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钽电容器生产用打标切筋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  15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钽电容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钽电容器生产用打标切筋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2.钽电容器全称是钽电解电容,也是属于电解电容的一种,固体钽电容器是1956年由美国贝乐试验室首先研制成功,钽电容器使用钽金属做介质,不需要像普通电解电容那样使用电解液,也不需要使用镀了铝膜的电容纸烧制,然而在钽电容器生产时需要对其进行打标处理,并且需要对其多余的铁丝进行切筋处理,且现有的打标装置盒切筋装置为两个设备,从而需要多个步骤对钽电容器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降低了对钽电容器的生产效率,并且浪费较大的人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钽电容器生产用打标切筋一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钽电容器生产用打标切筋一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打标装置盒切筋装置为两个设备,从而需要多个步骤对钽电容器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降低了对钽电容器的生产效率,并且浪费较大的人力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钽电容器生产用打标切筋一体装置,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槽,所述输送装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打标装置,且打标装置包括打标组件,顶端驱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打标组件,所述打标组件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外形呈圆台形结构,所述孔洞以打标组件的中心轴呈阵列式分布,且打标组件的内部铰接有开合门,所述开合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打标组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驱动组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脱落机构,所述输送装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切筋机构,且切筋机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组件。
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输送装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输送装置的内部插设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转动输出轴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圆环,所述打标组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圆环,且圆环的内部插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形呈“t”形结构,所述圆环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轨。
7.优选的,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输送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脱落板。
8.优选的,所述防脱落板的外形呈圆弧形结构,所述防脱落板与打标装置内部开设的孔洞相对应。
9.优选的,所述切筋机构包括框架,所述输送装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框架,且框架的
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共设置有两组且以框架的对称中心面呈对称状设置,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切刀,所述打标组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设置打标装置,将钽电容器放置在导向槽的内部,导向槽对钽电容器起到导向作用,使输送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导向槽与防脱落机构相配合,且由于打标组件内部的孔洞呈圆台形结构,从而便于钽电容器进入到打标组件的内部,通过开合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斜板,便于对钽电容器起到限位目的,从而打标组件对钽电容器进行打标处理,通过红外感应器组件检测,便于切筋机构对钽电容器进行切筋处理,随后驱动组件带动打标组件转动到一定的位置,由于开合门顶端设置的配重块此刻处于开合门的正下方,便于带动开合门呈打开状态,使钽电容器从打标组件内部掉落出来,从而提高了对钽电容器的加工效率;
12.(2)通过设置连接机构,由于滑块的外形呈“t”形结构,且滑块在圆环内部滑动,从而圆环对滑块起到限位目的,便于电机通过转动轴稳定的带动打标组件呈转动状态,由于防脱落板的外形呈圆弧形结构,防止钽电容器在输送到打标组件的途中掉落的现象,由于电动伸缩杆设置有两组,便于电动伸缩杆带动切刀稳定的对钽电容器进行切筋处理,由于打标组件的外形设置有限位块,防止切刀下移的位置过深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和驱动组件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和连接机构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和防脱落机构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18.图中:1、输送装置;2、导向槽;3、驱动组件;310、电机; 320、转动轴;4、打标装置;410、打标组件;420、开合门;5、连接机构;510、圆环;520、滑块;6、防脱落机构;610、连接板; 620、防脱落板;7、切筋机构;710、框架;720、电动伸缩杆;730、切刀;8、红外感应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钽电容器生产用打标切筋一体装置,包括输送装置1,输送装置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槽2,输送装置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3,且驱动组件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打标装置4,且打标装置4包括打标组件410,顶
端驱动组件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打标组件410,打标组件410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外形呈圆台形结构,孔洞以打标组件410的中心轴呈阵列式分布,且打标组件410的内部铰接有开合门420,开合门42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打标组件4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机构5,驱动组件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脱落机构6,输送装置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切筋机构7,且切筋机构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组件8;
21.通过设置打标装置4,将该装置外接电源随后打开开关,将钽电容器放置在导向槽2的内部,启动输送装置1,使输送装置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导向槽2与防脱落机构6相配合,且由于打标组件410 内部的孔洞呈圆台形结构,从而便于钽电容器进入到打标组件410 的内部,通过打标组件410对钽电容器进行打标处理,通过开合门 42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斜板,便于对钽电容器起到限位目的,通过红外感应器组件8检测,便于切筋机构7对钽电容器进行切筋处理,随后驱动组件3带动打标组件410转动到一定的位置,由于开合门 420顶端设置的配重块此刻处于开合门420的正下方,便于带动开合门420呈打开状态,使钽电容器从打标组件410内部掉落出来,从而提高了对钽电容器的加工效率;
22.进一步的,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0,输送装置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310,输送装置1的内部插设有转动轴320,且转动轴320 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310的转动输出轴上,连接机构5包括圆环 510,打标组件4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圆环510,且圆环510的内部插设有滑块520,滑块52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1的内部,滑块520的外形呈“t”形结构,圆环510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520相适配的滑轨,此结构通过设置滑块520,由于滑块520的外形呈“t”形结构,且滑块520在圆环510内部滑动,从而圆环510对滑块520 起到限位目的,便于电机310通过转动轴320稳定的带动打标组件 410呈转动状态;
23.进一步的,防脱落机构6包括连接板610,输送装置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10,且连接板6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脱落板620,防脱落板620的外形呈圆弧形结构,防脱落板620与打标装置4内部开设的孔洞相对应,此结构通过设置防脱落板620,由于防脱落板 620的外形呈圆弧形结构,防止钽电容器在输送到打标组件410的途中掉落的现象;
24.进一步的,切筋机构7包括框架710,输送装置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框架710,且框架7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20,电动伸缩杆720共设置有两组且以框架710的对称中心面呈对称状设置,两组电动伸缩杆72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切刀730,打标组件4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此结构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720,由于电动伸缩杆720设置有两组,便于电动伸缩杆720带动切刀730稳定的对钽电容器进行切筋处理,由于打标组件410的外形设置有限位块,防止切刀730下移的位置过深的问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