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压互感器用防爆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压互感器和变压器类似,是用来变换线路上的电压的仪器。但是变压器变换电压的目的是为了输送电能,因此容量很大,一般都是以千伏安或兆伏安为计算单位;而电压互感器变换电压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供电,用来测量线路的电压、功率和电能,或者用来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线路中的贵重设备、电机和变压器,因此电压互感器的容量很小,一般都只有几伏安、几十伏安,最大也不超过一千伏安。
3.电压互感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在气温较高的使用环境下需要良好的散热效果。
4.现有的电压互感器主要通过直接在电压互感器安装外壳上开设散热孔来进行散热,由于不具备主动散热的功能,散热效果较差,且散热孔的存在会使得电压互感器的防尘防水效果变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压互感器用防爆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压互感器用防爆散热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压互感器用防爆散热结构,包括电压互感器和散热机构,所述电压互感器的内壁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用于对电压互感器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机构外壳、弹性定位杆、散热风扇、固定杆、防尘网、固定套、转杆、清洁刷、锥齿轮、圆槽环、锥齿环、移动件和抵触件,所述机构外壳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弹性定位杆,所述弹性定位杆的外侧滑动有防尘网,所述圆槽环固定于机构外壳的内部,所述圆槽环的内壁左侧固定有锥齿环,所述散热风扇转动设置在机构外壳的内壁左侧,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散热风扇的右侧,所述固定杆的外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抵触件和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锥齿环处于啮合状态,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有清洁刷,所述防尘网的右侧固定有移动件。
6.优选的,所述防尘网的内部滑动于固定杆的外侧,且防尘网位于抵触件的左侧。
7.优选的,所述抵触件的左侧设置有凸起,所述移动件的右侧设置有与抵触件左侧凸起部分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抵触件凸起部分与移动件凹槽部分处于接触状态。
8.优选的,所述清洁刷有两个,两个所述清洁刷以转杆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转杆左侧和右侧。
9.优选的,所述机构外壳的顶部右侧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突出电压互感器的内壁五到六厘米。
10.优选的,所述清洁刷与防尘网始终处于接触状态。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压互感器用防爆散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锥齿轮与锥齿环配合,使得清洁刷在转动时,还能够自转的对防尘网进行清洁,从而提高了清洁刷对防尘网的清洁效率,该机构结构简单,实用性较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风扇与固定杆配合,使得清洁刷对防尘网进行清洁,从而避免了灰尘会沾附在防尘网上,影响防尘网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散热风扇的扇热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槽环的右侧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的放大图。
18.图中:1、电压互感器;2、散热机构;21、机构外壳;22、弹性定位杆;23、散热风扇;24、固定杆;25、防尘网;26、固定套;27、转杆;28、清洁刷;29、锥齿轮;210、圆槽环;211、锥齿环;212、移动件;213、抵触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压互感器用防爆散热结构,包括电压互感器1和散热机构2,电压互感器1的内壁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用于对电压互感器1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2。
21.散热机构2包括机构外壳21、弹性定位杆22、散热风扇23、固定杆24、防尘网25、固定套26、转杆27、清洁刷28、锥齿轮29、圆槽环210、锥齿环211、移动件212和抵触件213,机构外壳21的顶部右侧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突出电压互感器1的内壁五到六厘米,通过机构外壳21顶部倾斜面的设置,从而避免了雨水通过防尘网25进入到电压互感器1的内部的问题,机构外壳21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弹性定位杆22,弹性定位杆22的外侧滑动有防尘网25,防尘网25的内部滑动于固定杆24的外侧,且防尘网25位于抵触件213的左侧,通过防尘网25滑动于固定杆24外侧的设置,从而使得抵触件213和移动件212能够带动防尘网25振动,圆槽环210固定于机构外壳21的内部,圆槽环210的内壁左侧固定有锥齿环211,散热风扇23转动设置在机构外壳21的内壁左侧,固定杆24固定于散热风扇23的右侧,固定杆24的外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抵触件213和固定套26,固定套26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有转杆27,转杆27的顶部固定有锥齿轮29,锥齿轮29与锥齿环211处于啮合状态,转杆27的外侧固定有清洁刷28,清洁刷28与防尘网25始终处于接触状态,通过清洁刷28与防尘网25接触的设置,从而使得清洁刷28能够高效快速的清洁掉防尘网25上的灰尘,清洁刷28有两个,两个清洁刷28以转杆27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转杆27左侧和右侧,通过两个清洁刷28的设置,从而使得清洁防尘网25的效果更好,防尘网25的右侧固定有移动件212,抵触件213的左侧设置有凸起,移动件212的右侧设置有与抵触件213左侧凸起部分相匹配的凹槽,抵触件
213凸起部分与移动件212凹槽部分处于接触状态,通过抵触件213凸起部分与移动件212凹槽部分配合,从而达到了使防尘网25振动的目的,通过散热风扇23与固定杆24配合,使得清洁刷28对防尘网25进行清洁,从而避免了灰尘会沾附在防尘网25上,影响防尘网25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散热风扇23的扇热效果。
22.使用时,当电压互感器1进行散热时,散热风扇23带动固定杆24顺时针转动,固定杆24带动清洁刷28跟着转动,使得清洁刷28对防尘网25表面进行清洁,同时在锥齿轮29与锥齿环211配合下,使得清洁刷28在转动时,还能够自转的对防尘网25进行清洁,从而提高了清洁刷28对防尘网25的清洁效率,同时固定杆24带动抵触件213转动,通过抵触件213的凸起部分与移动件212的凹槽部分和弹性定位杆22配合,使得抵触件213在转动时会不停的推动移动件212,从而使得移动件212发生振动,并使得防尘网25跟着发生振动,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防尘网25的清洁效果,通过散热风扇23与固定杆24配合,使得清洁刷28对防尘网25进行清洁,从而避免了灰尘会沾附在防尘网25上,影响防尘网25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散热风扇23的扇热效果。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