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3  141



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宝。


背景技术:

2.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其中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常出现于对手机充电等的场景中。目前常见的手机无线充钱设备包括无线充电底座和无线充电宝。
3.为了便于使用者一边充电一边正常操作手机,常见的无线充电宝一般内置有磁环和充电组件,磁环一般固定于充电组件的顶端,使得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磁吸于手机背面不易掉落,使得无线充电宝为手机充电时,无线充电宝与手机稳定定位连接。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磁吸式无线充电宝在设计时需要预留磁环的厚度和充电组件的厚度,使得设置有充电组件和磁环的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厚度较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厚度,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宝。
6.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宝,包括顶盖、安装壳、充电组件和磁吸件,所述安装壳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充电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磁吸件套设于所述充电组件的外周,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安装壳的顶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件套设于充电组件的外周,使得安装壳的厚度与充电组件的厚度相配合,从而降低了安装壳的厚度,从而降低了设置有安装壳的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厚度。
8.优选的,所述磁吸件插接于所述安装壳。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件与安装壳定位配合,从而便于磁吸件保持套设于充电组件的外周。
10.优选的,所述磁吸件包括多个磁块,多个所述磁块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充电组件的外周,且所述磁块插接于所述安装壳。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磁块周向均匀分布于充电组件的外周并相互磁吸,形成了类似于磁环的效果,满足了设置有磁吸件的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磁吸于手机背面不易掉落的要求;同时,相较于一整个磁环的设置,多个磁块间隔分布降低了设置有多个磁块的磁吸件的重量,从而降低了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重量。
12.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顶端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壳,所述磁块插接于安装孔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块限位于安装孔内,且安装孔周向间隔分布于安装壳,便于控制多个磁块周向间隔分布于充电组件的外周,便于磁块相对于充电组件保持位置固定。
14.优选的,所述磁块的底端面固定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且所述磁块的高度小于所述安装孔的深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磁块固定于安装孔内,磁块的顶端面低于安装孔的孔口,使得顶盖与安装壳配合时,顶盖不接触磁块的顶端面,从而便于顶盖与安装壳的快速配合。
16.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插接于所述定位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线圈与定位槽定位配合,充电线圈限位于定位槽内不易晃动,实现了设置有充电线圈的充电组件与安装壳的定位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侧壁开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内插接有充电接口,且所述充电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壳的侧壁齐平,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组件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接口的一端与安装壳的侧壁齐平,使得磁吸式无线充电宝收纳时充电接口不易被磕碰,延长了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
20.优选的,所述顶盖和所述安装壳均设置有倒角。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顶盖和安装壳的磁吸式充电宝收纳时,设置有倒角的磁吸式充电宝不易磕碰其他物品,同时磁吸式无线充电宝与手机磁吸连接时,用户不易被磁吸式充电宝划伤。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设置多个磁块周向间隔分布于充电组件的外周,且磁块与安装壳定位连接,使得安装壳的厚度仅与充电组件的厚度配合即可,从而降低了安装壳的厚度,从而降低了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厚度。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部分结构爆炸图,用于展现盖板和安装壳的连接关系。
26.图3是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部分结构爆炸图,用于展现盖板、安装壳和底板的连接关系。
27.图4是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部分结构爆炸图,用于展现磁块与安装壳的连接关系。
28.图5是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部分结构爆炸图,用于展现充电组件与安装壳的连接关系。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顶盖;2、安装壳;3、充电组件;4、磁吸件;5、安装槽;6、倒角;7、定位条;8、连接条;9、安装孔;10、磁块;11、定位槽;12、保护板;15、充电线圈;16、充电槽;17、充电接口;18、软包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宝。
33.参照图1和图2,磁吸式无线充电宝包括顶盖1、安装壳2、充电组件3和磁吸件4,磁
吸件4固定于安装壳2,安装壳2开设有安装槽5,充电组件3固定于安装槽5内,且磁吸件4套设于充电组件3的外周。
34.参照图3,安装壳2和顶盖1均为长方体结构,且顶盖1的侧壁与安装壳2的侧壁齐平,顶盖1胶粘于安装壳2的顶端,安装壳2和顶盖1均设置有倒角6。安装槽5为方形槽,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安装壳2的一条边沿命名为定位条7,将安装壳2的其他边沿命名为连接条8,定位条7与三个连接条8连接,围成矩形结构。定位条7和连接条8的顶端面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9,多个安装孔9沿定位条7的长度方向并列均匀间隔分布。连接条8顶端面以连接条8沿宽度方向的中线为轴分为两组安装孔9,且两组安装孔9沿连接条8沿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每组安装孔9沿连接的长度方向并列均匀间隔分布。
35.参照图2和图4,磁吸件4包括多个磁块10,磁块10周向间隔分布于充电组件3的外周,磁块10插接于安装孔9内,安装孔9与磁块10一一对应,本技术实施例中,磁块10的底端面与安装孔9的内壁胶粘固定,且磁块10高度小于安装孔9的深度,本技术实施例中,磁块10的顶端面低于安装孔9的孔口。
36.参照图3和图5,安装槽5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1。充电组件3的保护板12与安装槽5的内壁螺接固定,充电组件3的充电线圈15插接于定位槽11内,充电组件3的软包电芯18插接于安装槽5内,且软包电芯18的侧壁紧抵于安装槽5的内侧壁。定位条7开设有贯穿定位条7的充电槽16,充电槽16的中轴线与定位条7沿宽度方向的中线重合。充电槽16内插接有充电接口17,且充电接口17与充电槽16的内壁胶粘固定,充电接口17的一端面与连接条8远离定位槽11的一端面齐平。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宝的实施原理为:将充电组件3固定于安装槽5内,并将充电接口17与充电槽16配合,将磁块10一一与安装孔9对应,并将磁块10插接于安装孔9内,将顶盖1胶粘于安装壳2的顶端。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换,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