板14滑开,滑动保护盖板14进入隐藏槽28内,在铁盘16和磁铁15的配合下,固定保护盖板14,漏出智能触控屏3,通过智能触控屏3进行桩体2的控制,当不使用时,可以将保护盖板14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其对智能触控屏3进行覆盖保护,当汽车轮胎气量不足时,可以利用车用打气泵29,利用进气管30抽入气体,在出气管31和充气头33的配合下,可以对汽车轮胎进行充气,便于使用。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