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油漆涂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2  14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刷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油漆涂刷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们在加工金属面板、装修房屋、制作家具或其他产品时会使用到油漆。最传统的油漆涂刷方法就是采用一把刷子或是油漆辊,蘸满油漆后在器物表面涂刷,带刷子或油漆辊上的油漆消耗完时,再次将其放入油漆容器内浸蘸即可。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导致油漆溅落。同时,刷漆者将油漆桶一直拎在手里,不断的爬上爬下,在此过程中还必须注意手中的油漆桶,否则涂料很容易溅出,并且刷子一次蘸取涂料不宜过多,否则容易滴落,即污染了不涂刷的位置又造成油漆浪费。
3.在相关技术领域中,尚缺少较佳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设计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油漆涂刷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涂刷装置无需蘸取涂料,通过手动控制油漆出液量,且涂刷装置结构精简,简单实用,且浪费油漆少,使用效果好。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油漆涂刷装置,包括储液壶,所述储液壶出液口处设用于将储液壶内油漆抽出的按压式泵,所述按压式泵的出液嘴通过螺母接头连接软管,所述软管另一端通过快接插头活动连接滚筒式刷料装置;所述滚筒式刷料装置包括具有中空管道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贯穿并伸出刷柄后通过快接母头与快接插头对接,另一端可插拔安装有滚筒式刷头,所述滚筒式刷头通过旋转卡扣组件与连接管锁扣并能相对连接管滚动转动,所述连接管插入滚筒式刷头内部分的管壁上还制有若干出液孔;置于储液壶内的油漆由按压式泵沿软管泵送至连接管并沿所述若干出液孔溢而浸润滚筒式刷头,配合所述滚筒式刷头滚动转动,匹配完成油漆涂刷。
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压式泵匹配其出液嘴的位置上两侧还对称设置两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按压式泵铰转连接,且两调节块用于通过设定挤压量大小而控制按压式泵泵送油漆的出液量大小。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筒式刷头包括圆筒状的刷头支架,所述刷头支架制有连接管插入/退出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一端通过端盖密封,另一端为连接管插入/退出的开口;所述刷头支架对应中空腔的侧壁上开制有若干用于过液的过液槽,所述刷头支架的圆周外侧还套设有至少一层弹性刷体,油漆从所述若干出液孔溢出后沿过液槽流出并浸润所述弹性刷体;所述刷头支架匹配其开口的端凹制有卡槽,所述旋转卡扣组件卡入所述卡槽,能锁固滚筒式刷头沿连接管插入/退出刷头支架方向移动。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管上靠近滚筒式刷头安设位置处设胶壳套,所述旋
转卡扣组件包括通过螺丝配合垫片与胶壳套活动连接的旋转卡片,所述旋转卡片能绕螺丝旋转转动并匹配卡入或退出所述卡槽,匹配锁固滚筒式刷头移动。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管上还设有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在位置上被设置为所述连接管插入所述中空腔后密封堵头能堵塞密封中空腔的开口。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端盖的端还堵塞有密封连接管的中空管道一端头的密封头,所述密封头为塑胶密封头。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刷头支架上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三层弹性刷体,与刷头支架接触的弹性刷体与所述刷头支架热塑固接,且三层所述弹性刷体胶粘连接。
13.本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涂刷装置通过按压式泵将油漆从储液壶内手动泵出,并通过软管输送至连接管及滚筒式涂刷装置,突破传统需要浸蘸油漆涂刷方式;同时,软管与按压式泵及滚筒式涂刷装置可拆卸安装,组装方便,便于携带及收纳;再者,连接管做支撑管同时又做输送管,且通过出液口及制在刷体支架上的过液槽,使油漆均匀分散至刷体上,涂刷效果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涂刷装置的结构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涂刷装置的分解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筒式刷料装置的结构图;
17.图4是图3的分解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滚筒式刷头的结构图;
19.图6是图5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2.附图1-6实例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1-6,一种便携式油漆涂刷装置,其包括储液壶1,所述储液壶1出液口101处设用于将储液壶101内油漆抽出的按压式泵2,所述按压式泵2的出液嘴201通过螺母接头3连接软管4,所述软管4另一端通过快接插头5活动连接滚筒式刷料装置6;所述滚筒式刷料装置6包括具有中空管道的连接管61,所述连接管61一端贯穿并伸出刷柄62后通过快接母头63与快接插头5对接,另一端可插拔安装有滚筒式刷头64,所述滚筒式刷头64通过旋转卡扣组件7与连接管61锁扣并能相对连接管61滚动转动,实际中,通过滚筒式刷头64的滚动,匹配将油漆涂布在墙上或物品上;所述连接管61插入滚筒式刷头64内部分的管壁上还制有若干出液孔611;实际使用涂刷装置过程中,置于储液壶1内的油漆由按压式泵2沿软管4泵送至连接管61并沿所述若干出液孔611溢而浸润滚筒式刷头64,配合所述滚筒式刷头64滚动转动,匹配完成油漆涂刷。
23.参考附图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式泵2匹配其出液嘴的位置上两侧还对称设置两调节块21,所述调节块21与按压式泵2铰转连接,且两调节块2用于通过设定挤压量大小而控制按压式泵2泵送油漆的出液量大小,需要说明的是,调节块2的长度是不一致的,将调节块2旋调至竖向设置,此时按压式泵2的挤压量就由调节块2底端间距储液壶1壶口的距离所决定,按压所述按压式泵2时带动所述调节块21竖向移动,当调节块21抵止于储液壶1时,则表示当次挤压以到位,按压式泵2以匹配的挤压量泵送对应量的油漆。
24.参考附图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式刷头64包括圆筒状的刷头支架641,所述刷头支架641制有连接管61插入/退出的中空腔642,所述中空腔642一端通过端盖643密封,另一端为连接管61插入/退出的开口;所述刷头支架641对应中空腔642的侧壁上开制有若干用于过液的过液槽644,所述刷头支架641的圆周外侧还套设有至少一层弹性刷体6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刷头支架641上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三层弹性刷体645,与刷头支架641接触的弹性刷体645与所述刷头支架641热塑固接,且三层所述弹性刷体645则胶粘连接;实际使用过程中,油漆从所述若干出液孔611溢出后沿过液槽644流出并浸润多层所述弹性刷体645;所述刷头支架641匹配其开口的端凹制有卡槽646,所述旋转卡扣组件7卡入所述卡槽646,能锁固滚筒式刷头64沿连接管61插入/退出刷头支架641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61上靠近滚筒式刷头64安设位置处设胶壳套65,所述旋转卡扣组件7包括通过螺丝71配合垫片(附图未显示)与胶壳套65活动连接的旋转卡片72,所述旋转卡片72能绕螺丝71旋转转动并匹配卡入或退出所述卡槽646,匹配锁固滚筒式刷头64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61上还设有密封堵头67,所述密封堵头67在位置上被设置为所述连接管61插入所述中空腔642后密封堵头67能堵塞密封中空腔642的开口;所述连接管61靠近所述端盖643的端还堵塞有密封连接管61的中空管道一端头的密封头(附图未显示),所述密封头为塑胶密封头。
25.本实施例的涂刷装置通过按压式泵将油漆从储液壶内手动泵出,并通过软管输送至连接管及滚筒式涂刷装置,突破传统需要浸蘸油漆涂刷方式;同时,软管与按压式泵及滚筒式涂刷装置可拆卸安装,组装方便,便于携带及收纳;再者,连接管做支撑管同时又做输
送管,且通过出液口及制在刷体支架上的过液槽,使油漆均匀分散至刷体上,涂刷效果好。
26.以上所述,仅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