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定点打钻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
背景技术:
2.煤层瓦斯基础指标测试需要从煤层中取样然后在地上实验室中进行各种指标的测量。目前,多采用钻探技术钻取煤样,包括正循环钻进钻具和反循环钻进钻具,正循环钻具在转进的过程中,钻孔冲洗介质从钻具中心进入钻孔底并携带钻孔底切削的钻屑从钻具与孔壁之间的环状间隙返到进渣口,但是,由于冲洗介质对孔壁产生扰动或由于孔底钻屑在运移过程中造成钻具与孔壁发生卡堵,易造成卡钻、孔底钻屑排出困难等问题;基于反循环原理的钻探技术的取样装置均为双壁结构,在取样时,压缩空气从双壁间的空隙进入并向钻头外侧喷出,喷出的高速气流携带钻孔底的钻屑进入钻头的中心孔并沿内壁内的通道输送至地面,但是现有的打钻取样尾辫在通入气体时绝大多都是从打钻尾辫的尾端排出气体,动力装置设置在尾部的一侧,从而人员在安装动力装置时,还需要避开尾部的排气口,从而很不方便人员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包括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右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筒,所述出料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端设置在传动筒内的尾传动圆柱,所述尾传动圆柱的右端设置有一端贯穿传动筒且在传动筒的右端延伸出的出料管,所述传动筒与尾传动圆柱相对端的外周面均开设有环形凹槽,且从左到右的两个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周面分别开设有出料孔和进气孔,所述出料管的左部开设有引射孔,所述尾传动圆柱右侧的中心开设有一端连通出料孔另一端连通出料管的连接孔。
6.可选的,所述尾传动圆柱左侧的中心开设有动力固定凹槽,所述尾传动圆柱外周面的左端围绕其圆心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固定凹槽内的定位孔。
7.可选的,所述出料管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内壁套接在尾传动圆柱上的第一轴承,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端均设置有第一骨架油封,所述出料管的左端设置有出料轴承密封盖。
8.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内壁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骨架油封,所述进气管内壁的左端设置有内壁套接在传动筒上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端与进气管之间设置有第三骨架油封,所述进气管的右端设置有进气轴承密封盖。
9.可选的,所述出料管的中部设置有出料固定管,所述进气管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固
定管。
10.可选的,所述出料固定管的出口端与进气固定管的进口端朝向相同。
11.可选的,所述出料孔与进气孔右视的形状均为十字交叉形。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通过出料管、进气管与尾传动圆柱的设置,能够使进气、出料、动力三个工作装置分开设置,并且在进气与动力装置分开设置之后,尾传动圆柱能够更加方便的与动力装置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大大方便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出料管;2、出料固定管;3、进气管;4、进气轴承密封盖;5、传动筒;6、出料管;7、出料轴承密封盖;8、尾传动圆柱;9、进气固定管;10、骨架油封;11、轴承;12、固定凹槽;13、环形凹槽;14、出料孔;15、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包括出料管1,所述出料管1的右端通过第一螺栓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筒5,所述出料管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端设置在传动筒5内的尾传动圆柱8,所述尾传动圆柱8的右端设置有一端贯穿传动筒5且在传动筒5的右端延伸出的出料管6,所述传动筒5与尾传动圆柱8相对端的外周面均开设有环形凹槽13,通过出料管1、进气管3与尾传动圆柱8的设置,能够使进气、出料、动力三个工作装置分开设置,并且在进气与动力装置分开设置之后,尾传动圆柱8能够更加方便的与动力装置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大大方便人员使用,且从左到右的两个所述环形凹槽13的外周面分别开设有出料孔14和进气孔15,所述尾传动圆柱8右侧的中心开设有一端连通出料孔14另一端连通出料管6的连接孔,从而在出料管6内的物料会向出料孔14内进入,最后物料会从出料管1内进入到收集装置内。
20.所述尾传动圆柱8左侧的中心开设有动力固定凹槽12,通过动力固定凹槽12的开设,从而方便人员把动力装置与尾传动圆柱8进行连接,所述尾传动圆柱8外周面的左端围绕其圆心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固定凹槽12内的定位孔,从而人员可以在固定凹槽12内安装定位销来把尾传动圆柱8与动力装置进行固定,所述出料管1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内壁套接在尾传动圆柱8上的第一轴承11,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11的内端均设置有第一骨架油封10,通过骨架油封10与出料轴承密封盖7的设置,可以防止润滑油流出,所述出料管1的左端通过第二螺栓设置有出料轴承密封盖7,所述进气管3内壁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骨架油封,所述进气管3内壁的左端设置有内壁套接在传动筒5上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端与进气管3之间设置有第三骨架油封,所述进气管3的右端通过第三螺栓设置有进气轴承
密封盖4,所述出料管1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出料固定管2,通过出料固定管2的设置,人员可以把出料固定管2固定在一个收集装置上,从而在收集物料的同时又能够增加该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的稳定性,同时在出料管1被出料固定管2出口端包覆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孔,并且出料孔与环形凹槽13的位置对应,所述进气管3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固定管9,其中进气固定管9与出料固定管2的开口对应,同时通过进气固定管9的设置,能够在进气的同时给该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增加稳定性,所述出料固定管2的出口端与进气固定管9的进口端朝向相同,所述出料孔14与进气孔15右视的形状均为十字交叉形。
21.综上所述,该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使用时,安装在进气固定管9上的进气装置可以向传动筒5内通入压缩气体,气体通过传动筒5与出料管6之间的空隙进入并向钻头外侧喷出,喷出的高速气流携带钻孔底的钻屑进入钻头的中心孔并沿出料管6内的通道输送至物料收集装置内。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包括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的右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筒,所述出料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端设置在传动筒内的尾传动圆柱,所述尾传动圆柱的右端设置有一端贯穿传动筒且在传动筒的右端延伸出的出料管,所述传动筒与尾传动圆柱相对端的外周面均开设有环形凹槽,且从左到右的两个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周面分别开设有出料孔和进气孔,所述出料管的左部开设有引射孔,所述尾传动圆柱右侧的中心开设有一端连通出料孔另一端连通出料管的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传动圆柱左侧的中心开设有动力固定凹槽,所述尾传动圆柱外周面的左端围绕其圆心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固定凹槽内的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内壁套接在尾传动圆柱上的第一轴承,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端均设置有第一骨架油封,所述出料管的左端设置有出料轴承密封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内壁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骨架油封,所述进气管内壁的左端设置有内壁套接在传动筒上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端与进气管之间设置有第三骨架油封,所述进气管的右端设置有进气轴承密封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的中部设置有出料固定管,所述进气管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固定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固定管的出口端与进气固定管的进口端朝向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与进气孔右视的形状均为十字交叉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包括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右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筒,所述出料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端设置在传动筒内的尾传动圆柱,所述尾传动圆柱的右端设置有一端贯穿传动筒且在传动筒的右端延伸出的出料管,所述传动筒与尾传动圆柱相对端的外周面均开设有环形凹槽,且从左到右的两个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周面分别开设有出料孔和进气孔,该深孔后置动力取样尾辨通过出料管、进气管与尾传动圆柱的设置,能够使进气、出料、动力三个工作装置分开设置,并且在进气与动力装置分开设置之后,尾传动圆柱能够更加方便的与动力装置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大大方便人员使用。从而能够大大方便人员使用。从而能够大大方便人员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郜联国 史君梅 张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艾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