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网关系统及物联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3  172



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联网网关系统及物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物联设备普及和多样化,为方便多个物联设备(如多个不同类型物联设备、相同类型多个物联设备、多个不同类型以及相同类型多个物联设备的组合)的统一管理,通常建立统一的物联网关;并通过统一的应用与该物联网关连接,实现多个物联设备的统一管理。但是,现有的物联网关通常是独立网关,实际应用中需要单独配置物联网关与普通网关,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物联网网关系统及物联网系统,形成集物联网关、普通网关于一体的集成网关,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网关系统,包括:
5.弹性物联网插卡,所述弹性物联网插卡与若干物联设备通信连接;
6.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所述弹性物联网插卡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可拔插连接。
7.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网关系统,包括:
8.弹性物联网插卡,所述弹性物联网插卡与若干物联设备通信连接;
9.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所述弹性物联网插卡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可拔插连接;
10.应用平台,所述应用平台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通信连接;应用平台用于管理所述弹性物联网插卡上连接的所述物联设备的应用功能;
11.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台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通信连接,所述管理平台用于管理所述弹性物联网插卡。
12.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弹性物联网插卡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建立连接,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自动规避弹性物联网插卡的通信频点,当建立通信通道后,物联设备向弹性物联网插卡发送信号,弹性物联网插卡通过通信通道使得该信号被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转发至统一的应用平台。此时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既能独立作为普通网关,与通信设备(如手机)连接;又可以与弹性物联网插卡形成物联网关,形成集物联网关、普通网关于一体的集成网关,此时,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弹性物联网插卡的部署更为简单,从而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1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4.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5.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网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
18.弹性物联网插卡100、协议处理模块110、控制处理模块120、存储模块130、电源管理模块140、状态指示灯150、第二通信接口160、
19.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
20.物联设备300、
21.应用平台400、
22.管理平台500、
23.ap网络管理平台600。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6.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物联网网关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27.弹性物联网插卡100,弹性物联网插卡100与若干物联设备300通信连接;
28.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弹性物联网插卡100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可拔插连接。
29.需说明的是,当弹性物联网插卡100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wirelessaccesspoint,ap)建立连接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会自动规避弹性物联网插卡100使用的通信频点,以使物联设备300可以通过该通信频点与弹性物联网插卡100通信连接。弹性物联网插卡100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接收来自于统一应用平台400的控制指令,并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发送与之连接的多个物联设备300的数据信息给应用平台400。
30.因此,将弹性物联网插卡100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建立连接,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自动规避弹性物联网插卡100的通信频点,当建立通信通道后,物联设备300向弹性物联网插卡100发送信号,弹性物联网插卡100通过通信通道使得该信号被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转发至统一的应用平台400。此时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既能独立作为普通网关,与通信设备(如手机)连接;又可以与弹性物联网插卡100形成物联网关,形成集物联网关、普通网关于一体的集成网关,此时,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弹性物联网插卡100的部署更为简单,从而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31.可理解为,物联网网关系统还包括外置天线,外置天线与弹性物联网插卡100可拆卸连接;外置天线用于弹性物联网插卡100与物联设备300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
32.可理解为,物联网网关系统还包括射频连接线,射频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弹性物联网插卡100、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可拆卸连接。
33.需说明的是,外置天线为天线等可以接收无线信号的信号转换装置。射频连接线用于将弹性物联网插卡100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中的内置天线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弹性物联网插卡100的频点为2.4g为例,当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支持2.4g频段时,即表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中设置有2.4g的天线,此时,可以将弹性物联网插卡100通过射频连接线连接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的2.4g内置天线,当2.4g内置天线接收到无线信号后,会通过射频连接线到弹性物联网插卡100进行处理。
34.可理解为,弹性物联网插卡100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协议处理模块110以及控制处理模块120,协议处理模块110管理蓝牙协议、zigbee协议、2.4g协议以及ant协议中至少一个通信协议;控制处理模块120与协议处理模块110电连接,控制处理模块120解析第一通信接口传输的配置信号得到的配置参数,以使协议处理模块110根据配置参数配置对应的协议;协议处理模块110根据配置的协议与物联设备300通信。
35.需说明的是,弹性物联网插卡100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连接有管理平台500,弹性物联网插卡100接收来自管理平台500的配置信号进行协议配置,如连接的物联设备300均通过蓝牙通信,则协议处理模块110将当前的协议模式配置为蓝牙协议。
36.可理解为,所述物理网网关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130,存储模块130用于存储每一物联设备300的业务逻辑。
37.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应用平台400而言,其需要实时采集物联设备300的信息。而每一应用平台400管理多个弹性物联网插卡100、多个物联设备300(多个物联设备300的类型可相同或不同),当物联设备300较多时,通过应用平台400控制物联设备300的采集信息的收集会影响效率。因此,需要弹性物联网插卡100自主学习每一类型的物联设备300采集信息的采集规则,从而主动实时发送采集命令给物联设备300,以减轻应用平台400的负担。此时,业务逻辑对应周期采集指令。需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物联设备300周期或定时处理时,可以通过应用平台400下发对应的业务逻辑到弹性物联网插卡100,以使其可以根据对应的业务逻辑与对应的物联设备300进行交互。
38.可理解为,弹性物联网插卡100设置有与第一通信接口匹配的第二通信接口160,第二通信接口160设置为usb接口或mini pcie接口。
39.需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弹性物联网插卡100设置有电源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0与第二通信接口160电连接;此时,usb接口或mini pcie接口对弹性物联网插卡100进行供电。
40.需说明的是,弹性物联网插卡100还设置有状态指示灯150,用于指示弹性物联网插卡100的工作状态。
4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物联网系统包括:
42.弹性物联网插卡100,弹性物联网插卡100与若干物联设备300通信连接;
43.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弹性物联网插卡100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可拔插连接;
44.应用平台400,应用平台400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通信连接;应用平台400用于管理弹性物联网插卡100上连接的物联设备300的应用功能;
45.管理平台500,管理平台500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通信连接,管理平台500用于管理弹性物联网插卡100。
46.需说明的是,弹性物联网插卡100支持多种设备类型的多个物联设备300的接入。管理平台500用于管理弹性物联网插卡100的配置参数,如支持的协议模式等。在一些实施例中,ap还连接有ap网络管理平台600500,用于管理多个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将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00与弹性物联网插卡100分开管理。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4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