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加热器。
背景技术:
2.传统加热器中的发热丝与冷针的连接方式是:将发热丝缠绕在氧化镁棒上后,再将发热丝的一端直接缠绕在同端冷针上进行焊接,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加热器在发热管缩管延伸后会出现发热丝从焊接位拉断或拉脱导致无电阻功率的情况,而且还会出现缠绕在氧化镁棒上的发热丝圈松脱造成发热丝堆积导致加热器通电时易烧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发热丝从焊接位拉断或拉脱的机率的新型加热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4.一种新型加热器,包括护套管以及设置在护套管内部的氧化镁棒和发热丝,所述氧化镁棒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分别设有冷针,所述发热丝缠绕在所述氧化镁棒上,且所述发热丝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并与相同所述通孔内的所述冷针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丝的两端穿出两个所述通孔后缠绕在所述冷针上并与其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氧化镁棒两端均设有缺口,且两个所述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贯通。
7.作为优选,所述缺口的底壁为弧面,且弧面的弧口朝向所述氧化镁棒的中部。
8.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截面呈圆形或葫芦形。
9.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加热器的发热丝预留足够长度,经过氧化镁棒上的通孔一端穿入其内部,然后使发热丝在穿出通孔的另一端后与冷针连接,由于有一截预留段在冷针孔内,有利于消除了缩管时产生的大部分轴向延伸拉力,从而减少发热丝从焊接位拉断或拉脱的机率,而且由于发热丝和冷针在通孔内紧密接触,即使出现拉脱拉断的情况也仍然保持加热器的电路连通而正常工作。
1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新型加热器的剖视图。
13.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
14.1、护套管;2、氧化镁棒;21、缺口;3、发热丝;4、冷针;5、氧化镁粉末。
1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1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8.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新型加热器包括护套管1以及设置在护套管1内部的氧化镁棒2和发热丝3,所述氧化镁棒2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分别设有冷针4,每个所述冷针4的两端分别伸出对应所述通孔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冷针4的同一端均伸出所述护套管1的同一端,所述氧化镁棒2和所述护套管1的内壁之间填充有氧化镁粉末5,所述发热丝3缠绕在所述氧化镁棒2上,所述发热丝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并缠绕在相同所述通孔内所述冷针4上并与其焊接。
19.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丝3经过氧化镁棒2上的通孔一端穿入其内部,然后使发热丝3在穿出通孔的另一端后与冷针4连接,由于有一截预留段在冷针4孔内,有利于消除了缩管时产生的大部分轴向延伸拉力,从而减少发热丝3从焊接位拉断或拉脱的机率。
20.所述通孔的截面与所述发热丝3和所述冷针4的形状相匹配,保证所述发热丝3和冷针在通孔内紧密接触,以使即使出现拉脱接断的情况也仍然保持加热器的电路连通而正常工作。
21.优选地,所述氧化镁棒2两端均设有缺口21,且两个所述缺口21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贯通。
22.所述发热丝3的两端分别经过所述缺口21穿入两个所述通孔内,以使所述发热丝3稳定的定位在所述护套管1内,避免发热丝3在所述护套管1内产生位移,从而减少发热丝3从焊接位拉断或拉脱的机率。
23.具体的,所述缺口21的底壁为弧面,且弧面的弧口朝向所述氧化镁棒2的中部。
24.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或葫芦形,从而将所述发热丝3和冷针4限位在所述通孔内,保证所述发热丝3和所述冷针4紧密接触。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管(1)以及设置在护套管(1)内部的氧化镁棒(2)和发热丝(3),所述氧化镁棒(2)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分别设有冷针(4),所述发热丝(3)缠绕在所述氧化镁棒(2)上,且所述发热丝(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并与相同所述通孔内的所述冷针(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3)的两端穿出两个所述通孔后缠绕在所述冷针(4)上并与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棒(2)两端均设有缺口(21),且两个所述缺口(21)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贯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1)的底壁为弧面,且弧面的弧口朝向所述氧化镁棒(2)的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截面呈圆形或葫芦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加热器,包括护套管以及设置在护套管内部的氧化镁棒和发热丝,所述氧化镁棒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分别设有冷针,所述发热丝缠绕在所述氧化镁棒上,且所述发热丝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并与相同所述通孔内的所述冷针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加热器的发热丝经过氧化镁棒上的通孔一端穿入其内部,然后使发热丝在穿出通孔的另一端后与冷针连接,由于有一截预留段在冷针孔内,有利于消除了缩管时产生的大部分轴向延伸拉力,从而减少发热丝从焊接位拉断或拉脱的机率,而且由于发热丝和冷针在通孔内紧密接触,即使出现拉脱拉断的情况也仍然保持加热器的电路连通而正常工作。的电路连通而正常工作。的电路连通而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华雪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城裕盛晖五金电热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