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极片走带正反面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6-4  17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片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叠片极片走带正反面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极片除尘有以下几种:
3.一种是叠片机机极片裁切之后,极片在真空皮带走片情况下,底部添加一个毛刷辊对真空皮带进行除尘,但是在极片走带的过程中并未控制粉尘,极片跟随真空皮带输送至下一工序,容易造成叠芯报废和极片不良的情况;
4.另一种是叠片机极片裁切之后,极片在真空皮带走片情况下,没有除尘等方式对粉尘进行控制,极片跟随真空皮带输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叠芯,同样也会造成叠芯报废和极片不良;
5.上述两种情况,第一种真空皮带进行了除尘,但是极片在输送过程中,没有有效控制粉尘,容易挤压造成极片表面粉尘以及毛刺等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而第二种极片和真空皮带都没有进行粉尘处理,会造成极片不良以及后期叠芯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极片输送过程中的有效除尘,提高后续叠芯效果。
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叠片极片走带正反面除尘装置,用于对极片除尘,包括:输送单元、反面除尘单元、正面除尘单元,所述正面除尘单元位于输送单元输送面底部,所述反面除尘单元位于输送单元输送面的顶部,所述正面除尘单元与极片正面滚动接触,所述反面除尘单元具有离子风场,所述极片可转动的固定在离子风场内,所述输送单元用于输送极片。
8.通过反面除尘单元对极片反面进行离子风除尘,通过正面除尘单元对极片正面进行滚动接触,可对极片正面进行除刺和去尘,不仅对极片正面除尘,也实现了对极片反面除尘,提高了装置的除尘效果,从而保证了后续叠芯效果。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面除尘单元包括离子风罩、吸附辊;所述离子风罩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离子风罩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离子风罩开口位于极片顶部,所述离子风罩的进风口与吸附辊均与外部气源相连,通过离子风可起到除尘的效果,同时还可去除静电。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面除尘单元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离子风罩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吸附辊传动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吸附辊转动,提高了除尘效果。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面除尘单元包括毛刷辊防尘罩、毛刷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毛刷辊防尘罩内转动连接有毛刷辊,所述毛刷辊防尘罩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
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毛刷辊传动连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毛刷辊转动,毛刷辊对极片进行滚动除尘,提高了除尘效果。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面除尘单元还包括除尘管路,所述除尘管路固定在毛刷辊防尘罩底部,并与毛刷辊防尘罩相连通,通过除尘管路对粉尘进行了收集。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单元为真空皮带输送机,所述真空皮带输送机包括多个连续分布的吸附区域,所述吸附区域具有独立真空腔室,多个所述真空腔室分别通过真空管路与外部负压源相连。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辊、毛刷辊位于不同的吸附区域,所述吸附辊位于吸附区域顶部,所述毛刷辊位于吸附区域底部,毛刷辊设置在吸附区域底部,使极片正面的粉尘可自动掉落,提高了去尘效果。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真空管路沿极片输送方向平行设置。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反面除尘单元对极片反面进行离子风除尘,通过正面除尘单元对极片正面进行滚动接触,可对极片正面进行除刺和去尘,不仅对极片正面除尘,也实现了对极片反面除尘,提高了装置的除尘效果,从而保证了后续叠芯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离子风可起到除尘的效果,同时还可去除静电,设置的正面除尘单元不仅可以对极片除尘,也可以对真空皮带进行除尘,提高了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片极片走带正反面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片极片走带正反面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100、输送单元;101、输送辊;102、真空皮带;103、真空管路;104、固定座;200、反面除尘单元;201、离子风罩;202、吸附辊;300、正面除尘单元;301、毛刷辊防尘罩;302、毛刷辊;303、除尘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阅图1、图2,一种叠片极片走带正反面除尘装置,包括:输送单元100、反面除尘单元200、正面除尘单元300,正面除尘单元300为毛刷辊302除尘,反面除尘单元200为离子风除尘。
24.参阅图2,输送单元100为真空皮带输送机,真空皮带输送机包括多个连续分布的吸附区域,吸附区域具有独立真空腔室,输送单元100包括输送辊101、驱动电机(图未示)、真空皮带102、真空管路103、固定座104,驱动电机与输送辊101传动连接,固定座104内分为
多个独立真空腔室,单个独立真空腔室通过一个真空管路103与外部负压源连接,可控制不同吸附区域进行独立控制,固定座104两侧均固定有两个输送辊101,四个输送辊101之间通过真空皮带102传动连接,每个输送辊101均连接有驱动电机,独立真空腔室位于真空皮带102围合的区域之间,在真空皮带102输送极片的同时,通过外部的负压源提供负压,使极片在输送的过程中被吸附在真空皮带102上,真空皮带输送机的前端的两个输送辊101之间的间隙与一个真空腔室连接,可防止极片在从转运过程中掉落。
25.参阅图2,反面除尘单元200位于真空皮带102的顶部,反面除尘单元200具有离子风场,反面除尘单元200包括离子风罩201、吸附辊202、第一驱动电机(图未示);离子风罩201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与外部环境连通,离子风罩201底部设有开口,离子风罩201开口位于极片顶部,离子风罩201的进风口与吸附辊202均与外部气源相连,离子风罩201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吸附辊202传动连接,在极片被真空皮带102输送至离子风罩201底部开口时,关闭真空皮带输送机在极片所在区域的真空管路103,解除负压状态,通过吸附辊202将极片吸附在吸附辊202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吸附辊202转动一周。
26.参阅图2,正面除尘单元300位于真空皮带102底部,正面除尘单元300与极片正面滚动接触,正面除尘单元300包括毛刷辊防尘罩301、毛刷辊302、第二驱动电机(图未示),毛刷辊防尘罩301内转动连接有毛刷辊302,毛刷辊防尘罩301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除尘管路303,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毛刷辊302传动连接,除尘管路303固定在毛刷辊防尘罩301底部,并与毛刷辊防尘罩301相连通,正面除尘单元300可对极片以及真空皮带102进行除尘,提高了整体除尘效果。
27.使用方法:通过真空皮带102输送极片,极片到达离子风罩201的开口处时,关闭真空皮带输送机上吸附区域的真空管路103,此时通过吸附辊202将极片吸附至吸附辊202上,打开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吸附辊202旋转一周,外部气源为离子风罩201供风,离子风罩201内形成风场,通过为离子风罩201提供离子风,加速空气流动,离子风可对粉尘进行吸附,同时可以去除极片表面静电,吸附辊202带动极片旋转一周后,吸附辊202停止旋转,即完成对极片反面的除尘,此时打开吸附区的真空管路103,使极片重新吸附在真空皮带102上,真空皮带102将极片输送至毛刷辊302上方,打开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毛刷辊302转动对极片正面含有裁切位区域和极耳切割区域进行清理,同时通过除尘管路303将粉尘抽出,即完成极片正面的除尘,经过毛刷辊302除尘的极片经真空皮带102被输送至下一工序。
2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