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2.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
3.但是目前通信基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顶端缺少相应的防护机构,导致基站在使用过程中会直接暴露在风吹日晒之间,从而使得基站上的部分零部件在风吹日晒之下出现老化迅速的现象,降低了基站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基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信基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顶端缺少相应的防护机构,导致基站在使用过程中会直接暴露在风吹日晒之间,从而使得基站上的部分零部件在风吹日晒之下出现老化迅速的现象,降低了基站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成本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基站,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顶端中部设置有基站主体,所述基站主体顶端设置有遮阳防护机构;
6.所述遮阳防护机构包括支撑环、安装卡环、防护斗、加强筋、排液孔、限位环和导向斗;
7.所述基站主体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基站主体外侧对应支撑环顶端位置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卡环,所述安装卡环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斗,所述防护斗顶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防护斗顶端边部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排液孔,所述防护斗顶端边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防护斗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斗。
8.优选的,所述防护斗侧面为锥形结构,所述排液孔位于导向斗顶部的内部区域内,所述导向斗侧面与防护斗和限位环的侧面之间相齐平。
9.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顶端边部设置有防护缓冲机构;
10.所述防护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圆环、安装方柱、连接环、弧形缓冲架和防护外架;
11.所述安装底座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安装圆环,所述安装圆环顶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安装方柱,所述安装方柱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安装方柱一侧中部位置处焊接有弧形缓冲架,所述弧形缓冲架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外架。
12.优选的,所述连接环贯穿所有安装方柱,所述弧形缓冲架和防护外架内部均设置有空腔。
13.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顶部设置有浇筑安装机构;
14.所述浇筑安装机构包括浇筑孔、浇筑竖管、连接圆板、安装竖柱和连接刺;
15.所述安装底座顶端中部圆周方向均匀贯穿开设有浇筑孔,所述安装底座顶端对应浇筑孔顶端边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浇筑竖管,所述安装底座底端边部圆周方向均匀嵌入安装有连接圆板,所述连接圆板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竖柱,所述安装竖柱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连接刺。
16.优选的,所述浇筑孔与连接圆板之间相互交替分布,所述连接刺的长度大于连接圆板的半径。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1.设置了遮阳防护机构,通过支撑环和安装卡环之间的配合将防护斗安装到基站主体顶部,通过防护斗对基站主体顶部进行防护,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阳光和雨水直接与基站主体上的配件之间相接触的现象,同时在暴雪和冰雹等极端的恶劣天气内,可以有效的提高基站主体的整体抵抗能力,通过加强筋有效的提高了防护斗的整体抵抗能力,通过排液孔和限位环对防护斗顶部的雨水进行引导,防止雨水直接从防护斗边缘滴落影响行人,通过导向斗对排液孔排出的雨水进行导向,使其沿靠近基站主体主体外侧的位置滴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基站主体的使用性能。
19.2.设置了防护缓冲机构,通过安装圆环将安装方柱安装到安装底座的边部,通过安装方柱和连接环对基站主体底部的内圈进行防护,从而增加基站主体整体的抗撞击能力,通过弧形缓冲架和防护外架对基站主体底部的外圈进行防护,基站主体底部受到撞击后,通过弧形缓冲架和防护外架的变形对撞击所产生的动能进行消耗,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基站主体的使用安全性。
20.3.设置了浇筑安装机构,通过浇筑孔向安装底座底部浇筑混凝土,通过浇筑竖管可以有效增加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防止了安装底座底部空腔内部出现气泡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通过连接圆板将安装竖柱和连接刺安装到安装底座的底部,通过安装竖柱和连接刺增加了安装底座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安装底座的安装强度。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附图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遮阳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浇筑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1、安装底座;2、基站主体;
28.3、遮阳防护机构;301、支撑环;302、安装卡环;303、防护斗;304、加强筋;305、排液孔;306、限位环;307、导向斗;
29.4、防护缓冲机构;401、安装圆环;402、安装方柱;403、连接环;404、弧形缓冲架;405、防护外架;
30.5、浇筑安装机构;501、浇筑孔;502、浇筑竖管;503、连接圆板;504、安装竖柱;505、连接刺。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2.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基站,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顶端中部设置有基站主体2,基站主体2顶端设置有遮阳防护机构3;
33.遮阳防护机构3包括支撑环301、安装卡环302、防护斗303、加强筋304、排液孔305、限位环306和导向斗307;
34.基站主体2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环301,基站主体2外侧对应支撑环301顶端位置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卡环302,安装卡环302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斗303,防护斗303顶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04,防护斗303顶端边部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排液孔305,防护斗303顶端边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06,防护斗303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斗307,防护斗303侧面为锥形结构,排液孔305位于导向斗307顶部的内部区域内,导向斗307侧面与防护斗303和限位环306的侧面之间相齐平,通过支撑环301和安装卡环302之间的配合将防护斗303安装到基站主体2顶部,通过防护斗303对基站主体2顶部进行防护,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阳光和雨水直接与基站主体2上的配件之间相接触的现象,同时在暴雪和冰雹等极端的恶劣天气内,可以有效的提高基站主体2的整体抵抗能力,通过加强筋304有效的提高了防护斗303的整体抵抗能力,通过排液孔305和限位环306对防护斗303顶部的雨水进行引导,防止雨水直接从防护斗303边缘滴落影响行人,通过导向斗307对排液孔305排出的雨水进行导向,使其沿靠近基站主体2主体外侧的位置滴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基站主体2的使用性能;
35.安装底座1顶端边部设置有防护缓冲机构4;
36.防护缓冲机构4包括安装圆环401、安装方柱402、连接环403、弧形缓冲架404和防护外架405;
37.安装底座1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安装圆环401,安装圆环401顶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安装方柱402,安装方柱402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03,安装方柱402一侧中部位置处焊接有弧形缓冲架404,弧形缓冲架404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外架405,连接环403贯穿所有安装方柱402,弧形缓冲架404和防护外架405内部均设置有空腔,通过安装圆环401将安装方柱402安装到安装底座1的边部,通过安装方柱402和连接环403对基站主体2底部的内圈进行防护,从而增加基站主体2整体的抗撞击能力,通过弧形缓冲架404和防护外架405对基站主体2底部的外圈进行防护,基站主体2底部受到撞击后,通过弧形缓冲架404和防护外架405的变形对撞击所产生的动能进行消耗,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基站主体2的使用安全性;
38.安装底座1顶部设置有浇筑安装机构5;
39.浇筑安装机构5包括浇筑孔501、浇筑竖管502、连接圆板503、安装竖柱504和连接刺505;
40.安装底座1顶端中部圆周方向均匀贯穿开设有浇筑孔501,安装底座1顶端对应浇
筑孔501顶端边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浇筑竖管502,安装底座1底端边部圆周方向均匀嵌入安装有连接圆板503,连接圆板503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竖柱504,安装竖柱504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连接刺505,浇筑孔501与连接圆板503之间相互交替分布,连接刺505的长度大于连接圆板503的半径,通过浇筑孔501向安装底座1底部浇筑混凝土,通过浇筑竖管502可以有效增加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防止了安装底座1底部空腔内部出现气泡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通过连接圆板503将安装竖柱504和连接刺505安装到安装底座1的底部,通过安装竖柱504和连接刺505增加了安装底座1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安装底座1的安装强度。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安装底座1与地面之间相连接时,在将安装底座1放置到预制的安装孔内后,通过浇筑孔501向安装底座1底部浇筑混凝土,通过浇筑竖管502可以有效增加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防止了安装底座1底部空腔内部出现气泡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通过连接圆板503将安装竖柱504和连接刺505安装到安装底座1的底部,通过安装竖柱504和连接刺505增加了安装底座1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安装底座1的安装强度;
42.在通讯基站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顶部进行防护,通过支撑环301和安装卡环302之间的配合将防护斗303安装到基站主体2顶部,通过防护斗303对基站主体2顶部进行防护,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阳光和雨水直接与基站主体2上的配件之间相接触的现象,同时在暴雪和冰雹等极端的恶劣天气内,可以有效的提高基站主体2的整体抵抗能力,通过加强筋304有效的提高了防护斗303的整体抵抗能力,通过排液孔305和限位环306对防护斗303顶部的雨水进行引导,防止雨水直接从防护斗303边缘滴落影响行人,通过导向斗307对排液孔305排出的雨水进行导向,使其沿靠近基站主体2主体外侧的位置滴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基站主体2的使用性能;
43.在基站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底部进行防护,防止受到外部物体的撞击后出现损坏的现象,通过安装圆环401将安装方柱402安装到安装底座1的边部,通过安装方柱402和连接环403对基站主体2底部的内圈进行防护,从而增加基站主体2整体的抗撞击能力,通过弧形缓冲架404和防护外架405对基站主体2底部的外圈进行防护,基站主体2底部受到撞击后,通过弧形缓冲架404和防护外架405的变形对撞击所产生的动能进行消耗,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基站主体2的使用安全性。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