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局部环境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盖型植物铺设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房屋前后大多设有庭院,庭院内大多少量栽培果树或绿化苗木、瓜果蔬菜、草坪等。庭院栽培指利用庭院种植经济树木和作物的栽培方法,它能充分利用土地,绿化庭园、道路、篱壁、凉台、屋顶等进行立体栽培,提高光能利用率,净化空气,减少污染,增加农产品收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绿色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渗透等。目前,造园技术和建筑营造技术日益发展,为庭院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庭院栽培投资少、见效快,立足于现有土地条件,开拓了城镇和农村的绿化空间,美化了城镇和乡村。庭院栽培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绿化用地的矛盾,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绿视率;能够较好的改变城镇和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强化对雨水的截留效应,并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庭院栽培作物具有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吸滞尘埃,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杀菌等净化空气的作用。
3.草皮为多年生或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作绿肥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较为普遍,多采用与豆科绿肥如紫云英等混播,也是很好的饲料作物和庭院绿化作物;黑麦草也有一定的解钾能力,能利用部分土壤矿物钾;草皮在体育场、足球场、广场绿地等铺设的人工培育的绿色植物;连带薄薄的一层泥土铲下来的草,用来铺成草坪,美化环境,或铺在堤岸表面,防止冲刷;在草皮的铺设过程中,一般都是人工铺设,费时费力,且在铺设完成后需要灌水车对其进行浇灌增加成活率,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长时间的劳作对劳动者的体力也是一种考验。此外,现有常规的草皮铺设装置多适应于园林等大面积区域的铺设,且多采用大型机械、驱动装置批量作业;然而在居家等小区域范围内,则上述机械装置无法适用,其灵活性严重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适于在庭院等局部环境中铺设覆盖型植物的辅助装置,其应具有灵巧轻便、操作简捷等特点,以便减轻劳动人员的负担。
5.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方案[1]:
[0007]
一种覆盖型植物铺设辅助装置,以下简称为“铺设辅助装置”;
[0008]
所述铺设辅助装置用于对地面表面铺设覆盖型植物,以下对铺设覆盖型植物的地面部分及植物部分称为作业部;该作业部包括底层、表层、整理层、覆盖层,底层是所铺设地面的土壤下层,表层为铺设地面的土壤上层、且该层接触覆盖层并适于覆盖层的植物生长,
整理层是对上述表层进行平整处理后与覆盖层直接接触的结构层,覆盖层是铺设、铺盖在地面以上的由覆盖型植物构成的结构层;
[0009]
覆盖层由多个覆盖单体拼接而成;
[0010]
其特征在于:
[0011]
所述铺设辅助装置包括机架、驱动装置、行走装置、整地装置、储存部、布置部;
[0012]
机架用于支撑、装配铺设辅助装置上的驱动装置、行走装置、整地装置、储存部、布置部;
[0013]
驱动装置用于为整地装置和/或行走装置提供动力、及传动部件;
[0014]
行走装置用于支撑铺设辅助装置,行走装置包括脚轮;
[0015]
整地装置用于修整、平整作业部中的表层,形成整理层;
[0016]
储存部用于储存覆盖单体,并为布置部提供原料来源;
[0017]
布置部用于铺设覆盖单体;
[0018]
所述布置部包括第一弧部、第二弧部、平齐部,平齐部水平放置;第一弧部的底端与平齐部的后端相连、形成放置弧,第一弧部的顶端向前向上延伸;第二弧部的底端与平齐部的前端相连、形成平整弧,第二弧部的顶端向前向上延伸;第一弧部位于第二弧部之上;第一弧部和第二弧部与平齐部均分别以切线方向相平滑连接;
[0019]
所述储存部包括储存仓、第三弧部,储存仓用于存储、放置覆盖单体,第三弧部的两端分别与储存仓、布置部的第一弧部的前端相平滑连接,第三弧部与第一弧部相连接形成传递弧;
[0020]
所述整地装置包括转辊、护罩,转辊设有支架、并通过该支架装配在机架上,转辊的周面上设有多个整地齿;护罩位于转辊的上部、以及前后两面靠上的位置,护罩用于限制转辊转动时扬土的走向;护罩的后端与第二弧部的前端相平滑连接。
[0021]
所述整地装置设有压杆,该压杆分别与机架和支架相铰接;支架的前端与机架相铰接,支架的后端设有辊轴,转辊通过辊轴装配在支架上;
[0022]
所述转辊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采用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液压传动中的任一种。
[0023]
所述压杆设有弹簧,压杆由固定部和活动部构成,弹簧具有迫使活动部向远离固定部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0024]
方案[2]:
[0025]
所述布置部设有活动连接装置,该活动连接装置设在储存部和/或整地装置的后端;
[0026]
该活动连接装置用于建立布置部与机架、储存部、整地装置之间的活动连接。
[0027]
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活动轴、交叉板,交叉板具有两个,且该两个交叉板的上部在活动轴处相交叉,活动轴固定地装配在机架上;交叉板的顶端连接在储存仓和第三弧部之间的交界处,且该交界处采用橡胶、链板中的任一种柔性连接装置相平滑连接,该交界处称为软接板;交叉板的底端连接在整地装置的护罩上,且护罩上的该连接处设有橡胶、链板中的任一种柔性连接装置。
[0028]
所述交叉板设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用于调节两个交叉板之间的开合角度。
[0029]
方案[3]:
[0030]
所述铺设辅助装置设有镇压辊,该镇压辊设有拉杆、且通过该拉杆装配连接在辊轴上。
[0031]
所述拉杆设有调节杆,该调节杆设在拉杆与布置部之间,拉杆位于布置部之上,调节杆用于调整布置部与拉杆之间的距离。
[003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布置部、储存部、整地装置、行走装置等较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对覆盖层的快速铺设。上述装置中,整地装置主要用于对地面(即底层和表层)进行修整,使不平整的地面经修整后形成相对较平整、松软的作业基质层,该平整的地层由原表层、整理层单独或混合构成,当覆盖单体放置在其上时,所铺设出来的覆盖层较平整、美观。
附图说明
[0033]
附图如下:
[003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放置弧、平整弧、传递弧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活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中,
[0040]
1放置弧 2平整弧 3传递弧
[0041]
10作业部 11底层 12表层 13整理层 14覆盖层 15覆盖单体
[0042]
20铺设辅助装置 21机架 22行走装置 23脚轮
[0043]
30整地装置 31转辊 32护罩 33支架 34整地齿 35辊轴 36压杆
[0044]
40储存部 41储存仓 42第三弧部 43活动连接装置 44活动轴 45交叉板 46调节螺栓 47软接板
[0045]
50布置部 51第一弧部 52第二弧部 53平齐部
[0046]
60镇压辊61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说明:本文按以下方式定义方向,以所述铺设辅助装置进行铺设工作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即如图1所示的右向为前方,则图左为后方,地面以上为上方,地面以下为下方。
[0048]
【实施例1】
[0049]
所图1、2、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覆盖型植物铺设辅助装置,以下简称为“铺设辅助装置”;
[0050]
所述铺设辅助装置20用于对地面表面铺设覆盖型植物,以下对铺设覆盖型植物的地面部分及植物部分称为作业部10;该作业部10包括底层11、表层12、整理层13、覆盖层14,底层11是所铺设地面的土壤下层,表层12为铺设地面的土壤上层、且该层接触覆盖层14并适于覆盖层14的植物生长,整理层13是对上述表层12进行平整处理后与覆盖层14直接接触的结构层,覆盖层14是铺设、铺盖在地面以上的由覆盖型植物构成的结构层;
[0051]
覆盖层14由多个覆盖单体15拼接而成;
[0052]
为叙述方便,且主要针对本实施例所述整地装置30的功能阐述,故将铺设覆盖层(如草皮)的地面人为地分隔成多个层次,在实际应用中并非严格按照上述结构来实现。
[0053]
所述铺设辅助装置20包括机架21、驱动装置、行走装置22、整地装置30、储存部40、布置部50;
[0054]
机架21用于支撑、装配铺设辅助装置20上的驱动装置、行走装置22、整地装置30、储存部40、布置部50;
[0055]
驱动装置用于为整地装置30和/或行走装置22提供动力、及传动部件;
[0056]
行走装置22用于支撑铺设辅助装置20,行走装置22包括脚轮23;
[0057]
整地装置30用于修整、平整作业部10中的表层12,形成整理层13;
[0058]
储存部40用于储存覆盖单体15,并为布置部50提供原料来源;
[0059]
布置部50用于铺设覆盖单体15;
[0060]
所述布置部50包括第一弧部51、第二弧部52、平齐部53,平齐部53水平放置;第一弧部51的底端与平齐部53的后端相连、形成放置弧1,第一弧部51的顶端向前向上延伸;第二弧部52的底端与平齐部53的前端相连、形成平整弧2,第二弧部52的顶端向前向上延伸;第一弧部51位于第二弧部52之上;第一弧部51和第二弧部52与平齐部53均分别以切线方向相平滑连接;
[0061]
放置弧1的作用在于将储存部40滑落下来的覆盖单体15平顺地拼接到前一块覆盖单体15上,第一弧部51的底端与平齐部53的后端以切线方向相平滑连接,即使得由放置弧1滑下来的覆盖单体15的后端趋近于水平滑出,且具有一定的冲击速度,使覆盖单体15能够较紧密地贴合在前一块覆盖单体15上。而平整弧2的作用在于,为整地装置30(主要是转辊31)的后部提供一个前端半喇叭形开口、后端平齐的扬土容纳空间,转辊31先将前部的表层12修理平整,再同时将土向后抛洒,这些土被挡在平整弧2内形成平整的整理层13。
[0062]
所述储存部40包括储存仓41、第三弧部42,储存仓41用于存储、放置覆盖单体15,第三弧部42的两端分别与储存仓41、布置部50的第一弧部51的前端相平滑连接,第三弧部42与第一弧部51相连接形成传递弧3;
[0063]
上述传递弧3用于实现将覆盖单体15由储存仓41向布置部50传递,为该传递提供传递通道。
[0064]
所述整地装置30包括转辊31、护罩32,转辊31设有支架33、并通过该支架33装配在机架21上,转辊31的周面上设有多个整地齿34;护罩32位于转辊31的上部、以及前后两面靠上的位置,护罩32用于限制转辊31转动时扬土的走向;护罩32的后端与第二弧部52的前端相平滑连接。
[0065]
所述整地装置30设有压杆36,该压杆36分别与机架21和支架33相铰接;支架33的前端与机架21相铰接,支架33的后端设有辊轴35,转辊31通过辊轴35装配在支架33上;
[0066]
所述转辊31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采用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液压传动中的任一种。
[0067]
所述压杆36设有弹簧,压杆36由固定部和活动部构成,弹簧具有迫使活动部向远离固定部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0068]
方案[2]:
[0069]
如图3、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布置部50设有活动连接装置
43,该活动连接装置43设在储存部40和/或整地装置30的后端;
[0070]
该活动连接装置43用于建立布置部50与机架21、储存部40、整地装置30之间的活动连接。
[0071]
所述活动连接装置43包括活动轴44、交叉板45,交叉板45具有两个,且该两个交叉板45的上部在活动轴44处相交叉,活动轴44固定地装配在机架21上;交叉板45的顶端连接在储存仓41和第三弧部42之间的交界处,且该交界处采用橡胶、链板中的任一种柔性连接装置相平滑连接;交叉板45的底端连接在整地装置30的护罩32上,且护罩32上的该连接处设有橡胶、链板中的任一种柔性连接装置。
[0072]
所述交叉板45设有调节螺栓46,该调节螺栓46用于调节两个交叉板45之间的开合角度。
[0073]
方案[3]:
[0074]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铺设辅助装置20设有镇压辊60,该镇压辊60设有拉杆61、且通过该拉杆61装配连接在辊轴35上。
[0075]
所述拉杆61设有调节杆,该调节杆设在拉杆61与布置部50之间,拉杆61位于布置部50之上,调节杆用于调整布置部50与拉杆61之间的距离。
[007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