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4  1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2.滤技术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是以0.1~0.5mpa的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多孔膜的拦截能力,以物理截留的方式,将溶液中的大小不同的物质颗粒分开,从而达到纯化和浓缩、筛分溶液中不同组分的目的;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地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
3.现有的过滤系统,仅通过超滤膜或者利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过滤效果有所欠缺;并且直接通过超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过滤,使得超滤膜或反渗透膜的过滤压力大,并且容易造成超滤膜或者利用反渗透膜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通过在超滤膜过滤前,先用机械过滤器、第二活性炭过滤器和离子交换器依次进行过滤,降低之后的超滤膜过滤负担,超滤膜过滤后,再通过pp过滤机、第一活性炭过滤器和颗粒炭过滤器进行过滤,从而使得过滤效果进一步加强,再通过反渗透膜进行过滤,从而使过滤更加彻底,并且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过滤负担减小,堵塞概率小,解决了现有的过滤系统,仅通过超滤膜或者利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过滤效果有所欠缺;并且直接通过超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过滤,使得超滤膜或反渗透膜的过滤压力大,并且容易造成超滤膜或者利用反渗透膜的堵塞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包括超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所述超滤系统通过出水管连接反渗透系统;
8.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pp过滤机,所述pp过滤机出口通过导管连接第一活性炭过滤器入口,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出口通过导管连接颗粒炭过滤器入口,所述颗粒炭过滤器出口通过导管连接水泵的输入端,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反渗透膜过滤器入口,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管分别连接冲洗电磁阀和高压阀,所述高压阀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活性炭滤芯过滤器;
9.所述超滤系统包括原水箱,所述原水箱出口通过导管连接原水泵的输入端,所述原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机械过滤器的入口,所述机械过滤器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第二活性炭过滤器的入口,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离子交换器的入口,
所述离子交换器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保安过滤器的入口,所述保安过滤器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第一增压泵的入口,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中空超滤装置的入口,所述中空超滤装置的出口连接出水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连接所述pp过滤机和第一活性炭过滤器的导管上安装有低压开关和进水电磁阀。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泵一端通过导管连接第二增压泵。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反渗透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导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超滤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导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水管的出口固定连接分支进水管和分支出水管。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出水管电磁阀。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支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分支进水管电磁阀。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支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分支出水管电磁阀。
18.与现有技术相比:
19.1、通过设置反渗透系统,在反渗透膜过滤前,先通过pp过滤机、第一活性炭过滤器和颗粒炭过滤器进行过滤,降低了反渗透膜过滤器的过滤负担,使得反渗透膜不易堵塞,过滤效果好;
20.2、通过设置超滤系统,在超滤膜过滤前,先通过机械过滤器、第二活性炭过滤器、离子交换器和保安过滤器进行过滤,降低了超滤膜过滤器的负担,使得超滤膜不易堵塞,过滤效果好;
21.3、可只使用反渗透系统或超滤系统进行过滤,或者反渗透系统和超滤系统结合一起过滤,可根据不同的过滤要求,灵活选择。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渗透系统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滤系统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处放大图。
26.图中:反渗透系统200、压力桶201、pp过滤机202、进水电磁阀203、低压开关204、第一活性炭过滤器205、颗粒炭过滤器206、第二增压泵207、水泵208、反渗透膜过滤器209、活性炭滤芯过滤器210、冲洗电磁阀211、高压阀212、超滤系统300、中空超滤装置301、第一增压泵302、保安过滤器303、离子交换器304、第二活性炭过滤器305、机械过滤器306、原水泵307、原水箱308、出水管310、出水管电磁阀3101、分支出水管311、分支出水管电磁阀3111、
分支进水管312、分支进水管电磁阀3121。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化过滤系统,请参阅图1-4,包括超滤系统300和反渗透系统200,所述超滤系统300通过出水管310连接反渗透系统200;
29.所述反渗透系统200包括pp过滤机202,所述pp过滤机202出口通过导管连接第一活性炭过滤器205入口,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205出口通过导管连接颗粒炭过滤器206入口,所述颗粒炭过滤器206出口通过导管连接水泵208的输入端,所述水泵208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反渗透膜过滤器209入口,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器209的输出端通过导管分别连接冲洗电磁阀211和高压阀212,所述高压阀212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活性炭滤芯过滤器210;
30.所述超滤系统300包括原水箱308,所述原水箱308出口通过导管连接原水泵307的输入端,所述原水泵307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机械过滤器306的入口,所述机械过滤器306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第二活性炭过滤器305的入口,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305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离子交换器304的入口,所述离子交换器304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保安过滤器303的入口,所述保安过滤器303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第一增压泵302的入口,所述第一增压泵302的出口通过导管连接中空超滤装置301的入口,所述中空超滤装置301的出口连接出水管310;
31.进一步的,连接所述pp过滤机202和第一活性炭过滤器205的导管上安装有低压开关204和进水电磁阀203;pp过滤机202的型号设置为fscp-b。
32.进一步的,所述水泵208一端通过导管连接第二增压泵207;第二增压泵207的作用是增强水压。
33.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系统200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导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从而有效避免回流。
34.进一步的,所述超滤系统300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导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从而有效避免回流。
35.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310的出口固定连接分支进水管312和分支出水管311;分支进水管312将供水管道直接与反渗透系统200连接,而不经过超滤系统300的过滤。
36.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310上固定安装有出水管电磁阀3101;出水管电磁阀3101的作用是阻断出水管310的流通。
37.进一步的,所述分支进水管312上固定安装有分支进水管电磁阀3121;分支进水管电磁阀3121的作用是阻断分支进水管312的流通。
38.进一步的,所述分支出水管311上固定安装有分支出水管电磁阀3111;出水管电磁阀3111的作用是阻断分支出水管311的流通。
39.在具体使用时,有以下三种方式:
40.一、将分支出水管电磁阀3111和分支进水管电磁阀3121关闭,将出水管电磁阀3101打开,原水箱308中的水被原水泵307抽入机械过滤器306,依次被机械过滤器306、第二活性炭过滤器305、离子交换器304和保安过滤器303进行过滤,经过第一增压泵302送入中
空超滤装置301中,利用中空超滤装置301中的超滤膜进行过滤,通过出水管310进入pp过滤机202中,依次被pp过滤机202、第一活性炭过滤器205和颗粒炭过滤器206进行过滤,经过第二增压泵207和水泵208进入反渗透膜过滤器209中进行过滤,之后进入压力桶201中,完成过滤;
41.二、将出水管电磁阀3101和分支进水管电磁阀3121关闭,将分支出水管电磁阀3111打开,则水只会经过超滤系统300的过滤,而不会经过反渗透系统200的过滤,最后水通过打开分支出水管电磁阀3111,从分支出水管311排出;
42.三、用水管将原水箱308直接与分支进水管312连接,关闭连接原水泵307和原水箱308的导管上的阀门,则水直接通过反渗透系统200,通过反渗透系统200进行过滤,而不经过超滤系统300的过滤。
43.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