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套5G基础设备的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4  141


一种配套5g基础设备的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5g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配套5g基础设备的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2.2018年12月,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颁发全国范围5g中低频段实验频率使用许可,标志着5g在全国内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5g的关键技术和网络能力决定了设备功耗比原有无线基站柱设备有较大增幅,对基站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5g部署初期,主要时cu/du合设bbu+aau部署。根据设备厂家调研,5g设备功耗平均约是4g基站的3倍左右。
3.为了快速建设5g无线网络,运营商开始先直接利用旧原有4g、3g、2g物理站址,完成宏基站部署,实现覆盖需求,在进行容量规划,根据具体场景或业务密度部署微基站。移动通信基站将围绕人们居住、工作、休闲、交通以及垂直行业的需求,广泛部署在住宅区、办公室、体育场、地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环境监测等场景。基站的覆盖半径会随着频率的上升而缩小,5g频率高,覆盖面积小,5g基站数量僵尸4g的数十倍。未来网络将呈现宏基站与为基站协同、高站与低站搭配的异构网形态,微基站将是提升网络密度的主要手段,也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因此,5g建设过程中,由于5g站点设备功耗大幅度增加,导致现网基站电源配套需要大规模改造。根据数据显示,在近考虑一家新增5g的前提下,外市电需要改造站点占比26%,交流配电箱需改造占比18%,空调需改造占比25%,电池需改造占比6%,开关电源需改造占比72%。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改造难度大,并且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配套5g基础设备的供电系统,通过用户侧自发自用,并将多余的电量上传至公共电网,节约能源,并且改造难度大大降低。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配套5g基础设备的供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并网配电箱、开关电源单元和蓄电池,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端与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并网配电箱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并网配电箱输出交流电,所述并网配电箱的输出端与开关电源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开关电源单元输出直流电,所述开关电源单元输出的直流电储存至蓄电池。
8.作为优选,还包括市电电网和市电并网电表,所述市电电网与市电并网电表双向电连接,所述并网配电箱与市电并网电表双向电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开关电源单元包括监控模块、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和直流配电单元,所述并网配电箱的输出端与交流配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交流配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直流配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直流配电单元输出直流电,所述监控模块分别与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和直流配电单元电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直流配电单元包括两个直流分路,其中一个所述直流分路输出直流电为直流负载供电,另外一个所述直流分路与蓄电池双向电连接。
11.作为优选,另一个所述直流分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有蓄电池保护。
12.作为优选,包括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所述其中一个直流分路输出直流电至直流负载,所述并网配电箱输出交流电至交流负载。
13.作为优选,所述交流负载包括用于照明的照明灯和用于散热的空调,所述直流负载包括无线、传输和监控。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技术合理,改造难度低,改造成本大大降低,通过光伏组件转换的电能不仅能为5g设备供电,还能将多余的电路并入电网,节约了能源,并且减轻了市电电网供电的负载压力,另外,可根据宏微基站的设备提供相匹配的电压,供电非常灵活,适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开关电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套5g基础设备的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光伏组件1、并网逆变器2、并网配电箱4、开关电源单元7和蓄电池9,所述光伏组件1的输出端与并网逆
变器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2的输出端与并网配电箱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并网配电箱4输出交流电,所述并网配电箱的输出端4与开关电源单元7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开关电源单元7输出直流电,所述开关电源单元7输出的直流电储存至蓄电池9。
2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电能转换为定频定压的的交流电,一般与市电电网的电压相同为220v, 50hz正弦波。然后通过并网配电箱输出交流电,为交流负载供电。另外,并网配电箱输出交流电至开关电源单元,开关电源单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直流负载供电,同时通过蓄电池将多余的电量进行存储。进而实现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大大了节约能源,并且改造难度低,改造成本大大降低,通过光伏组件转换的电能不仅能为5g设备供电,还能将多余的电路并入电网,节约了能源,并且减轻了市电电网供电的负载压力,另外,可根据宏微基站的设备提供相匹配的电压,供电非常灵活,适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24.进一步的,还包括市电电网5和市电并网电表3,所述市电电网5与市电并网电表3双向电连接,所述并网配电箱4与市电并网电表3双向电连接。
2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光伏组件提供电能以外,同时提供市电电网供电的方式,确保5g基站能够正常运行,不会出现天气原因导致电能不足。
26.可以理解的,该技术方案中,所接入的市电电网5和市电并网电表3为之前为3g、4g设备供电的原有电路。因此,改造难度低,改造的成本也大大的降低。
2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关电源单元包括监控模块、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和直流配电单元,所述并网配电箱的输出端与交流配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交流配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直流配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直流配电单元输出直流电,所述监控模块分别与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和直流配电单元电连接。5g 基础设备包括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所述其中一个直流分路输出直流电至直流负载,所述并网配电箱输出交流电至交流负载。其中,所述交流负载包括用于照明的照明灯和用于散热的空调,所述直流负载包括无线、传输和监控。
2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监控模块监控电路的稳定性,确保供电正常。另外,通过整流模块将交流配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而为直流负载提供直流电。
2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直流配电单元包括两个直流分路,其中一个所述直流分路输出直流电为直流负载供电,另外一个所述直流分路与蓄电池双向电连接。另一个所述直流分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有蓄电池保护。
3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整流模块输出直流电后,为直流负载提供电能的同时,通过另以直流分路将过剩的电能储存至蓄电池,用于备用。并设置蓄电池保护,用于确保蓄电池充放电的稳定性。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光伏组件1、并网逆变器2、并网配电箱4、开关电源单元7、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等均是常规设备或常规电路,属于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中不进行具体的撰述。
3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包括部件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