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带机及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4  15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带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带机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管带运输孕育而生,管带机用于将散状物料包裹在管状胶带内进行输送,能够避免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和转运点处飞扬或遗洒,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管带机发展十分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3.管带机可以应用于跨越如河流、山脉、建筑物等复杂地形的长距离输送。当管带机跨越农田时,通常的做法是在管带机沿线修筑施工道路,通过施工道路运送建造管带机用的建筑材料,例如管带机基础混凝土、钢筋、管带机支架、桁架及设备等,施工道路还用于吊装管带机栈桥时起重机就位。待管带机安装调试完成后,此道路一般用作管带机的永久检修道路,因此区域的农田被永久占用了。若管带机的距离很长,那么被占用的农田面积将会更多。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耕地的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因此,随着我国耕地的面积的较少,地上安装的管带机已不符合社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管带机在地上安装,导致占用农用耕地的缺陷。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带机,包括:
6.支撑架,支撑架内形成容纳空间;
7.托辊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容纳空间内;
8.输送机构,固定设置在托辊架上;
9.包裹物,与所述输送机构的端面接触,适于通过输送机构进行相对移动;
10.管廊,所述支撑架,托辊架,输送机构和包裹物设置在管廊内,且管廊与支撑架,托辊架,输送机构和包裹物适于安装于地下。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
12.固定架横梁;
13.固定架钢柱,所述固定架钢柱与固定架横梁相互垂直,且固定架横梁固定设置在固定架钢柱的一端;
14.钢架柱脚,固定设置在固定架钢柱的另一端。
15.进一步的,所述托辊架包括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架横梁的两端面上。
17.进一步的,所述托辊架为正六边形。
18.进一步的,所述托辊架每个内侧壁上都设置有输送机构。
19.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辊架和辊子,所述辊架为l形钢板,所述辊子通过螺
栓固定在l形辊架的一个板面上,且l形辊架的另一个板面通过螺栓与托辊架固定连接。
20.进一步的,所述管廊包括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侧壁。
2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钢架柱脚固定设置在管廊内的混凝土底板上。
2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带机输送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管带机。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带机,其包括:支撑架、托辊架、输送机构、包裹物和管廊。支撑架内形成容纳空间,托辊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容纳空间内,输送机构固定设置在托辊架上,包裹物,与所述输送机构的端面接触,适于通过输送机构进行相对移动,所述支撑架,托辊架,输送机构和包裹物设置在管廊内,且管廊与支撑架,托辊架,输送机构和包裹物适于安装于地下。
25.此结构的管带机,通过将支撑架、托辊架、输送机构和包裹物设置在管廊内,从而在安装管带机时,将管廊整体通过起重设备设置在地下,可以起到节约地面空间的作用,进一步的减少了对农用耕地的占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
2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带机,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架横梁、固定架钢柱和钢架柱脚。所述固定架钢柱与固定架横梁相互垂直,且固定架横梁固定设置在固定架钢柱的一端,钢架柱脚固定设置在固定架钢柱的另一端;托辊架包括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所述第一托辊架和第二托辊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架横梁的两端面上。
27.此结构的管带机,通过将支撑架设置为固定架横梁、固定架钢柱和钢架柱脚固定连接,从而相比现有技术节省了材料,进一步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该管带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管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地下管带机的安装图;
31.图3为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地下管带机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0-固定架;11-固定架横梁;12-固定架钢柱;13-钢架柱脚;
34.20-第一托辊架;30-第二托辊架;
35.40-输送机构;41-辊子;42-辊架;
36.5-圆形包裹物;60-管廊;61-混凝土底板;62-混凝土侧壁;
37.7-回填土。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2.实施例1
4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带机,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10、托辊架、输送机构40、包裹物5和管廊60。支撑架10内形成容纳空间,托辊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0上,并位于容纳空间内,输送机构40固定设置在托辊架上,包裹物5与输送机构40的端面接触,适于通过输送机构40进行相对移动,所述支撑架10、托辊架、输送机构40和包裹物5设置在管廊60内,且管廊60与支撑架10、托辊架、输送机构40和包裹物5适于安装于地下。
44.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带机,支撑架10包括固定架横梁11、固定架钢柱12和钢架柱脚13,固定架钢柱12与固定架横梁11相互垂直,且固定架横梁11固定设置在固定架钢柱12的一端,钢架柱脚13固定设置在固定架钢柱12的另一端。
45.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为门式结构,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0可为梯形或四边形结构。
46.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带机,托辊架包括第一托辊架20和第二托辊架30,第一托辊架20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固定架横梁11的上端面,第二托辊架30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固定架横梁11的下端面,
47.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托辊架为正六边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托辊架可为正五边形或其他正多边形。
48.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带机,输送机构40包括辊架41和辊子42,所述辊架41为l形钢板,所述辊子42通过螺栓固定在l形辊架41的一个板面上,且l形辊架41的另一个板面通过螺栓与托辊架41固定连接,且辊架41和辊子42固定设置在托辊架每个内侧壁上。
49.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辊架41为l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辊架可以为v形。
5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包裹物5为圆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裹物可为椭圆形。
51.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带机,管廊60包括混凝土底板61和混凝土侧壁62。所述支撑架10的钢架柱脚13固定设置在管廊60内的混凝土底板61上。
5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输送距离设置多个管廊60连接在一起。
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带机,将管带机安装在地下的实施步骤为:
54.1.沟槽开挖,沿着管带机路由快速开挖沟槽,快速施工垫层,因沟槽属于临时性开挖,因此坑壁可自然放坡,不做支护,也可根据土质情况,做临时性支护。
55.2.如图2所示,运输车辆将装有管带机的管廊运至现场,起重机沿着管带机路由将管带机管廊吊装就位,可根据输送距离设置多个管廊,地下管带机管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逃生井及通风井,便于在事故发生时,检修人员迅速逃离,管廊之间缝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密实,待细石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后,基坑开始回填,压实。
56.3.如图3所示,管带机管廊侧面与沟壁之间的空隙用原状土回填密实,最后逐步回填至原有地坪标高,原有农田或植被可逐步恢复。因管带机距离较长,可进行流水作业,即沟槽开挖、垫层施工、管廊吊装、管带机调试、基坑回填同步进行,相比现浇管廊预制管廊显著提高了建造效率,降低建造成本,而且施工质量容易保证。
57.实施例2
5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带机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管带机,管带机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管带机。
5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