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动的空气源热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3  14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空气源热泵。


背景技术:

2.空气源热泵是一种以空气作为热源,使室内和室外发生热交换的装置,其可以使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节能环保。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空气源热泵没有合适的安装座,导致其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方便移动,还需要人力进行搬运,而且由于其直接与地面接触导致其容易受潮而发生故障,综合导致其使用不方便,实用性和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方便移动、而且防潮效果好的空气源热泵。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便于移动的空气源热泵,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空气源热泵本体设置在便以移动且具有防潮功能的安装机构上,安装机构支撑箱、支撑板、两组支板、滚轮;支撑箱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支撑箱的上端为开口,支撑板横向固定安装在支撑箱的腔室内,支撑板上设置有多组排水孔,空气源热泵本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上端,两组支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下端的左右两部,两组滚轮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支板上,支撑箱上设置有移动到位后、用于支撑并定位支撑箱的承载机构。
6.优选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两组转轴、两组第一锥轮、两组第二锥轮、驱动轴、两组伸缩杆、连接板、两组丝杆和两组支撑块,两组转轴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撑箱下端的左右两部,两组第一锥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转轴的上端,两组第一锥轮分别与两组第二锥轮啮合,两组第二锥轮均固定安装在驱动轴上,驱动轴转动地、横向安装在支撑箱上,驱动轴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上,两组伸缩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转轴的下端,伸缩杆上的内杆和外杆通过花键滑动连接,两组丝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伸缩杆的下端,并且转轴、伸缩杆和丝杆同轴,固定板横向固定安装在两组支板之间,两组丝杆分别与固定板的左右两部螺装,两组支撑块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丝杆的下端。
7.优选的,支撑箱上方设置有支杆和防尘罩,支杆固定安装在支撑箱的上端,防尘罩固定安装在支杆的上端,防尘罩位于空气源热泵本体的上方。通过上述设置,减少了外界落到空气源热泵本体上的灰尘。
8.优选的,支撑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推杆、连接杆和把手,推杆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上,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推杆上,把手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上端。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把手推动支撑箱,方便了对支撑箱的移动。
9.优选的,支撑箱侧壁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和阀门,排水管固定安装在支撑箱的下部并与支撑板下方的支撑箱内腔连通,阀门安装在排水管上;通过上述设置,使落到支撑箱腔室下部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出。
10.优选的,支撑箱上设置有检修口,密封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检修口的外侧;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对支撑箱腔室内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11.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载机构,可以使两组滚轮接触地面或者离开地面,当两组滚轮接触地面时,通过推动支撑箱使空气源热泵本体移动;当两组滚轮离开地面,两组支撑块接触地面,便可实现支撑箱及其内的空气源热泵本体在移动到位后的支撑并定位,方便了对空气源热泵本体的移动和安装,避免了人力的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空气源热泵本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上方,避免了空气源热泵本体直接与地面接触,提高了空气源热泵本体的防潮效果,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支撑箱;2、支撑板;3、排水孔;4、空气源热泵本体;5、支板;6、滚轮;7、转轴;8、第一锥轮;9、第二锥轮;10、驱动轴;11、伸缩杆;12、连接板;13、丝杆;14、支撑块;15、支杆;16、防尘罩;17、推杆;18、连接杆;19、把手;20、排水管;21、阀门;22、加强杆;23、密封盖;24、螺栓;25、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6.一种便于移动的空气源热泵,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4,空气源热泵本体4设置在便以移动且具有防潮功能的安装机构上,安装机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箱1、支撑板2、两组支板5、滚轮6和承载机构;承载机构用于在支撑箱1上设置有移动到位后支撑并定位支撑箱。
17.支撑箱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支撑箱1的上端为开口,支撑板2横向固定安装在支撑箱1的腔室内,支撑板2上设置有多组排水孔3,空气源热泵本体4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的上端,两组支板5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箱1下端的左右两部,两组滚轮6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支板5上。
18.承载机构包括两组转轴7、两组第一锥轮8两组第二锥轮9、驱动轴10、两组伸缩杆11、连接板12、两组丝杆13和两组支撑块14。
19.两组转轴7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撑箱1下端的左右两部,两组第一锥轮8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转轴7的上端,两组第一锥轮8分别与两组第二锥轮9啮合,两组第二锥轮9均固定安装在驱动轴10上,驱动轴10转动地、横向安装在支撑箱1上,驱动轴10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通过连接板12固定安装在支撑箱1上,两组伸缩杆11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转轴7的下端,伸缩杆11上的内杆和外杆通过花键滑动连接,两组丝杆13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伸缩杆11的下端,并且转轴7、伸缩杆11和丝杆13同轴,固定板横向固定安装在两组支板5之间,两组丝杆13分别与固定板的左右两部螺装,两组支撑块14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丝杆13的下端。
20.支撑箱1上方设置有支杆15和防尘罩16,支杆15固定安装在支撑箱1的上端,防尘罩16固定安装在支杆15的上端,防尘罩16位于空气源热泵本体4的上方。
21.支撑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推杆17,推杆17固定安装在支撑箱1上,连接杆18固定安装在推杆17上,把手19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8的上端。
22.本实施例中,支撑箱侧壁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20和阀门21,排水管20固定安装在支撑箱1的下部,并与支撑板下方的支撑箱内腔连通,阀门21安装在排水管20上。通过上述设置,使落到支撑箱腔室下部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出。支撑箱1上设置有检修口,密封盖23通过螺栓24安装在检修口的外侧,方便了对支撑箱腔室内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防尘罩16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杆22,连接板12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25,提高连接强度,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3.当需要移动空气源热泵本体4时,首先打开电机,电机通过驱动轴10带动两组第二锥轮9旋转,两组第二锥轮9带动两组第一锥轮8旋转,两组第一锥轮8通过两组转轴7带动两组伸缩杆11旋转,两组伸缩杆11带动两组丝杆13旋转,由于两组丝杆13均与固定板螺装,所以旋转的两组丝杆13会同时上升,至两组支撑块14离开地面,使两组滚轮6接触地面,然后通过把手19带动推动支撑箱1使空气源热泵本体4移动即可。
24.当需要固定空气源热泵本体4时,使驱动轴10反转,使两组滚轮6离开地面,两组支撑块14接触地面即可,方便了对空气源热泵本体4的移动和安装,避免了人力的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
25.由于空气源热泵本体4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的上方,避免了空气源热泵本体4直接与地面接触,提高了空气源热泵本体4的防潮效果,同时由于防尘罩16的遮挡减少了外界落到空气源热泵本体4上的灰尘,提高了清洁性,同时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